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部署(幽州)
一日,
劉辯一個人走在大街上。
時間過的很快,從君子論發布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了,這一個月里,劉辯基本上就住在了學院里。每天和蔡邕、鄭玄二人在爭論中完善著君子論。
這不,君子論已經開始在忠武學院里推廣了,拒絕了蔡邕和鄭玄二人的挽留,劉辯決定回府了。
對於君子論,劉辯沒有什麼好說的,他之所以在學院里待了一個月,無非是在等待,等待李虎的消息。
在劉辯的心裡,太平教一直是個心患。
按照歷史的走向,一年後,才會爆發黃巾之亂,但自從劉辯發現了太平教的一些端倪之後,他的心就一直懸著,黃巾之亂帶來的後果,他是很清楚的,直接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序幕,並為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分立種下遠因。
思考間,劉辯已經回到了王府。
「王爺,府外有人求見!」
正準備休息的劉辯,則被趙五打擾了,不過,他也很好奇,在這個時間會有誰來找他。
「哦?來者何人?可有名帖?」
趙五搖了搖頭,說道:
「這兩人自稱是王爺故友!」
聽到趙五說到這裡,劉辯就更加好奇了。
故友?會是誰呢?
「帶到書房吧!」
「是!」
片刻的功夫,趙五便將人來了上來。
從見到這兩人,劉辯的臉上就是欣喜和激動。
「墨武,方維!」
來人正是劉辯在桃源的結識的墨武和方維兩人,這兩人對劉辯而言,可謂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王爺,一切可好!」
墨武和方維也很激動,他們之間的關係,外人是無法理解的。
從和劉辯一起離開桃源之後,三人就沒有在見過面,劉辯在外面忙碌著,兩人則跟隨李虎一起,也在忙碌著。
「一別數日,我們終於又聚在了一起!」
招呼兩人坐下之後,劉辯激動的說道。
「是啊,一晃也一年的時間了!」
方維也很是感慨。
「這次,我們奉李大人(李虎)之命,特來輔助王爺!」
敘了一會話后,墨武說出了來意。
「哦?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劉辯很高興,墨武既然說出這話,就說明,兩人已有所成就了,不然的話,李虎是不會放他們出山的。
「這次來,也為王爺帶來了消息!」
「可是有關太平教的?」
在聽到墨武的話后,劉辯詢問道,說實在的,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太平教的消息了。
墨武點了點頭,道:「一個月以前,李大人命我和另外幾人一起去打探太平教的事情,如今也頗有收穫!」
強壓住心裡的激動,劉辯安靜的坐在那裡,聽墨武的介紹。
拿出了一張紙,墨武介紹道:
「此圖,乃是太平教遍布的勢力範圍。」
劉辯和方維都湊了上來,觀看著,墨武接著說道:
「我與另外幾人都潛伏到了太平教深部,發現其隱藏勢力極為可怕,在青、徐、幽、冀、荊、楊、兗、豫這八州,均有其教徒。」
劉辯點了點頭,示意墨武繼續。
「這太平教內部設置的極為詳細,在八州之中,又分了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其中,每一方都設有渠帥,由張角統一指揮!」
聽到墨武說完之後,劉辯沒有吭聲,墨武所說的這些,他可以想象到墨武費了多大的勁才打聽到的。
過了一會後,墨武拿出了一張紙,道:
「此名單是我和另外幾人一起打探出的!」
「名單?」
劉辯沒有想到,墨武連名單都弄出來了,接過一看,劉辯一目了然。
張角、張寶、張梁、張曼成、波才、彭脫、馬元義、趙弘、韓忠、孫夏、卜己等人均在名單之中。
不過,讓劉辯最感興趣的則是,每個人目前所在的位置,也都標了出來。
「如此,太平教可破也!」
看了墨武提供的消息之後,劉辯自信的說道。
