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絲路新象
林羽、蘇瑤與李勉等人正在長安城中熱火朝天地籌備著文化融合之事。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如疾風驟雨般傳來。
眾人紛紛抬眼望去,只見一名信使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般直抵眼前。
隨後一個利落的翻身下馬,迅速呈上一份加急文書。
李勉趕忙上前接過,展開仔細閱覽。
起初神色一凜,緊接著便面露欣然之色。
原來,此文書乃是李靖將軍傳來的捷報與通報:大唐軍隊於西北邊境巡邏作戰時,竟與遠方強國大食不期而遇。大食久聞大唐之赫赫威名與昌盛繁榮,其國主遂派遣使者攜帶厚禮前來,意欲與大唐締結邦交,開展貿易往來。
這無疑為文化交流融合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眾人深知,大食地處西域極西之地,其文化、風俗與大唐截然不同。
大食崇奉伊斯蘭教,宗教儀式莊嚴肅穆,其建築風格別具一格,多以穹頂、拱門為主要元素。
清真寺建築宏偉壯觀,內部裝飾精美絕倫,牆壁上刻滿的阿拉伯式幾何圖案與經文書法,線條流暢而富有韻律,展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造詣。
其在藝術領域亦是成就非凡,細密畫精緻細膩,色彩鮮艷且富有層次感,文學作品如《一千零一夜》,以奇幻絢麗的故事展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
李勉不敢有絲毫耽擱,當即進宮面聖,將此事詳細稟報。
聖上李世民聞之,龍顏大悅,深感此乃宣揚大唐國威、推動文化融合的天賜良機。
遂降旨令李勉等人全力籌備接待大食使者事宜,並責令鴻臚寺火速搜集大食國情報,以便制定周全的外交與文化交流方略。
之前,李靖將軍推薦的趙風,此時也在長安。他本在邊疆歷經諸多磨礪,對西域諸事頗為熟悉。聞得大食使者將至,他主動前來協助。
趙風身形矯健,目光敏銳,多年的軍旅生涯使其練就了沉穩果敢的非凡氣質。
林羽自告奮勇,承擔起大食使者沿途安全護衛的重任。
他精心挑選「文化護衛隊」的精銳之士,周密部署。
於使者必經之路的山谷要道、河川渡口等地皆設下嚴密防線與暗哨,生怕有歹人或敵對陣營暗中破壞這一重大外交交流活動。
蘇瑤則一頭扎進大食文化的探究之中。
她不辭辛勞,遍訪曾涉足大食的商旅、學者,用心探聽大食文化的細微之處。
從其文學作品中對人性、命運的深刻洞察,到科學領域的先進成果,如天文觀測儀器的精妙構造與精準測算方法,皆一一詳細記錄,並與大唐文化細緻比對。
全力以赴探尋二者契合交融之處與交流互動的切入點。
就在眾人全力籌備之時,大食使者的隊伍緩緩東進。
使者名為哈桑,乃是大食國的能臣。
他熟讀經史,深諳外交之道。對此次出使大唐寄予厚望,深知自己肩負著兩國邦交和睦與文化交流互鑒的千鈞重任。
當哈桑一行行至一片荒僻山林時,意外突生!
一夥悍匪猛地襲來。
這伙悍匪聽聞大食使者攜有諸多珍寶,妄圖劫掠。
剎那間,喊殺聲震徹山林,亂箭如雨般射向使者隊伍。
好在林羽早有防備,他率領「文化護衛隊」如天神降臨,瞬間投入戰鬥。
林羽一馬當先,手中長刀揮舞如風,寒光所至之處,悍匪紛紛倒地。
「何方鼠輩,竟敢驚擾大食使者,拿命來!」
林羽怒喝聲如雷霆,響徹山谷。
護衛隊眾將士個個奮勇當先,與悍匪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有的將士擅長輕功,於林間飛躍穿梭,出其不意地制敵;
有的則精通刀盾之術,結成堅陣,穩步推進,將悍匪的攻勢一一化解。
一番苦戰之後,護衛隊終於將悍匪擊退,成功護得大食使者周全。
哈桑對林羽等人感激不盡,從此次驚險遭遇中,深切領略到大唐對此次交流的重視與誠摯心意。
「林將軍,承蒙搭救,此恩難忘。大唐之英勇俠義與熱忱好客,吾已銘記於心,堅信兩國情誼定如巍峨崑崙,堅不可摧。」哈桑動容說道。
林羽抱拳回禮:「哈桑使者不必掛懷,護衛使者,促進邦交,乃吾等職責所在。」
歷經重重波折,大食使者隊伍終於抵達長安。
長安城中。
百姓聞有遠方異國使者前來,皆蜂擁湧上街頭,欲一睹其風采。
城門口,李勉率一眾官員與大唐文化名流早已恭候多時。
哈桑使者率使團成員緩緩踏入長安。
眾人皆身著彰顯大食特色的服飾。
衣料質地精良,色彩鮮艷而不失莊重。
服飾上所繡的阿拉伯文字與圖案精美繁複,頭巾與配飾的搭配盡顯異域風情。
歡迎儀式上,大唐以最高規格的禮儀相待。
樂師奏響莊重歡快的大唐雅樂,鐘鼓齊鳴,琴瑟和鳴;
舞者翩翩起舞,霓裳羽衣舞輕盈飄逸,似天女下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哈桑亦命隨隊樂師奏響大食音樂。
