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傾國一賭(一)

第五十一章:傾國一賭(一)

在印度陸軍的高壓政策之下,新德里和槍炮聲中逐漸從躁動不安回復了往昔的平靜。少了各大政治黨派的鼓噪,大多數的市民對於無休止的示威和遊行已經倍感了厭倦,他們離開了街頭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繼續著日復一日的單調而平凡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印度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來執掌印度,還是議會大廈內的那幫政客掌權,他們的生活其實本質上都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多年的「民主熏陶」已經讓印度的公民對政客們的種種美好的許諾有了免疫能力。

不過即便是不對未來抱有太大希望的印度民眾此刻無論如何也無法預知到在不遠的前方將會有一場更大規模的浩劫在等待著他們。因為此刻在位於新德里市中心,毗鄰著印度中央政府的辦公大樓的印度國防部內,一場決定著印度命運的會議正在緊張的進行著。

印度國防部大樓是一座古城堡式建築,印度國防部和武裝力量的大多數中央高級官員基本都在那裡辦公。此刻在數十輛坦克組成的警戒線之中,數十輛印度軍隊高級將領的座車已經悉數抵達,整齊的停放著。汽車一度被視為指揮官地位和尊嚴的象徵,印度軍隊上將、中將、少將的轎車都會在車的前面和後面明顯地用將星的數目標識出來,當然所有的車還都是一個型號,那就是印度國產的「總理」牌轎車。不知道為什麼印度軍官的汽車的顏色多喜歡用不耐髒的白色。此刻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格外的邋遢和陳舊。

「看來我們要變革的事情還挺多!我敬愛的喬京德爾哥哥。」駕駛著一輛頗為拉風的英國生產「陸虎」型吉普車,一名個性張揚的印度陸軍少將傲慢的無視衛兵向他致以的軍禮,豪不減速的直接衝過了檢查哨,然後在高速的拐過兩排已經停放好的高級軍官座車,最終穩穩的停在了印度國防部大樓的門口。面對這種過分的舉動,國防部大樓門口的衛兵卻敢怒不敢言,因為他們都知道在印度軍隊中能夠如此特例獨行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印度國防情報局所屬特別安全局的局長馬利克少將。

和印度軍隊中大多數年輕有為的高級軍官一樣,現年36歲的馬利克少將有著無比顯赫的家世,他的爺爺曾長期在尼赫魯身邊工作,倍受信任,官拜印度情報局長,甚至一度成為印度對華鷹派的代表人物,退休后還撰寫了回憶錄《我在尼赫魯身邊的歲月:中國的背信棄義》,在書中宣揚支持西**立,將尼赫魯也描繪成了一個骨子裡都是**、**的戰爭狂人。

雖然爺爺的著作在印度政壇並不受歡迎,不過馬利克本人卻繼承了自己家族和印度情報部門中的人脈和勢力。極其順利的在國防參謀學院畢業之後便進入了印度陸軍的情報部門開始工作。但是此刻的印度的情報機構卻存在極大的問題。但當時的印度陸軍情報部門在整個印度情報機構之中,卻僅僅是一個無足重輕的部分。

印度情報部門主要由內閣秘書處所轄的調查分析局、內政部所轄的情報局與中央調查局、軍隊情報部門三部分組成。其中僅調查分析局就擁有約一萬名情報人員,在世界各地設有70多個情報站。但是總體而言,印度情報機構內部卻體系繁複,政出多門,權責不清,軍政情報部門間任務重疊,雙方積怨甚深。

更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上演了一出「大水沖了龍王廟」的活劇,當時調查分析局曾秘密訓練並武裝斯里蘭卡**—泰米爾猛虎組織,而後來印度陸軍又奉政府之命前往鎮壓該組織,結果印軍損失慘重。軍政情報部門後來便因情報任務管轄權不清,在一些問題上時常相互掣肘。

就連軍方情報系統也無統一體系。印度海、陸、空三軍情報系統雖然都擁有獨立的機構,但效率低下。為此馬利克在進入印度軍方情報系統之後便致力於成立的統轄三軍的國防情報局,將印度三軍的情報機構通通歸攏在一面旗下,從而確保印度軍隊情報的搜集與分析處理。國防情報局成立之後,原來的情報局、研究與分析局、軍事情報局、空軍情報局、海軍情報局都將由其統一指揮。

