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真解
【風水學評述】
科學風水學名家董斌(董墅評)先生說,當代堪輿風水學如果不加入現代學術,就與古代的風水先生沒有兩樣,被主流社會視為不學無術的騙子,當代堪輿風水學如果不加入環境哲學、環境經濟學、建築環境景觀方法、生態修復技術、環境生態科學因素,那就是騙子的樂土。其一,一個風水顧問,尋龍覓**之後,一定要通過環境經濟學去計算這個判斷和決定的經濟方面的數據,通過計算和科學判斷,再次確定這個尋龍覓**而選擇出來的最佳地理位置或者最佳經營位置在經濟代價的支出上適合於實施,會獲得多少回報,這些都要有經濟學上的判斷和數學上的數據;其二,在中國和國外的建築學中,有很多良好的經典性的建築環境景觀方法,這些採納在風水學中,將造就一些經典型的人文建築景觀現象。其三,在易經風水學中,畢竟風水學有一個哲學基礎,它的基礎就是易經,易經風水學中「三易」原則,就是以易經哲學做指導。福建土樓以方圓結構為準則,體現了易經風水學中「三易」原則,這個遺產項目容納了風水、文化、景觀、生態、人文為一體,是一個環境景觀生態風水學的樣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審議批准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的高度評價的園子叫「易園」,為什麼叫「易」園?「簡易,變易,不易」,也可以作為美學的標準,游遍蘇州名苑,你感覺清爽,這就是簡易,清爽中又曲徑通幽變化無窮,這就叫變易,簡易與變易交相輝映,這就是不易,這三易,是中國園林建築的文化靈魂,所以我說,易經之道,用之在法,其妙在人;「三易」之間,道盡中華美學最基本和最複雜的原則。――董斌(董墅評),科學風水學名家,博通古典風水融合中外建築環境景觀方法和歐美生態修復技術的的科學風水學權威。
。風水釋意
【編者按】堪輿風水學如果不加入環境哲學、環境經濟學、建築環境景觀方法、生態修復技術、環境生態科學因素,那就是騙子的樂土。
――董斌(董墅評),科學風水學名家,博通古典風水融合中外建築環境景觀方法和歐美生態修復技術的的科學風水學權威。
天文學、地理學和人體科學是中國風水學的三大科學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國風水學的最高原則。中國古代科學家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經上下五千年的實踐、研究、歸納和感悟,形成了著稱於世的東方科學――中國風水學。
中國古科技理論認為:宇宙萬事萬物由三部分組成,即氣、數和象。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它們是:能量、信息和態勢或形式。三者共存,不可分開,又界限分明。氣,是客觀存在,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可假設為能量。數,是宇宙萬事萬物存在的程序或邏輯,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可假設為信息。象,是氣根據數而存在的形式或變化的態勢。用現代科學概括為:象是能量依據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態勢。
宇宙萬事萬物有信息就有能量,就有它們的存在態勢;同理,有能量也必有它的信息和態勢,有態勢也必有信息作指令,能量作基礎。宇宙萬事萬物的存在,正是氣、數和象的不可分性,才是實在的,具體的。信息「數」指導能量「氣」按一定態勢「象」存在,能量「氣」依照「數」的指令,構成一定的存在態勢「象」,存在態勢「象」受信息「數」指揮,以能量「氣」為基礎。
數、氣、象即信息、能量、態勢,也就是天人合一的那個神,西方哲學稱作宇宙萬物的「本體」,亦是功能。《周易?繫辭》稱:「神無方而易無體」。神無方的「方」古文亦稱「方所」,就是方位,無方就是沒有位置,無所在,亦無所不在。易經和佛經所說的精、氣、神。孔子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遊魂就是神,就是構象。
精,中國古代先聖又稱玄、道、元、一、水;稱精,是因為人體信息來源於父精母卵。稱玄,是因為信息難以觀測,(懷玄、玄具難測,太玄無形容);稱道,是因為信息決定宇宙萬事萬物生化的必由之路;稱元,是因為信息在有形質宇宙之始;稱一,是因為一為自然數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抱一、守一、歸一、真一、太一);稱水,是因為地球生物源於水。
中國古科技理論中所說:「理」是研究數、氣、象的能變、所變與不變的原理。理是人所確認的能量存在形式,簡稱構象,或稱能場。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其研究方法有兩種:一是西方科學賴以展的演繹推理法;一是中國及東方科技來源於類比歸納法。
演繹推理法適用於有限數理範圍,類比歸納法適用於無限數理範圍。人通過象認識氣和數,而象有「無」和「有」的分別。人的感官或藉助儀器能感知的客觀存在為有;反之則為無。而不能用語言表達其象的客觀存在為常,或恆;這就是《易經》所說:「意不盡道,言不盡意,書不盡言。」可以用語言表達其象的客觀存在稱為特化。《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具體的道、名、氣、數都是特化的。
由此,中國先聖認為:物質是能量(氣)的一種較為穩固的特化形態。現代高能物理已經證明:物質和能量是相互轉化的。宇宙最初只有能,即氣,沒有物質。宇宙,包括太陽系由氣形成。生成宇宙的「氣」,現代科學認為源於黑洞,中國古科技理論稱為無極、無為。「氣,在我們這裡可以稱之為『以太』,因為物質最初完全是流動的,毫無硬度、無間斷、無終止,不能分兩部分。這是人們所想象的最稀薄的物體。」
自然科學里的「以太」,只能作為傳遞物質問相互作用力的一種假想的介質而存在,「以太」和實物彷彿是隔絕的,但張載和王夫之認為「氣」和「形」是相互轉化的。因而他們所提出的「氣」與其說接近以太,不如說更接近現代科學所說的場。
西方人在驚嘆之餘呼「mygod!」,就是「我的上帝」。而中國人則呼「我的天!」。中國古代先民,沒有像西方人那樣人為地創造一個「上帝」,認為主宰天地人萬事萬物的那個東西是「天」,是「氣」,是「場」,是宇宙間的「精氣神」或「數氣象」,亦即宇宙規律。並由此,把天上地下的一切都「人世化」,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下有閻王。天地人是一體的,是全息的。也就是天上所具有的,人間必然有,地下同理。
整個宇宙是由:能量(氣)、信息(數)和態勢(象)三部分組成。基於這種認識也就不難理解中國風水學源自於古天文學、地理學和人體科學的科學內涵。中國風水學將天、地、人納入一個大系統中綜合考慮,在長時間裡,一直備受詆毀和詰難,只有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迅展,才再次被認識和現。
中國風水學在對古天文學、地理學和人體學,即天地人的展變化規律的長期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規律理論,並在這一理論基礎上,將宇宙的特性概括為三大方面:宇宙的全息性;宇宙的螺旋性;宇宙的陰陽性。
中國風水學的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剋原則。
