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密室定策(下)
「十餘年後大唐將有戰亂」劉鎮宇開門見山的說。眾人大驚,他們早知道劉鎮宇仙師的名聲。「那將如何?」司徒忌問道,「戰火流連十餘年,蔓延十餘道。」「啊!」眾人沉默了,天下太平已久,戰火連十餘年,那將是怎樣一個慘樣呀!「接著又如何?」司徒忌又問道。「自此大唐皇威衰落,各地割據混戰,百姓生靈塗炭,天下遭毀百餘年。」劉鎮宇答道。「真是天意?真的天意不可違?」司徒忌問道。劉鎮宇沉重地點點頭。「天啊,蒼天無道,以萬物為芻狗呀。」
司徒忌頓時倒地大哭。劉鎮宇看著這位憂國憂民的手下,不由念道:「熊熊烈火,焚我殘軀,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諸人聽到這話,無不為其的悲人憫天的境界所動容。
待大家平靜下來,劉鎮宇繼續往下說:「戰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於大唐內亂,外敵無不虎視眈眈呀。」劉鎮宇叫張國平,浦偉明打開地圖。這是劉鎮宇以現代中國地圖為藍本,結合唐的地圖,地名,叫人在絹上繪製的地圖,可以說是當時最先進的,最詳細的地圖。今天是第一次拿出來給大家看。
眾人一看到牆上的地圖,又呆了。劉鎮宇只好又等大家恢復平靜。他指著吐蕃說,「你們看,吐蕃緊貼大唐背部,遠可攻安西,近可攻隴右。如關東大亂,關內精兵盡出,則吐蕃可依勢而下,一鼓作氣,攻入西京長安。」劉鎮宇頓了一下,看大家都聽得出神。「在安西,西有部落數百,北有西突厥,往南有大食。大食,信奉伊斯蘭,攻侵成性,擴土萬里,甲士數十萬。如三股合一,全力東攻,那大唐危矣。」「安西不是還有數萬精兵嗎?」張國平問道。「一旦內亂,安西精兵會內撤,就算不內撤,吐蕃攻佔河西,他們與內地連接斷絕,豈不大亂。」劉鎮宇說道。大家都點點頭。沉默許久,王天源問道「那怎麼辦才好呀?」
「這裡,在這裡」劉鎮宇指著夷播海(巴爾喀什湖)以南,伊犁流域。「這裡土地肥沃,水美草肥,是個好地方。雖然現在歸北庭都護府管轄,但有突騎施,葛邏祿等部落,勢力不容小看。如果我們把鎮遠府設在這裡,西可抵禦大食,南可進攻吐蕃,鎖安西河西咽喉不失,保大唐的西疆百年平安。」
眾人被劉鎮宇的思維嚇住了。太大膽了,太瘋狂了。不過好像很有道理。
劉鎮宇繼續說道:「這裡有兩個問題。一。如何將幾十萬之眾遷到此處。此處離玉門關有萬里之遙,路上又有吐蕃,突厥等在旁騷擾。恐怕遷移不易呀。二。如何在此處站穩腳根。這裡強敵環繞,危險重重呀。」大家聽完后,不由得都深思起來。突然司徒忌笑道:「大人早有意西遷。已經做好打算了。」「司徒先生深知我心呀!」劉鎮宇大笑道。眾人看著兩人,不知所謂。「我一來鎮遠府,就感覺不一般。首先所部分為三旗,旗眾半耕半牧,習騎射武藝,出為兵而入為民。然軍法森嚴,訓練有素,如有戰事,必是有進無退,百戰之旅呀。二是各旗各部由涼州延至沙州,一路修寨掘井。如大隊遷移,必為補給休養處。大人真是考慮周全呀!」司徒忌贊道。眾人明白過了,紛紛稱讚劉大人思緒深遠,神機妙算。「我現在顧慮地是皇上,這麼大的行動,他會贊同嗎?朝上諸位重臣會不會同意?」司徒忌問道。「這個不是大問題,我會勸服皇上的,各位大臣我會解決的。」劉鎮宇揮揮手,說道。「那就好,如果西遷,那要做好幾方面事情。一。備足糧食,雖然今年各旗大豐收,但還是遠遠不夠,還需從關內,河東大量購糧。西遷馬匹車輛是不可少的,牛羊越多越好,到了那裡,剛開始時牛羊比糧食還重要。二。要探明從沙州到伊犁河的沿途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三。此次大遷徙路途遙遠,困難重重,要做好各旗各部民眾的工作,準備好醫士藥材,以備不時之需。四,此次大遷移途中必有損失,要做好彌補準備。」司徒忌提出了幾條。
劉鎮宇高興地說道:「司徒先生說得好,我做下分配。司徒先生全權負責,制定出計劃,列出所需物品。我過幾天去長安,一是上奏皇上,二是坐鎮西京,準備各種物資和人員。浦偉明選數十名熟悉安西,北庭情況的人為嚮導,率前鋒營前去探路。如此大事成的話,浦管帶和前鋒營必為頭功。羅真平篩選人員,病弱先留下,到處去禮請醫士,工匠,青壯男女。黃道遠去將從涼州到沙州的在寨子的基礎上,改為百里一堡,先準備器材,組織好人員,待秋收和比武大賽完結后,立即動工。王天源王先生配合各旗司馬,首領安撫民眾,凡去伊犁河的民眾,每戶配馬二匹,車一輛,牛羊一百,如自多備馬,車均補銀十兩。告訴大家,到了那裡,每戶一千畝好田。大片的良田草地等著我們。」
最後,劉鎮宇沉聲說道:「此舉困難重重,望諸公齊心協力,共創大業!屆時安西將是我們馳騁的天下,歷史將永記你我的名字」眾人聽得熱血沸騰,均堅定地回道:「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