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野對戰
在我軍和曹軍之間如火如荼進行「宛城保衛戰」的時候,新野進行著另一場戰爭。
袁術接到朝廷的詔書,要求他出兵宛城,配合朝廷的討逆王師殲滅呂布和張繡的軍隊。
此時的袁術剛剛返回壽春,正坐在府里派人去搗騰點海鮮回來,準備好好的換換口味,這些日子可把他給難受的夠嗆,沒吃沒喝的,哪是人過得日子嘛。
看完詔書,袁術開始琢磨了,宛城一直以來受劉表的保護,讓他無法下手。
他想進攻宛城,必須經過劉表的領地新野,只要他進入新野,就會遭受荊州軍和張綉軍的夾擊,所以他雖然有心打宛城的主意,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此次定是曹操看呂布進入宛城,威脅一下大了起來,欲趁其立足未穩之時,剷除隱患。
這是好事。呂布這個背後捅人的傢伙,沒事跑來禍害他的汝南,禍害完了就跑,反讓他不得不分兵救援汝南,沒法一口氣滅了劉備,奪取徐州。
曹操進攻宛城,呂布和張綉必定自顧不暇,他可以派兵去佔了新野,絕了他們的後路,順便看看有什麼便宜可占。
主意已定,袁術下令守在汝南的紀靈,率領其下的五萬士兵進軍新野。
他忘了剛剛經歷過一場徐州大戰,也忘了汝南境內被我搜颳了一遍,此時能供應給他大軍的糧草十分有限。
紀靈接到命令,馬上回書要求調派糧食,袁術扔給他一句話,到百姓家裡去募集。
軍令如山,紀靈雖然百般為難,還是率領軍隊出發了。
在袁術接到詔書的同時,劉表也接到了一份詔書。
詔書表揚了他在荊州所做的貢獻,也肯定了他在荊州的成績,只是說呂布逆匪,不思進取,禍害四方,此次流竄至宛城作案,朝廷王師為了救宛城百姓於水深火熱中,出兵宛城,讓他多多體會朝廷的苦心,支持朝廷的工作,守穩荊州,莫要助紂為虐。
這就是不讓他出兵幫助呂布和張綉嘛。曹操在博望坡損失了三萬人馬,惱羞成怒,準備給呂布來下更厲害的,只是這倆打架還拖了個張綉,帶了個宛城,這下他可不能袖手旁觀了。
唇亡齒寒。他雖然喜歡明哲保身,獨善其身,可他並不傻。
曹操是什麼人,他看得很清楚,這個打架不要命的小子,從小就好勇鬥狠。手中有了軍隊,有了地盤,就一心想搶別人碗里的肉。
宛城雖然是塊瘦肉,但也是夾在他筷子里的。
曹操吃了宛城這塊瘦肉,緊接著就會來啃荊州這塊肥肉。
所以他必須出兵。他命令大將文聘點齊十萬人馬,去救援呂布和張綉。
臨行前,他叮囑文聘,此去救援為主,千萬不要和曹軍硬拼。要見機行事,保存實力。
十萬荊州軍兵發新野。
巧合的是,荊州軍與袁術軍在新野碰頭了。
新野無險可守,兩軍相對安營紮寨。
文聘代表新野的主人,派人質問紀靈,所為何來?
袁軍勢弱,紀靈為了不與荊州軍翻臉,言去援助呂布和張綉。
文聘心道,鬼才相信,派人送口信,曰荊州接到詔書,此去是為剿滅呂布悍匪,請袁術軍趕快退回汝南。
紀靈聽完,氣就不打一處來,逗人玩呢?此時他也不好反口,只是帶了人,死皮賴臉就是不走。
袁術軍不走,文聘也不好去宛城,害怕被紀靈斷了後路。
因此兩軍在新野形成了對持的局面。
此時曹軍剛剛進入宛境內,戰局未起,文聘和紀靈也不著急,坐看形勢變化。
當我軍和曹軍在「下圓谷」形成僵持的局面之時,新野起來變化。
荊州軍和袁術軍的士兵素有恩怨。這些天來,閑著無事,兩軍士兵就站在營寨外面互相對罵,什麼爺爺***,舅舅姨姨的,不乾不淨,什麼難聽說什麼。
本來這也沒什麼,士兵打打口水仗,發泄一下體力,釋放一下情緒,也是好事。
可罵著罵著就開始變味了,兩軍士兵的嘴裡開始牽扯文聘,紀靈的名字,有嘴快的士兵就傳給了兩位領軍的統帥。
文聘和紀靈開始還一笑了之,後來也慢慢的憋了氣,黑了臉。
當士兵嘴裡出現劉表和袁術的名字的時候,文聘和紀靈的臉上掛不住了。
文聘仗著人多,又在自己的地盤上,早想給紀靈狠狠的來一下子了。
紀靈身為袁術手下第一大將,素來勇猛善戰,此時雖然勢弱,但也不能弱了主公的臉面。
兩軍開始有了爭鬥。
先是文聘叫陣,紀靈迎戰,兩人大戰百合,不分勝負。
遂鳴金收兵。
第二日,紀靈叫陣,文聘出戰,又是百合大戰,仍然不分勝負。
兩軍又是偃旗息鼓。
當夜,紀靈帶兵偷營,文聘沒有準備,損失慘重,還好人多,沒有徹底崩潰。
文聘惱怒,天亮即全軍衝鋒,進行決戰。
袁術軍人少,伙食又不好,越打越弱,不得已退回汝南境內。
紀靈這邊打了敗仗,袁術那邊也收到了消息。
袁術那邊正在啃螃蟹,聽到后,大罵紀靈飯桶,便宜沒占著,還惹了一身騷。
他命令紀靈,守在邊境,拖住文聘,不能讓荊州軍去增援宛城。
文聘對著和他打游擊的紀靈,也沒了脾氣。
你進我退,我退你進,荊州軍和袁術軍展開了拉鋸戰。
文聘是打也打不著,摸也摸不著,可紀靈的軍隊就是離他不遠。
就這樣兩軍白白浪費著糧食,耗費著時日。
「下圓谷」的一場大火燒沒了曹操的十萬大軍,也燒出了呂布在三國的又一個威名。
呂布一直以來都是靠武力無雙,戰力第一而聞名天下。
在戰場上他是無敵的飛將,超絕的戰將,所率領的飛騎軍也是無可匹敵的第一流的軍隊。
可他終究因為出身不夠顯貴,家族不夠殷實,被人左右利用,落了個反覆無常,不忠不義的罵名。
政治上他一無是處,輕易葬送了到手的長安政權,又沒有守住掌握了九成的兗州。
軍事上他更是昏招頻頻,錯誤不斷。
在我眼裡,呂布就是個有勇無謀,長了一副榆木腦袋的笨蛋。
可是博望坡的一場大火,加上現在下圓谷的一場大火,讓所有人都對呂布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