中國風水學在長期的歷史展過程中,隨著人類認識及科技進步不斷充實完善,由於認識偏重之差,形成了眾多流派。其中,最基本的兩大宗派:一種是形勢宗,因注重在空間形象上達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巒,諸如:「千尺為勢,百尺為形」,所以又稱形法,巒頭,三合;另一種是理氣宗,因注重在時間序列上達到天地人合一,諸如:陰陽五行、干支生肖、四時五方、八卦九風、三元運氣等,所以又稱三元,理法。
元明以前,多以山川形勢,論斷於陰陽、五行生剋之理,即以巒頭為重,諸如:晉人郭璞《葬經》;元明以後,注重天心合運,以理氣為重,效地法天,諸如:邵雍「卦氣運會」之說盛極。
中國風水學中「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於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此外,還有「日法」用於選擇吉日良辰以事興造;「符鎮法」為補救各法選擇不利的措施。中國風水學按照應用對象:又分陽宅風水,即陽宅相法,專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擇址布形;陰宅風水,即陰宅葬法,專司死者的陵墓墳家的擇址布置。
中國風水學對於住宅所處環境不同,又有所謂井邑之宅、曠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區分,如《三元地理》,在風水學應用上,又各有所側重。對於曠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因其與周圍自然地理環境關係密切,多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則因其外部環境的限制,常以形法、理法並舉。
中國風水學的形勢派,注重覓龍、察砂、觀水、點**、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氣派,注重陰陽、五行、干支,八卦九宮等相生相剋理論,並且,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現場操作工具棗羅盤,確定選址規劃方位。中國風水學無論形勢派,還是理氣派,儘管在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實際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須遵循如下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剋原則。
風水理論實際上就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氣象學、環境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其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贏得最佳的天時地利與人和,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現在有學者將風水學又具體歸納為這樣一些原則:
。風水學原則
【整體系統原則】
整體系統論,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產生的;作為一種樸素的方法,中國的先哲很早就開始運用了。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風水學充分注意到環境的整體性。《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陰宅須擇好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有來龍昂秀,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為有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大旺門庭」。
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它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壯卦》提出:「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貸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
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土質也不一樣,建築形式亦不同,西北乾旱少雨,人們就採取**居式窯洞居住。窯洞位多朝南,施工簡易,不佔土地,節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涼,人可長壽,雞多下蛋。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採取欄式竹樓居住。《舊唐書南蠻傳》日:山有毒草,虱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干欄。」樓下空著或養家畜,樓上住人。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此外,草原的牧民採用蒙古包為住宅,便於隨水草而遷徙。貴州山區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華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創立的。
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台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相適應。
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湖南嶽陽縣渭洞鄉張谷英村就處於這樣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來這裡定居,五百年來展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間房子串通一氣,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
依山的另一種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蓋著山坡,從山腳一起到山腰。長江中上游沿岸的碼頭小鎮都是這樣,背枕山坡,拾級而上,氣宇軒昂。有近百年歷史的武漢大學建築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設計師充分考慮到特定的風水環境,依山建房,學生宿舍貼著山坡,象環曲的城牆,有個城門形的出入口。山項平台上以中孔城門洞為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別立於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有城堡之壯,顯示了高等學府的弘大氣派。
