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犧牲袁崇煥
明金交戰後,袁崇煥憑藉毛文龍沿鴨綠江至鐵山城建立的防線,屢挫八旗,關寧軍的吳三桂也率領關寧鐵騎,出錦州朝八旗軍後方掩殺而來,皇太極得知後,趕緊將部隊撤退至鴨綠江已北,避免陷入進退維谷的絕境,北明軍不敢渡江追擊,吳三桂見八旗軍進退有度,完成後撤時仍保持戒備,倒也不敢貿然進攻,皇太極便在沒佔到任何便宜還吃虧的情況下,領軍返回盛京瀋陽。
擊退犯敵原本是件大喜之事,但北明朝廷卻人人擔憂,由於朝鮮脫離明廷的宗主國關係,這會讓已經入不敷出的北明政府,又少了一處籌措軍費的來源。而後方的平壤城中,還有排灣軍進駐,隨時都有可能會進犯鐵山,袁崇煥才擊敗了後金,便又趕忙回師,準備防禦鐵山。
崇禎在鐵山城的寢殿中來回踱步,不時的發出嘆息聲,一旁的王承恩就這麽看著崇禎來來回回走了一個多時辰。
崇禎突然轉頭向王承恩問道:「王承恩你告訴朕,袁崇煥守這鐵山城,到底守不守的住?百官已經有人議論先遷入寧遠城暫避其鋒」。
王承恩苦笑道:「皇上,這只是飲鴆止渴之法,我們失了朝鮮就斷了軍費來源,數萬大軍糧餉從何而來?」。
崇禎對著王承恩發怒道:「戰不可戰;降不可降,不如讓朕率滿朝文武一起殉國好了」。
王承恩連忙跪著奏道:「皇上息怒,老奴是有一些方法,只是走險著,怕百官不同意」。
崇禎怒道:「你就說罷,這些廢物,文既不行安邦;武又不能衛國,拿不定主意,管他們作甚,你就奏上來,朕來定奪」。
王承恩道:「皇上,如今局面,一是孤注一擲,選擇與魏閹或排灣逆軍決一死戰,但整體而言與魏閹決戰較有勝算,且對我較為有利。二是殺袁崇煥以息排灣逆軍之恨,承認彼此對等,甚至結盟互利,由他們牽制後金,我們則專心伐魏,等中原鼎定,國力復原,回過頭來再找他們算帳也不遲」。
崇禎沉思一會道:「那你的意思是…」。
王承恩道:「皇上,老奴愚鈍,雖有看法,但無定見,這還是得靠皇上聖明,乾坤獨斷」。
崇禎看著魏忠賢道:「你不愚鈍,你很聰明,滿朝文武加起來也不及你的一半」。說完,收起臉上的愁容,向外走去,王承恩後腳也趕忙跟著。
崇禎與王承恩相處十餘年,彼此都深知對方個性,王承恩知道崇禎猜忌,且大事上如果處理不好,可能還會遭罪,所以王承恩向來不主動出謀劃策,但如有大事難斷崇禎問及,他又會出些點子,但都不表態,由崇禎自行決定,崇禎又何嘗不知王承恩的心眼。
崇禎下旨將在鐵山城外督軍構防的袁崇煥召回商議軍情,袁崇煥不疑有他,交代完戴罪立功的祖大壽督促士兵持續構工後,便返回城中,一入城便被錦衣衛逮捕,下入大獄後審,當天便以貽誤軍機、擅殺戍邊大將等罪,押赴市場凌遲處死。
城外的祖大壽聽到消息大驚,連忙帶著構工的士兵要入城營救,城樓的錦衣衛見狀,便趕緊關閉城門,不讓祖大壽等入城,等到袁崇煥行刑完的死訊傳出後,祖大壽哭喊:昏君誤國。便率著三千構工士兵,轉身去投排灣軍。
原本崇禎只想處斬袁崇煥,但繼而一想,仲坤賢、呂豪與毛文龍還有兄弟情誼,由其呂豪對己還有救命之恩,如果只是斬首恐不能平息渠等怒火,便將袁崇煥由斬刑改為磔刑,殺了一千兩百刀,袁崇煥才氣絕身亡,崇禎又連忙遣使帶著袁崇煥的肉片與詔書,前往平壤面見仲坤賢。
仲坤賢在平壤城中接到祖大壽來降的消息,便與呂豪親往城外迎接,只見這祖大壽與三千士卒皆未著軍裝,且手臂上均有戴孝,不禁愕然。
祖大壽見到仲坤賢,屈膝下跪道:「前明罪臣祖大壽,率所部三千士卒來投聖主,望大皇帝不計前嫌,收留我等」。說罷,三千士兵跟著伏地再拜。
仲坤賢向前扶起祖大壽道:「各位請起,各位不知本朝規定,本朝皆無跪拜行禮」。祖大壽與眾人先是錯愕,這畢竟是幾千年來定下的大禮,將之廢除;確實其怪,但隨後便歌功頌德,讚揚仲坤賢是千古一帝,覲見完畢,祖大壽便將崇禎處死袁崇煥的事,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但他卻不知崇禎的真正目的。
仲坤賢與呂豪正感嘆毛文龍與袁崇煥均為逃過歷史宿命而唏噓不已,這時傳令又通報,北明使者請求晉見,仲坤賢便予以接見,當北明的使者念完國書,拿出了袁崇煥的肉片時,仲坤賢與呂豪便知道怎麽回事了。
仲坤賢拍桌而起大罵:「好個昏君,明日我便舉全國之兵伐明,定要捉拿崇禎告慰忠靈」。便脫光使者衣服,在身上寫上「畜牲昏君;必當討伐」將其雙手綁縛於後,遣人押送回鐵山城。
崇禎見到使者醜態,先是大怒,隨後大驚,舉足無措的找來王承恩商議,王承恩建議崇禎先遷至寧遠,以圖後謀,不料,尚未下旨給吳襄,吳襄見崇禎殺袁崇煥,一氣之下便向魏忠賢獻關投誠,已被魏忠賢封為平遼大將軍,督師遼東,而皮島的孔有德也已降了排灣,崇禎跌坐在地,良久不語。
排灣軍進逼鐵山城,崇禎召集群臣,群臣早已降金、降魏、降排灣,並無一人趕赴,崇禎大罵:「群臣誤我,君非亡國君;臣是亡國臣」這些情節竟然與正史上一樣,只是換了地點,換了人物。王承恩帶著崇禎想要逃脫,到了鴨綠江邊看見對岸八旗軍也想趁亂來分一杯羹,眼見過江也逃不了,搞不好被八旗軍捉去做包衣奴才,下場更慘,於是便到了江邊一處樹林里,找了一棵槐樹在上面自縊身亡,王承恩也隨同自縊。
至此北明小朝廷已完全瓦解,排灣軍也統治了整個朝鮮半島,但隨後面臨的後金王朝,剽悍的八旗勁旅,就顯得更為棘手與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