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農村

第十一章 新農村

「大晉慈善堂」開業大典后數日,整個建康又漸漸恢復到了往日的平靜。然而謝逆的生活,卻越發的忙碌起來,再也不可能回復到以前那般逍遙的日子。

「水泥」和「玻璃」面世以來,反響空前的好,儘管其價格被謝逆定得高的離譜,但仍然減輕不了大晉高層們的購買熱情,訂單那是如雪片般湧入,其中不僅有建康城內各氏族大戶,東晉各地也陸續到來不少,不由得讓謝逆感慨,這東晉的有錢人還真他娘的多啊!

這銷售出乎意料的火爆,也就意味著未來生產量的劇增。然而謝逆目前的狀況,卻是嚴重缺乏人手。

不僅是大量最基層的工人眼中缺乏,謝逆就連自己的核心管理團隊都還沒有成立起來。

為了此事,謝逆不得已下將他那幫子紈絝損友全都拉來了入伙,除了郗應和蕭成兩個傢伙開心得合不攏嘴外,其餘那些謝逆的族兄弟們都拉長了臉,一副上了賊船的樣子。

郗應和蕭成開心,那是因為在謝逆將「水泥」和「玻璃」面世后,他們就受到了族內的強大壓力,目的當然是想要借著他們與謝逆的關係入股啦。為了此事,兩人沒少被各自的老爹臭罵。然而他們又很清楚謝逆的為人,如果謝逆自己不開口,他們無論耍任何手段都不會有作用,反而會被謝逆所不恥。正兩頭為難之時,謝逆竟主動邀他們入伙「大晉慈善堂」,當然是高興得不得了啦。

反觀謝混這幾個族兄弟。大哥謝瑍一向以謝逆馬首是瞻,可以不論。謝混這幾個都是愛玩之人,一旦入股「大晉慈善堂」,以他們對謝逆的了解,一定會被他壓榨得體無完膚,更別說去玩了。再說「玻璃」、「水泥」又都是族產,慈善堂只能算作首席兼唯一代理商的角色。白吃不做都有錢收,又有誰願意去自找苦吃。

不過謝逆也不是啥好人,找到老爹謝玄一陣嘀咕,緊接著族內開了一次小型高層會議之後,這幾個紈絝損友還是被自個兒的長輩給踢到了謝逆的身邊,嘿嘿!

——————————————————————分割線——————————————————————分割線——————

另一邊,「玻璃」的生產流程還沒有完全成型,用於慈善堂大樓修建的成品幾乎全部是他帶著一幫子工匠在自家後院裡邊實驗邊開工趕出來的,連個正規的生產車間都沒有,更遑論量產。不過謝逆本就不打算讓這「玻璃」批量流入社會,就目前的情況看,還暫時頂得住。

而「水泥」的製造,在前期為了絕對保密,其生產地就是謝氏名下一處小小的窯場,就座落於建康城郊外。此處不僅受到謝氏嚴密的封鎖,所有的工人也全是謝五安排的族內成員,人數極少,甚至連挖掘礦石原料的工人都很少有外人。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短時間內將產量提上去,無疑於天方夜譚。還是那個問題,勞動力不夠啊!

幸得謝逆在慈善堂開業當日用盡手段,最後又拋出「房子」作誘餌,成功吸引了上千貧困百姓自願與慈善堂簽訂二十年的契約,算是暫時緩解了謝逆的燃眉之急。

新吸收了上千百姓,但也不能即刻就讓他們投入生產吧。先不說操作技能問題,至少也得讓謝五一一排查,核實他們的身份。如此多的生人加入,肯定會有各方勢力派來的卧底,謝逆也不奢望能將他們全部揪出來,但至少也必須得保證被安排去接觸核心生產工藝的技術人員不能是卧底。

而且在招入這些人後,又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謝逆的面前——住房!這不是上千人的住房問題,而是涉及上千戶家庭的住房問題。

當初為了增加誘惑力,能夠吸引更多的百姓,謝逆承諾的可不是解決這上千個個人的住房,而是他們所屬家庭的住房。

不過以謝逆的摳門性格,怎麼會犯如此大的錯誤。只要涉及到正事兒,謝逆這個其奸似鬼的傢伙就絕不會讓自己吃虧,更不會做出超出自己承受範圍的承諾。他在開業時做出的承諾可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打算。

不論是生產「玻璃」,還是製造「水泥」,都不能缺少主原料「石灰石」。而要獲取「石灰石」,就要找到大量的「石灰岩」儲藏地,也就是俗稱的「礦脈」。

我國盛產石灰岩,儲藏量極其豐富,就在建康城郊外大山中,就有成片的石灰岩礦脈。這上千新招收的百姓,謝逆打算只篩選出極少數身份沒有問題的人員補充進「水泥」的生產人員里,其餘的全部派去挖礦。

至於「玻璃」的生產,就按現在的產量賣,掉掉那些個貴族地主們的胃口再說。

關於這上千百姓的住房問題,謝逆採取的是「就近上班」政策。

首先在石灰岩礦脈集中、交通便利的一處山下新建一座大型的水泥工廠,將原料就地消化,既節省了生產時間,還可以避免有心人的窺視。而那些負責挖礦百姓的住房,就設在距離新工廠一里地左右的平原里。

對於這個地點,謝逆老早就看準了。順著秦淮河而下,距離建康城幾十里地的地方有成片的高山,石灰岩儲量豐富,靠近秦淮河的地方是一大片的平原,土地還算肥沃,利於耕種。而且最靠譜的是,這一大片區域竟然是謝玩這小子的封地,究其原因好像還是謝玄當年率軍北伐,收復兗、青、司、豫四州,被加封為七州軍事大都督。而他之前的侯爵就被轉封侄兒謝玩這小子,為豫寧伯。而謝逆看上這塊地,也被算在了當時的封賞當中。

這感情好,既然這塊地被謝逆看上了,還怕謝玩不乖乖的交出來?

