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殤(四)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殤(四)上
2008年3月24日,很少有印度公民會預見到在這個看似普通的日子,將激發出一系列最終改變他們國家命運的大事件來,至少對於此刻正步履蹣跚的走在克什米爾地區列城以北的印巴實際控制線之上的尼提什和森古普塔這個兩名已經並肩作戰多年的戰友來說,這一天的黎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3月末克什米爾群山依舊在朝陽之下散發著奪目的光華。
白雪覆蓋的山峰,山下的峽谷里,一片翠綠的草場,看上去鳥語花香,這種發乎自然的美麗永遠都是都市無法媲美的。「春天已經來了,夏天還會遠嗎?」走在已經無數遍踏過的山路之上,已經不再年輕的尼提什背著厚重的軍用載具吃力的向上攀登著,3月克什米爾的山區氣溫依舊很低,艱難的跋涉和寒冷正在迅速的消耗著這兩名老兵的體力。「是啊!到了夏天這裡就會變的溫暖些。」同樣疲憊的森古普塔一邊呵著自己凍僵了的雙手,一邊回應著同僚的幻想。夏天的克什米爾氣候宜人,新德里權貴們都喜歡來這裡避暑。克什米爾因此也得到了「喜瑪拉雅山下的瑞士」的美名。
作為遼闊的印度國土防空地面系統的一部分,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中國的邊境之上,由數千組象尼提什和森古普塔這樣工作著的移動觀察哨,他們往往由簡單裝備一部HFVHF無線電設備和雙筒望遠鏡的兩人小分隊組成。這種預警雖然原始,但是卻往往是最為有效的,畢竟在群山環繞的克什米爾山區之中存在著太多雷達盲區,相反經過長時間培訓在實戰磨練的事情卻可以對飛機及其大概飛行方向的目視識別非常熟練。
因此這種移動觀察哨便成為了印度空軍最可靠的前沿預警機制之一,這些兩人小組沿邊境以25-45公里的任意間隔部署,隨時發出空中入侵、攻擊的大致方向以及飛機的數量和型號等首輪預警。移動觀察哨通過HFVHF無線電設備或電話線路等通訊系統發出預警信息,有時還使用更為先進的基於光纖和衛星通信的通訊系統向雷達前哨線彙報邊境地區所發生的情況。
「今天又將是一個乏味的一天吧!」好不容易抵達了位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頂陣地,已經筋疲力盡的兩人喘息著將自己隨身所攜帶的器材展開,這種周而復始的工作在他們的生命中已經重複了太多遍了。對於這兩個老兵來說他們更多的時間所面對的都是空空如也的天空。畢竟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巴基斯坦,目前整個印度空軍都保持著時刻的警戒狀態。在對中國展開了「核威懾」之後,印度軍隊的神經已經綳到了臨界點。為了保護印度不遭到中國和巴基斯坦先發制人的打擊,新德里已經加強了東、西、北三個方向的防空預警體系。
在過去的一周內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連續在位於印度南部安德拉省東岸外海的斯利哈里柯塔島達萬太空中心利用印度自行研製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又將4枚「導彈預警」型軍用偵察衛星發射升空。重新恢復起了印度在太空之中的軍用衛星監控網。雖然早在1975年印度便研製成功了第1顆人造衛星。1980年,印度自行研製的運載火箭成功地將1顆試驗衛星送入軌道,從而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7個能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而在20多年來,印度共發射了地球觀測、地球同步通訊、太陽物理試驗、廣播電視、遙感系列近20顆衛星。但是這些衛星在軍用偵察方面的用途卻並不顯著。
長期以來,印度軍隊一直希望擁有自己的專用偵察衛星。在1999年5月印控克什米爾卡吉爾之戰的時候,印度軍隊就因為沒有缺乏衛星偵察而遭受了重大損失。開戰前,印度陸軍因寒冬而撤離卡吉爾,結果卡吉爾被反印武裝秘密控制好幾個月,而印度軍隊的所有情報系統居然毫無所知,以致開戰後印軍地面部隊作戰屢屢受挫,不得不請求航空兵大力支援。而多年來,印軍一直試圖了解中國和巴基斯坦軍隊的發展情況,尤其彈道導彈的部署情況,但是即便是米格-25型偵察機只能提供邊境一帶的情報,而且很多時候還要藉助於天氣情況的許可。