「不錯,王爺當趁早,不然遲恐生變!」
「好了,你們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我自有計劃!」
墨武和方維不在多言,下去休息了。
劉辯則一個人坐在書房裡,若有所思。
墨武提供的消息太精確的,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看來,得去冀州一趟了!」
看著窗外,劉辯輕聲說道,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曹操所部,已經猜測到他要去冀州的目的了。
當晚,
劉辯便叫來了賈詡,商討剿滅太平教一事。
看完了墨武提供的消息后,賈詡並沒有說話,反而皺起了眉頭。
「先生,可有對策?」
見賈詡如此,劉辯有些緊張,詢問道。
「呵呵,主公不必焦急,詡不過是驚於太平教之勢力居如此之廣!」
劉辯點了點頭,道:
「不若如此,我豈會在乎!還得計劃周全,避免出現差錯!」
賈詡點了點頭,道:
「不錯,雖說主公現在已經掌握了太平教的消息,但從太平教的勢力上來看,仍不能小視!現在幽、冀兩州剛穩,實在不適大動干戈!」
「哦?那以先生之見,該如何?」
賈詡沉思了一會,道:
「主公,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緝拿太平教重要人員,否則,遲恐生變!」
劉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賈詡繼續道:
「主公可分四步。第一步,在行動之前,寫信告之朝廷,闡述其害;第二步,令兩州軍部,部署好一切,同時展開行動,緝拿重要人士,遣散普通教眾;第三步,兩州之地,全城戒備,以防不測。第四步,把好各關口,以防漏網之魚。」
「先生之計,最為穩妥,那以先生之見,何時動手?」
賈詡道:
「半月後最好!」
劉辯點了點頭,同意了賈詡的建議。
三天後,
劉辯暗下向幽州各重要官員下達了命令。
眾人也皆知曉了太平教的威脅,均不敢馬虎,在收到劉辯命令后,就開始作準備。
……
書房內。
「先生,明日我就啟程前往冀州,幽州方面,就拜託你了!」
看著賈詡,劉辯正色道。
賈詡皺了皺眉頭,道:
「主公,要去冀州?」
劉辯點了點頭。賈詡則疑惑的問道:
「半月之後,就會採取行動,主公此時前往冀州,所欲為何?」
劉辯笑了笑,道:
「正是因為半月後的事情,我才要前往冀州!」
誰都沒有劉辯更清楚,冀州才是黃巾重災區。
「主公若放心不下,詡願代主公前往!」
賈詡仍舊不死心的再勸說著劉辯,他認為劉辯完全沒有必要去冀州。
劉辯搖了搖頭,道:
「我意以定,先生無需在勸!」
賈詡見狀,也只得作罷!
次日清晨。
劉辯就準備啟程。
隨行的有墨武、顏良和文丑三人。
至於元霸和方維,則留在了幽州,聽從賈詡的安排。
不過,劉辯不知道,自己也被人監視了。
在劉辯前往冀州的途中,這一消息就穿到了冀州。
……
冀州某宅的密室里。
坐著零零散散的幾人,不過,幾人的面部都很嚴肅。
而其中一人,較為明顯,雖其頭髮披散,卻不凌亂,反而多了一絲放蕩不羈,不過,從其的面容來看,有些憔悴。此人正是張角。
「大哥,你說這靠山王此時來冀州,所圖為何?」
另一人面容普通,則是張角之弟張梁是也。
今天,他們收到消息,靠山王劉辯即將前往冀州。這不,太平教的高層,則再此商討劉辯的用意。
張角沒有馬上回答弟弟的問題,反而將目光看向了其他眾人。過了一會兒,張角說道:
「暫且不論靠山王一事,各部準備如何??」
「各部一直奉教主之命,目前,各種物資已經分別向南陽、潁川、東郡、鄴縣、巨鹿這些地方彙集;各方渠帥也從其部教徒中,挑選精裝之士,訓備成軍。這些都在暗中有序的進行著,如今,只等教主一聲令下,即可起事!」
聽這下屬的彙報,張角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
「非常好,如今未到時候,一切照舊,切勿操之過急,以免徒生麻煩,影響到大業!」
「是!教主!」
