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81舊事
汪氏牽著小豆沙,沈寄和魏楹一人抱一個小的,一家子都是比較素淡的打扮。身後挽翠帶著丫鬟,挎籃里裝著祭品和香蠟紙錢等。他們這是去給沈父上墳去。一切的開端就是沈父在鎮上咽了氣,然後沈寄的前身賣身葬父。
小親王也和嫻姐兒一道跟在後頭,畢竟是大嫂親爹,就算他們的身份不方便祭拜一道去看看也好。而且山上景緻不錯,趁著太陽還沒有升得太高去走走也好。這一趟出遊讓小親王覺得天地實在廣大,難怪大嫂一直就想出門。嫻姐兒就笑他,活了十五年其實就在京城內外打轉。要不是去溫泉莊子和半山寺,搞不好就在魏府和皇宮以及附近的公主府、郡主府、王府打轉。那就只有方圓二十里了。這回出門就是帶他開眼界來的。
這會兒田間已經很多人在勞作了。這夏日村民通常起個大早,一早晨就幹完了一半的活然後再回去吃早飯。不然下午出來太熱了。魏家人的回歸也只是讓村中的女眷忙活著招待十里八鄉來客,男丁卻是沒什麼事兒照舊做家裡的農活。到了飯點還能直接去流水席那邊吃飯,有魚有肉。不但不耽誤事兒,反而方便無比。
二狗子的青磚大瓦房預備等到農忙過了村裡壯丁都有了空閑再動土,到時候都去搭把手很快就可以修好。他只需要提供飯菜和一些工錢就好。農閑的時候去搭把手大家也是很樂意的。而且,的確有不少人家打算把兒子交託給二狗子帶進京城去,能對他家的事搭把手肯定更高興。
小親王看著很高興,「真是好一派勞作的景象啊。我這趟回去,皇兄也不能再說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會聽戲了。」這是有一回他去二狗子的農莊一時興起下了田,將穀子當雜草拔掉,被小豆沙說給皇帝聽了之後的事兒。
因為是去給』親爹『上墳,沈寄不好在路上說笑,就沒有提小親王昨天在田坎邊問王二叔那個幾歲的小胖孫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的事兒。他是不知道他已經被小胖娃鄙視慘了。要不是王二叔叮囑過,小胖娃就要出去告訴小夥伴們京城來的貴客、魏家的姑爺啥都不知道了。一點都不曉得藏拙!
小豆沙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嘴上問道:「外公跟娘長得像不像啊?」
沈寄道:「肯定像啊。你不像你爹么?」
「大姨說娘長得更像外婆,很像很像。」
「是啊,可是也有一兩分像外公啊。」她可能真的長得偏向外家吧。不然當初也不會被誤認是穆王之女了。那些人就以為她像芙葉親娘,不太像穆王。就連凌先生都這麼認為的。
「哦。」
汪氏問道:「小豆沙還能走么?聽說你外公的墓上山頭上呢,那兒地勢開闊看得遠。」沈父是他們都在京城之後,由府里龐管事帶著人來修的。具體在哪裡汪氏也是聽小芝麻回去講的。不過那塊好地頭她知道,就在這座山頂上。正好可以望見他們的青磚大瓦房。所以說,龐管事做事還是用了心的。
小豆沙點頭,「我可以的,祖母。」要走山路,她穿的不是礙事的長裙子,褲子也打了綁腿。這說是山,其實就是一個小山坡,她沒問題的。東山書院那座山可比這高多了,她都自己走上去過。
小餃子和小蓮蓉趴在父母肩頭看著小姐姐。小豆沙道:「小姐姐昨晚教了你們叫外公的,還記得么?」
「外公——」兩小叫給她聽。他們已經會說不同的兩個字了。
汪氏指指前方,「朝那邊喊,外公在那邊呢。」
兩小扭頭看過去,沒看到人左顧右盼的。
小豆沙指指修得比較氣派的墳山,「外公在裡頭睡覺覺呢。」這兒本來就一直被歷任里正安排村民在照看。去年小豆沙回來又特意打理過,還在碑石上添上了六姐弟和徐贇這個外孫女婿的名諱。
兩小一臉的迷茫,外公怎麼在這兒睡覺覺啊?
