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南京風雲(四)
不過見一時半會拿不出一個好的處理意見來,商毅也決定今天先散會,大家都回去思考一下,明天再討論。
商毅回到後宮,也就是李華梅進宮的時候,當天晚上,商毅也放下了這些煩心的事情,和李華梅渡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第二天一早,李華梅趕到**部去辦理辭職手續。而經過了一夜休息的商毅也神清氣爽的又來到內閣,重新開始內閣擴大會議,討論解決上京請願的事檮。
這次內閣擴大會議,還邀請了來自國會的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三人。因為這次上京請願,雖然是一個政治事件,同時也是一個學術事件,而黃、顧、方三人既是國會議員,也是當代知名的學者,因此請他們參與討論,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經過了一天的休息之後,眾內閣的官員也都從昨天的突然中回過神來,並且也都在家呈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思考,因此在今天一開始,就有了一個基本思路:請願書提出的十二條要求,肯定是不能答應的,現在的問題是,對這三百多人怎麼來處理。好順利的解決這一事件。
隨後有人就主張將,於脆將這些人全部都遣送回原藉去算了,因為他們留在南京,總是一個大麻煩,現在雖然安撫下來,但很難說以後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來,如果有人不願離去,則可以由皇帝或內閣下達行政命令,將他們強行遣返回地方去。
也有幾名官員對這批上京請願者非常不滿,沒事好端端的,在家裡待著不好嗎?跑到南京來鬧什麼事情,因此認為一定要給他們一些懲處,可以取消他們以後參加科舉的資格,更有甚者,主張乾脆把他們抓起來收監關押,判個幾年再說。
不過這個意見也遭到了不少官員的反對,因為民間人士進京請願,在任何朝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體現地方民間情況的一種圖途,並不值得大動干戈,而且他們在京城裡也沒有鬧事,根本就沒有抓他們的理由,而且商毅稱帝之後,一向主張堅持法制,杜絕人制由其不能以所謂大不敬、驚駕、違禁的莫名其妙的罪名,胡亂抓人關人。
另外這三百多人在地方上也都是比較有名望的人士,其中也不乏地方名士,有一些人和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還有認識,當然不願意將他們釆用抓捕入獄,而且這樣做對朝廷的名望也是不利;而強行遣返,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些人在地方上都是比較有名望的人,強行遣返,必然會對帝國產生不滿心理,難免會在地方上有所怨言,而地方又偏離京師,有可能會造成地方上出現動蕩。
因此王夫之就主張,還是應當以好言安撫,勸說,爭取能夠說服他們,自願返回原籍。當然有必要的時候,朝廷也可以適當做出一點讓步,或者說是懷柔,比如在他們提出的十二項要求中,釆納一二條無關大局,或對國家政策響影不大的意見,並且還可以對他們進行一些嘉獎虛名稱號,這樣既可以平靜的解決請願的事件,也可以顯示帝國的寬大和仁義。
大部官員都贊同王夫之的主張,由其是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等人,甚致都自告奮勇,願意出面去勸說這些請願者。畢竟如得處理方式太過份了,對國家也並沒有好處。
但也有人對王夫之的建議提出了質疑,李岩就認為,王夫之的想法雖然不錯,但能不能說服得了這些人,還很難說,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採納一二條不痛不癢的意見,或賜幾個無用的虛名,恐怕很難讓這些人心悅誠服的離開京城。
而李岩的意見,也代表了一些內閣官員的想法,因為一但勸說無效,那麼對帝國、對內閣的權威也是一個不小的影響,說不定還會讓這批請願者越弄越來勁,到了那時內閣反到騎虎難下了。因此怎麼個勸法,首先要認真的研究一下。當然平和的解決這一事件的基調,還是定了下來。
而王夫之等人聽了以後,也覺得心理有些沒底,畢竟他們也知道,這批人都是非常頑固,不是那麼容易被說服。因此全場一下子也都靜默了下來。眾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到商毅的身上,這個時候只能由商毅來拿主意。