張角又吩咐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眾人便離開了。密室中也只剩下張角和張梁兩兄弟。
片刻口,張角開口道:
「梁弟,切記以大局為重,對大業構不成威脅和影響的人和事物,暫且無需理會!」
張梁也聽明白了張角話的意思,張角無非是在說,儘管幽州和冀州是靠山王劉辯的封地,但劉辯年幼,對他們的事情構不成威脅,自己的目光應該放在大業上,張梁說道:
「明日我就將監視靠山王的人馬撤回來!」
張角搖了搖頭,道:
「這倒也不用,該監視就監視,只要他不影響我們,就讓他安心的在做一段時間的小王爺,又何妨呢?」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張角的語氣甚是自信。
「哈哈!」
兩兄弟相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起來。
話說回來,張角和張梁的想法也並非沒有道理,劉辯對與他們而言,不過是個略有才華的小王爺而已。對於他們的事情根本構不成威脅,監視也只是形式而已。
笑聲過後,張角說道:
「梁弟,如今你二哥張寶亦在青州一代發展,過些時日,你也前往徐州一帶吧!冀州有為兄一人足矣!」
張角化外的信任,讓張梁很受用,張梁激動的說道:
「梁定不讓兄長失望!」
張角擺了擺手,不在說話,張梁明意,便退了下去。
密室中,此刻只剩下張角一人,更顯的空蕩蕩。
看著牆壁上的字文,腦海里也回想起這些年的辛苦準備,張角的心裡也越發的自信和對未來起事的迫切!
有些人,往往會在盲目的自信中,品嘗到失敗的滋味,而有的時候,失敗也代表著滅亡!
……
話題回到劉辯一方面。
話說劉辯從幽州趕往冀州,儘管不是急行軍,但時光飛逝,數日後,?縣城出現在劉辯一行人的目光中。還未到城門口,坐在馬車裡的劉辯就看到了曹操等人的面貌。
「冀州刺史曹操恭迎王爺大駕!」
「吾等拜見王爺!」
曹操為首,冀州各部為後,迎接著劉辯。
下了馬車,劉辯趕忙扶起了曹操,並對其身後的官員說道:
「各位無需多禮!」
「王爺,舟車勞頓,還請移駕刺史府!」
和劉辯相視一眼,劉辯暗暗點頭向曹操打招呼。小動作做完,劉辯很形式的走在了前面。
「恭迎王爺!」
剛踏進城門,劉辯就被嚇了一跳。
此刻的街道兩邊,已跪滿了百姓。強忍住心中的激動和興奮,劉辯趕忙扶起了一百姓,同時也讓眾人起身。看著這麼多百姓,劉辯大聲說道:
「我劉辯何德何能,豈可擔當父老鄉親們如此大人,還請各位起來,切勿折殺小子了!」
先前被劉辯扶起來的那位老者感慨道:
「如非王爺,吾等草民豈有今日之生計?」
周圍百姓也「是啊」「是啊」的贊同了起來。
劉辯很感慨,也有一些愧疚。自己聽從賈詡之計,選擇屯田,目的無非是積攢屬於自己的實力。而這些普通老百姓,受益頗小,卻如此感恩戴德。這也深深的鼓舞了劉辯。
遣散了百姓之後,劉辯一行才來到刺史府。
剛準備和曹操「敘舊」的劉辯,無法拒絕曹操的好意,只得去休息去了。
不過,劉辯卻有一種被盯著的感覺,從進程到現在,這種感覺也越來越強烈,仔細注意,卻沒能發現什麼,劉辯也只能作罷,休息去了。
躺在床上的劉辯,一事也睡不著。
腦海里又想起在城門口百姓的態度。冷靜下來后,劉辯也發現了許多。比如說,從百姓的態度上來看,他劉辯的聲望貌似還不錯,這也不得不讓劉辯感慨,封建時代的老百姓太容易滿足了,而且感情是最淳樸了,你對他好,他對你更好!劉辯更在心裡發誓,絕不負兩州萬民!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事情的話,那就是劉辯對曹操更放心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很簡單,冀州的事務,劉辯根本沒有親自插手過。甚至都沒有居住在冀州,但冀州百姓卻記住了劉辯,這說明什麼?說明是曹操的刻意為之!
至於曹操這麼做的意義,就很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