六朝古都南京、濱臨長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龍盤之勢。其四邊有秦淮入江、沿江多山磯,從西南往東北有石頭山、馬鞍山、幕府山;東有鐘山;西有富貴山;南有白鷺和長命洲形成夾江。明代高啟有詩讚日: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中國的地理形勢,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條大的緯向構造,如天山-陰山緯向構造;昆崙山-秦嶺緯向構造,南嶺緯向構造。《考工記》云:「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龍脈源於西北的昆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龍脈的形與勢有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是遠景,形是近觀。勢是形之崇,形是勢之積。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住於外,形住於內。勢如城郭牆垣,形似樓台門弟。勢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單座的山頭。認勢惟難,觀形則易。勢為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
在龍脈集結處有朝案之山為佳。朝山案山是好似於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擁著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擋風,並且很有曲趣之情。如《朱子語類》論北京的大環境云:「冀都山脈從雲中來,前則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山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案,江南五嶺諸山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過於冀,所謂無風以散之,有水以界之。」這是北京城為中心,以全國山脈為朝案,來說明北京地理環境之優越。
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凶,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乃大。
【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地質對人的影響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土壤中含有元素鋅、鉬、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氣中,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軌在《耳談》云:「衡之常寧來陽立錫,其地人語予云:「凡錫產處不宜生殖,故人必貧而遷徙。"比《耳談》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經》也記載了不少地質與身體的關係,特別是由特定地質生長出的植物,對人體的體形、體質、生育都有影響。
第二、潮濕或臭爛的地質,會導致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皮膚病等。潮濕**之地是細菌的天然培養基地,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是地球磁場的影響。地球是一個被磁場包圍的星球,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時刻對人生著作用。強烈的磁場可以治病,也可以傷人,甚至引起頭暈、嗜睡、或神經衰弱。中國先民很早就認識了地磁,《管子地數》云:「上有磁石者,下有銅金。」戰國時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針,皆科學運用地磁之舉。風水思想主張順應地磁方位,根據不同的地質形態,分別採用順逆縮綴開穿離沒對截犯頓十二種點**方法。楊筠松在《十二丈法》指出:「直衝中煞不堪扦,堂氣歸隨在兩(寸)邊。依脈稍離二三尺,法中開杖最精元。」這就是說要稍稍避開來勢很強的地磁,才能得到吉**。風水師常說巨石和尖角對門窗不吉,實際是擔心巨石放射出的強磁對門窗里住戶的干擾。
第四、是有害波的影響,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雙層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複雜的地質結構,都可能放射出長振波或污染輻射線或粒子流,導致人頭痛,旋暈、內分泌失調等癥狀。
以上四種情況,舊時風水師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能用科學道理加以解釋,在實踐中自覺不自覺地採取迴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水質分析原則】
怎樣辨別水質呢?《管子地貞》認為:土質決定水質,從水的顏色判斷水的質量,水白而甘,水黃而糗,水黑而苦。風水經典《博山篇》主張「尋龍認氣,認氣嘗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氣香,主上貴。其色白,其味清,其氣溫,主中貴,不足論。」《堪輿漫興》論水之善惡云:「清漣甘美味非常,此謂嘉泉龍脈長。春不盈兮秋不涸,於此最好覓佳藏。」「漿之氣味惟怕腥,有如熱湯又沸騰,混濁赤紅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順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終年不斷,熱氣騰騰,當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藥還見效。后經檢驗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經西山經》記載,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雲南騰衝縣有一個「扯雀泉」,泉水清澈見底,但無生物,鴨子和飛禽一到泉邊就會死掉。經科學家調查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氫,這是殺害生物的巨毒物質。《三國演義》中描寫蜀國士兵深入荒蠻之地,誤飲毒泉,傷亡慘重,可能與這種毒泉有關。在這樣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莊的。
中國的絕大多數泉水具有開價值,山東濟南稱為泉水城,福建省現礦泉水點159o處,居全國各省之最,其中可供醫療、飲用的礦泉水865處。廣西鳳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白,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變味。江西永豐縣富溪日鄉九峰嶺腳下有眼一平方米的五味泉,泉水有鮮啤那種酸苦清甘的味道。由於泉水是通過地下礦石過濾的,往往含有鈉、鈣、鎂、硫等礦物質,以之口服,沖洗、沐浴,無疑有益於健康。
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這條原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