而由馬利克少將親自組建的特別安全局則2002年3月新成立的印度國防情報局的下屬唯一的一支實戰部隊,根據職能劃分,特別安全局既是情報機構,同時也是專業的突擊隊。其武裝特工常常被越過國境執行突擊任務。下轄4個營的兵力,甚至包括1個女兵營。這主要是鑒於女兵在執行特勤任務中表現優秀,所以印度當局擬擴充女兵營建制。當然實際上這根本只是年少情況的馬利克少將一個好色的借口而已。

和大多數情報工作人員一樣,馬利克少將深韻金錢和美色是秘密戰線上的無二利器。他甚至授意印控克什米爾政府強制拍攝色情影片或遭暴力恐嚇的手段逼迫穆斯林女孩成為色情間諜,用賣淫為手段向印度軍方提供穆斯林游擊隊的線索,不過經常光顧她們「生意」的不僅有平民百姓,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政府多名高官也是其中的常客。而馬利克更是利用自己的權勢,在印度軍隊的女兵和寶萊塢女星中網羅了眾多情婦。

進入國防部大樓之後,需要穿越長長的走廊,然後才能到達正在進行會議的報告大廳。古城堡式建築的特點是十分堅固耐用,但缺點是門窗太小、太少,通風不暢。在炎熱的夏季這裡的溫度在中午時分可能會竄到60度。對於馬利克這樣的新一代印度軍人來說,這樣惡劣的環境無疑是地獄。據說中國的代表團參觀過印度國防部大樓之後從印軍高官冒酷暑而不吹空調,居高位而不乘豪華轎車的小事之中看出—廉潔出戰力。

不過這顯然是一種以己度人的善意揣測,當同樣的景象展現在了美**事代表團面前時,傲慢而又目光敏銳的美**人卻一眼便看穿了印度軍隊虛弱的本質。當一批來自美太平洋司令部的中高級軍官在參加完印美聯合軍事演習之後,便對印度軍方多有挖苦之詞。這些軍官回憶訪問印度國防部大樓時,驚訝地發現作為一國武裝力量的神經中樞,大樓內設施嚴重缺乏維護。一位美國4星上將甚至將首次走進印度陸軍司令部的感受比作「時光倒流」,他說,「司令部大樓里電燈歪斜地懸在搖搖欲墜的天花板上」,「任何有自尊的軍隊都不會容忍這樣的情況發生!」

最終美**事代表團更一針見血的以批評的口吻指出:「美軍不能為印軍『龐然大物』的模樣所矇騙,印軍質量不佳且缺乏維護的裝備將限制印度最終成為美軍夥伴的能力」。得出了讓印度難堪的結論:「儘管印度軍力龐大,部分軍事裝備相對先進,但龐大的軍事基礎設施卻處於崩潰狀態!」如同印度高級軍官缺乏戰略頭腦,普遍喜歡「夸夸其談」,喜歡就某問題爭論不休,樂於接受奉承。對於美國人的這番評價,馬利克倒是絕對不無道理,試問連高級軍官的工作環境都無力改變的軍隊,還能有什麼前途。

馬利克少將抵達會議大廳時,會議已經基本進入了尾聲。包括印度海、空軍主要將領和陸軍北部、西北、西南、中部四個軍區的軍級將領幾乎坐滿了整個大廳。顯然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對今天這個會議中無休止推脫和爭吵感到空前的厭煩。在與東盟和中國的戰爭中,印度三軍幾乎消耗了所有的精銳和機動力量,雖然在數量上印度軍隊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是顯然在目前的國際和國內形式下,他們更多的只能部署在邊境上維持一個唬人的架勢。

印度空軍在馬六甲海峽戰場上損失了太多的新銳戰機和優秀飛行員,海軍只有潛艇和導彈艇還能憑藉數量上優勢保護印度近海的安全。而印度陸軍雖然在剛剛結束的中印對抗之中同樣傷亡慘重,但畢竟仍擁有近百萬兵力,98萬現役軍人和30萬預備役人員,編製有14個集團軍。成為了印度三軍之中唯一仍具有進攻能力的兵種。

