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夷寇臨城

第三章、夷寇臨城

中國歷史上有好多個漢朝或者漢國,比方說西漢、東漢、蜀漢、成漢、後漢、北漢、南漢,等等等等,除了前面仨,其它的連皇帝姓啥,阿飛都未必能準確回想起來。至於年號,少說也有三百個,多了可能上五百,除了明清時候一帝一元比較好記,還有對應某些治世亂世——比方說貞觀之治啦、靖康之恥啦,等等——剩下的,阿飛還能記住二十個就很不錯了。然而幸或不幸,中平這個年號,偏偏就正存在於他的記憶當中。

因為這年號的終末恰巧是一個大時代的開端,那時候老皇帝死了,小皇帝被舅舅擁著登基改元,可是沒多久,他舅舅就被刺殺,一個大軍閥入朝掌控了政權,再次下令改元,然後還沒過年,大軍閥又把小皇帝廢了,改立他的兄弟登基,第三次改元。那三次改元的年號,阿飛壓根兒就記不住,光記得在某些slg遊戲里為了方便,仍然把這年記作中平老年號了。

沒錯,這老年號的主人就是東漢靈帝劉宏,他死後繼位的第一任小皇帝是少帝劉辯,第二任是獻帝劉協,劉辯的倒霉舅舅是何進,那個大軍閥是董卓……

也就是說,自己穿來的年月,即將迎來超級混亂和諸侯逐鹿的後漢三國時代。

這可真他喵太坑爹了!從鬧黃巾開始(這時候黃巾的主力應該是完蛋了,為了慶祝,靈帝才改元中平的),直到赤壁之戰,黃河以北連年戰亂,喪失了一多半兒的人口,以自己這種無拳無勇無根基無身家的狀況,在動亂中喪命那是正常的,勉強熬過去才是奇迹。

但這還不是最坑爹的,要是穿去某些世家大族,或許存活的幾率還比較高。比方說,河內司馬家,司馬「八達」那一大串兒兄弟貌似沒在動亂中橫死一個,活得異常滋潤。可自己為啥偏偏穿到個鄉下佃農家庭去啊!

就算勉強不死,難道自己要一輩子窩在這窮山僻壤里嚼野菜、啃樹皮過活嗎?別人穿越以後都能鍊鋼造炮、統一天下,為啥偏就自己穿越得跟個跳蚤一樣,蹦躂起來也沒半米高,被人掐死更連個響兒都聽不見?

換個別的時代,就算貧民,因緣際會,或許也還有出頭的可能。比方說秦末,當不了亭長,總可以跟著亭長去服役啊,比方說元末,可以試著滿世界去找個丑和尚,提前拜他當大哥啊。退一萬步說,自己好歹還識字,跟真正的鄉下愚氓不可同日而語,要是能找幾本書來讀,說不定有機會去應科舉……

可是在漢魏之際,算了吧,平民就只有當炮灰的命。壓根兒別信什麼劉備兄弟、孫堅父子都是平民的鬼話:劉備是窮得織席販屨了,可他竟然有機會混到大儒盧植身邊去聽課,要不是老同學公孫瓚照顧,他能掙著第一桶金……啊不,當上第一個官兒嗎?關羽是販棗的、張飛是殺豬的,那更是野史傳說罷了。

說起殺豬的,傳說大將軍何進他們家就殺豬,可是何進字遂高,真正的屠夫誰能有字?何進是屠戶出身,這隻說明他們家開肉店,不說明他自己真去cāo刀賣肉。

還有孫堅,孫家出身不高,經常被世家大族瞧不起,可他好歹十來歲就當縣吏了,真的平頭百姓,上無片瓦遮蔭,下無立錐之地,能得著這樣的機會嗎?

話再拉回來,就這麼著,孫家佔了江東以後還總被人瞧不起。所謂寒門其實也是中小地主,處於統治階級的最底層,然後下面是城市平民、富農、中農什麼的,被統治階級里墊底的就是佃戶和奴婢——而自己偏就處在這被統治的最底層。

當然也不是徹底沒有機會,所謂「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比方說那位割據常山的張燕(褚飛燕),受招安以後就做了大官兒。可問題是最佳時機已經喪失了,你得正鬧黃巾那會兒才能得著這種機會,等大股黃巾都完了才加入,要麼被老賊頭壓著一輩子翻不了身,要麼就被新軍閥連番進剿給砍成肉泥。

所以啊,阿飛穿來的這個時代,如果說只有三分糟糕的話,那麼他所穿越的身份,就是徹徹底底的一萬分糟糕,糟得不能再糟了,不死就要感謝諸天神佛上帝安拉飛天意麵集體保佑了……

你說他怎麼能不萬念俱灰地潸然淚下啊。

被阿飛攔住詢問的那位少年很好奇地望著他——這孩子穿著破爛,還有點兒象是夷人,一般情況下這路貨色敢攔著自己的道兒,就該拔劍上去一劍兩斷,給他一個壓根兒不用再記住的教訓。可誰想到還沒等自己拔劍呢,這孩子先彬彬有禮地作了個揖,然後以「請教」開頭,問出一大串不那麼土鱉的問題來。怪了,這小流氓就好象真讀過書似的。