下人擺好了祭品、點燃香辣,又擺上蒲團。魏楹和沈寄跪在前頭,後排小豆沙居左,小餃子居中,小蓮蓉居右。當然,兩小是被丫鬟扶著。他們看小姐姐也跪著便笑呵呵的跟著跪了下去。小餃子還把小屁屁撅起來,小豆沙在旁邊打著手勢讓他把小屁屁縮回去。他左右看看,嘿嘿一笑跪好。
小親王站在一旁道:「要是當年沈伯父不是帶著閨女逃難到這裡又在這裡閉眼,也就沒有大哥和大嫂的姻緣了。更加不可能有你我的姻緣。緣分真是妙不可言!」要是泉下有知,沈伯父怕是也會覺得自己死得其所吧。
嫻姐兒道:「還得感謝大娘把大嫂買下了。」
祭拜完畢,魏楹把沈寄扶起來,看沈寄也頗多感慨的樣子便沒有說話。當年他剛當上丞相就問過要不要送岳父返鄉的話。不過沈寄當時思忖良久道:「不要打擾他的安寧了吧。那會兒出來逃難的,多少人死在了路上沒人收啊。這樣就很好了。皇上不是說過么,我娘家沒人了。」
小豆沙站起來,兩小也被半抱半扶起來。小蓮蓉指著供果道:「果果!」
很明顯小丫頭是渴了,記得吃過這樣的果果解渴。帶他們出來自然是帶了吃的喝的。乳母喂小蓮蓉喝了點水,挽翠又令拿了一個洗凈的小果子給她拿著啃。她只有小牙幾顆,解了渴便捧著果子努力啃。被沈寄抱著下山還在努力啃著,雖然上頭只是留下了幾個牙印,淺淺的啃了兩個凹處。小餃子趴
了兩個凹處。小餃子趴在魏楹肩頭,朝』外公『揮手做了個』再見『。小姐姐告訴他們外公在那裡頭睡覺覺呢。看小豆沙說得一本正經的,沈寄聽了也不知道她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
小親王問小豆沙:「你還能走?」
「可以的啦,姑父。我可不是溫室里的花朵哦,人家是習武之人。」小豆沙抬起頭走得雄赳赳氣昂昂的,汪氏還有些跟不上她。嫻姐兒笑笑,上前牽住小豆沙,「大娘,我來好了。」
汪氏搖搖頭,「這孩子,跟個男娃娃似的。這到鄉下來玩一陣,更野了。回頭去了淮陽,怕是要被人說。」汪氏回到華安呆得很是愜意,但她私心裡其實不想回淮陽。回華安有舊日相識,而且村裡的人對她都很敬重。但回淮陽,在魏家她是已經改嫁出去的侍妾,魏家那幫以書香門第自居的事不和她往來的。在沈家她雖然是有養子做靠山的續弦正室,卻也被認為出身不夠高。那些人當面是不敢對她怎樣,但背地裡也不會說什麼好聽的。她已經是沈家婦,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也不可能總讓沈寄給她出氣的。
沈寄道:「說就說吧,嘴巴長在別人身上。難道為了別人,讓自己孩子不好過?」昨天小豆沙還下河游泳了呢。雖然一開始是背著大人,但沈寄知道了也沒有說她什麼。左右四周還有錦障遮著呢。別說,小丫頭游得還挺好呢。她這一路吃吃吃,抱起來明顯發現重了不少,如今游泳減減肥也好。只是這麼玩上十天半月的,估計她就不是小白富美了,肯定會曬得黑乎乎的。
沈寄這話其實也是說給汪氏聽的,汪氏不喜回淮陽她知道。其實她自己也不喜歡回淮陽,但肯定是得回去的。所以何妨有底氣一些?自己露怯了,別人肯定是要想踩你的。這就是人性,欺軟怕硬!汪氏如果強硬一些,她那小姑子哪敢那麼猖狂?
