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太子】
蔡氏原先祖居襄陽,蔡磊本是蔡瑁的族弟,自從蔡瑁死後,蔡磊便舉族遷徙到了江陵,在此地落地生根。︾蔡磊之妹已經嫁給了商業廳的廳長傅巽,傅巽也沒少幫助蔡氏。
所以,蔡氏一直是驕橫跋扈,仗著家裡殷實,屢屢壓制住了李、唐、毛三家,就是在生意上,蔡氏也是本城龍頭,就算是李、唐、毛三家的財產加一起,也未必有蔡氏的多。卑職以為,侯爺不若暗中扶持李、唐、毛三家,藉助三家財力來壓制蔡氏,另外再徹查傅巽,只要傅巽不幫襯著蔡氏,李、唐、毛三家便可以漸漸地壓制住蔡氏。蔡磊此人生性暴躁,脾氣也不好,然後再略施小計,便可激怒蔡氏,如此一來,蔡磊必然會咽不下這口氣,然後找李、唐、毛三家的麻煩。蔡氏豢養的有私兵,只要他們敢亂動,侯爺便可以將蔡氏連鍋端起。只要蔡氏一倒,其餘富商便會對侯爺感激不盡,必然會對侯爺言聽計從。」
林麟聽完之後,笑道:「諸葛大人所獻之策乃妙計也。與其讓蔡氏一家獨大,不如扶持另外一些商人,使其對本府感激,真是妙計啊。」
正說話間,林麟的親衛便立刻走了進來,徑直走到了林麟的身邊,然後說道:「大人,這是從東吳那邊過來的密信,前兩天下雨,信鴿中途延誤了時間,請大人過目。」
林麟急忙拆開了密信,見到密信上寫著「一切正常」四個字,便皺起了眉頭,在心中緩緩地想道:「已經一連半個月是一切正常了,難道周瑜自從上次被我氣昏過後,變了一個人?還是姑姑一直未曾探聽到虛實?」
諸葛瑾看到林麒眉頭緊皺。一番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問道:「侯爺,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
林麒將手中的紙條交給了那名親衛,親衛拿著那張字條便自覺地出了大廳,按照往常傳來的消息,將那密信專門收集了起來。而林麒則一臉笑意地說道:「沒什麼。諸葛大人,咱們繼續剛才的話題。我覺得你說的計策可行,這件事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天色也不早了,我已經讓人備下了一些酒菜,諸葛大人就陪我吃完再走吧。」
諸葛瑾這幾天來和林麒朝夕相處,也沒有開始的那種客氣了,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的中午,知州府中可謂是賓客滿堂,凡是在江陵城中七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到齊,而江陵城中的商人,也來了多達五十多人,林麒先是盛情的招待了他們一番,然後通過諸葛瑾一一認識了酒席上的人,吃飽喝足之後,林麒並未讓這些人離去,而是將他們留了下來。
正好當日陽光明媚。知州府的院子也夠大,大家都靜靜地坐在一起。慶賀新上任的荊州知州。
其實,這些人的心裡都很清楚,林麒是皇長子,如果能夠跟林麒扯上關係,以後必然會飛黃騰達,如果林麒當了太子。那麼他們就更加的理直氣壯了。
林麒坐在上首位置,端起了一杯茶,當著眾人的面站了起來,然後環視一圈,和藹可親地說道:「諸位都是荊州的知名人士。在座的無論是當官的還是經商的,都是本府應當敬仰的人。本府新官上任,初來乍到,有些地方還請諸位多多幫助才是。本府以茶代酒,敬諸位一杯,希望以後我們官商能夠合作愉快,共同為荊州的繁榮作出一份貢獻。」
諸葛瑾以及其他人都紛紛端起了茶杯,畢恭畢敬的喝了下去。
放下茶杯后,林麒臉色一變,便厲聲說道:「荊州乃是華夏國的最南邊,東南還有吳國,這裡既是肥沃和發達之地,同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在這裡為官、經商,都必須要奉公守法,從今天起,如果本府知道有人不按照章程辦事,必然會嚴懲不貸。」