因此印度軍隊於2007年,率先發射了2顆「導彈預警」型軍用偵察衛星,與印度軍隊已經在太空之中擁有的3顆可以進行空中偵察的遙感衛星―「卡托薩特」-1號、「卡托薩特」-2號和「實驗衛星」組成了印度軍方的第一個太空衛星網路。
「卡托薩特」-1號、「卡托薩特」-2號屬於軍民合用的衛星,由印度太空署和軍方共同使用。但是其中「卡托薩特」-2的性能已經較為先進,攜帶有大口徑光學鏡頭最大解析度可達1米。在「卡托薩特」-1和「卡托薩特」-2運行時,可以拍攝大約9.6公里長的地面目標。而新近發射的「導彈預警」型軍用偵察衛星,重量在1噸左右,不僅攜帶有新研製的數字相機,可以提供全色圖像,能分辨只有70厘米大小的地面物體。還配備有以色列提供的極為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這種合成孔徑雷達重約300公斤,代號「北極星」,可以穿透雲霧的遮蓋,對地面導彈發射進行偵察。
印度的「國家預警與反應」衛星系統,計劃由2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3顆極地軌道遙感衛星、3~5顆低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專用氣象衛星組成。在這個衛星網建成之後,印度軍隊得以可全天候監視印中邊境和印巴邊境的兵力部署,同時監控中巴兩國的導彈部隊部署情況。毫無疑問在印—東(盟)戰爭的初期,這個衛星網路在印度軍隊對東盟的全縱深精確打擊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隨著強大中國的介入,這個印度軍隊辛辛苦苦建立起來衛星網路卻被迅速的摧毀了。
反衛星(ATST)技術幾乎是跟衛星技術本身同步發展起來的,前蘇聯既是最早發展衛星技術的國家,也是最早發展反衛星技術的國家。早在1963年,莫斯科便開始實施一項反彈道導彈和太空防禦計劃,最初的目標之一,就是對付美國的偵察衛星。而冷戰時代的美國當然不甘落後,也實施了自己的反導彈和反衛星計劃,以反制前蘇聯可能研製的地球同步軌道轟炸機。
而中國反衛星武器技術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其重點主要放在反衛星武器的可用技術上,包括動能殺傷器、高能激光、衛星干擾技術、衛星回收和跟蹤技術、衛星小型化技術、衛星的地面控制、衛星保護技術、衛星通信、定向飛行、精確高度控制等。就在美國美國國防部宣稱:中國目前真正擁有的實戰反衛星手段只能是實施太空核爆炸,利用一次爆炸將把中國上空的同步衛星(如通信、GPS等)以及正好路過的偵察衛星消滅殆盡時,實際上還在萌芽之中的「中國太空軍」已經擁有了兩種能夠有效用於摧毀近地軌道衛星的反衛星手段。
地基激光發射平台雖然受制於天氣條件,但是在攻擊過程不會產生動能殺傷所可能產生的太空碎片,還能對衛星進行突如其來的隱性殺傷。因此在冷戰時代便一直是美蘇兩大國趨之若騖的反衛星利器,地基激光致盲和大功率激光發射平台無疑也是「中國太空軍」長期以來一直努力研究和不斷試驗完善之中的重點武器系統。在多次針對飛臨中國上空的敵**用偵察衛星的模擬攻擊之中「中國太空軍」使用的都是只是與武器系統配合用於跟蹤衛星的低能(30瓦)激光。雖然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沒有夠破壞衛星之上昂貴的感測器,但這種低能激光本身就強大到足以有效地使衛星暫時致盲。
而在中印戰爭爆發后的3個晝夜之內,部署於中國雲南地區的兆瓦級化學激光武器卻不能在手下留情,在針對印度軍用偵察衛星的攻擊之中,中國地基激光武器發射平台頻頻重拳出擊,令印度軍方剛剛啟用的衛星網路瞬間便成為了漂浮在宇宙之中的太空垃圾。大功率的激光束不僅輕鬆的燒毀了2顆「導彈預警」型軍用偵察衛星之上所攜帶的感測設備。同時將「卡托薩特」-1號和「卡托薩特」-2號軍民兩用衛星上的光學鏡頭打成了瞎子。
