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吾本北海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第1章 吾本北海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公元一九二年,史稱初平三年。

寒冬,十一月末。

大地節氣更迭,如今的中原漢土,正值小冰河時期。

寒冬已至,北風怒號。

一場大雪持續月余。

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灑落。

在這冰天雪地之中,大漢帝國的命運亦如這天氣般,前途莫測。

邊疆烽火連綿,羌胡異族屢屢來犯。

中原戰亂頻繁,群雄並起。

百姓生活艱難,流離失所者數不勝數。

北方,袁紹倚仗四世三公之威望,強取冀州肥沃土地,先後於界橋、龍湊大敗幽州白馬將軍公孫瓚。

南方,漢室宗親劉焉擁兵自守。

東方,徐州刺史陶謙屯兵兗州發乾,聯合四世三公嫡次子袁術,對兗州虎視眈眈。

西方,曾盛極一時的董卓,亡於舊都長安,其舊部為求自保兵臨城下,司徒王允以身殉國。

大漢奮威將軍,溫侯呂布奮力殺出重圍,流落四方。

中原,百萬黃巾抄掠兗州。

任平國相鄭遂、兗州刺史劉岱、濟陰太守鮑信三人,先後命喪黃巾之手。

新任兗州刺史曹操。

汲取前人教訓,採用堅壁清野之策略,採取守勢,厲兵秣馬,伺機而動。

一時之間,整個兗州。

人心惶惶,風聲鶴唳。

東阿縣,地處兗州東郡。

其東瀕黃河,西接瓠子之水,雖不如邊境城關雄壯,但在這兗州之地,亦是一處要地,乃兵家必爭之所。

城北,一處莊園外。

百餘名身著粗布衣裳,手按戰刀的壯漢,目光銳利地巡視四周,過往的百姓皆遠遠避開。

莊園內大堂之中。

一名身著素色布衣,身高八尺有餘,面容剛毅,目光炯炯,美須髯的中年,與一名身著麻衣,面容堅毅,目光沉穩的青年分席而坐。

「公子雖有利器可破堅城。」

布衣中年正色道:「然若此利器,便是公子的立身之本,欲以此雄鋸兗州,以在下看來,無異於自取滅亡。」

「公子出身黃巾。」

「理應知曉世人對黃巾的見解,欲雄鋸一方,所依靠的,可不僅僅只是武力。」

「大義,治軍,安民之法等等。」

「缺一不可!」

「否則,一如過往的黃巾,雖聚民百萬,可戰之卒數十萬,看似威勢滔天,實則如那無根之木,一觸即碎。」

「況且。」

「幽州公孫瓚雖連敗於袁紹,但依舊掌控著青州數郡,其麾下驍將劉備、單經,分別屯兵於高唐,平原兩地,以阻黃巾歸路。」

「又有徐州刺史陶謙,兵屯東郡發乾,距離此地不過百里,還有泰山郡守應劭,其人乃前司隸校尉之子,精通法學軍略。」

「加之曹使君在側。」

「在下實在想不通公子,能有何等破解之法。」

中年名為程立。

乃東阿名士,以授學為生,其人文韜武略,才名冠絕兗州,哪怕只是一介白身,卻能成為前兗州刺史劉岱的座上賓。

劉岱曾數次邀請其出任。

其,皆不就。

然而今天莊園內,卻迎來了一群毫不講理的不速之客。

正是眼前這位青年。

青年出身黃巾,乃青州黃巾渠帥張饒之子。

其名張靖,字玉衡。

來到程立莊園,只為請其出山。

「哈哈!」

張靖聞言颯然一笑,開口道:「仲德先生此言,在吾看來,不過是危言聳聽。」

「如今兗州之局。」

「看似如先生所言,實則不然。」

「願聞公子高論。」

程立微微一禮,心下也在思忖,他倒是想聽聽這黃巾少主,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至於出山輔助黃巾。

那是他從未想過的事情。

也並不是說他看不起黃巾,而是這些年下來,他對黃巾早已死心,認為其根本就沒有成事的可能。

「好,那咱們先言大義!」

張靖起身端起茶湯一飲而盡,意氣風發道:「在先生看來,大漢養士四百年,當大義在漢。」

「然依在下之見,卻是先生短視了!」

「在下以為,天下大義,當在民!」

「大義在民?」

程立微微蹙眉,目露疑惑的看著張靖。

「沒錯,大義在民!」

張靖正色道:「尚書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此言何意,想必先生也無須在下贅言。」

「大漢養士四百年不假,但中間卻出了一個王莽。」

「劉秀攜世家豪強之勢,使大漢再度一統。」

「與此同時。」

「劉秀同世家共治天下,乃當朝國策,被世家吹捧為,聖天子垂拱而治。」

「然隨著時過境遷。」

「世家豪強愈發壯大,他們兼并良田,隱藏黔首百姓,塢堡莊園遍布天下,莊園之內百姓只知莊主,卻不知天子。」

「餘下之民,其良田不過二三畝,不光要繳納人頭稅,口賦等苛捐雜稅,更有地方官吏巧立名目,以此盤剝百姓。」

「百姓們活不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造反,只有死路一條。」

「都說張角蠱惑民心,說太平道禍亂天下,然依在下之見,張角乃為王前驅,當初的太平道亦是如此。」

「仲德先生不妨想想。」

「那所謂的聖天子劉秀,在起事之初,可能有張角之威勢,可能有數百萬百姓誓死追隨?」

「是以大義,非是劉氏一家。」

「今太平道,以民心為大義,其民心如鐵,並不輸漢室。」

張靖看向程立,面上儘是自信之色,淡淡道:「先生以為然否?」

「公子高見。」

程立蹙眉思忖道:「若真如公子所言,青州百萬黃巾民心如鐵,民為大義,也未嘗不可。」

從這個時候開始。

程立才稍微有些正視張靖。

他原本以為張靖不過是一介草寇之子,如今卻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治軍,當立軍法。」

張靖沉聲道:「只要軍紀嚴明,整軍不過旬月之間,吾有悍卒三十萬,整軍之後能有二十萬,吾亦喜不自勝。」

「將軍英明!」

程立聞言心下一動,他沒想到眼前這位,竟然有這麼大的決心。

「至於安民?」

張靖咧嘴一笑道:「秦漢有三老,黃巾亦有三老,里不過百戶,里有里正,有伍長,有父老,十里一亭,有亭長,十亭一鄉有嗇夫、有秩,亦有游徼,三鄉可為一縣,小縣為長,大縣為令。」

「民生不過衣食冷暖。」

「是以,有識之士不仕黃巾,吾以悍卒仕民,只需春耕秋收,建設地方以足矣。」

「哪怕此策施行數十載。」

「吾亦在所不惜。」

說到這裡,張靖看向程立道:「仲德以為,此安民之策可行否?」

程立聞言面色不斷變幻,眼中的目光也越來越亮,起身行禮道:「將軍大才,在下佩服!」

他怎麼也沒想到。

對方會以這種方式安民養民,這種方式不但簡易,而且對目前的黃巾而言,絕對是最好的政策。

旋即程立似想到了什麼。

面色凝重道:「如此一來,將軍治下倒無須太多有識之士,那對於治下的世家豪強,將軍欲如何待之?」

「哈哈!」

張靖看到程立此時的態度,不由爽朗一笑,意味深長的看向後者道:「吾本北海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吾本北海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