【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位於地球北半球,歐亞大6東部,大部分6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於採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律書》云:「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風有陰風與陽風之別,清末何光廷在《地學指正》云:「平陽原不畏風,然有陰陽之別,向東向南所受者溫風、暖風,謂之陽風,則無妨。向西向北所受者涼風、寒風,謂之陰風,宜有近案遮攔,否則風吹骨寒,主家道敗衰丁稀。」這就是說要避免西北風。
風水學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為東,火為南,金為西,水為北,土為中。其二、以八卦的離為南,坎為北,震為東,兌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為東,丙丁為南,庚辛為西;壬癸為北。以地支的子為北,午為南。其四,以東方為蒼龍,西方為白虎,南方為朱雀,北方為玄武,或稱作:「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吳興志談起》記載宋代吳興郡治的布局:大廳居中,譙門翼其前,「卞蒼」擁其後,「清風」「會景」「銷署蜿蜒於左,有青龍象。」「明月」一樓獨峙西南,為虎距之形,合陰陽家說。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情操,地靈方出人傑。
【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儘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論**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沒,欲其顯而不彰揚暴露,欲其靜而不幽囚啞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適中的風水原則早已在先秦時就產生了。《論語》提倡的中庸,就是無過不及,處事選擇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呂氏春秋重已》指出:室大則多陰,台高則多陽,多陰則蹶,多陽則接,此陰陽不適之患也。」陰陽平衡就是適中。
風水理論主張山脈、水流、朝向都要與**地協調,房屋的大與小也要協調,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門大不吉,房大門小不吉。清人吳才鼎在《陽宅撮要》指出:「凡陽宅須地基方正,間架整齊,若東盈西縮,定損丁財」。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中國歷代的都城為什麼不選擇在廣州、上海、昆明、哈爾濱?因為地點太偏。《太平御覽》卷有記載:「王者受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洛陽之所以成為九朝故都,原因在於它位居天下之中,級差地租價就是根據居中的程度而定。銀行和商場只有在鬧市中心才能獲得更大效益。
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順乘生氣原則】
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於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
由於季節變化,太陽出沒的變化,風向的變化,使生氣與方位生變化。不同的月份,生氣和死氣的方向就不同。生氣為吉,死氣為凶。人應取其旺相,消納控制。《管子樞言》云:「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則以其氣。」《黃帝宅經》認為,正月的生氣在子癸方,二月在丑艮方,三月在寅甲方,四月在卯乙方,五月在辰巽方,六月在乙丙方,七月在午丁方,八月在未坤方,九月在申庚方,十月在酉辛方,十一月在戌乾方,十二月在亥壬方。風水羅盤體就現了生氣方位觀念,風水理氣派很講究這一套。
怎樣辨別生氣呢?明代蔣平階在《水龍經》中指出,識別生氣的關鍵是望水。「氣者,水之母,水者,氣之止。氣行則水隨,而水止則氣止,子母同情,水氣相逐也。行溢於地外而有跡者為水,行於地中而無表者為氣。表裡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氣趨東趨西,即其水或去或來而知之矣。行龍必水輔,氣止必有水界。」這就講清了水和氣的關係。
明代的另一位風水大師瘳希雍在《葬經》中指出,應當通過山川草木辨別生氣,「凡山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藹藹,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鍾而來休。雲氣不騰,色澤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乾涸,如是者,非山岡之斷絕於掘鑿,則生氣之行乎他方。」可見,生氣就是萬物的勃勃生機,就是生態表現出來的最佳狀態。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宋代黃妙應在《博山篇》云:「氣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氣未上,山走趨,不可扦;氣不爽,脈斷續,不可扦;氣不行,山壘石,不可扦;扦就是點**,確定地點。
風水理論認為:房屋的大門為氣口,如果有路有水環曲而至,即為得氣,這樣便於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饋信息,如果把大門設在閑塞的一方,謂之不得氣。得氣有利於空氣流通,對人的身體有好處。宅內光明透亮為吉,陰暗灰禿為凶。只有順乘生氣,才能稱得上貴格。
【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有彖日: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
改造風水的實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風水的成功範例。岷江泛濫,淹沒良田和民宅,李冰父子就是用修築江堰的方法馴服了岷江,岷江就造福於人類了。
北京城中處處是改造風水的名勝。故宮的護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鎮玄武。北海金代時蓄水成湖,積土為島,以白塔為中心,寺廟以山勢排列。圓明園堆山導水,修建一百多處景點,堪稱:「萬園之園」。
中國的鄉村建設很注重改造風水。如果我們下功夫,花氣力翻撿一遍歷史上留下下的地方志書和村譜,族譜,每部書的卷都敘述了地理風水,細加歸納,一定會現許多改造風水的記載。就目前來講,如深圳、珠海、廣州、汕頭、上海、北京等許多開放城市,都進行了許多的移山填海,建橋鋪路,折舊建新的風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風水學者的任務,就是給有關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使城市和鄉村的風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於人民的健康長壽和經濟的展.
