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雖然放棄了制陶,但這不代表她放棄了腌制鹹蛋。
燒不成陶罐,還可以用石頭挖的容器代替,雖然可能密封性不如陶罐,但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這些天她和咕嚕已經在儘力地吃那些海龜蛋了,白煮蛋、荷包蛋、蛋羹、蛋花湯,換著花樣兒地吃,雖然的確消滅了不少,可剩下的仍舊很多,除非他們把蛋當主食,不然不可能趕在變質之前把它們全部吃光。
麥冬精心挑選了幾塊石質細密的大石頭,讓咕嚕將它們挖成肚大口小的罈子形狀,因為怕石頭不夠密封,她特意吩咐咕嚕挖的時候將罈子內壁留的厚厚的。
將海龜蛋洗凈、晾乾,再將其小心碼放進裝了鹽水的石壇里,最後再用泥封住壇口,將罈子在陰涼處放置一個月左右,鹹蛋就腌好了。
麥冬見奶奶腌鹹蛋的時候都會放點白酒和大料,大料是為了調香,白酒卻不知是什麼原理,但無論什麼原理,她在這兒是弄不到白酒的,只好跳過這一步驟,只將僅剩的一點花椒放了進去。
她看著牆上放調料的那個壁櫥,花椒已經用光了,辣椒也只剩幾隻,只有鹽還余量頗多。
還好菜園裡的小苗們很爭氣,一個多月過去,有些粗壯的小苗已經長成成株,並且開始孕蕾結果了。最快的就是辣椒和茄子,麥冬早前去看的時候,就發現其中幾株朝天椒的植株頂端已經冒出了成簇的花蕾,茄子也有小小的紫色花苞露了出來。
大蔥本來就已經足夠成熟,栽上沒幾天就抽出了長長圓圓的花葶,頂端的花序被一層白色的膜包裹著,過兩天再去看,那層膜已經被頂破了,無數朵白色小花開成一朵圓球,看上去很是小巧可愛。辣椒和茄子的花相繼開放時,大蔥種子也逐漸變黑成熟,而這時蔥身已經變得很堅硬,幾乎不能食用了。麥冬小心地收集了所有的種子,然後一刻不停地將種子浸泡上一夜,第二天又將種子撒在了菜園裡,沒過幾天,一大片細細小小的蔥苗就破土而出。這時候,辣椒和茄子都已經掛果了,紅紅綠綠紫紫的,看地麥冬心曠神怡。
只有花椒還不緊不慢地,這麼多天只是從小苗苗變成了大苗苗,雖然最高的已經跟麥冬膝蓋差不多,但離開花結果還遠得很,麥冬覺得,之後一兩年時間她是吃不到花椒了,想到這裡,她就又有些後悔腌鹹蛋的時候把花椒一下子全用光了。
但不管怎樣,蔬菜們的生長速度似乎比在地球上快了一點,尤其加上之前被耽誤的十幾天,小苗們能長這麼快實在出乎麥冬的意料,以這樣的速度,也許能趕在夏季到來之前收穫一茬,這對她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麥冬並沒有把所有的海龜蛋都腌了。
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在不能確認石罈子腌出的蛋能不能長久保存的前提下,她謹慎地留下了差不多一半的蛋,準備用其他辦法保存。
而這個其他辦法,還是她這些天到處跑著摘野果時才想到的。
因為摘野果,她把附近的地形、物種什麼的都摸了個透。山洞所在的那座山峰是附近最高的一座,附近還有大大小小十幾座山峰,山峰主體基本都是岩石,但石質卻各有不同。
比如她拿來挖罈子的那種石頭,就是其中一座山的特產,那座山上有山溪流過,石頭被打磨地質地細密光滑,很適合用來做容器,只是離山洞有些遠,還是她跟著恐鳥去采一種野果的時候才發現的,順道帶回的幾塊石頭就被用來做了腌鹹蛋的石壇。
其他山峰上的岩石質地也差異很大,各有特色,她甚至發現其中一座山上的石頭裡有點點金光透出,不知道是不是露天的金礦。她起初還小小興奮了一下,但這興奮只維持了很短暫的時間,很快她就對這座「金山」失去了興趣:哪怕它真是座金山,對她又有什麼用處呢?若是座鐵礦山還會讓她激動些,因為那意味著她有鐵器可以使用了。可是黃金,由於它柔軟的質地,除了充作貨幣,僅就實用程度而言,它完全比不上鐵。在這個世界,一整座金山也沒她那一把小鐵鏟珍貴。
除了這幾座山,她還發現一座矮矮的小山,山上的石頭幾乎都是灰白色的石灰岩,因此她將這座山稱作白石山。起初她並沒有在意這座不起眼的小山,只是偶爾采野果路過的時候,發現整座山的石頭都是灰白色,覺得有些奇怪。等她將腌好一半海龜蛋,正在為另一半發愁,又一次路過那座山時,突然腦海中有什麼一閃而過。
站在原地思索半天,她忽然猛拍自己腦袋: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回過神來時,麥冬再看白石山的眼神已經像是在看一座金山,哦不,鐵山了。
