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第77章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原來,她們是出自離望山村有四座城池的府城莫軒城的富商。

王家,作為城中首屈一指的富商巨賈,其家業之廣,財富之厚,足以讓無數人心生嚮往。

她自幼便沐浴在父母無盡的關愛與家族溫暖的懷抱之中,這份寵愛非但沒有讓她養成驕奢之氣,反而鑄就了她一顆純真善良、溫婉可人的心。

她的一言一行,都透露著大家閨秀的端莊與教養,同時又不失孩童般的純真與善良。在莫軒城,她的名字幾乎成為了「仁愛」與「美好」的代名詞。

然而,在這看似完美無缺的人生軌跡上,她卻做出了一件在旁人眼中或許有些「出格」的決定。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她偶遇了那位身負重傷的男子。

在那個瞬間,她心中那份與生俱來的慈悲與勇敢被徹底喚醒,不顧一切地將他救起,並悉心照料至其康復。

這份恩情,如同春日暖陽,不僅溫暖了那位男子的心,也悄然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面對父母的逼迫,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家出走,追尋男子的下落。

而在家中,她還有兩位情深意重的兄長與弟弟。

他們雖性格各異,但對她卻都充滿了深深的敬愛與關懷。

在確認了玉佩背後所隱藏的非凡意義后,安樂一行人圍坐於昏黃的燭光之下,氣氛既凝重又充滿期待。

安樂的目光堅定,望向顧辭,那份信任與依賴不言而喻。她的話語,雖輕卻充滿力量,彷彿是給所有人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顧辭師兄,你向來以智謀過人、行事縝密著稱,這枚玉佩的非凡之處,無疑為我們揭開了六師兄身世之謎的一角。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資源,定能撥開重重迷霧,讓我們看清真相的全貌。」

安樂的話語中,既有對顧辭能力的肯定,也透露出對即將揭曉答案的渴望。

顧辭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眼神中閃爍著堅定。

「師妹說的是,此事關乎六師弟的身世,我責無旁貸,會全力以赴,查清玉佩來歷以及它的主人。」

他的承諾,如同冬日裡的一縷陽光,溫暖而有力。

王青陽接過話茬,語氣中滿是支持與理解:「既然如此,我們便在此地暫作停留,靜心等待顧辭師兄的好消息。

畢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穩妥行事方為上策。」他的提議,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贊同。

趙雲澈輕輕點頭,補充道:「確實,六師弟的事情遠比我們的行程更為重要。

待此事塵埃落定,我們再繼續啟程也不遲。」他的言辭間,透露出對師兄弟們深厚的情感。

善明則是以一種超脫世俗的口吻說道:「世事無常,卻也常常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次遊歷,原本只是為了增長見識、磨礪心性,卻不曾想有意外收穫。

這或許就是『因緣際會』吧。我們只需保持一顆平常心,靜待佳音即可。」

善了聞言,也感慨道:「師兄所言甚是。這次遊歷,感觸頗深。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往不戀。」

善忘:「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善悟:「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善明:「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見天地——知敬畏,所以謙和,進而無私。見眾生——懂悲憫,所以包容,進而無欲。見自己——明歸途,所以豁達,最終無為。

世間的萬事萬物,包括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了解世間規律,用因果去看待,從而學會慈悲。

人生存於天地之間渺小得不能再渺小,別想改變世界,知道自己的渺小,並接受一切的不同,求同存異才是人生大道。

本我到真我的過程,是由外及內見自己本心。」

安樂聽到這,想到了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曾經在現代時,工作中遇到挫折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關於蘇軾,以及他的這首詩,讓她印象深刻。

蘇軾被貶黃州,跌入人生的谷底,面對驟雨初晴,他陷入沉思:吾生須臾,天地浩渺,江山無限,風月長存,我又何必執著於眼前的風雨呢?我又何必放不下曾經的過往呢?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風雨在哪裡?晴天又在哪裡?悲喜在哪裡?得失又在哪裡?

我行走在這天地之中,到底要奔赴一個怎樣的未來?我還是那個曾經的蘇軾嗎?

蘇軾主張變法,卻反對王安石過於激進,等到司馬光上台,他又批評其過於保守,如此不合時宜,讓蘇軾夾在兩黨中間舉步維艱。

既然儒家的入世之路走不通,那麼道家的「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也許是一條救贖之路。

被貶黃州的蘇軾終於泯滅了致君堯舜的理想,從此淡泊名利,心如止水,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無為無不為,儒家讓人建功立業,道家讓人淡泊名利,儒家是加法,道家是減法,蘇軾既不加也不減,將兩者合二為一,蘇軾請求外放杭州,出任太守,這樣既保初心不改,又可脫離樊籠,可謂兩全其美。

儒家之路走不通,則尋道家,道若不通,則問佛。蘇軾始終以出世之心想著入世,根源就在這裡。

按師兄們所說,儒家讓蘇軾見自己,道家讓蘇軾見天地,釋家讓蘇軾見眾生。

愛恨貪嗔,皆為牢籠,功名利祿,皆是浮雲。以清凈之心觀世界,以簡單之心看浮華,以歡喜之心過生活。

以柔軟之心除掛礙,唯有如此,才能不被世俗所累,唯有如此,蘇軾才能活得真實率性。

安樂總結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唯有不爭,才能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天地廣闊,無邊無際,人類微不足道,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不過是生命中微小的一環。

我們雖不是萬能的,面對許多事情會無能為力,但儘力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懂憐憫,所以寬宏,既大師兄所說見眾生。

了解自己,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尋找發展自己的方式。

我們需要認識到自己的弱點,並決定改善它們。這樣,我們就可以更自信地迎接挑戰和機遇。

同時,了解自己,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豁達的態度。即見自己。」

眾人聽完,紛紛點頭稱是。

一番開解,以及眾人安慰的目光讓善心因身世之謎而心生的憂慮,在大家的關懷與鼓勵下,漸漸平復了心情。

夜色漸深,但屋內卻洋溢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溫馨與力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執手,青絲暮成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執手,青絲暮成雪
上一章下一章

第77章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