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筆與冷筆
有一天,我聽朋友說照美國習俗,女兒出嫁的時候,都要由父親帶女兒跳個舞,賓客們則圍在四周唱「不再是爹地的小女孩」。於是想:你小時候,我先跪在地上拉著你的小手跳舞,漸漸彎著腰帶你跳舞;當你出嫁那天,我跟你跳,一定會感慨萬千,老淚縱橫。
就在這感觸中,我提起筆寫下當時的心情,而且一邊寫、一邊落淚,寫完讀兩遍,還是情緒澎湃。接著我就把文章寄給了報社,可是稿子才發出,又有點後悔,覺得文字太衝動了,沒有經過「靜下心」來審度,怕會引人笑話。
隔了一個多月,我幾乎把這事忘記,有一天早上接到朋友電話,說我新發表的文章實在太感人了,令他掉下眼淚。我趕緊翻報紙,原來那衝動的文章發表了,我再讀一遍,居然又落下淚水。
那篇《爹地的小女兒》後來被好多朋友提起,每個人都說深受感動,因為探觸
到他們心靈的深處。
我說這故事,是要告訴你,寫文章有「熱筆」和「冷筆」,前面提到的這篇文章,發於至情,毫無保留地把內心話說出來,不事雕琢,也沒有再三修飾,卻能「直指人心」,屬於「熱筆」。
至於那些經過「謀篇」先計劃進好寫成幾段,怎麼導入主題、引申論述,又如何下結語的,則屬於「冷筆」。也可以說以「情」取勝、毫不遮掩地「說盡心中無限事」的常屬於「熱筆」;以「理」見長,經過再三推敲、精雕細琢的常屬於「冷筆」。
熱筆常需要靈感的刺激,如同火藥需要火種去點燃。冷筆則比較能夠「經營」,你只要多讀收,多存素材,再訓練寫作技巧,就能得到。也可以說熱筆可以「偶得之」,冷筆則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為了保證自己總能寫出不錯的作品,每個人都得學習「冷筆」。
記不記得我曾在以前的文章里談到,寫作最要緊的是先抓住「人地事時物」,你別以為這沒什麼稀奇,要知道:檢驗這五項,好比駕駛複雜機械的人,就算老資格,也得把操作的重點檢查一遍。譬如《母親》這個題目,你總不好用「母親就是我爸爸的太太」來開場吧!即使以「母親是生我的人」來破題,恐怕也嫌俗。碰到這情況,你就得從「人地事時物」這五大要項里找靈感了。
從「人」和「地」去想,你可以說「在外地讀書,最令我思念,也最思念我的,就是我的母親了。」從「事」和「物」去想,你可以說「每次穿上大衣,都想到我的母親,想到我離開家的那天,出門了,她突然把我叫住,為我把每個扣子都扣好,一邊扣一邊說『天冷,別懶!』」從「時間」去想,你可以說「端午節了,我卻因為功課趕不完、不能回家,早上突然接到一個快遞的郵件,打開來,居然是母親寄來的她親手包的粽子」。然後你就能寫回憶母親包粽子的畫面,以及一家人吃粽子的種種溫馨往事。
我們常說「藝高人膽大」,你想作文輕鬆,一定要藝高,藝高則需要平時努力。為了使你寫出的東西與別人不同,也為了表現你旁徵博引的功夫,你要多看課外書籍,甚至報章上的科學新知都得汲取。在生活上則要多觀察,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從細微的東西上「格物致知」,從人與人間去「感悟深情」。
最後,我要把中國畫論里的一句名言送給你——「存心要恭,落筆要松」。寫文章也一樣,你即使找來許多材料,也得經過篩選,留出最適用的那幾樣,再有條不紊地寫出來。只有這樣的文章才能有組織,不雜亂,也才能形成一條清晰的「理路」,把你心裡的話,說到別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