。地震與「風」「水」「龍脈」
國際東西方大學董斌研究員:如果是學者,不妨請走出來,大家交流交流,所謂龍,就是「山」的形象的說法,是上風上水的庇護地,因為地勢較高遠,地形地貌較複雜,才被前人形象的稱為「龍」,一般的上風上水的地方,就是龍脈,脈不僅僅指山,也指水,俗話說「地脈」、「水脈」。在地理學名詞中,「地脈,英文earthpu1se,翻譯為「大地脈動」,「水脈」即「水脈波(水流脈動apuLse)」,這些都是風水場,風水就是科學,但是既懂科學又懂環境景觀生態堪輿風水學的人太少了。
在古代的東方,因為認識不到這些現象都是可以通過科學名詞定義的自然堪輿風水現象,把龍脈理解為「山脈」是可以理解的,這個出自於遠古人的圖騰崇拜和對大自然的敬畏,叫做「龍脈」,非常形象,力量巨大而變幻莫測,這是中國古代關於「龍」的描述,是一種擬物修辭的描述。事實上,自然界的山脈運動也確實是力量巨大。足以用「龍」這一名詞來描繪,也許遠古人類所見過的強烈地震正如他們所曾見到的食肉恐龍一樣「張牙舞爪」兇猛可怕。《左傳》上說「龍降於絳郊」,古人一定見過龍這種生物,這是一定的,只是後來這種只局限於生活在中國的動物滅絕了,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保護瀕臨滅絕的珍惜生物,這些生物存在,說明生態與人類和諧相處,實現了人與生態的和諧相處。最近幾天,因為學術研究項目,我經常跟我們的成中英校長交流,談到主體與客體要實現和諧共生的問題,我們一談就是幾個小時,講這個問題,科學的觀點不能否定,迷信的東西和神秘的觀點一定要放棄、拋棄。
以北京為例,北京西北,百望山、玉泉山、西山,就是北京的「地理龍脈」,這裡的「地理龍脈」要揮好作用,就能起到擋風沙、阻擋污物進入北京的作用,這裡一定要建設好,保護好。眾所周知,北方的西北風季節時間很長,西北向的風流對北京有很大的影響。北京西北這裡的優美的自然景色聚合了生態宜居環境的很多功能、大部分功能,這裡也是中國的「人文龍脈」,中國最早的大學教育從這裡起步,眾多高等學府,而且他們都建設在有優美的自然環境的區域和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基礎的區域。但是,北京西北郊的阿蘇衛垃圾填埋場和六里屯垃圾填埋場,建在了北京市西北郊的山區,這個就是缺乏環境景觀與環境生態管理意識和環境景觀與環境生態管理統籌規劃的表現,作為主要致力於研究生教育和高等學術研究的教育機構,國際東西方大學環境生態管理學院計劃將要開設這個課程的碩博士學位。
在地理學的名詞中,「地脈(earthpu1se大地脈動)」、「水脈波(水流脈動apuLse)」,這些都是風水場,這些風水就是科學,比如「水脈波」,水脈波是地下水在流動時因受到障礙產生衝擊而形成電力和磁力場。這種波動力量能穿透地表到達地面,使建築物牆體開裂,植物生長不旺盛,也可以讓人體腦波和電磁體生混亂,妨礙生理律動,如長期處於水脈波之上會導致中風、血壓升高、心脾肥大等疾病。比方說:「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睡得很不舒服,而換個地方反而會改善,這就是水脈波造成的直觀表現。這在東亞地區千年以來一直被理解為「瘴氣」和「風水」。
地震與所謂的「龍脈」(包括地脈與水脈波)的變化相關么?這個是一定的。地震引龍脈變化,「地脈,earthpu1se,也就是大地脈動」和「水脈波,apuLse,即水流脈動的運動變化,大地脈動也就包括板塊運動,中國地質調查局日前召開汶川地震及其誘次生地質災害情況分析會,對災情進行「會診」。初步認為,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塊惹的禍,是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地球每隔十幾年就要爆間隔性的變化,這是地震學家共知的事情。地球上的十幾個板塊之間的邊界上都存在著相對運動,另外每隔左右太陽的變化有一次高峰,即黑子相對數有極大,這個也是天體運動場、風水場。
。風水學的起源與流派
風水學又叫堪輿學,其起源久矣!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動。春秋時,《尚書》中有:「成王在豐,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的記載。至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有「孝武帝時聚會佔家問之,某日可取乎?……堪輿家曰不可」的記載。到明朝時,大軍事家,也是堪輿名家,《郁離子》的作者劉基,在一次南遊中行至大嶼山一帶,曾感言:「奇哉大嶼山,日後定可富甲天下!(大嶼山,即香港第二大島。)」而今事實證明了他的推斷。在我們對他精湛的堪輿造詣所折服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堪輿這門學術的神妙!