在馬六甲地區的爭奪之中,印度海、陸、空三軍在武器裝備、人員素質以及戰略戰術之上與中國人民國防軍的巨大差距的確是導致印度軍隊最終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失去了自身所擁有的衛星偵察系統,全面喪失了「制太空權」很大程度也是印度軍隊在馬六甲戰場之上兵敗如山倒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而除了地基激光致盲和大功率激光發射平台之外,「中國太空軍」還擁有另一種更為有效的「撒手鐧」—竟以KT系列運載火箭為基礎,帶有小型或者微型衛星攔截器的直接攻擊型動能反衛星武器。所謂KT系列運載火箭,是美國五角大樓對中國機動發射的地基反衛星導彈的代號,其中KT—1型運載火箭是在東風―21中程導彈的基礎上開發的一種四級固體燃料火箭,是一種小型機動太空運載火箭(簡稱SLV),這種火箭使得中國能夠隨意選擇時機,對敵方衛星進行出其不意的攻擊。據西方情報部門的推測,中國正在東風―31洲際導彈的基礎上研製KT―2型火箭,並在東風―31甲型洲際導彈的基礎上研製KT―2A火箭,這兩種使用固體燃料的機動火箭能夠瞄準地球同步軌道和極地軌道,而美國的許多「敏感」衛星正是在這些軌道上運行的。
2007年初中國成功地試驗了一枚彈道反衛星導彈。擊落了1顆位於800公里近地軌道之上的廢棄衛星。使得美國政府大為震驚,因為美**方至少13的偵測衛星都在這個高度。而中國的反衛星技術研究並不會就此停止。他們可能還要繼續提高彈道高度,逼迫美軍目前部署在1000公里軌道之上的高端軍事數據鏈轉換衛星。這些衛星一旦遭受攻擊,很可能導致美軍先進的數字化部隊失利。因此五角大樓不得不請求國會批准一個旨在提高衛星防禦手段的議案。而印度政府顯然沒有美國的財大氣粗,對於中國強大的反衛星攻擊能力,新德里只能採取暫時中止應急發射軍用偵察衛星進行補網的計劃,理由很簡單,耗費巨大的衛星應急發射計劃很可能只是為中國送去更多的靶子而已。
不過此刻位於斯利哈里柯塔島的達萬太空中心之內,印度太空司令部馬加力中將顯然已經沒有了這方面的擔心,因為新德里已經太空都列入了印度核威懾戰略之中。印度外交部門已經明確的向中國政府表達了印度軍隊的意思:如果印度軍用預警偵察衛星再遭到中國方面的打擊,印度將視同為中國對印度本土的核攻擊,將在第一時間進入核反擊程序,這樣**裸的威脅,相信中國方面再也不敢輕舉妄動才對。「太空司令部必須在短時間之內,再發射2枚偵察衛星以組成完善的監控網路。」喬京德爾從新德里傳來的命令再度讓馬加力中將備感壓力。
的確一般而言,導彈預警衛星網需要很多顆衛星,才能對全球目標進行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其中,美國最大的導彈預警衛星網由24顆衛星組成,俄羅斯衛星網也有10多顆。然而,印度太空間諜網只有3顆衛星,顯然,只能完成對部分地區的監視和偵察,存在許多難以覆蓋的盲區。此外,美俄導彈預警衛星對地面目標偵察時間間隔很短,其中,俄羅斯新型導彈預警衛星每7分鐘就可對地球掃描一次。顯然,印軍軍用衛星網路還很難達到美俄的水平。印軍軍用衛星每4天才能對地面目標進行一次拍照。即便進行機動變軌的話,也只能每天對地面目標進行一次偵察飛行。這對於目前印度所面對的危如累卵的局面顯然是不夠的。
但是繁瑣的衛星發射畢竟不是放煙火,且先不說軍用衛星技術極為複雜,印度航天在眾多技術和設備之上仍要依賴它國,金融風暴席捲之後,印度的衛星和火箭製造能力已經幾乎已經枯竭。就是這樣高密度的連續發射,對於印度目前達萬太空中心來說也已經是極限了。達萬太空中心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最主要的發射場,1971年起投入服務,已經發射過數枚印度、德國、韓國和比利時衛星。位於斯利哈里柯塔島的這個太空中心有一架發射台、一個作為火箭測試和組裝的技術中心、以及其他用於發射控制、衛星追蹤和搖控感測的各種地面設備。