汪氏想了想,沒再說什麼。
「大娘,小豆沙大概也就是這幾年暢快日子過了。尤其在華安這樣的經歷,一輩子怕也就這一回。咱們何妨縱著她些?你看嫻姐兒現在,就是出門在外也不敢像當姑娘時那麼恣意了。你說的壓一壓她性子的我想過了,是要壓一壓的。不過,不急在此時。」
「你一貫是有主見的人,你心頭有數我也就不多說了。」
夕陽西下,沈寄被小豆沙拜託看著幺兒幺女。
「你要幹嘛去?」
「娘,我約了小虹還有隔壁王丫丫一起去挖野菜。不好帶弟弟、妹妹一塊兒去的。」小豆沙這幾天過得相當的接地氣,玩兒得很是開心。沈寄一早就給她準備了幾身在鄉間穿的衣服,顏色深一些棉布做的。穿著吸汗又透氣,也不會顯得和村裡的小姑娘差距太大。就是小餃子、小蓮蓉這會兒穿的也全都是棉布的衣服。
小虹和丫丫和小豆沙的打扮是差不多的。王二叔從京城回來之後,拿著沈寄送的銀子不但修了青壯大瓦房,還買了好幾輛車開起了車行。如今兒子在鎮上打理車行,他就在鄉下當老太爺養老。小孫女丫丫和胖孫子都是因為魏家帶了孩子回鄉被送回來的。
「好,那你先去挖著。回頭我們出來看你。」
沈寄把兩小哄到跟前和糖水,小豆沙便挽著挎籃偷偷摸摸溜出去了。在門口碰到小親王和嫻姐兒摘了一大把野花回來,看她這樣就問道:「做賊去啊?」
小豆沙道:「挖野菜去,順帶挖些蚯蚓回來餵雞。怕被小弟、小妹發現而已。姑姑、姑父進去坐吧,祖母和娘在。」
小親王點頭,「知道,你爹和胖哥去書院了。」本來是讓他們倆去胡家住的,那邊條件自然比村裡任何一處都好得多。可兩人還是覺得住得近些好。便在王二叔家住下了,一應的用具都是他們自帶的,住著其實也不錯。要不然兩人也不能在窗口看到魏楹和沈寄帶著小豆沙遛彎消食了。
小虹和丫丫出現在門口,喊了聲『魏家姑姑』、『魏家姑父』,然後招手叫小豆沙快一點。
嫻姐兒和小親王便站在地壩里目送她們仨走遠。地壩左側還有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啄食。這雞也是王二叔家的,看小豆沙喜歡就送過來給她喂著玩兒。她餵雞的時候,兩小就會站在一邊看著,偶爾還嘻嘻哈哈跑去捉捉小雞。但是看到母雞出來護仔他倆就會嚇得趕緊跑。
嫻姐兒道:「小豆沙好適應王家村的生活啊!」
小親王道:「我也覺得自己挺適應的。」
嫻姐兒失笑,搖搖頭走進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連蔥和蒜苗都分不清的人說他很適應村子里的生活!