其音律獨特,節奏明快而富有活力,雖異於大唐音樂風格,卻別具一番迷人魅力。
大食舞者亦獻舞助興,其舞蹈熱情奔放,旋轉跳躍間,裙袂飛揚,將大食文化的獨特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隨後的盛宴之上,珍饈佳肴琳琅滿目。
大唐美食講究色香味形俱全,有膾炙人口的糖醋鯉魚,外焦里嫩,酸甜可口;
有香氣四溢的東坡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大食美食則以香料豐富、風味濃郁為特色。
烤全羊色澤金黃,外皮酥脆,肉嫩多汁,散發著獨特的香料氣息;
各種饢餅種類繁多,口感酥脆,搭配特色醬料,別有一番風味。
酒過三巡,李勉與哈桑開啟正式外交與文化交流商洽。
李勉率先介紹大唐文化大略。
從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到文學的燦爛輝煌,如唐詩的百花齊放,李白之豪放飄逸,杜甫之沉鬱頓挫;
再到書法繪畫的精妙絕倫,顏筋柳骨的書法神韻,吳道子筆下的神來之筆;
建築上的飛檐斗拱、雕樑畫棟,盡顯大唐文化的雄渾氣魄與細膩情致。
哈桑亦詳述大食文化。
講述伊斯蘭教教義對大食人民生活的深刻影響;
其建築藝術中的宗教內涵與科學智慧,如清真寺的建築結構如何巧妙地利用空間與光線,營造出莊嚴肅穆的宗教氛圍;
大食在科學領域的諸多突破。
如代數的發展與完善,對世界數學進程影響深遠;
醫學上的獨特療法與藥物發現,在外科手術、草藥運用方面皆有獨到之處。
趙風在一旁補充:「大食的建築技藝與我大唐或可相互借鑒。吾大唐建築宏偉壯觀,然大食建築之穹頂與拱門技藝若能引入。可使大唐建築內部空間更為開闊,採光亦更為合理。」
蘇瑤亦提出文化交流構想:「大唐之造紙術與印刷術若傳至大食,必能助其文化傳承與知識傳播,大食之天文曆法知識與數學演算法若為大唐所用,亦能推動大唐相關學科之進步。」
林羽則著眼軍事交流:「大唐與大食軍事文化交流可從多方面著手,大唐可研習大食騎兵之裝備與訓練之法,提升騎兵機動性;大食則可借鑒大唐軍事謀略與陣法,增強軍隊協同作戰能力。」
然而,交流之中亦出現了小波折。
大食宗教習俗中的飲食禁忌與大唐宴會習俗有所衝突,大食使者因信仰不可食豬肉,而大唐宴上有諸多豬肉菜肴。
一時間,氣氛略顯尷尬。
李勉反應機敏,即刻命人撤下相關菜肴,並安排御廚依大食習俗特製佳肴。
哈桑見此,頗為動容:「大唐真乃禮儀之邦,對吾等習俗敬重有加,此乃兩國幸事,願邦交永固。」
隨著交流逐漸深入,雙方議定在長安設立文化交流館,作為兩國文化展示與互動的常設場所。
館內定期舉辦文化展覽,陳列兩國藝術珍品、文物典籍;
開展學術研討,邀兩國學者共探文化、科學、哲學等諸多領域;
舉行藝術表演,讓兩國人民領略彼此藝術魅力。
雙方亦計劃互派留學生與學者。
大唐選派聰慧才俊赴大食研習其先進科學、醫學、數學等知識;
大食亦遣學子來大唐深研儒家經典、文學藝術、工藝技術等。
商業貿易方面,亦達成初步協定。
大食香料、珠寶、藥材等特產將大量輸入大唐,為大唐生活添彩增香。
如胡椒、丁香等香料使大唐飲食更為豐富多樣;珍珠、寶石等飾品受貴族與富商追捧;
大唐絲綢、瓷器、茶葉等則遠銷大食。
絲綢之精美、瓷器之細膩、茶葉之清香讓大食人為之傾倒,「絲綢之路」貿易往來更為繁榮昌盛。
可大唐內部的保守勢力聞得與大食交流合作諸事,又開始興風作浪,強烈反對。
他們堅稱大食宗教文化與大唐儒家正統相悖,深入交流恐亂大唐文化根本;在商業貿易上,又擔憂外國貨品衝擊本土商業。
朝堂之上,保守派官員紛紛上奏,請求聖上終止與大食的往來。
李勉等人只得再度直面保守勢力的挑戰。
他們四處奔走,向朝中大臣與民間賢達闡釋與大食文化交流的重大意義與價值。
林羽於民間召集曾因文化融合獲益之人。
如因西域貿易富甲一方的商人,學外來技藝而技高一籌的工匠等,令其向眾人講述交流的實惠。
蘇瑤在學府與儒家學者激烈辯論。
她以大唐文化包容開放之傳統為據,力陳文化交流並非毀掉本土文化,而是促進其創新發展。
「諸公,大唐文化海納百川,往昔佛教入華,未損大唐分毫,反成文化瑰寶。今之大食文化亦有可取之處,善加吸納融合,大唐文化必將如日中天。」
趙風則向軍方將領陳說與大食軍事交流之利,可使大唐軍隊借鑒異域戰術,提升戰力,保家衛國更有力。
這一回的博弈雖艱難重重,然李勉等人信念如磐,毫不退縮。
他們深知,把握此新機遇,可開大唐文化融合新局,令大唐於世界文化之林地位愈尊,影響愈廣。
而大食使者哈桑亦密切關注大唐內部的紛爭。
他敬服李勉等人的堅毅努力,對兩國文化交流的前景滿懷信心。
他堅信,只要雙方懷著真誠善意,大唐與大食文化交流融合必能衝破險阻,結出累累碩果。
但這其中又會有怎樣的艱難險阻?未來又將如何發展?一切皆充滿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