此刻又一枚「極地」衛星載運火箭已經被組裝完成,高達44米的火箭再度被樹立在發射架,雖然運載艙似乎還沒有就緒,但是四節燃料系統顯然已經處於待命狀態,它是印度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發射質量為283000千克。設計用於把質量為1000公斤左右的遙感衛星關入低地球軌道,或把質量3000公斤的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印度還曾使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成功的將印度第一座回收式太空實驗艙和三枚衛星送入太空軌道,為印度今後實現載人太空計劃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們要比中國人更早登月。」此刻這句豪言已經成為了一個可憐的笑柄。馬加力中將無奈的走過了發射場,在這個早晨他需要去喝一杯咖啡來鎮定自己的神經。
「發射場內一切正常,外圍地區僅有一個連的守衛部隊。」而就在馬加力中將轉身走向自己辦公室的剎那,另一雙眼睛也在注視他所遙遠過的巨大火箭。唯一不同的是這是一雙在隱藏在紅外線望遠鏡之後的深邃藍色瞳孔。在這雙藍色瞳孔的背後,數十個四人小組的身著特製迷彩服的特種兵正潛伏在火箭發射中心周遍數十公里的範圍內。這些飄洋過海而來的不速之客,顯然並是前來觀摩壯麗的火箭發射的。
「衛星不過是漂浮在天空之中的眼球,如果沒有地面的接收設備,那麼這些衛星也不過是睜眼瞎!」在印巴邊境的重鎮拉合爾,習慣早起漢密爾頓公爵正以一個英國貴族特有的幽雅等待著那一聲聲的石破天驚。經過了數十年的布局和滲透,此刻在印度的整個南部地區,忠於大英帝國的勢力已經無所不在。而今天這些所有的努力都將得到最後的檢驗。
「就算沒有衛星,我們還有那些浮空器。真不知道還要我們兩個幹什麼!」
克什米爾地區列城以北的印巴實際控制線之上,尼提什和森古普塔這兩個印度士兵正在咀嚼著屬於自己那份冰冷的早餐。他們空中的「浮空器」是軍事上的用語,其實就是一個充滿氦氣的大型纖維氣球,裡面搭載著各種設備。印度軍隊從以色列引進的數十隻,可懸停在離地面4500米至6000米高度的空中。浮空器里搭載著先進的雷達監視設備,可以偵察和跟蹤高空和低空的各種目標,包括巡航導彈、無人機和直升機等。此外,浮空器還搭載各種信號感測器,用於執行情報搜集任務。
「是啊!有時候我總是在想,我們兩個是不是應該離開軍隊,改行去作點別的。」尼提什艱難的從自己的軍用水壺中汲取了一點水分吞下了如同木屑般的壓縮餅乾,含糊的說道。「好注意!聽說很多人離開軍隊之後,在邊境上跟中國人作生意,倒買倒賣賺了不少錢。」背對著戰友的森古普塔苦笑的說道。但是他的話語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回答,兩聲細微的振響很快傳來被山頂的狂風吹散。隨著一個軍用水壺掉落在地的聲音,兩個印度士兵的屍體也倒在了他們的崗位之上,不遠處的白雪之中一個巴基斯坦特種兵的身影逐漸站立了起來,顯然他並不孤獨,在他的身後更多身著白色偽裝服的士兵正迅速的越過山脊向列城的方向前進。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殤(四)下
「通往香閨的大門已經開啟,去盡情享受那屬於你們的生活吧!」就在巴基斯坦特種部隊開始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巴實際控制線秘密的清除印度國土防空體系的第一帶防線—移動觀察哨的同時,12架抹去了所有識別標誌的美製F-「戰隼」型戰鬥機正小心的低空飛翔在克什米爾北部的群山之中,坐在嶄新的駕駛艙內,保持著無線電靜默狀態的巴基斯坦空軍第9戰鬥機中隊的中隊長卡特里中校只能在內心中默默的發出充滿著熱情的咆哮。
對於巴基斯坦空軍的皇牌飛行員卡特里中校而言,駕駛F-型戰鬥機已經不再是什麼新奇和刺激的事情了,畢竟伊斯蘭堡獲得這些來自北美的「戰隼」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了。1979年12月下旬當蘇聯紅軍的鐵騎突然席捲阿富汗之際,華盛頓徹底震驚了。適時美國剛剛在越南戰爭中損兵折將,又失去了在中東扶持多年的傳統盟友—伊朗,失去阿富汗高原這一天然屏障,巴基斯坦在一夜之間便成為了冷戰的最前沿,一旦蘇聯軍隊以阿富汗為跳板與其盟友—印度對伊斯蘭堡展開南北夾擊,那麼數代沙皇飲馬印度洋,或者暖水港的宏圖偉略便將成為現實。