喝著糖水的兩小抬起頭來,甜甜一笑,「姑姑、姑父」。
兩人將他們抱到腿上,小親王道:「我從來沒見過大哥如果閑適、放鬆的樣子。」之前在路上也沒有這樣過。清明哥的事兒解決了可能只是一方面而已。
嫻姐兒道:「別光說大哥了,大嫂也是一樣的。」
沈寄道:「就跟王爺你在魏家長大對魏家感情挺深一樣的道理嘛。」
說話間,挽翠進來稟道:「夫人,胡統領發現一個男子在外窺視宅子,神態不善。他請示夫人要不要問問是怎麼回事兒?」
沈寄挑眉,「不用,告訴里正一聲就好。」神態不善?他們在王家村應該沒有什麼仇人哦。而且回來之後她也很注意約束下人,不管是丫鬟小廝、管事婆子還
管事婆子還是家將,都不應該會在外頭仗勢欺人才是。他們都二十多年沒回來了,這些年一直寄銀子回來。怎麼也不該被記恨才是?而且,就是要仇富,村民肯定也就仇讎二狗子就好了。知縣他們都怕的,魏楹的位置就更不太可能引起村民的嫉妒了。
胡統領在屋外答應著出去了,同時加派了人手去書院保護老爺,也加派了人手去保護挖野菜的四姑娘。到了王家村,村民都非常的熱情,而且也知道夫人二十多年一直不間斷的在寄銀子回來幫鰥寡孤獨、老弱病殘。他就沒有太留意有沒有人會對自家主子不離。沒安排多少人當值隨行保護。如今看來,就是在王家村也不能掉以輕心。
那人見被人發現便要匆匆離開,魏家的人也沒對他怎樣。倒是隔壁的門開了,王二叔出來就給了那人一通罵:「你是個狼崽子啊?當年要不是魏大人以德報怨、出錢出力,你要短命老子能千里返鄉?……」他在屋裡看到那人在樹后看著魏家的宅子面目不善,穿上鞋就出來了。他老人家中氣足,沈寄在屋裡都聽到了。
噼里啪啦的一通罵,讓她反應過來這人是誰。當年和魏楹一個書院念書的王灝的兒子!晚魏楹三年考中舉人。因為魏楹出去遊學三年,所以兩人是同科進京趕考的。當初在縣城,魏家的人來鬧事兒說魏楹是逃奴之子要取消他的科舉資格的時候,王灝就帶頭搞過事兒,要馬知縣即刻取締他的資格同時治罪。這就不說了,後來王灝買了泄露的科考題目名列前茅,最後被查出來,魏家二老爺讓他攀咬魏楹,他果然又損人不利己的攀咬了。害得魏楹也被抓到大理寺,要不是十一叔出面奔走,淮陽魏氏出錢出力,魏楹根本就不可能活著出大理寺。後來就是出來了,也是受刑嚴重,都不成人形了。
最後的確是王灝翻供魏楹才能活著出來,但如果不是他胡亂攀咬魏楹根本就不可能含冤下獄。而且事後魏楹也出銀子給他收屍,千里迢迢把他送回了王家村。這也算仁至義盡,相當對得起王灝了。他兒子憑什麼對魏家還有恨意?
沈寄沉下臉,「胡統領,把王灝的兒子給我弄進來。然後你去請如今的里正和當年的老里正一起過來一趟。管孟,你去書院把爺叫回來。」一邊說一邊朝堂屋走去。
小親王和嫻姐兒很少看她沉下臉,當下便知道肯定是對頭。小親王便跟在沈寄身後一起出去,讓嫻姐兒在屋裡照看兩小。
沈寄走了兩步道:「大娘呢?挽翠去找找到哪家串門去了。你去告訴她家裡只是出了小事,千萬不要著急跑回來。要回來也慢慢走。」這樣省得話傳來傳去把大娘給嚇著了。
挽翠答應著出去找人。
胡統領不知道『王灝的兒子』是哪個,不過猜就是方才窺視的人。見他被王二叔一通罵要走開,便上前把人拉住了,「你在那裡鬼鬼祟祟看什麼?我家夫人請你走一趟。」把人交給屬下,他親自去請兩位里正。
王灝兒子大聲道:「你們憑什麼拉我?我又沒做壞事!」
王二叔便也過來了,他方才說的以德報怨指的是科舉資格那回事。科舉舞弊案是怎麼回事兒這二十多年其實村裡的人一頭霧水。只知道村裡去了兩個舉人上京趕考。一個眾所周知平步青雲當上了丞相,如今依然是一品大員。一個當年就被一口棺材拉回來,說是惹了官非。當年魏楹倒是託運棺人給里正帶了一封信,也只說是捲入科場舞弊案被斬首示眾。他出於同鄉之誼將人送了回來落葉歸根。
