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亮劍1
貞觀二年,三月十日。
朝會。
群臣們在皇城外,互相談論著一個話題。
就是昨天魏徵犯顏直諫的事情。
現在的魏徵身為御史,參人是他的本職,魏徵參誰不奇怪,
可是昨天魏徵直接去參皇上,雖然沒有直接遞奏書參,但是敢直接當著皇上的面,去說皇上的不是。
這件事讓魏徵的名聲大了不少,此時的魏徵才剛剛當上御史才一年,還沒有像後來那麼大的名氣。
在現在的群臣眼裡,魏徵還只是個當官一年有餘,脫離了新人階段的新官。
但是在群臣看來,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也有人覺得魏徵沒錯,就是應該這樣才對的起身上的獬豸官袍。
反倒是長孫無忌,他本來就是朝里的老人,更是被陛下委以重任,做了中書令。
怎麼連魏徵這個才做御史一年的都不如?
不僅不規勸陛下,還縱容陛下,真不愧是外戚,和歷史上的外戚一樣,只會阿諛奉承,奉迎上位。
也有些人覺得長孫無忌這樣沒錯,他是皇上的大舅哥,當然向著陛下,沒有陛下怎麼會重用於他?
人是很複雜的,有些人會知恩圖報,有些人會恩將仇報。
有些人飽讀聖賢書,卻能見死不救。有些人大字不識一個,卻能踐行忠義。
既然有覺得長孫無忌沒錯的,也會有人覺得長孫無忌錯的離譜的。
有些人羨慕長孫無忌的背景和能力,一有機會就會挖苦抹黑長孫無忌。
這些人一看到女子成功,當面會說巾幗不讓鬚眉,背後就會說是色誘。
看到男子成功,當面會誇能力超群,背後就會說是裙帶關係。
因為,這些人只會想,憑什麼你這麼好,我卻這麼慘?肯定是你用了不正當手段。
沒辦法,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世民秦王府的這些心腹們,跟著李世民一飛衝天,佔據了不少好位置。
想不讓人嫉妒都不行。
長孫無忌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已經因為昨天的一件小事,已經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釘。
「開門!」
剛剛還在背後蛐蛐人的大臣們,現在都閉上嘴,自顧自的往顯德殿走去。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禮部尚書,有本啟奏。」
李世民威嚴的聲音說出:「准!」
「近日,各地舉子紛紛趕往長安參加科舉。
然,因去年朝廷並沒有舉辦。
遂,今年的舉子比往年都還要多,報名人數多達六萬人之多。
禮部以往的院子恐難支持這麼多學子同時科考。」
以往,朝廷舉辦科舉,並沒有什麼正式和專門的地方考試。
因為長安是隋文帝建立的,隋文帝當時才剛剛開始科舉。
參加科舉的考生,都是五品往上的官員推薦的,所以沒多少考生。
就沒有專門建造科舉專用的院子,而且當時科舉還不是主要的取士手段。
專門的考試貢院,是大唐後來其他皇帝建。
到了李淵時期,都還是借用皇城官員辦公的大院子臨時當做考場。
可是有個問題,因為往年沒考上的舉子加上新考上的舉子。
科舉的人數越來越多,逐年增加。
李淵還到處辦官學,出了一系列鼓勵讀書的措施。
原本沒什麼問題,但是到了李世民登基,這一年的科舉,人數超多。
禮部尚書覺得不能繼續佔用皇城的大院了,必須弄個專門的地方考試。
他是禮部尚書,他最清楚,每年都在增加,以後只會更多。
這才在今天朝會提出這個問題。
但是,涉及花錢,戶部尚書馬上站出來:
「不行,朝廷沒錢。」
李世民剛剛一聽禮部尚書說的,就知道戶部尚書要出來反對。
禮部尚書說:
「戶部尚書,你不能總是什麼都反對吧,這是國之大計!」
戶部尚書:
「我不是反對國之大計,我是反對花錢。」
禮部尚書昨天也參加了小朝會,知道沒錢,所以只打算把這件事告訴皇上,讓皇上定奪。
反正自己身為禮部尚書,該說的已經說了,該提前發現的問題已經提前發現了,怎麼辦是皇上的意思了。
李世民現在也煩,朕這個皇帝幹嘛都缺錢,想打仗缺錢,資助學子缺錢,想修個科舉院子也缺錢。
李世民說:
「這事先放一邊吧,再想辦法。還有沒有事情?」
吏部尚書侯君集站出來:
「啟奏陛下,臣自當上吏部尚書以來,一直在整理長安官員人數,昨日,已經完全整理出長安官員。」
「多少?」
「一萬一千六百名。」
這個數字都把在場官員嚇一跳。
他們知道,長安身為大唐京畿之地,官員多是很正常的,但是沒想到這麼多。
所謂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就是說,重要的事情,大多是那幾個有決策權的人私下提前決定好。
然後再開大會宣布。
小事就無所謂,直接在開大會上說就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件事昨天就商量好對策,今天只是裝作什麼都沒發生,在大會上說出來,好為李世民最後的決策鋪墊。
果然,長孫無忌站出來:
「陛下,長安城裡也就才一百萬多人,豈不是相當於每一百人養一人嗎?」
李世民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厲聲說:
「吏部尚書,怎麼會這麼多官員?」
「啟奏陛下,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他們大多曾經都是隋朝官吏,是太上皇登基后全部繼承過來。
二,陳文靜做吏部尚書這些年,賣官不計其數。
三,太上皇收納了那些被平定地區的官員,這才導致長安官員數不勝數。」
長孫無忌說:
「陛下,當初是因為天下不安定,太上皇才如此做,如今天下安定,就不該繼續這樣養著了。」
朝臣不少人都看向李長孫無忌,都在思考長孫無忌的話。
李世民點點頭說:
「愛卿所言極是。」
長孫無忌:
「不如就把這些什麼都不做,卻依然吃著官家糧的蛀蟲們,都清理掉吧。」
長孫無忌沒發現,現在文官群體,已經全都看向了他的後背。
武官群體都看向了文官群體,因為武官群體非常講究「精鍊」。
能在隋末經歷大小戰場,到現在還活著沒一個廢物。
因為廢物都死在了戰場上。
唯獨文官,因為李淵的政治考慮,才活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