面對蘇聯空軍迅速在阿富汗前言部署的米格—23、蘇—22型戰鬥機和蘇-25攻擊機,巴基斯坦空軍所大量裝備的法制「幻影」—3型和來自中國的殲—6戰鬥機都顯得力不從心,美國不得不向伊斯蘭堡立即提供新型戰鬥機,以支撐起其北部空中防線。起初美國政府打算提供技術含量不高的F-5E「虎」型戰鬥機,但是這種吝嗇的幫助立即遭到巴基斯坦拒絕後,最終美國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巴基斯坦提供最新的一線戰機―F。
1981年12月巴、美兩國政府簽署協議,購買40架F-AB(28架F-A和12架F-B)戰鬥機。此項軍購計劃被五角大樓稱為「和平之門」計劃。這批戰機全部為F-AB的終極發展型號―第15批次標準,安裝普拉特.惠特尼F100-PW-200發動機,裝備ANAPG-66型機載雷達,可掛載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
1982年10月首批F-型戰鬥機由美國飛行員駕駛著飛越大西洋,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達蘭轉場將飛機交給巴方飛行員,由後者獨立駕機返回國內部署。全部40架戰機在短短5年之內交付完畢,這樣的高效率在美國向第三世界國家的軍售之中並不多見。這些戰機迅速裝備了巴基斯坦空軍的第9、11和14中隊。其中第11中隊的空勤和地勤人員也在美國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的第421訓練飛行聯隊接受訓練,雖然再回國訓練其他兩個的人員。應該說F-型戰鬥機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地區的空戰局勢,巴基斯坦迅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使用F-型戰鬥機或者實戰戰績的國家(第一個是以色列)。在整個阿富汗戰爭的進程之中,巴基斯坦空軍的F-型戰鬥機曾多次與阿富汗政府軍和蘇聯空軍的戰機發生空戰,至少擊落10架以上的敵機,自己僅損失了1架,事後查明還是被戰友發射的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誤擊的。這些F-型戰鬥機一度成為了捍衛巴基斯坦領空安全的無雙利器。
獲得夢寐以求的首批40架F-之後,巴空軍希望錦上添花。1988年阿富汗戰爭逐漸進入尾聲之際,美巴又簽署了「和平之門—2」計劃,即訂購11架F-AB第15批次OCU型(作戰能力升級型),其中6架A型、5架B型。1989年,巴又追加訂購60架同型機,稱作「和平之門—3」計劃,這筆交易總值14億美元,成為了貧弱的巴基斯坦軍購之中有史以來的大手筆。
但是好景不長,和很多冷戰時期美國的軍事盟友一樣,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蜜月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著強大蘇聯的威脅和阿富汗戰爭而維繫著的。隨著1989年克里姆林宮宣布從阿富汗撤軍,美國政府立即開始重新評估中亞地區的戰略局勢。毫無疑問拋棄巴基斯坦、拉攏印度一直以來都是白宮的最佳選擇,為此早在1985年美國國會便通過了《普萊斯勒法案》,聲稱除非美國總統能夠證明巴基斯坦沒有進行核武器研發,否則就要對巴基斯坦進行全面的經濟和軍援制裁。1990年10月6日該法案正式生效,美國宣布對巴基斯坦實施武器禁運,F-型戰鬥機首當其衝,全部停止交付。
當時「和平之門—2」計劃的11架戰機和「和平之門—3」計劃的首批17架戰機都已全部完工,但美國政府將這些嶄新的戰機送到亞利桑那沙漠之中的戴維斯—蒙塞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戰機維護升級中心(AMARC)封存起來。在此後的十幾年裡這批戰機一直存放在那裡,不過美國空軍仍使他們得到了良好的維護,每隔45天要將發動機開車運轉一下。當然這樣作的目的並不是為已經付了錢的買主—巴基斯坦提供的售後服務。而是這些昂貴的戰機本身就代表著真金白銀。