在座的都不吭聲,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聆聽著林麒的講話,但是蔡磊的臉上已經出現了不悅。
林麒注意到了這點,但是也沒在意,隨後繼續說道:「本府知道,在座的無論是當官的還是經商的,你們之間都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就比如咱們荊州商業廳的廳長傅大人吧,似乎就是城中首富蔡磊的妹夫嘛。傅大人,本府說的沒錯吧?」
傅巽急忙起身抱拳道:「大人說的一點都不假,卑職確實是蔡磊的妹夫,不過卑職一向是秉公辦事的,一點都不敢徇私的……」
「嗯,傅大人說的話本府深信不疑。所以啊,本府先把醜話說在前面,官就是官,商就是商,你若是要正常經常,合法經營,當官的不會過問。如果若是做一些偷雞摸狗並且昧著良心的事情,本府一旦查出來了決不輕饒。今日讓大家來,不過是熟悉熟悉,還希望以後能夠和睦相處,共同致力於荊州的經濟。」林麒道。
眾人都不在說話,隨後林麒又隨便說了兩句無關緊要的話,便將眾人解散了。散會之後,官走官道,商走商道,確實不再想以前那樣,官商同時出入一個場所,好的像是穿一條褲子一樣。
此後的一連七天時間內,林麒和諸葛瑾攜手整頓吏治,並且暗中扶持李、唐、毛三家商人,打壓蔡氏,諸葛瑾又暗中略施小計,藉此激怒了蔡磊。
七天後的一天夜裡,林麒剛剛吃過晚飯,便見諸葛瑾慌裡慌張的來了,於是便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諸葛瑾急忙道:「侯爺,蔡磊果然動用了私兵,豢養的二百名私兵分別包圍住了李氏、唐氏、毛氏三家的宅子,揚言要放火燒毀三家的宅子。」
林麒立刻站了起來,急忙下令道:「快去城北的軍營,將此事傳達給駐守此地的將軍傅彤,讓傅彤將軍帶兵入城,絞殺蔡磊的私兵。」
諸葛瑾道:「侯爺,我已經派人去了。只怕這會兒傅將軍已經率軍入城了,侯爺只管在此等候即可!」
林麒點了點頭,他在策劃這件事的時候,一早便和城外的駐軍聯絡好了,傅彤也贊同這個建議,每天都在等待著這件事的到來呢。
兩刻鐘后。傅彤親自押解著蔡磊來到了知州府,見到林麒后,便抱拳道:「侯爺,這個人抓來了,他的私兵盡皆投降。」
林麒朝著傅彤道:「辛苦傅將軍了。」
「侯爺言重了,末將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再說,這些蔡氏的私兵一見到官軍入城,便立刻投降了。根本沒費什麼功夫,也沒有人員傷亡,一點也不辛苦。侯爺,這人就教給侯爺了,軍隊在城中逗留太久,只怕會引起城中騷亂,末將先行告退。」傅彤道。
林麒抱拳道:「也好,傅將軍慢走。」
傅彤辭別林麒之後。便帶著士兵離開了知州府,然後集結進城的軍隊。便出了江陵城,而蔡磊則由林麒的親衛看押。
林麒目送傅彤走後,見蔡磊被五花大綁,而且嘴也被塞住了,正瞪著一臉驚恐的眼睛看著自己,他只是冷笑了一聲。便擺手道:「此人豢養私兵,意圖不軌,罪不容誅,推出去,斬首示眾。並且抄沒蔡氏所有家產。一律充公!」
可憐蔡磊只能幹瞪眼,連一句解釋的話都沒有,便被拖出去砍掉了腦袋。隨後,諸葛瑾帶著衙役去抄沒蔡氏的家產,所得財物一律充公,空留下一座空宅子和一些金幣給蔡氏度日。
第二天,蔡氏被抄沒家產的事情傳遍了大街小巷,整個江陵城全部震驚,這連續十天,林麒先是罷免了丁斐並將其打入地牢,現在又斬殺了蔡磊,還抄沒了家產,人人都覺得林麒的作風硬派,所以對其的命令都不敢有絲毫違抗。
林麒殺了蔡磊,無非是殺雞儆猴,加上蔡磊確實有為非作歹的事情,所以在蔡磊死後,林麒便張榜公布,數落蔡磊的罪行三十六條。其餘商人見到了蔡磊的下場,紛紛不敢再有異常舉動,同時那些荊州的官員,也被完全震懾住了,大家都知道,荀攸的時代過去了,這位皇長子可是惹不得的。
自從林麒殺了蔡磊后,荊州吏治也得到了整頓,林麒重用諸葛瑾,並寫奏摺,要求調離傅巽的商業廳廳長一職,改由諸葛瑾兼任,然後讓快馬送到帝都。