但是如此龐大的兵力之中,雖然東部和南部軍區的5個集團軍仍處於獨立的狀態,而更關鍵的是在遼闊的印度國境線上,印度軍隊竟沒有一個開始施展自己兵力優勢的方向。北部是綿延起伏的喜馬拉亞山脈,印度軍隊無力北上。西部是世仇巴基斯坦,雙方在邊境上同樣集結著重兵集團,一旦正面衝突戰爭很快便快轉化為正面決戰。唯一的突破口只能是東方戰線,在印度的東方有孟加拉、不丹和緬甸三個鄰國。(在印度人眼中錫金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已經不復存在了)。緬甸無疑是最好的進攻方向,通過對緬甸的軍事壓力,印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擁有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但是這樣的行動對於印度目前的能源和糧食危機毫無助益,龐大的兵力調動只能消耗日漸枯竭的國內資源儲備。而對緬甸的戰爭一旦開始,印度延伸東北部本已脆弱的補給線還將繼續向前伸展,缺乏後勤的支持龐大的兵力在印緬邊境的行動只能帶來一場比馬來半島戰役更大的災難。雖然將戰爭繼續下去已經成為了印度軍隊高層的共識。但是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印度仍然處於有心無力的狀態。虛弱的印度似乎還缺乏一個可以使用武力的方向。

「我們應該選擇孟加拉國!」看著滿臉無奈的印度軍隊高層,剛剛走進會議大廳的馬利克少將突然大聲的說道。「孟加拉?」幾乎所有的人此刻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個年輕的帥氣少將。「孟加拉擁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而且幾乎處於我國的四面合圍之下。只要一場短暫的地面戰役,我們就可以從孟加拉獲得印度生存下去的機會!」面對著眾人的竊竊私語,馬利克少將坦然的繼續說道。「年輕人我想你這是異想天開。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幾乎半數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36%的人口極度貧困。歷史上飢荒連年,是南亞次大陸上的無味的雞肋。攻佔它毫無意義。」此刻印度陸軍西部軍區副司令南德拉喬格中將有些不滿的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

「不!孟加拉沒有您想象的那麼貧弱!」的確從世紀開始孟加拉已發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18世紀中葉更成為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的確近代的孟加拉地區為水患、飢荒和瘟疫所困擾,但這絲毫並不影響這個國家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孟加拉國農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從地理位置上講,孟加拉地處恆河下游,境內多為沖積平原,土質疏鬆肥沃,非常適合農業耕作;從氣候上講,孟國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同時受南亞季風影響,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是多種熱帶植物的天然種植園;此外,孟境內河流湖泊縱橫,擁有極其發達的水系,非常適合開展淡水養殖和捕撈。而坐擁孟加拉灣的天然資源,又賜予了孟國近海捕撈的有利條件。因此,很久以來,孟加拉人民就發展了自己的熱帶農業、家禽家畜飼養業、捕撈業和魚蝦養殖業。雖然近幾十年來,由於缺乏規劃的城鎮化和工業化,孟加拉人口急劇增加、耕地面積大量縮減,導致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孟加拉一度不得不依靠糧食進口。

但是在獲得了中國的農業科技和資金幫助之後,孟加拉的糧食產量迅速增長,努力實現糧食產量的「直線上升」,成功避免糧食危機,保證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孟加拉69%的可耕地每年能種兩季至三季稻,在引進了中國的雜交水稻之後,孟加拉每年的大米產量迅速上升到2600萬噸,除了米糠用於提煉食用油之外,孟加拉每年可供出口的優質香米大約有十萬噸,創匯3億美元。當然與泰國每年的高達104.6萬噸的出口香米量不能同日而語。但是至少說明孟加拉的糧食危機已經過去了。

而孟加拉每年的小麥產量為170萬噸,小麥加工業增長迅猛,全國有各種各樣的麵包和餅乾企業,既有小作坊,也有自動化的工廠。反而成為泰國和馬來西亞麵包、餅乾製品的出口市場。除了大米和小麥之外,孟加拉還有總產量逾300萬噸的大豆,以及方興未艾的家禽飼養及禽肉加工業。如果成功奪取孟加拉的糧食儲備和主產地,印度目前的糧食危機將在短期內得到緩解。

孟加拉雖然礦產資源有限,還是已公布的天然氣儲量就3113.9億立方米,而其在孟加拉灣的領海上更有豐富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備,奪取了孟加拉的能源,印度的明天也將繼續點亮。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的力量―南海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龍的力量―南海揚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傾國一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