面對美國的禁運,巴基斯坦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核計劃,同時提出美國政府應該退還已經支付了的這28架F-型戰鬥機的費用—6.85億美元。但對精明的美國人而言,如果退錢那麼這些戰機已毫無價值,反而還需要不斷花錢維護。為此,雙方一度陷入了僵局。期間關於這些F-型戰鬥機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賣給第三國、送還巴基斯坦或以美國商品償還購機款的種種方案不斷出現在美、巴兩國的外交斡旋之中。但是這些方案卻往往都懸而未決,數年的拖延不僅使巴基斯坦空軍得不到先進裝備,也得不到急需的發展資金。隨著歲月的蹉跎已經交付的F-型戰鬥機不斷老化,為填補空缺,巴基斯坦空軍開始向中國採購殲-7戰鬥機,原來裝備F-的第14中隊全部換裝殲-7戰鬥機。同時與中國展開合作,聯合研製了FC-1「梟龍」型第三代戰鬥機。
但就在巴基斯坦對重新獲得自己所訂購的F-型戰鬥機徹底失望之際,意外的轉機卻出現了。來自美國總統邁克.李的特使突然向伊斯蘭堡表達了美國政府將向巴基斯坦交還這批已經封存多年的F-型戰鬥機的消息,這一次美國不僅沒有提出任何的附加條件,甚至願意向巴基斯坦支付8000萬美元的利息,當然這些錢不是以現金的形式支付,而是以等價值的美國麵粉來償還。
「我們遏止巴基斯坦的理由無非是以下幾點:1、我們希望能以打壓巴基斯坦來獲得印度的好感。但是這樣作顯然毫無效果,印度人對我們依舊採取敵對的態度;2、我們必須阻止中國人從巴基斯坦竊取我們的軍事技術。但目前來看,我們似乎更需要通過巴基斯坦來了解中**工的發展情況。3、我們希望這樣作能讓伊斯蘭堡向我們低頭,乞求我們的原諒。這個太可笑了,我們這樣作只是將這個曾經盟友推向了中國人懷抱。」在白宮的辦公室內,邁克.李總統對美國政府歷年來對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嗤之以鼻。當中印戰爭在馬六甲海峽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邁克.李總統和他的智囊團便已經看到了印度最終的命運,面對南亞次大陸半島未來的局勢,邁克.李總統以他的遠見卓識,為美國選擇了一條從未有過的明智之路。
「我們必須將巴基斯坦納入美利堅的戰線之中。否則的話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會建立起一條東起從緬甸、橫跨印度北部,以巴基斯坦為橋樑,直達伊朗高原的印度洋戰線。中國的艦隊和空中力量可以在整個印度洋四面出擊,將他們的兵力投送到遙遠的波斯灣。而巴基斯坦很可能將成為這條戰線之中最薄弱,同時也是最關鍵的一環。一旦中國失去了巴基斯坦的支持,那麼中國便無法有效的策應伊朗,同時他們在印度北部建立的勢力範圍也將趨於崩潰。」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之中,一條一條無形的戰線正以中美兩大國為中心,全面展開著。
為了獲得巴基斯坦的好感,重新向巴基斯坦交付的這28架F-AB型戰鬥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了全面脫胎換骨,洛克希德.馬丁航空系統部不僅對所有的戰機免費實施了國際化軟體升級項目,包括對先進武器饋電系統、數據鏈通信、精確導航系統和先進瞄準吊艙等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升級還包括支持鏈路-數據鏈系統、聯合頭盔提示系統和瞄準吊艙的通用件升級,為巴基斯坦空軍的F-型戰鬥機攜帶精確制導武器提供支持。經過升級后,巴基斯坦空軍的新型F-型戰鬥機將可以使用美國空軍的JDAM「聯合空地防區外攻擊彈藥」、EGBU-27「複合制導炸彈」、高速反輻射導彈,以及先進的瞄準吊艙。甚至有消息說,此前終止的「和平之門—3」計劃剩餘的43架戰機將以波音公司專門為以色列改進生產的F-I雙座型戰鬥機的標準交付。而令巴基斯坦更感到受寵若驚的是,美國政府甚至急巴基斯坦之所急,將這些的交付地點選在了阿富汗境內的辛丹德基地。