這件事實在讓人唏噓不已,對事情內幕的各種猜測都有。不過,除了王灝自家人,其他人過了一陣也就淡忘了。最多看到王灝妻兒後來過得艱難感慨兩句。如今魏楹衣錦還鄉,私心裡想起這件往事的人倒是多起來了。不過魏楹如今地位顯赫,他們不敢說什麼而已。但心頭難免還是有些猜測的。因為兩人當初在書院處得就不甚和睦。頗有點一山不容二虎的意味。
當然,這只是王灝單方面的認識。魏楹是從來沒有把他當過一回事的。不過就是他不當回事的人,不但差點阻斷他的青雲路,還差點把他害死。王灝那會兒倒霉,就是魏家二老爺不許給他家小好處,說不得他都會見不得魏楹好拉他墊背。
沈寄覺得這件事還是有必要說明一下,於是讓人去叫魏楹回來,也叫了兩位里正。估計一會兒全村人都會用來看熱鬧。
「王二叔,您老坐!」沈寄招呼了王二叔一聲。
王二叔一看沈寄這陣仗就是要大張旗鼓說個明白,便坐了下來。
第一個趕到的村民就是二狗子,他住得也近,聽到動靜三步化作兩步的跑過來,「寄姐,出啥事了?」
沈寄指指地壩里對自己怒目而視的王灝兒子道:「這小子躲在暗處窺視我家,面帶不善。我聽王二叔說才想起他是王灝的兒子。所以打算等下當著眾鄉親說個明白。」這個時候附近幾家也都走過來了。村子里就這樣,有個什麼事兒大家都會過來觀望一下。
魏家的宅子之前不好隨意走動,這會兒聽到出事兒了,便都涌過來了。沈寄便對已經到門口的眾人道:「大家知道我家有三個小娃娃,這要是身邊跟的人沒留神,回頭讓人給我抱走扔溝里去了我怎麼辦?所以,我就直接把人請進來。當年的事既然有疑問,今天我們就當著鄉親們說個明白。」
王灝家是王家村土生土長的,後來發家了搬到鎮上去過。王灝的事出來,家業漸漸敗落便又搬回了王家村。這二十多年過得也很不如意。當年的判決,王家子孫三代是不準再入科場的。那就是整整五十年失去了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不每況愈下然後一敗塗地才怪!如今魏家風風光光的回來,王灝家負面情緒爆棚是很正常的事。說不得還覺得當年有什麼黑幕呢。
方才王家小子被魏家的人拉進來,附近的人看到都覺得魏家還是有仗勢欺人的嫌疑的。畢竟魏家和王灝家如今一個如天邊月,一個是地上土,魏家如果還和王灝家過不去,那就讓人有點不恥了。同情弱者是本能,而且還是本村本姓的。不過沈寄這一番說明,再加上王家小子這會兒還惡形惡狀的,大家這層心思便漸漸淡了。
一會兒,兩位里正也到了,沈寄笑著請他們坐了。
「二位稍作,我家老爺去書院了,這就回來。」沈寄對二狗子,「王二哥,幫我招呼一下。」
「好勒!」
汪氏由挽翠陪著回來,她問沈寄:「怎麼了?」
「有點陳年舊事,王家的後生有點疑問,我打算當著眾鄉親說個清楚。大娘,您安坐就好。」
「哦。」汪氏還是懵的,不過看沈寄很鎮定便也一副淡定樣子的坐下了。
魏楹和胡胖子一起請了回來,看到里三層、外三層的圍堵著自己家門。有人看到他回來了忙道:「魏大人回來了,給魏大人讓路。」
魏楹和胡胖子進去,發現裡頭人也不少,都是屬於村裡德高望重的。沈寄派去的人只知道是什麼王灝家的小子,他聽了過了一陣才想起來王灝是什麼人。這些年風風雨雨經歷得多了,有些人還真是很久都沒有想起過了。
兩小聽到外頭這麼熱鬧,在屋裡呆不住要出來看熱鬧。嫻姐兒沒法子,只得讓兩個乳母抱上他們出來了。兩小轉著腦袋在人群里看來看去的。
魏楹進去在主位上坐下,胡胖子挨著他坐下,問地壩里的王灝兒子,「王昶,你有什麼疑問,問吧?」
王昶看過來,「我區區小民,不敢問當朝一品大員。」