……
洛陽城。
炎炎烈日下,林南率領文武百官親自在洛陽的西門外等候著,遠遠地看著大將軍王率領張飛、太史慈、郭嘉、龐統、司馬懿等人凱旋而歸,便歡喜異常。
「奏樂!」賈詡立刻呼喊道。
不多時,鼓吹隊便奏起了凱旋的勝利之歌,林南以及文武百官更是歡欣鼓舞。
林麟騎著赤龍馬,身披銀鎧,手持方天畫戟,頭戴銀盔,顯得威風凜凜。他一馬當先,快速狂奔,看到林南等待在城門口,臉上便是歡喜無限。
快要抵達林南面前時,林麟便勒住了座下赤龍馬,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將方天畫戟隨手扔給了周圍的護衛,便快步賓士到了林南的面前,然後撲騰一聲便跪在了地上,叩頭道:「兒臣叩見父皇!」
林南親自將林麟給攙扶了起來,看到林麟皮膚黝黑,一臉的剛毅,身材也很健壯,雖然只有十五歲,但是在軍中常常風餐露宿,飽經風霜,以至於看上去要略大兩三歲,更是一番錚錚鐵骨。他的眼睛里已經飽含了熱淚,雙手拍了一下林麟結實而又粗壯的臂膀,略微揚起頭一看,便破涕為笑,開心地說道:「好兒子,一別十載,沒想到長的比朕還要高,這身板比朕也要結實許多……」
林麟自從五歲離開皇宮后,便一直沒有回去過,也從未再和林南相見過,掐指算來,已經是十年了。十年來,林麟無時無刻不再思念著自己的父親,但是他知道,父親在自己的身上寄予了厚望,他必須取得一番成就,才能回去見自己的父親。
此時此刻,林麟的心情是複雜的,父親雖然還是自己兒時記憶中的模樣,但是歲月在父親的臉上留下了痕迹,父親的臉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皺紋。他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眼淚奪眶而出,一把抱住了林南,抱的是那樣的緊,泣聲道:「父皇……」
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說什麼,林南如此,林麟也是如此。林南為了磨練兒子的意志,早早的便將林麒、林麟送去了皇宮,林麒他並不擔心,因為林麒所在的地方都有人照顧,但是林麟不同,在西北那樣惡劣的條件下,從一個士兵做起,還要上陣殺敵,每一次聽見林麟隨軍出征,林南救擔心不已,生怕林麟出現什麼意外。
如今兒子就在自己的懷中,他想說的很多,但是當著眾多文武百官和圍觀百姓的面,他抑制住了自己的眼淚,只是輕輕滴拍了拍林麟的背,緩緩地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父子見面,場面卻感動了在場的群臣,讓這些人也不禁潸然淚下。
「擺駕回宮,朕要好好的宴請凱旋而歸的將士們!」林南鬆開了林麟,轉身大聲喊道。
林南以最為盛大的方式慶祝了林麟的凱旋,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看的出來林南對林麟的溺愛。
當晚的酒宴上,林南讓林麟就坐在自己的身邊,然後讓林麟挨個敬西征軍中的同僚們,如果不是他們,林麟也不會打勝仗。
酒過三巡,林南、林麟以及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興頭上,此時但見蓋勛站了起來,舉著酒杯,畢恭畢敬地朝著林南行了一禮,之後便緩緩地道:「皇上,我華夏國開國以來,已經過了十三年,十三年間,我華夏國一年比一年強盛,如今二皇子又征服了西域諸國,使得我華夏國的版圖又擴大了,正值歡喜之時,老臣以為冊立太子之事也應該提上議程。二皇子從一個最普通的士兵做起,短短的四五年間便已經以功封王,更兼二皇子勇冠三軍,三軍為之折服,老臣以為,不若冊封二皇子為皇太子,作為國之砥柱,豈不甚好?」(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