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的辛丹德(Shindand)機場距離伊朗僅60公里,是前蘇聯於上世紀80年代建立的,這個阿富汗最大空軍基地—比位於喀布爾北部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還要大,不僅為前蘇聯空軍打擊阿富汗叛亂分子提供了一個重要節點,而且將前蘇聯的空中作戰能力擴展到海灣地區。但是在前蘇聯軍隊從阿富汗撤離之後,這個曾經的南下據點已經徹底廢棄了,反恐之後,這個基地一度只是美國國民警衛隊和陸軍「黑鷹」通用直升機的基地。這些「黑鷹」武裝直升機最近大部分用於運送物資和信件,以及在被大雪封困的一些阿富汗省份提供救援。辛丹德基地里一度除了一個士兵可以在裡面看電視和查收郵件的帳篷、一個小商店、一個就餐區和一個體育館外,便沒有其它設施。但是隨著美國對伊朗核問題的強硬態度,這個位於伊朗側后的重要基地被重新修繕一新,通過在部署在波斯灣的航母戰鬥群和在辛丹德的空中力量足以對伊朗形成全面合圍。
對於巴基斯坦空軍而言,在遠離本土的辛丹德機場接收新型戰機可以有效的避開印度的情報網,而對於美國來說在辛丹德機場里有一群巴基斯坦軍隊活動著也將有效的令伊朗對這個兵臨城下據點放鬆警惕,畢竟伊朗和巴基斯坦兩國之間有著太多地下的情報互動。駐紮在辛丹德機場的巴基斯坦空軍會將美**隊暫無打擊伊朗的計劃透露給德黑蘭。
在一個多月的適應性訓練之後,以卡特里中校為首的巴基斯坦飛行員們迅速摸透了這些新型F-型戰鬥機的性能,畢竟他們大多數都是已經在F-型戰鬥機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軟體之上的種種改進更多的都只是使戰機戰鬥力升級的附屬和補丁而已,對於戰機本身的操控影響並不大。甚至變得更為容易。除了卡特里中校所駕駛的新型的最新型的F-P雙座型戰鬥機之外,F-P雙座型戰鬥機是美國政府宣稱為巴基斯坦量身定作的新型戰機(實際上只是提供給以色列的F-I型)。這種型號的戰機使用了普惠F100-PW-229改進型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達52000磅,提高了載油量,機背加裝可移去的保形油箱(CFTs),使作戰半徑達820公里,最大航程為1500公里,能夠使FP型戰鬥機無需空中加油就能達到印度的腹地。當然如果有一天美國可以驅使巴基斯坦為星條旗而戰的話,這些戰機的飛行距離也足以覆蓋伊朗全境和中國的西部地區。
「還沒有發現印度地面雷達的探測信號。」雖然上手這些新型戰機花去了卡特里中校相當多的時間,但是從實戰的飛行感覺來看,那些辛苦都是值得的。伴隨著後座之上的後座武器控制官輕鬆的提醒,已經越過了克什米爾巴控區的機群仍處於隱蔽飛行的狀態之下,他們的任務很大程度上已經成功了一半。
1962年印度針對自身防空系統存在的薄弱問題,制定了一個國家級的防空系統框架計劃,決定在原有防空系統未能覆蓋的空白地帶,建立一個由防空雷達和通信體系組成的網路系統,將印度西南部、西部、中部和東北部等戰區聯繫起來,這就是著名的防空地面監控系統。組建該系統的目的是及時探測和識別來襲的空中目標,將所獲情報迅速報告給空軍防空作戰指揮中心,並適時向有關戰鬥機部隊、防空導彈部隊和高炮部隊通報敵情。
這個系統採用三層探測網路設置,第一層當然是地面移動觀察哨,而雷達前哨線則構成第二層探測網路,它位於移動觀察哨後方約150公里處,由多個雷達群組成,負責為位於其後方的防空控制中心提供入侵目標的準確情報,前哨線和防空控制中心之間部署對入侵目標進行首輪攔截的第一層防空武器。這些前哨雷達群的設備通常包括一部前蘇聯制ST-68U型雷達和兩部P-18-19型雷達,在其側方還有兩部P-12-15雷達,其中,ST-68U型雷達充當控制和報告中心。些雷達都是遠程監視雷達,作用距離超過300公里,對在任意高度飛行的目標,甚至對加裝電子對抗設備的目標和反輻射導彈,都有良好的探測能力。其中,ST-68U的北約名稱為「錫盾」(Tin
Shield),最大作用距離350公里,峰值功率輸出1.23兆瓦,工作於SEF波段,用於探測低空飛行的飛機和加裝電子對抗設備的巡航導彈。P-18-19型雷達和P-12-15型雷達的監視距離則達510公里,峰值功率輸出為660-700千瓦,工作於EF波段,具有很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
如果躲過這些雷達網路的監控,無疑也是巴基斯坦這次空中突襲行動之中所面對的一個主要問題。除了地面特種部隊的拔點行動之外,巴基斯坦空軍在這次行動之中還得到了另一支友軍的傾力支持,此刻由10架隱身戰機組成的美國空軍遠征打擊群正瀟洒的飛翔在巴基斯坦空軍的上空。