魏楹笑笑端起茶品了一口。請進來坐下的人,沈寄都讓上了茶的。
胡胖子道:「對自己老子的死有疑問,管他面對的是誰,那都是要問一問的。你不敢問,那暗中窺視魏家宅子作甚?難道真打算伺機把人家的小兒子、小女兒抱去扔掉不成?」
魏楹放下茶盞,「你有什麼要問的就問,我還不至於騙你個後生晚輩。而且當年的事是有文案可查的。」
王昶還是默然,其實他就是心頭不平衡。一想到自己的爹和眼前這個人同科進京趕考,卻是如此天淵之別的結局。再想想自家二十多年吃過的苦頭,他就嚴重不平衡,想報復社會。
沈寄就是知道他這種心態,所以才要大張旗鼓的說清楚,同時還要對此人嚴加防範。
老里正道:「當年你父的死因,魏大人有信給我做了說明。而且相當的判案文書當然也是送來了的。你父是購買了泄露的科考題目,然後考得個與自身實力不符的好名次,最後事情敗露伏法的。這件事有什麼好疑問的?文書當年我是看過後親手給了你祖母和母親的。好在村裡都知道我老頭子腦子還是清楚的。這是件大事,我更不敢記錯。你回家問問清楚,你祖母不在了,你娘還在的。魏大人念在同鄉情誼雇運棺人送你父返鄉,這是多大的恩德!而且這些年,魏家帶回來的銀子,你們家也都是花用了的。你怎麼還敢窺視魏家面露憤恨呢?」
眾人都朝王昶看過去,他支吾著說不出話來。
沈寄道:「我來替你說吧。你父同我家老爺一同進京趕考。你們一家原本在家想等著他金榜題名的好消息,沒想到等回來的是一具棺木。還有令你家三代不得再參加科舉的發落。然後,你們的日子一落千丈。而我家老爺呢,在外人看來是平步青雲,位高權重。所以,你心裡十分的憤恨。為什麼一同進京趕考,你父出事,我家老爺卻飛黃騰達。我告訴你,這是因為你父他做錯了。而且他當年入獄之後受刑胡亂攀咬,誣陷我家老爺也買了考題,害得他也入獄受刑。」
王家村的村民聽到這裡都不由『啊——』了一聲。竟還有這樣的事兒!
王昶拚命搖頭道:「我不信。」
沈寄抿抿嘴,「我這不是一面之詞,是你父親自畫押的證詞。你父當年最後翻供,才讓我家老爺有了重考的機會。然後他考得比第一次好得多,直入頭甲為探花。這很能說明問題,我家老爺第一次是沒有買考題的。是你父知道自己必死,為了減少受刑胡亂攀咬我家老爺。你父也並不是最後良心發現幡然悔悟,他是想到了你們母子。與其損人不利己,不如最後積德。他臨終託付,所以我家老爺才會雇了運棺人送他還鄉。又在這些年裡對你們家的人格外有所照拂。這可不是我們有什麼心虛!我們對你家,稱得上仁至義盡了。我們不但不欠你家分毫,還曾經被你父坑慘了!」
王昶的臉色有些發白,但還是不肯全信的樣子。魏家有權有勢,如今自然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王二叔道:「嗯,你爹當年的確很嫉妒魏大人成績比他好。魏大人家裡的人污衊他是逃奴之子,要求知縣廢除他的科舉制個。你
舉制個。你爹還帶著一幫書生去縣衙情願,說不屑與魏大人同窗,要馬大人立即廢除魏大人的資格。當時全村的人都覺得你爹過分了。人家外人還沒有這麼鬧呢。後來證明魏大人不是逃奴之子,是有資格科舉入仕的。還是我老頭子趕著車去接的他回來。這件事年紀大些的都是記得的。你爹如果在大獄里受刑不過,胡亂攀咬,的確是第一個就可能攀咬上魏大人的。大家都是同鄉,他要死了,見不得魏大人好拉他墊背,這種事按他以往的行事,不是做不出來。他都親自畫押認了,你還有什麼好懷疑、記恨的?」
老里正等當年經歷過的人也紛紛附和。說朝廷記錄在冊的案子,還有什麼好疑問的。如今魏大人是官,但當年他也和王灝一樣只是個考生。官官相護也護不到他那裡去。他要是有人這麼護著,何至於還下大獄差點屈打成招呢?
