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監國三問
守靈三日,趙景的大腦就沒停過,除開安慰自己接受現實之外就是回憶文武官員的長相以及大小諸事,以後要與他們日日打交道,可不能出了岔子。
守靈結束后疲憊的趙景猛睡了一個晝夜,早飯還未吃完便有僕從稟告內侍王繼恩正在堂前求見。
「王繼恩?」
這個名字趙景可記得,北宋初年的宦官大臣,趙大駕崩當夜宋皇后命令他速召皇子趙德芳入宮料理後事,也是有意搶下皇儲大位。
而王繼恩這廝嘴上答應,剛出宮門就馬不停蹄的去到晉王府給趙二報信,促使趙二截胡成功,登基繼位,堪稱太宗朝第一功臣。
基於此,網路上便有一種觀點認為王繼恩是趙光義的鐵杆親信,是布置在宮內的重要眼線。
前不久,趙景剛祭奠過趙大,這廝就暗戳戳的請他繼位,然後被他懟了一頓。
匆匆幾口填飽肚子,趙景來到正堂,翹首以盼的王繼恩根本不在乎昨日之事,頓時眉開眼笑,朝他躬身行禮。
這股諂媚勁兒看的趙景渾身不自在,讓他有事趕緊說。
「殿下,各級官員都在殿內等您。」
「等我作甚?雖然先帝駕崩了,但政務體系又沒出什麼問題,讓他們先忙活著不成嗎?」趙景揉捏著酸澀的雙眼,儘管睡了那麼久可他依舊覺得睏乏。
「如殿下所言,先帝仙逝后兩府相公有在儘力維持朝政,但還是有些許事宜他們不敢獨自決定,需要交給殿下裁決。」
王繼恩瞥過左右安靜站立的婢女,緩步走到趙景耳邊低語:「殿下如今掌有監國重任,萬不能棄政事不顧,讓百官憂心吶。」
「憂心?我看是你憂心吧?」趙景冷哼一聲,如實想道。
王繼恩的小九九很好明白,當初是他違背宋皇后的意思召趙二入宮的,這就等於是把自己拴在了趙二大腿上,趙二登基一切安好,若讓趙德芳繼位大概率會被報復。
「行了,我這就過去。」
殷殷期盼中終於見趙景點頭,王繼恩瞬間如釋重負。
文德殿,汴梁皇城內的重要建築,位於大慶殿西側,是皇帝進行主要政務活動的場所之一。
此刻殿內僅有十多位大臣,雖然人少,但是含金量卻高的離譜,諸如樞密使曹彬,樞密副使楚昭輔;宰相薛居正,副相沈義倫;宣徽北院使潘美;工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旨李昉以及六部尚書等,這些人基本就代表著北宋最高級別的官職。
趙景來之前,他們也如同平常人那般有諸多瑣事相互傾訴。
等到王繼恩在八百米開外就通傳趙景入殿那一刻他們如同被下了禁言套餐,瞬間沒了聲響。
趙景前腳跨過門檻,眾人齊齊拜謁:「晉王殿下。」
「諸位不必多禮。」
淺淺打過招呼,趙景越過兩側眾臣徑直走到最前,正準備踏上台階,心緒斗轉,召來王繼恩與之耳語幾句。
王繼恩稍有遲疑,倒沒有多問,只是照命去外頭讓人搬來一把椅子,放在台階下頭,趙景轉身坐了上去。
見此情形,群臣多是欣慰,之前有傳言稱先帝與晉王貌合神離,晉王多有僭越舉動,今見趙景如此守規矩,沒有輕坐「御椅」,不似狂悖之人,只能說謠言終歸是謠言,不可信之。
若能聽到群臣的心聲,趙景定會苦笑著告訴他們這個傳言是真的,只不過皇家事不便為外人道罷了。
「諸位,兄長仙逝,舉國哀痛,本王亦撕心裂肺,數日無法理會朝政,值此期間多謝諸位操勞。」
李昉出列回答:「殿下言重了,先帝委臣等以重任,臣等自當盡職盡責,不負先帝所託。
只是臣等雖然能處理許多事情,可有些問題終究需要殿下親啟,故而叨擾殿下。」
嘴上講著,李昉順勢掏出奏摺借王繼恩之手遞交了上來。
翻開后所見非常工整的楷書字,可謂賞心悅目。
前後瀏覽一遍,上面內容大致分為三類,其一是有關於趙大的謚號、廟號商定,下面寫的有幾個群臣商議后的稱呼,盼望趙景裁奪。
其二關乎戰事,趙大駕崩的消息估計很快就會傳到北漢與遼國,眾臣估計兩國會藉機發難,所以建議能多調兵力駐守北部防線。
其三,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然趙大突然駕崩並沒有留下繼位詔書,所以眾臣想請示趙景對此事是否有解決辦法?
第一件事無需過多考慮,趙大最初的謚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便在其中,而廟號更不用說,「太祖」再合適不過(太祖通常用於指創立一個新朝代的開國君主)。
第二件事當需重視,遼國不用說,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發家之際就和中原王朝時常發生摩擦。
兩國關係之前還算說得過去,但皇帝駕崩,後繼無人的情況下朝政多不穩定,難保遼人不會有異常心思。
而北漢可以看做後漢的延續,自後周至宋初都被趙大帶兵打過,對趙家人可謂仇恨滔天,等趙大死亡的消息傳過去以後,它肯定要搞出點動靜來。
「曹樞密」。
隨著趙景喊話,樞密使曹彬出列。
「你跟隨先帝日久,對北邊戰事了解多於本王,防備一事勞煩你做出個章程,本王確定無誤后即可執行。」
曹彬為人謹慎,考慮全面,又多入戰場,經驗老道,由他調度三軍可比趙景自己摸瞎指揮好使。
「謹遵殿下之命,大概明日午時臣便能送上奏劄(zha)。」
一二事好說,最麻煩的正正好是最後一件。
歷朝歷代但凡涉及到新舊皇帝交替必然會影響朝局,特別是趙大這種突然駕崩沒有立嗣的更是複雜,需要顧慮的人、事太多。
眾目睽睽之下,趙景宛如成了沉思者,只皺眉不說話。
不能怪他沉默,畢竟正常歷史中趙大死後次日趙二就登基了,速度之快超乎以往。加上趙光美、趙德昭等人在數年間相繼死亡,又引發了無數猜疑以及後續問題。
儘管趙二具備五代時期特殊的皇儲套餐,但那都是基於趙大孩子年幼的情況下為了維持朝野安穩做的妥協。
如今趙德昭已經成年,趙大是否想過改立趙德昭為儲君只是沒來得及立遺囑呢?
至於金匱之盟,這玩意兒的真實性更是撲朔迷離,至少趙景並沒有看見它在哪。
說到底如果金匱真的存在,那趙二為什麼不在最初繼位時就拿出來以表示自己繼位的正統性,反而是六年後由已經失寵的趙普拿出來的?總不能趙普被貶時把金匱也帶走了吧?這皇家的東西能被一個臣子帶出去六年不被發現?那也太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