第163章 法華心經

第163章 法華心經

不到三個小時,夏先衍帶著一隊人,從廬山就到了金陵。

金陵,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游,是華夏四大古都之一,享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美譽。其歷史可追溯至35萬年前的「南京猿人」,此後歷經多個朝代的更迭,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金陵有著近2500年的建城史。春秋時期,吳國在今金陵高淳區一帶築固城,開啟了金陵的建城篇章。

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后,在今中華門西南側建城。

戰國時期,楚威王滅越,在石頭山築金陵邑,金陵之名由此而來。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將政治中心遷至秣陵,並改秣陵為建業,金陵首次成為都城。此後,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金陵迎來了歷史上的輝煌時期,被稱為「六朝古都」。

這一時期,金陵在文化、藝術、科技等方面蓬勃發展,文學上湧現出了眾多傑出的作品和文學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這一時期更是佛教文化的繁榮之地,如南朝時期的雞鳴寺、棲霞寺等古剎至今仍香火鼎盛。

進入隋唐時期,金陵雖不再是都城,但仍是東南地區的重要城市,文化繁榮,經濟發達。宋代以後,金陵逐漸成為江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到了明朝,朱元璋定都金陵,改稱應天府,並大規模修建城牆、宮殿等建築,使金陵成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明城牆至今仍是金陵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其宏偉的規模彰顯著古代金陵的輝煌與威嚴。

后永樂大帝朱棣遷都燕京,金陵作為留都。明清兩代作為南直隸的省會,與燕京遙相呼應,成為華夏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金陵史跡遺存眾多。現存著名的古文化遺址有湯山葫蘆洞古人類化石遺址、神仙洞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薛城古文化遺址、北陰陽營古文化遺址、牛頭崗古文化遺址、點將台古文化遺址、湖熟古文化遺址,其中湯山葫蘆洞古人類化石遺址是華夏長江下游東南地區唯一發現古人類化石的地點,把金陵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推溯到50萬年前。

留存至今的有:石頭城遺址,為六朝城防設施遺址,是六朝時期建康外圍規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池。

六朝都城遺址,城池的構造、布局、營建理念以及防禦體系都具時代和地域特色,在華夏古都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六朝宮城遺址系魏晉南北朝時期宮城制度及建築藝術最傑出的代表。

金陵明城牆以及明代京城城垣13個城門,不僅為全國城牆之最長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磚城之一。

金陵地區的古墓葬有數百座,其中最著名的明孝陵,開啟一代帝陵新制,是華夏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

千佛岩石窟是六朝時期南方佛教藝術的珍品,享有「小雲崗」之稱;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是華夏古代石雕藝術傑作;陽山碑材氣勢非凡,堪稱世界第一大碑;天發神讖是東吳四大名碑之一。

金陵近現代歷史紀念地在華夏有影響、有重大意義的為數眾多,如靜海寺、太平天國天王府、中華民國總統府、中山陵、梅園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園、渡江勝利紀念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

夏先衍選擇的第一處要探查的靈源就是牛首山靈源之地。

巍巍天闕,幽幽山嵐。

牛首山位於金陵市南郊風景區江寧區境內,因山頂突出的雙峰相對峙恰似牛頭雙角而得名,民間又稱為牛頭山。東晉宰相王導曾勸諫初創政權的晉元帝司馬睿打消在皇宮外興建象徵皇權的雙闕的念頭,請晉元帝乘輿出宣陽門,南眺牛首,兩峰對峙,十分壯觀,趁機勸喻元帝:「此天闕也,豈煩改作!」,故得名「天闕山」。

軍區的車直接把夏先衍一行人送到了山頂。

透過車窗外,夏先衍看到的是一幅絢爛多彩的油畫,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現得淋漓盡致。秋風輕拂,山林間彷彿被點燃了一般,楓葉如火,銀杏葉金黃。

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宛如調色盤上的顏料傾瀉而下,繪製出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秋日圖景。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斑駁的樹葉上,光影交錯,更添幾分溫馨與詩意。

夏先衍穿過佛頂寺來到岳飛抗金故壘。

《南史·岳飛傳》載:「兀朮趨建康,飛設伏牛首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營中擾之,金兵驚,自相攻擊。」

沿韓府山至牛首山山脊。岳飛大戰牛首山距今已有800多年,至今仍保留著石塊堆壘的軍事防禦工事,蜿蜒起伏,達數千公尺之多,此為岳飛抗金之遺迹。

夏先衍在這裡駐足片刻后,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路過明代摩崖石刻,很快就來到了牛頭禪宗,這裡是華夏禪宗牛頭禪宗的開教處與發祥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遠處就是佛頂宮靜靜地矗立在西峰之上,這座建基於歷史遺留礦坑之上的建築,氣勢恢宏,巧奪天工。

外部的大穹頂如同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小穹頂精緻典雅,與大穹頂相互呼應。

夏先衍看了幾眼后,就順著山路回到了天闕路上,到了約定的地點乘車繼續西行,終於來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鄭和墓史料陳列館。

鄭和墓史料陳列館里陳列有鄭和寶船及鄭和《航海圖》等有關史料。這裡孕育出了牛首山最大的靈源。

這座靈源經過擴張與融合了牛首山的其他靈源,這才形成了牛首山靈源之地。

鄭和(1371年-1433年),一說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

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船隊擁有眾多的船隻和龐大的隨行人員,船隻規模巨大,其中最大的寶船堪稱當時的「海上巨無霸」。

這七次航行的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人)、組織之嚴密、航海技術之先進、航程之長,不僅顯示了明朝國家的強大。