魏楹輕咳兩聲道:「內子所言句句屬實,我當年要不是咬緊牙關一直喊冤,也等不到你父翻供了。更加沒有重考一次的機會。鐵一般的事實,你若還執意記恨魏某,那也由得你。」
就在這個時候小豆沙從人群里鑽進來,跑到沈寄身邊,「娘,怎麼了?」
沈寄摸摸她的腦袋,「有些當年的事,講講清楚。你挖到多少野菜?」其實以魏家如今的權勢,她牙根不用理會這個王昶。就是怕他什麼時候出其不意對幾個孩子下手。如果由他們來限定他的行為,還不如這麼講清楚了由王家村的里正來辦理。前因後果講明白了,誰是占理的就沒有疑問了。她不願意在這個地方有人誤會魏楹。
小豆沙撓撓頭,「沒多少。馬師傅過來叫我趕緊回家,說怕在外頭不安全。」
里正趕緊表態,「魏大人,魏夫人,還請放行。令公子、令千金在王家村絕對是安全的。王昶這不識好歹的小子,還有他家裡的人小人會將他們看管起來的。」一品大員幾十年造福鄉鄰,如今衣錦還鄉這肯定是要記入《縣誌》的。他躬逢盛事也許有機會被帶上一筆。怎麼可以讓這件事這麼收場,讓這一家子因為王昶的緣故就此離開呢?
王家村的人聽了前因後果也持同樣的想法。魏家人在京城都一直幫襯村裡,如今回來了肯定是會為村裡做些好事的。怎麼能讓他們這麼不愉快的離開呢?這樣,豈不是將來求助的後路都給斷掉了。而且,這件事人家一家的確是一丁點錯都沒有啊。事情很明顯是王昶的老子不對嘛。
魏楹道:「嗯,里正既然這麼說了,我們自然放心。」
里正道:「那魏大人,小人就帶王昶下去了。」
門口看熱鬧的人跟著散了。
王二叔和老里正道:「還真不知道王灝還曾經胡亂攀咬魏大人的事。您可真是大人大量!」
魏楹道:「也是因為王灝最終幡然悔悟翻了供,他臨終囑託我才會對他的身後事以及他的妻小有所關照。談不上什麼大人大量。我一向是聽聖人教誨,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只是王灝已經早死,又臨終有所挽回,就不和他計較什麼了。都不和他計較了,他托我對他家小照顧一二,我便也照做了。」
汪氏道:「這樣的人,楹兒你們還是對他太客氣了。」當年的事她不知道,這會兒聽到真的是氣得火冒三丈啊!
沈寄道:「大娘,今天當著鄉親們說清楚了,以後也就不會有人誤會了。幾個孩子,我會看好的。王昶也不能對他們做什麼的。」她之前會怕,也是怕王昶出其不意找到了什麼機會。其實,他真的未必有這膽子。如今有所防備,就更不會有什麼意外了。到了他們如今的地位,這會兒再對王昶出手就落了下乘了。在他們離開王家村以前,里正都會把他看得嚴嚴實實了。這樣比他們自己出手好。
小親王抱著小餃子走過來,「大哥,合著這人一直認為是你對不起他老子呢?」
魏楹道:「他愛怎麼想怎麼想。不過小寄這樣澄清一下還是好的。當年京城裡人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但這裡離太遠了。而且,兩人舉人進京,遭遇天差地別,很有給人發揮的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