剛才眾官員發言討論的時侯,商毅一直都沒有發言,只是聽著每一個人的講說,他當然也不同意釆取過激的做發,除了剛才眾官員發言的理由之外,商毅也不願意開這個壞頭,一切都用權力來強行解決,治國畢竟不同於打仗,可以快刀斬亂麻,還是應該多勾通、協商來解決。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商毅笑了一笑,道:「諸位所說的都沒有錯,對這些學者上京,也是為朝廷進諫言,應當禮相待,曉之以理,使其心悅成服,自願離京。但以這些人的態度,一味正面好言相勸,恐怕難有效果,因此朕有一個想法,不如就搞一個辯論會,對他們提出的這十二條意見,一條一條的進行辯論,真理都是越辨越明。讓他們辯輸之後,服服氣氣的離開南京。」
等商毅說完之後,在場的二十餘位官員也都怔了一怔,被商毅這種奇思妙想的辦法給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而商毅接著又道:「而且這次辯論的內容,全部公開進行,可以任甴南京的學者、學生傍聽,並且將雙方的發言全部都記錄下來,在報紙上公布發行,並且結集出版,讓天下學者、學子都能夠看到,這樣就算是辯不出一個結果來,孰是孰非也可以由天下人去評說。」
王夫之這才明白了商毅的意思,說白了就是把一次政治事件轉化成學術爭論事件,這樣就好辦多了,而且辯論多久都沒有問題。這邊該辯還辯,而內閣還是該幹嘛幹嘛,不會影響到政府的行政,就當是把這三百多號人養在京城裡。另外王夫之對辯論還是有充份的信心,一來他認為現在帝國實行的這些國策是決對正確的,當然不怕辯論,而且這近兩年以來國會一直都在各種辨論中渡過的,在這方面也有很豐富的經驗,這一點有辯論的時候還是非常重要的,光有理是不行的,還要能夠充份的表達出來。
而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等人也認為啇毅的這個意見可以一試,致少比一味的勸說靠譜一點。其實在討論學術的時候,也經常會進行辨論,有時是面對面進行,有時是通過書信來往進行。在南宋期間,就發生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兩次很要的辯淪,一是朱熹和陸九齡、陸九淵兄弟之間的鵝湖之會,進行了「求知」和「求心」之辯,另一個是在稍後一點的時候,朱熹和陳亮之間的以書信來往的形式,發生了王霸利義之爭,這兩次辯論,對於各人對自己的學術完善,以及思想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雖然進入明朝以來,雖然沒有再發生像這兩次辯論這樣有重要影響的辯論了,但明朝各學派學者在交流之中,互相辯論也是常事。甚致從另一面來說,舉行這一次辯論,對於學術交流來說,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現在中國的新舊思想衝突,這些學者們都能夠感覺得出來,如果舉行一次辯論會,讓新舊思想來一次正面碰撞,對於新思想的宣傳和發展,加強新舊思想的交流,消除雙方的對立情緒,也是非常有用的。
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支持商毅的意見,而雖然有一些人對此還有保留,但因為是皇帝的意見,也不便反對,反正也可以試一試。
見眾官員基本都贊同自己的這個主意,商毅也立刻下令,讓內閣來安排。首先是要通告給這些請願的人員,因為辯論是雙方的,對方要同意才能夠舉行。
在接到了內閣的通告之後,幾名組織者只是簡單的討論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因為進京請願的人員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話,那麼也就不該害怕辯論。另外在進京之前,領頭的幾個學者也都有一定的思想準備,現在大部人都知道國會的運作方式,因此也有人做好了準備,在國會中進行辯論,甚致還想過可以一舉成名。雖然說這次不是在國會中進行辯論,但卻是完全公開,見報,而且還可以結集出版,也算是另一種成名的方式。
雙方都同意了舉行辮論,那麼接下來就是協商辯論的規則,每一場辯論的辯題、出場人數,發言時間,違規人員怎樣處瑵等等都做了相應的規定。畢竟辯論不是吵大街,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或是漫無邊際的跑題等等。在這方面國會經過了幾年的運作之後,有足夠的經驗。而且規則對雙方都是有效的,因此請願人員也沒有異議,全部都答應了下來。
於是雙方都開始積極的準備,而這次進京請願的行動,也在商毅巧妙的引導下,偏離了當初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