更奇怪的是,自己才回答了他的問題,這孩子就跟被人施了定身法咒似的,頓那兒一動不動了,光是潸然垂淚。真夠有趣的,為啥聽到中平年號就那麼大反應啊?他跟中平這倆字兒有仇嗎?少年人本就好奇心旺盛,當下正想反問一句,小傢伙你為啥要哭,突然間,只聽一聲暴喝:「拿下了!」

阿飛正在那兒自傷自怨,恨不能當場一頭撞死呢——總比一輩子吃野菜然後不定哪天就在戰亂中橫死要強——突然就被人扳住了胳膊,直往地上就按。他年紀小,力氣也小,當場就跪下了,略一偏頭,就見隔壁老王也被人按倒在地,按他的兩人,穿著打扮跟門口的老兵差不太多。

他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先前詢問的那位少年喝道:「汝等何人,為何拿下這兩人?」

只聽喝嚷「拿下了」的那人回答說:「這位公子有所不知,才傳來的消息,東夷大舉入寇,攻破了渾彌縣,正要往這邊來。這兩個昨晚進的城,看似不似漢人,料想定是夷人的探子。」

「我不是東夷,我是漢人啊!」隔壁老王嘶叫起來。

阿飛沒有叫,他腦袋裡正在急速旋轉,反覆盤算——「東漢,東夷……東漢還有什麼東夷,又不是商周……」

突然間,最後一卷的標題在他腦海中浮現出來——「烏丸鮮卑東夷傳」……我靠,老子不會穿成了個棒子吧!

漢魏之際的東夷,是指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這兒有扶余、濊貊、高句麗、三韓等等外族居住,其中三韓就是後來棒子國民的直系先祖,而濊貊、高句麗等等可以算是棒子跟中國東北民族共有的旁系先祖。

當然,此時此刻不是想這些事兒的時候,恐怕再多想個十分之一秒,腦袋就立碼搬家了。於是阿飛也趕緊喊起來:「我們不是東夷的探子,我們是縣裡張老爺的佃戶啊,找張老爺一問便知。」

「哪位張老爺?大名為何?」問話的是那位少年公子。

「是縣尊的族兄弟,叫張、張……」阿飛真希望隔壁老王跟他說過的那些話都是真的,而不是捕風捉影,更不是隨口吹牛。

「正好,」那少年對按著阿飛和老王的土兵說道,「某也正要去拜會縣尊,且押著他們一起往縣衙去吧。」

這個什麼邯縣規模很小,也就一條大街,所以沒幾步路就到了縣衙。那少年先掏出張名刺遞進去,時候不大,就見一名官員衫偏冠斜地奔出門來,一把拉住少年的胳膊:「時公子,你怎麼還在敝縣啊?快走,快走!」

少年掙脫了官員的手,後退半步,深深一揖:「縣尊因何如此狼狽?可是為了東夷入寇之事么?」

那官員想必就是縣長了,只見他滿臉的驚慌失措,結結巴巴地回答道:「是啊是啊,消息才剛傳來,派、派去郡中求救的快馬也才離去……只怕緩不濟急,不待郡兵大合,敝縣已成齏粉矣!」

「縣尊不必擔憂,我家在縣中的貨棧,還有二十名丁壯,願助縣尊守城,」那少年——時公子——安慰縣長說,「但不知高縣尉何在?縣中尚有多少兵馬?」

「高、高縣尉……」縣長狠狠地一咬牙,「才有寇來的傳報,他便騎了快馬,說要親自往郡中去求救,這混蛋……縣中土兵不足百數,可是聽說攻破渾彌的夷寇漫山遍野,足有十餘萬眾啊!」

時公子一撇嘴:「只怕盡搜夷中,男女全都上陣,也沒有十萬之眾,此必虛報無疑。既然縣尉不在,請縣尊將城守之任委於時某,時某定為縣尊守住此城。」

「你、你……」縣長用懷疑的目光望著時公子。

「夷寇專為搶掠,未必便會深入,而即便深入我境,恐怕郡兵來救,也不敢專心攻城,只須挫其銳氣,自然退去,」時公子說著話,「當」的一聲,將腰間長劍拔出鞘來,「某雖未冠,七歲便始習武,等閑三五個夷兵還近不了身。縣尊若是不允時某守城,那便隨時某棄城而去吧,只恐難免見敵先逃之罪……」

「這、這個,某定然是不敢逃的……」

「不守不逃,難道縣尊已存著殉國之念了么?」

「殉、殉、殉、殉、殉國!」剎那間,縣長一張臉白得跟戲台上的曹cāo似的。

大概為了安縣長的心神,時公子突然收起長劍,改言其它——「適才兵士於城中獲此二人,他們聲稱乃是令弟的佃戶,不知令弟何在,可能出來一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魏文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魏文魁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夷寇臨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