鄭和的船隊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面貫通了海上絲綢之路?。

鄭和下西洋所實行的是王道外交?。鄭和每到一處,都會向當地的君主或首領宣讀明朝皇帝的詔書,贈送大量的禮品,表達明朝希望與各國建立友好關係、發展貿易的願望。

鄭和的船隊將華夏的絲綢、瓷器、茶葉、造紙術、印刷術等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到了沿途各國。

鄭和船隊在長期航海活動中,不斷探索和總結航海經驗,完善和發展了古代航海技術。他們綜合運用羅盤導航、天文導航、物標導航、地文導航、標準行數等多種航海技術,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鄭和船隊繪製了《鄭和航海圖》,這是華夏歷史上流傳至今的一部最早的遠洋航海用圖。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的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的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為後來的航海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鄭和的七下西洋是華夏古代航海史上的壯舉,對華夏和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夏先衍一行人穿過鄭和廣場,進入鄭和墓史料陳列館。仿明代建築的風格便讓人感受到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五開間的建築,靜靜訴說著歷史的沉澱與莊重。

步入館內,燈光柔和地打在展陳的文物和史料上,彷彿在無聲地講述著鄭和的傳奇一生。

眼前的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以及詳盡的文獻資料,無不生動地展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

那精緻的航海圖,詳細地標註著船隊的航行路線,讓人彷彿能看到數百年前,鄭和率領著龐大的船隊,乘風破浪,駛向遙遠的異國他鄉。

這裡孕育而生的靈源記錄下了鄭和的一生。

感受著這裡關於鄭和的一切,夏先衍突然記起了在閩都感受到的鄭和史跡陳列館靈源,當時匆匆一瞥,卻深深的印記在了識海之中。

一直在探查其他靈源,夏先衍一時間忘記了閩都的這座靈源,現在正好聯繫起來。

鄭和下西洋期間多次駐紮在閩都長樂太平港。他不僅在這裡祭祀媽祖,建造了數座「天妃行宮」,還親自撰文並刊立《天妃靈應之記》碑。

《天妃靈應之記》碑高162厘米、寬78厘米、厚16厘米,全碑陰刻,碑額篆書「天妃靈應之記」,周邊飾以祥雲捧月(日)圖案,碑身飾一周纏枝花卉紋。碑文楷書,清晰可讀,凡1177字,語言精練。為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命人所刻,因此也被稱為「鄭和碑」。

《天妃靈應之記》碑文前一部分記載了鄭和奉命率領船隊不畏艱險、乘風破浪的遠航歷程,以及鄭和等人修建長樂南山宮殿群的過程,並褒揚了天妃(媽祖)的神力。

后一部分主要記載鄭和船隊七次(疑應為前六次)奉使西洋的時間、地點、人員,和所到國家進行貿易及友好往來情況。

按照碑文記載,鄭和下西洋旨在「齎幣往賚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天妃靈應之記》碑載「大小凡三十餘國」,鄭和足跡遍及亞非,形成密佈於「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網。

鄭和船隊一般以金陵港為啟航點,通過長江,經劉家港入海航至太平港駐泊,再由長樂閩江入海。

鄭和下西洋曾駐泊的國外港口,如占城、滿剌加、蘇門答剌、古里、忽魯謨斯等,均是重要的貿易港。

在夏先衍來到這裡后,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悄然運作,這兩座原本各自獨立的靈源,就如同兩顆相互吸引的星辰,在冥冥之中隔空建立起了一種奇妙的聯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夏先衍探尋絲綢之路文化之行畫上了句號。

夏先衍靜靜地站在那裡,感受著靈源之中的氣息。

就在他沉浸其中的時候,突然之間,一種異樣的感覺湧上心頭,守護之靈給他打了聲招呼,告訴夏先衍他回來了。

華夏守護之靈回到夏先衍識海后,徑直走向了《人文經》,然後翻開絲綢之路那一章。

隨著靈源的信息補充完畢,貫穿古今的絲綢之路主線任務,宣告完成。

接下來,他只需要耐心地等待守護之靈將修行功法《法華心經》完善即可。

於是夏先衍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開始閉目養神,他開始等著《法華心經》的功法完善。

夏先衍猶記得當初看到這部功法時候的驚喜,它不是佛教的《妙法蓮華經》,而是字面上的意思。

效,擬也,摹仿之態。

法,規度也,矩范之式。

效法者,乃效其行,法其則之謂也。乃以法為鑒,依其式而從之,效其行而為之。

華,華夏也,這裡代指華夏修行之道。

《法華心經》就是效法華夏的修行之道,它的開篇就這樣寫道:

慕華夏修行之道,效而從之,以正身心。

乃潛心研習經典,悟先哲之智慧。日省吾身,察過而改之,務使行止合於禮義。居則靜思,動則敏行,不為外物所擾,不為私慾所蔽。

恆以勤勉自勵,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與善者交,聞善言而從之,見善行而效之。遇困厄而不屈,臨艱難而勇進,以堅韌之心克之。

習文武之藝,強身健體以御外侮,修心養性以安內志。

且觀天地之變化,悟陰陽之理,明盛衰之道。

守中正之德,處卑而不餒,居尊而不驕。

吐納調息,吸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欲使元氣充盛,經脈暢達。

這部功法正是,以那浩瀚無垠、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作為堅實根基,憑藉著華夏文化所獨有兼容並蓄的包容性,如同廣闊的海洋一般,能夠海納百川,將各種不同的文化都一一容納其中。

然後構建起來的修行功法,這樣就擁有了足以承載那靈氣之中神秘莫測的規則之力的能力。

從靈源之中所創生出的修行功法,在這個世界當中,華夏文明並非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卻唯有華夏是能夠創作出適合人類修行完整體系的文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3章 法華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