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說不吐不快的錯誤

三國小說不吐不快的錯誤

1、赤菟:不是赤兔,「菟」的意思是老虎,赤菟頭尾長兩米一,背高一米八,頭高二米二。不僅跑得快,而且高大威猛,甚至可以說兇猛,就象是赤色的老虎,也可比喻為馬中之王,所以取此名。范曄的《後漢書》中,也寫的是馬中赤菟,不知陳壽《三國志》為什麼寫成赤兔,三國演義也跟風,可能「菟」字比較生僻吧。

但從小讀三國就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三國第一馬象一匹紅色的兔子?試想呂布關羽何等武威,卻騎只乖乖的小紅兔?真是滑稽可笑,不倫不類。後來讀東周列國才知道楚國有一名可算得上春秋十大相的賢相,叫於菟,小時被老虎餵過,「於菟」就是老虎的意思,才明白應是字誤,呂布關羽應騎的是一匹象紅色的老虎一樣的天下馬王,而不是小兔子了。

2、魏延:很多作者都有為他平過反,我這裡不說守漢中這些老話,只說兩點,一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襲,夏侯懋是個庸才沒錯,但連羅貫中在內,許多人卻忘了長安還有個雍州刺史郭淮,另外,魏國多騎兵,軍隊移動迅速,就這兩點,奇襲能否成功,不用多說,大家多想想。

另外第二,藉此罵一罵為一己私恨而壞國之長城的楊儀,好在此子不久就因自以為是被罷了官,還四處罵人,自誇自吹,最後被逼羞愧自殺,死得好。

3、三國演義中曹操滎陽之敗:看三國地圖可發現,滎陽在洛陽東方几十公里,比汜水關虎牢關還東。關東諸侯討董,董卓燒完洛陽后,怎可能不往長安西面跑反向著諸侯的東面跑?

原來史實是這樣:諸侯們酸棗會盟后,卻只是吃吃喝喝,不願西進,曹操看不下去勸說又無人聽,就自己孤軍西進,結果在滎陽敗於徐榮,敗回來后諸侯們仍然不進軍,直到次年孫堅孫老虎來了,才帶兵打敗呂布進了洛陽,董卓也跑到長安,並未經過滎陽。所以可以說進洛陽主功全在孫堅。

羅貫中富有想象的藝術加工可以,攪亂歷史時間也是不得以,這些都能成為變數,但不能南轅北轍,不分東南西北,地理位置可不是變數,亂寫不得。——因此我的小說中將把滎陽改成曹陽。

4、火燒烏林:又是地圖爭議,赤壁明明在長江南岸,已過了江了,曹孫還在江上打個什麼,所以應是北岸的烏林——很多歷史書也這麼寫。

5、呂布戟重:幾乎所有作者都把呂老大的戟寫成重戟,堪堪比得上82斤的青龍偃月刀,似乎呂老大是以力量取勝,我不以為然——《蕩寇志》記載,呂布的畫戟重四十斤,而我小時侯見過一些書上說,呂布的戟是用特殊材料做的,不過二十斤,因為輕便,幾乎不費力,所以呂布能長時間征戰而不疲憊。

——我覺得輕的方天畫戟更有說服力,其實呂布的戟如同趙雲的槍,都應是以快取勝,而不是重!沒人願把趙雲的槍寫成80斤,是不是?就是考慮到太重了就絕對快不起來,長坂戰趙雲打敗許褚在內的多員曹將,就是靠一個快,對超一流武將來說,快遠比重更重要。呂布本就臂力超群,武藝也天下無雙,再加上很輕的方天畫戟的速度、赤菟馬的速度,自然是天下無出其右者,戰無不勝。

另外,各位要想想,你**十上百斤的兵器,你不累,馬也累啊,你的力量上帝諸神可以神化變種,但馬卻還是古代實實在在的馬,沒跟你一起穿越時空,沒有上帝、神佛、閻王給馬神化變種啊——除非你也讓馬來次轉越時空,百多二百斤這麼大號人,穿上四五十斤的鎧甲,再加上百斤的兵器弓箭,你的馬就算跑得動,又能跑得了幾步、又能跑得快嗎?

所以對不起各位,我要冒一冒天下大不韙,呂布的戟我將定位在四十斤以內。

6、蔡文姬:本名蔡昭姬,因司馬炎稱帝后避他老爸司馬昭的諱,改文姬,為了大家讀得順,本書還是按文姬,只是提一下。

7、橋玄不是喬國老:橋玄生於光和6年,即公元108年,死於公元183年,活了75歲,死的時侯孫策周瑜才8歲,何有大小喬說,202年曹操討袁紹去官渡時途經墓地,還去上過墳。

8、其它人:周倉,史上沒有此人。——華佗:不是因為給曹操開頭治病被殺,而是假借妻病,不出山,查出后抓入獄中拷打至死。另外他的醫術不是失傳,他有三個名徒:彭城的樊阿(善針灸)、廣陵的吳普(著有《吳普本草》)和長安的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葯錄》)——攻下街亭不關司馬懿的事,他那時不在街亭,而是張郃功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國清
上一章下一章

三國小說不吐不快的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