就建個員工宿舍,謝逆拿那麼大塊地做什麼?以他的構想,這片平原里可不單單是建造一個員工宿舍那麼簡單,而是準備逐步擴建成為一個集居住、勞作、貿易等等功能為一體的小型村寨,不然謝逆也不會承諾解決一大家子人的住房問題了。

這個構想當初說給他老爹謝玄聽的時候,連謝玄都暢快的大笑起來。而謝五知道的時候,除了張大了嘴以外,還不停的囈語道:「奸!少爺您真奸!」

為什麼他們會有那麼大反應?還不是當時的社會體制問題。

在當時,您還真別以為和你簽個二十年的契約,留下了對方的戶籍資料就以為吃定了對方。這年頭,整個東晉的「逃戶」多的數也數不清。

東晉朝廷的稅收是按人頭收的,也就是說人口越多收入越豐。由於北方長期戰亂,大量北方流民渡江南遷,多達100萬之多,幾乎佔了當時東晉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強,這就是當時所謂的「僑民」。東晉對這紛涌而來的流民的處置方法,最初是設立「僑州」,「僑郡」。既按其原籍所在之地,在僑居地設「流亡政府」。例如在江乘縣(江蘇句容境)設「南琅琊郡」,再京口(江蘇鎮江)設「南徐州」,「南袞州」等,僑州郡的名目繁多。琅琊來的人,住在句容縣的「南琅琊郡」內,戶口載明是南琅琊郡人,便可不服徭役,不當兵,不納糧。各世族之流寓南方者,更要標明來自何方,以顯示他們是「望邦衣冠」,與眾不同。

東晉採行這種政策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與後漢以來重門第的傳統有關,大世族的社會地位必須維護,不能因逃避而有更變;二是鋖撫流民的人心,他們的財產多數已遭重大損失,不能不特加照顧,以免造成變亂;三是用此優待以吸引更多流民,是鞏固建立在「島夷」人土地上的政權的方策。

但是大小「流亡政府」紛紛林立的情況下,有時同州之僑民內爭,各自分頭增設僑郡,戶口冊混淆不堪,地方官無從施政。同時也引起土著人民的不滿,因為僑籍享有免徭役租稅的特權。這些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管理上的混亂與矛盾。

後來東晉朝廷針對這個問題,採取了「土斷法」。所謂土斷,即廢除僑置郡縣、讓北來流民在所在地落藉,編入所在郡縣戶籍。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連續兩次的「土斷」都在各大氏族強烈反對下失敗告終。針對朝廷的「土斷」,東晉所有氏族全都廣造田園,將大量南遷的「僑民」隱匿於自家的莊園之內成為「隱戶」,而且當地也有許多土著居民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土地而加入地主莊園成為「隱戶」。這些人幫他們耕作勞動,而他們為了逃稅卻拒不上報戶籍。

這些氏族只顧擴充私人勢力,而國家卻依然貧弱不堪,就連謝逆所在的謝氏一族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也就是說,就算慈善堂與那些前來的百姓簽訂了契約,掌握了戶籍,但他們也可能隨時消失成為「逃戶」,大不了就躲進氏族的莊園里為地主種地,還不是照樣過活。這種事情在正常情況下很難發生,畢竟謝逆給的工錢一定不會低,但如果有其它勢力從中作怪,難免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工人流失,他不得不防啊!

但如果將他們的家人一齊安置在一個固定的範圍內,那他們還怎麼跑?這就是俗話說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而且謝逆建立起這個村寨,投入那麼大的資金,也不僅僅就只為了監視。

在這個時代,人們最依戀的仍舊是土地,最能接受的工作依舊是種地。這是歷史背景的沉澱,不是謝逆一時半會兒能夠改變的。任何事情,既然改變不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適應。

他們愛種地是吧,那就讓他們的老婆、兒子種,還教他們種,反正謝逆最不缺的就是點子。他要讓那些在慈善堂工作的百姓無後顧之憂,讓留在村子里的人安居樂業,用自己超前的知識改變他們生活狀況的同時,逐漸影響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擁有歸屬感。

謝逆有理由相信,只要新型村寨成功建立起來,除非戰亂,那麼村寨裡面的住戶就絕不會再出現流失的現象。

而且謝逆還給這個未來的村寨起了個特別俗氣的名字:新農村!

(第一更!馬上要出門去趟鄉下,明天要參加個婚禮,事多啊,不知道那裡有沒有網吧,可能會影響今天的第二更以及明天的第一更,小浪盡量趕,抱歉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混在東晉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之混在東晉末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新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