那麼何為堪輿?《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堪即天,輿即地,堪輿學即天地之學。它是以河圖洛書為基礎,結合八卦九星和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運行和地氣流轉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論體系,從而推斷或改變人的吉凶禍福,壽夭窮通。因此堪輿(風水)與人之命運休戚相關。
從之所以叫風水上又可以看得出,風和水在整個堪輿界學術理論中的重要性。其實,研究風和水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研究「氣」。《皇帝內經》曰:「氣者,人之根本;宅者,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順之則亨,逆之則否。」《易經》曰:「星宿帶動天氣,山川帶動地氣,天氣為陽,地氣為陰,陰陽交泰,天地氤氳,萬物滋生。」因此,可以看出氣對人的重要性。但為什麼要研究風水呢?其實,氣與風水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古書載:氣乘風則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又說:「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水龍經》也有「水飛走則生氣散,水融注則內氣聚」,「未看山時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等等,都說明了風和水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從宏觀上講,靠水的地方就比不靠水的地方要展的快。比如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在二十世紀中葉,亞洲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得風氣之先,於六、七十年代經濟飛增長,一躍而成為亞洲經濟的排頭兵,給整個亞洲經濟帶來新的活力,為世界所矚目,被稱作亞洲四小龍。然而當你去研究他們時現,他們所處位置不同,語言文化不同,經濟體制也不同,但是卻有一個驚人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環海地區。這種現實情況與風水理論不謀而合。而今,經濟展日新月異的我國,也是沿海地區較內6展更為迅猛。當然象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風水理論的真實性和實效性。
自古以來,風水學界的著述,汗牛充棟,浩若煙海,門派也是百家爭鳴,派別林立,但主流無非是形勢和理氣兩派。形勢派注重巒頭方位的結合,理氣派注重時運生克的原理,雖各有所長,但上升到一定層次,其結果、效應卻是一致的,可謂是殊途同歸。
風水學流派
(一)巒頭派:
(1)形勢派
(2)形象派
(3)形法派
(二)理氣派:
(1)八宅派
(2)命理派
(3)三合派
(4)翻卦派
(5)三元九星飛星派
(6)五行派
(7)玄空大卦派
(8)八卦派
(9)九星奇門飛泊派
(1o)奇門派
(11)陽宅三要派
(12)廿四山頭派
(13)星宿派
(14)金鎖玉關派
一、形勢派的原理
一提起形勢派,人們就會想到以形勢論吉凶的風水祖師管輅和郭璞。形勢派偏重地理形勢,主要是以龍、**、砂、水、向來論古凶。形勢派雖然分巒頭派、形象派、形法派這三個小門派,但實際上這三個小門派是互相關聯的,並沒有完全分離。
1、巒頭派。巒頭表示自然界的山川形勢,自然地理的巒頭包括龍、砂、山。龍是指遠處伸展而來的山脈;砂,是指**場四周三百六十度範圍之內的山丘;山,是指**場外遠處的山峰。
2、形象派。形象實際上是風水中一門高深的學問,因為它是把山的形勢生動地看做某一種動物或其他物體。例如某個山的形狀象一隻獅子。有關形象的名稱很多,如美女照鏡、七星伴月等不勝枚舉。
3、形法派。形法指的是在形象化派的基礎上展開的巒頭中的一些法則,主要是論述形象與**場配合的法則。例如有一條道路與**場對沖,在形法派中稱為「一箭穿心「。
總之看形象的,離不開山體(巒頭):看山體的,也脫離不了形象和形法。在中國很多山勢高崇的地方,由於其山勢影響大,很多風水師都重視山勢形象與巒頭。
二、理氣派又稱屋宅派或三元理氣派。
由於理氣派將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星象、神煞、納音、奇門、六壬等幾乎所有五術的理論觀點都納入其立論原理,形成了十分複雜的風水學說。正因為理氣派過於繁雜,才分出許多小的門派,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學習風水學的人要特別注意選擇,否則不但學不到東西,還可能做出凶禍的風水來。
1、八宅派。八宅派綜合起來只有兩點:一是將坐山配遊星論吉凶。所謂遊星就是:伏位、天醫、生氣、延年四吉星和五鬼、絕命、禍害、六煞四凶星。以此八星根據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別將此遊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則吉,配凶則凶。二是根據住宅八卦坐山,分為東四宅與西四宅,然後與人命結合,即東四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論吉凶。一般來說,八宅派計算命卦都是以年支為準。換句話說,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如果性別相同他們的命卦都是相同的,對他們的風水布局也是相同的。那麼一年之中出生有幾百萬人,按照八宅派風水觀點來論,他們都在一個共同點上。因此,八宅派的風水理論過於簡單粗略。特別是東西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的觀點更是粗陋不堪,難以準確。希望淘寶網女裝天貓淘寶商城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www.taobar8.com學習風水的讀者千萬不要照搬不誤。但以遊星論吉凶,在放門路或在室內布局與玄空飛星配合起來可有參考價值。具體用法筆者在後面再做論述。