她之前的思維被束縛住,所想到的保存食物的方法不是冷藏就是腌制,卻忘了還有除此之外的其他方法。比如蛋類,腌鹹蛋固然是一個方法,卻還有一個常見的保存方法,那就是變蛋。
變蛋,或者說松花蛋、皮蛋,皮蛋是變蛋和松花蛋的總稱,變蛋色澤透明金黃,一般用雞蛋製作,松花蛋則色澤發黑,一般用鴨蛋製作。麥冬想要做的就是變蛋,奶奶村子里就有一戶人家是賣變蛋的,她小時候經常看到那戶人家在門口支起架子,架子上鋪著高粱桿做的卷席,卷席上擺滿了沾滿石灰糊和鋸末的濕變蛋,在卷席上晾幾天後,變蛋變干,再沒過多久,就是可以直接吃的變蛋了。
如果沒有磕掉外面的石灰,變蛋的保質期起碼有三個月。
之前沒有想起這個法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沒有製作變蛋的最重要材料——石灰。直到看到那座滿是石灰岩的小山,才忽然想起還有這麼一個法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而碳酸鈣經火焰燔燒後分解出二氧化碳,所得的就是氧化鈣,也就是生石灰,生石灰加水,就又變成了熟石灰。一點點回憶著差不多早還給老師的化學知識,麥冬又忽然想起,其實就算沒有這座白石山也是可以燒石灰的——貝殼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鈣,所以按理來說,用貝殼燒石灰也是可行的。
當然,現在有了更方便的石灰岩,麥冬自然不會舍簡就繁再跑去海邊一點點地收集貝殼。
製作變蛋只是石灰應用的一個很小的方面,如果真的燒出了石灰,能用到的地方還多著呢。房屋建造和塗抹,驅蟲消毒,醫藥,蠟染,石灰的應用十分廣泛,當然,對於麥冬來說,目前對她最有用的還是腌制變蛋這一項,還有之前擔心的夏天乾貨會受潮的問題,有了石灰這個天然防潮劑,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感謝九年義務教育讓她知道了《石灰吟》,不然即便知道石灰岩是製作石灰的原材料,估計她也得在製作方法上糾結一陣子。
因為打定主意要燒石灰,剛曬好果乾腌好鹹蛋,麥冬又馬不停蹄地趕著恐鳥去了白石山。由於石頭太重,往返運石頭實在太麻煩,麥冬就在白石山就地取材,撿柴生火,一層柴一層石灰岩地堆燒。
麥冬在火堆旁守了兩天,看著石灰岩在火焰中漸漸分解、粉碎,最後化為點點粉末,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成功了。
前不久燒陶的失敗經歷還記憶猶新,同樣是對製作過程半懂不懂,同樣是憑著一點模糊的記憶自己摸索,甚至連燒制的過程都是那麼相似。因為這種種相似,無論她怎樣在開始前為自己打氣,無論她怎樣告訴自己燒石灰不同於燒陶,但在心底深處,總是潛藏著一絲不自信。
還好,這次成功了。
麥冬臉上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有了石灰就好辦了,變蛋的製作方法和簡單,雖然後來多出許多繁複的步驟,但其實最簡單的變蛋只需要石灰就可以做成。奶奶村子里那家做變蛋時需要用到石灰、純鹼、茶葉和鋸末,麥冬只有石灰,她想了半天,鋸末好辦,只是為了固定外殼,用碎草渣代替就可以,純鹼的話或許可以用草木灰?反正都是鹼性的,效果應該差不多吧,麥冬不太確定地想著。茶葉卻實在找不到替代品,麥冬就直接把這一步驟省去了。保險起見,她調了兩份石灰糊,一份加草木灰,一份不加,準備看看兩種做法做出的成品有什麼不同,也省的一種做法不成功就浪費了所有的蛋。
裹上石灰后四五天,再將還濕潤著的蛋放到洞外曬,但又不能暴晒,上面搭了一層草席,以避免陽光直射。等外面一層石灰基本干透再將蛋移到室內,放置幾天後就可以食用了,而且不用再做什麼加工,剝開即可食用,麥冬家習慣的做法是將變蛋一剖兩半,用姜、醋和蒜蓉調味,順便殺毒,只可惜這裡沒既沒有生薑和大蒜,也沒有醋。
要是當時摘菜的時候多摘點種類就好了,麥冬有點後悔地想著。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是作者菌後悔了,只帶了四種蔬菜好多美食都不能做啊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