罪己書—寫在瓶頸期的文字,兼答各位讀者大大。
今年江南的梅雨季節來的比以往要遲一些,但卻明顯很多。連日的陰雨的潮濕和無所不在的高溫令整座城市彷彿都在蒸著沒有盡頭的桑拿,和很大數人一樣,在這樣的天氣里煩躁和不安是小隼最近幾天盤踞在心中揮之不去的塊壘。當然用天氣來說事,也不可能減輕我此刻寫下這些文字之時的愧疚之情,無須諱言《龍的力量—南海揚帆》在這些日子寫的極其糟糕,很多章節招來的罵聲一片,已經足以小隼汗顏不已。
從第五十章開始,戰場已經轉移到了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本土。如果在馬六甲海峽地區中、印、東(盟)三方的角逐還能帶給大家以些須快意之感的話,那麼以南亞次大陸為舞台展開的情節就只能用舉步為艱,晦澀不已。越來越多的歷史背景和地理科普逐漸取代的戰場之上激烈搏殺,不用說大家讀來大呼噁心,就是小隼一路行文到此也是痛苦不已。在此先對各位一路走來仍在支持著小隼的讀者大大表示歉意和感謝。讀者IDhxw0108所謂:「屎沒拉多少,屁放了不少」的比喻雖然失之粗俗,但是其中的心情小隼卻也可以理解的。
其實和大家一樣,小隼除了自己寫幾筆之外,平時也會讀一些別人的作品,優秀的漫畫更也是追著看的。無獨有偶,小隼一直以來追捧的日本熱血漫畫《烙印戰士》最近也被大家評論說:徹底渣掉了,拖沓嚴重。幾個星期等下來,沒有看見什麼有價值的場面,情節進展緩慢同樣令小隼抓狂。以己度人,對於大家的心情也便感同身受了。
不過又有什麼辦法呢?整部書實際上正處於了一個糟糕的瓶頸期,情節上面,中印兩國之間的衝突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尷尬的階段。戰線的延伸令中**隊超出了兵力投送的極限距離,出現了師老兵疲的惡劣處境。「江蘇」號航母戰鬥群所遭遇的重創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情況之下的必然結果。而印度國內日益激烈的矛盾,卻令印度軍隊走上對內獨裁,對外擴張的不歸之路,以核武器為依託對孟加拉的用兵正是這一政策的最終產物。在這個階段之上,似乎沒有出現大規模、現代化對攻戰的可能。但是潛層面的陰謀和外交風雲卻是不可不書的。
首先長期以來精心布局的英國走向了前台,如果以哈德、哈蘇、哈美的情緒來劃分的話,那麼小隼或許算的上是一個「哈英眾」(一笑),雖然不敢說對英國的歷史有太多的了解,但是能以一個彈丸小國成長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性霸主,英國在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領域上的諸多成就卻是不用忽視的。雖然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英、德國錯誤的選擇國對抗而導致了整個歐洲一起走向衰弱,但是通過一系列的放棄和收縮英國人卻保全了自己最核心的力量。因此小隼在小說之中杜撰了一個漢密爾頓家族,令其對印度實行了長期以來的「上策伐謀」式的布局。
印度可以說是一個被英國「玩殘」了的國家,英國人幾乎知道印度所有命門的所在,所以在此後一系列的陰招可以說招招奪命,不過顯然小隼功力有限,寫的乏味不已,在此不得不再次向大家道歉。
中、美兩國之間的暗戰在印度的核問題上竟成為了合作,這一點上小隼曾擔心自己的描述不清而會被大家誤解。但是顯然各位讀者大大都是頗具慧眼之中,一眼就看破了雙方的共同利益之所在,小隼不得不拜服。
故事越寫越複雜,次大陸之上中、美、英、巴、孟五國加上印度內部的諸方派系之間的鬥爭和聯橫令小隼難以應付,只恨自己沒有能力來駕御這自己所創立的複雜模型,但卻又已進退維谷,只好走一路看一路,故事大綱雖然已很清晰,但是落筆之處卻不得不交代良多。有讀者云:騙錢,有讀者云:侮辱大家的知識片。小隼惶恐之餘只能弱弱的辯白云:不如此,情節不能完整。望大家海涵。
此刻罪己實際上已經是晚了,估計退訂成風再所難免,這裡小隼只能自問解禁還算及時,各位耐心等待一兩日也就讀到公眾版了。等這瓶頸期之後,故事或可豁然開朗。小隼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