2、命理派。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廿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飛星進行風水布局,配合裝飾顏色等,對各類陽宅的室內裝璜以及風水調整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3、三合派與二十四山頭派。以山水為主,將廿四山與坐宅配山論生克關係,所謂坐宅山,實際上是指坐宅在羅盤上的五行與宅外山峰或各個建築物之間構成的五行生剋關係。配水則以十二長生位來論吉凶。十二長生就是命理學中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一般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來去論吉凶,主要是用於陰宅。但在三合派中向上配水與十二長生存在陰陽混雜之象,運用起來往往會有偏差。所以筆者提醒學風水的易友,以十二長生論水的來去之吉凶,不可全用,一定要分辨陰陽,配盡陰盡陽為善。
4、翻卦派。以八卦翻出九星卦為主,然後再配合山水以論吉凶。翻卦派有幾種翻法,如輔星翻卦,又名黃石公翻卦法,它是根據納甲起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來推斷吉凶。
5、玄空飛星派。是將山向配合元運挨排山向,元盤九星,從而看水山配合室內布局論旺衰吉凶。所謂玄空九星指的是:一白在坎為貪狼,二黑在坤為巨門,三碧在震為祿存,四綠在巽為文曲,五黃中央為廉貞,六白在乾為武曲,七赤在兌為破軍,八白在艮為左輔,九紫在離為右弼。玄空學的實質就是注重元運的旺與衰,以及1―9九個數字的生克制化與命局中喜忌配合、只要讀者能把握住這一點,就算是玄空學已入門,一般來說就可以為人調整室內風水。但要把握玄空學的真髓,當然還要深入學習。
6、星宿派。星宿派指的是二十八宿,如亢金龍、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等,分別代表五行屬性。根據坐向論生克,主要是用來徇二十四巒頭的理氣吉凶。
理氣派中的奇門派、五行派、玄空大卦派以及金鎖玉觀派和紫微大數派等等。
有關風水派別,嚴格地說起來就是形勢派和理氣派。它們的理論也是彼此滲透、互相融通的,這正是萬法歸宗之意。所以,學習風水學要對兩派的精華兼收並蓄。既要精通理氣派,也要吸收形勢派的精髓。但由於風水學門派繁多,有用和無用駁雜其中,學習者一定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要走入風水學的誤區。
風水學是一種傳統文化現象,一種廣泛流傳的民俗,一種擇吉避凶的術數,一種有關環境與人的學問,一種有關陰宅與陽宅的理論與實踐系統的理論,是人們長期實踐經驗的積澱。從現代科學理論來看,風水學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環境景觀學、生態建築學、宇宙星體學、地球磁場方位學、氣象學和人體信息學合一的綜合性科學。
。風水學的真正內容
益福堂的個人理解,認為中國的風水學主要有下面十種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要全面考慮,綜合分析,統籌兼顧的。
一:觀天。宇宙星體對人的作用。
古人十分注重太陽月亮星宿對人類的影響,在風水上主要表現在採光、立向、選日方面。
元運年月日時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環所形成的,所以天體的運動對人的影響作用是無容置疑的。所謂堪輿,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萬物。觀察天,了解天,天光上臨,地德下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據天星來選擇風水地也就成了風水學中最原始的最基礎的學問了。
二:辨質。風(空氣)、水、地(土)的質,對人的作用。
這是風水學的基礎。
這裡所指的風為人呼吸的空氣,水為人吃的水,源頭水,土為種莊稼的土、**位中的土。因為空氣、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如果風(空氣)質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則會造成生物不好,引人病,致人生災,我想這是誰也不會否認的。
古代風水師主要有望氣聞氣等方法以測定空氣質量,品水養魚等方法以測定水的質量,捏土嘗土等方法以測定土的質量。
雪心賦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據目測定風水土的質量的方法之一。
三:察形。風水地的形貌情意對人的作用。
這裡所指的風,既是空氣,也是空間。水,是由水積累而成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積累而成的山崗嶺脈。後來風水學家把陰陽宅所在位置(**位)後面有直接聯繫的山脈稱之為龍,其他的山崗稱之為砂。
人類在繁衍生息,治國安民,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現觀察天象,勘察地貌,了解地形,分辨地質非常的重要,關係到人類的存亡興衰,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敗,於是就形成了風水學的原始理論---地理。
風水家現,山水的形狀體貌是會影響到人類的行為和吉凶的。
風水學還把山川空間人格化人性化,按山川空間三者的形態表示理解為情意表示。有情於陰陽宅者為吉,無情於陰陽宅者不吉,反情於陰陽宅者為凶。這是風水學中高等層次的學說。
這些內容風水學稱之為形體學。可在風水典籍青烏經、葬經,雪心賦、撼龍經、疑龍經、微賦、人子須知等書中有較詳細的說明。
四:乘氣。風水地的氣對人的作用。
風水學認為風水地三者中有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氣存在,這種氣不是空氣的氣,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間流通、會聚、孕育、體現出來的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表,不能用羅盤測量的東西。氣有吉氣凶氣中氣之分。能意會得這種氣,能接收生氣,摒棄凶氣,才可以達到風水學的最高境界。所以乘氣是風水學的頂尖技術。
葬書謂「氣以生和,氣因形來,氣以勢止,氣以土行,氣以龍會」「形止氣蓄,化生萬物」「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是也。
益福堂的內證生氣十法、外證生氣十法、風水的吉氣凶氣三文中有識氣方法介紹。
五:測方。風水地的磁場方位對人的作用。
這是風水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的測量工具就是羅盤。根據古人的經驗,現陰陽宅前後左右的山水所在的方位,與陰陽宅的方向和位置相互作用,會對人類有直接間接的影響,會左右到人類的生死存亡,興衰禍福,吉凶休咎。因而產生了大量的學說來演繹來推論。風水學家稱之為理氣。
理氣最主要的有六類:
1:用先天八卦靜態配合論。
2:用後天八卦動態平衡論。
3:用凈陰凈陽法納甲九星論。
4:用三合生旺墓論。
5:用天星配合山水論。
6:用山水空實配合三元九(八)運論。
每類又分多種學派。各派內容有的互不相通,有的大相徑庭,有的互相攻擊。
理氣是風水學中最寵大,最複雜,真假難分,高低莫辨的內容。是最多糟粕的地方。是最受人們攻擊的學術。因為很多理氣內容玄而又玄,無法用科學解釋和事實驗證而難以自圓其說。
六:定位。陰陽宅的位置選擇和方向選擇。
掌握了上述原理后,那就可以選擇確定陰陽宅的位置了。風水學中謂之點**。
點**是風水學的核心,因為風水師的所有努力都是以陰陽宅為基礎為中心來推論的。所有風水地環境都是圍繞針對陰陽宅來生作用的。因為只有真**正**,才是風水地生氣會聚之所,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的。
選好陰陽宅的位置后,然後選擇建造最合適的方向,以接收承納四周山水空間的生氣。謂之立向,立向也就成了風水的關鍵。
大家看古代官衙的建築,都是座北朝南,子山午向。可見風水學是很注重方向選擇的。
七:擇時。風水地與時間配合對人的作用。
古人現,在不同的年月日時,建造不同方位的陰陽宅,也會對人的興衰禍福有很大的作用,甚至一些國家大事社會大事人生大事,也可以藉助時間的選擇而增加福氣或成功。於是就創造了一種選擇時間的學說。風水學中謂之日課。日課學主要有造命、天星、河洛、斗、奇門、六壬、演禽、紫白等。
風水家們還現三元九運的時間段的不同,也會不同地影響陰陽宅的好壞。所以就形成了三元玄空六法等多種學派。
因為時間是由天地運動產生由人類感知的東西,既然人與天地為一體,那時間對人所起的作用也就合乎邏輯了。
根據上面分析,風水學說,既包含天、地、風、水等物質,還把時間納了其中,是一種空間時間的統籌組合,是一種最為全面最為系統的宏觀分析與優化。
八:施工。陰陽宅的設計施工與風水地的改善。
中國風水學把在建造陰陽宅中的設計施工,視作為跟隨陰陽宅建造總個過程的必須掌握的方法。如陽宅建造的方向,採光,大小尺寸,高低,顏色,房間,灶,床,門,傢具等的內局選擇安排,還有井,門樓,路,橋,廁,出水口等的外局設計與安排等等。
古人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不好的環境是可以人工改變的。所謂目力之巧,工力之具。
從古代村落中的後龍山,水口山,大量種植和嚴厲保護樹林,就可以知道古人是很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還有如用改河、建橋、築路、挖塘、圍牆、建塔等很多方法來改變風水地,以獲得良好的人居環境。這就是風水學的功勞。
風水學稱這些為工力做法,這也是風水家們必修的課程和必做的功夫。所以古代的風水師同樣也是建築設計師。
九:循禮。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風俗禮儀。體現孝道的重要方式。
安葬先祖,是中國人慎終追遠,尊祖敬宗的最佳方式,所謂入土為安,人從地里生,還回地里去,選個山環水抱,山清水秀,靈氣集中,生氣盎然的地方安置祖先屍骨,立個碑,建個墓,刻上祖宗名字,讓後人能瞻仰先人,緬懷祖德,能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這對中國人的倫理建設和社會進步,其意義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風水學規定,在安葬先人過程中,還要按一定的儀式進行,以寄託後人的哀思與表現後人的孝道。
在建造陽宅時,在社會或人生的重大事件時,也都要按一定儀式與程序來進行。雖然這些儀式的規定各地有所不同,但這也是風水學的實用內容和不可忽缺的組成部分。有了這些儀式,才能將風水學的實施有步驟有禮節的完成。這也就形成為一種中國民俗遺產。
十:積德。勉人盡孝,勸人為善,催人向上,使人得福,告訴人們順應自然規律、優化自然環境來改善提高人生和社會。這是風水學的基本理念與最高目標。
中國古人認為,天地人是一體的,人的心靈與天地的靈氣是相通的。美好的心靈才能和美好的風水地同氣感應,有美好心靈人才能得到美好的陰陽宅,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善待。反之,有醜惡心靈的人是無法得到美好的陰陽宅的,只能得到醜惡的陰陽宅,也就只會得到風水地的凶氣懲罰的。所以風水學十分重視風水用戶和地師的心靈的塑造與凈化,十分重視道德的修養與積累。福由心生,地由心造。
風水可以改天命而奪神功,這是古人對風水學的高度肯定。風水學告訴人們要能順應自然規律,做到天人合一,要優化自然環境,這樣就有了好的陰陽宅,有了好的風水地的吉氣感應與蔭庇,自己和後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財貴秀,百福臻臨,如果人人家家都能獲得好風水地而吉祥,社會就會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諧,民族國家也就會因人人有為家家達社會和諧而興旺,這就是風水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所在。
根據上面分析,
因此可以說,中國風水學是宇宙星體學、天文學、天體運行方位學、地球物理學、地磁方位學,水文學、地質地貌學、環境景觀學、自然生態建築學、社會倫理學、美學、人體信息學、氣象學、空間選擇學、時間選擇學、民俗學、做人哲學、玄學、易學、預測學、陰陽學、五行學、形氣學、理氣學、日課學等等一門龐大的綜合類學科。
這是中國古人的偉大智慧的結晶,這是我們後人所應學習繼承,應大力揚光大的。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風水不是萬能的,風水也只是影響人生的一種力量(詳見拙作論地理命理對人生的作用一文)。中國風水學雖博大但雜亂,雖精深但虛玄,雖可驗證但少數據,雖有作用但多無科學根據,尚存在很多局限性,廣而無邊,深不見底,艱以學習,難以操作,尚泥古不化,裹足不前,為此,但願風水同行們能摒棄成見,在考古踐今的同時,努力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地豐富他,充實他,完善他,提升他。是所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