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農繼位嘗百草 地皇歸位火雲宮

第三章 神農繼位嘗百草 地皇歸位火雲宮

朱襄氏又名烈山氏,火德之體。烈山氏生來就有異象,他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幾乎是全透明的,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見,還能看得見吃進去的東西。族人認為他不是一個平凡人,因此都對他很好。

烈山氏小時候很聰明,那時候伏羲已經是天下共主了,伏羲教會人們捕魚讓人類有了更多的食物,不再餓死,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人類的數量大大的增加,而採集果子和捕魚已經不能養活那麼多人了,人族又有餓死的了。烈山氏常常就在想有什麼能使人不在餓死呢?

一天,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銜著一棵五彩九穗谷,飛在天空,掠過烈山氏的頭頂時,九穗谷掉在地上,烈山氏見了,拾起來埋在了土壤里,後來竟長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裡揉搓後放在嘴裡,感到很好吃。於是他教人確倒樹木,割掉野草,用斧頭、鋤頭、耒耜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

他現這穀子每年都會成熟一次,所以他領導自己的部族燒山為田,將穀子種在地里,每年等著收割穀子,慢慢的部落以穀物為主食而畜牧之術則成為輔助之物,周圍的小部落聞聽烈山部落的人不用冒險狩獵,不用四處去採摘果實,只要辛苦一點努力耕作農田就可以吃飽肚子,一時不少無法養活族人的小部落整個的來到烈山部落,加入烈山部落中。

伏羲聽過烈山氏的名聲后考驗了他的才能認為烈山氏有能力繼承他的位子,於是在伏羲功德圓滿回火雲宮之前將人皇的位子傳給了烈山氏

烈山氏在接任伏羲成為人皇之後,便開始在整個人族推廣耕作之術,人族因其教授眾人耕作之術便將其尊稱為「神農」,又因烈山氏燒山為田有火德,故也被稱為「炎帝」。

神農氏教民種五穀后,並不單單靠天而收,還教民打井汲水,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同時,他還明了陶器,解決了人類的生活用具——器皿和陶盆、陶罐等。

農業的出現,人類的勞動果實已有剩餘,這時,神農氏設立集市,讓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東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換,從而出現了原始的商品交易。還治麻為布,使民著衣裳。更削木為弓,以威天下。

神農之教曰:「丈夫丁壯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飢,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受其寒,故身自耕妻親蠶以為天下先。」神農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此時人們不知山林中的植物並不是所有的都能吃,而有些是有毒的,人民常有被毒死的,神農不忍便立誓走遍天下,嘗遍百草、使人們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那些吃了有害,而那些吃了有益,神農下定決心后便離開部落在洪荒各地遊盪,以圖嘗遍百草。

他帶著一批臣民,從家鄉隨州歷山出,向西北大山走去。他們走哇,走哇,腿走腫了,腳起繭了,還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一個地方。只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山上長滿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聞到了香氣。神農他們正往前走,突然從峽谷竄出來一群狼蟲虎豹,把他們團團圍住。神農馬上讓臣民們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打走一批,又擁上來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都趕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條條一塊塊傷痕,後來變成了皮上的斑紋。

這時,臣民們說這裡太險惡,勸神農回去。神農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麼能回去呢!」他說著領頭進了峽谷,來到一座茫茫大山腳下。

這山半截插在雲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回去。神農搖搖頭:「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麼能回去呢!」他站在一個小石山上,對著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辦法。後來,人們就把他站的這座小山峰叫「望農亭」。然後,他看見幾隻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過來。神農靈機一動,有了!他當下把臣民們喊來,叫他們砍木杆,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層,才搭到山頂。傳說,後來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習神農的辦法。

神農帶著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紅的、綠的、白的、黃的,各色各樣,密密叢叢。神農喜歡極了,他叫臣民們防著狼蟲虎豹,他親自採摘花草,放到嘴裡嘗。為了在這裡嘗百草,為老百姓找吃的,找醫藥,神農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幾排冷杉,當做城牆防野獸,在牆內蓋茅屋居住。後來,人們就把神農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著火光把它詳細記載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饑,哪些能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裡一嘗,霎時天旋地轉,一頭栽倒。臣民們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經不會說話了,只好用最後一點力氣,指著面前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慌忙把那紅靈芝放到嘴裡嚼嚼,喂到他嘴裡。神農吃了靈芝草,毒氣解了,頭不昏了,會說話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們擔心他這樣嘗草,太危險了,都勸他還是下山回去。他又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麼能回去呢!」說罷,他又接著嘗百草。

他嘗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嘗,還是用木杆搭架的辦法,攀登上去。一直嘗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這裡的山山嶺嶺。他嘗出了麥、稻、穀子、高粱能充饑,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後來的五穀。他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叫臣民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

神農嘗完百草,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饑的五穀,醫病的草藥,來到回生寨,準備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原來,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正在為難,突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從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氣瀰漫。

為了紀念神農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把神農升天的回生寨,改名為「留香寨」。

如此數年時間神農找出了許多可以食用的植物,也多次中毒,最多的時候曾一日中了七十次毒,雖然每次都靠著自己強健的身體和豐富的藥草知識挺了過去,但是毒物已然將他的身體弄跨,而且毒素也潛伏在了他的身體裡面,已經無法在經受毒藥的侵襲。

這一日神農在採藥之時不小心被毒蛇所咬傷,本來以他的身體是可以將毒抗住的,但是沒想到蛇毒又將潛伏在他體內的毒素引了出來,數毒並神農卻是扛不住了,神農只覺的肚中如翻江倒海一般,腸胃好像糾纏在一起,火燒一般的疼,就在這時神農還在考慮族人的問題「我快要死了嗎?我不甘心啊!還有好多東西能不能吃、有沒有毒還未測出,治療蛇毒的東西也還未曾找到,族人若是被蛇咬到可如何是好?」

慢慢的他的意識開始模糊,就在這時神農看見一位道人駕祥雲而來,落在自己身前,喂自己吃了一丸仙丹,過了一會他覺得自己好了,不但體內以前留下來的毒全部消失了,而且身體比以前似乎更好了。

神農忙起身拜倒:「神農謝過道長救命之恩。」

那道人道:「你可認得我?」

神農抬頭一看覺得有些面熟,思索一陣突然想起這不是青丘山紅蓮聖人嗎,是天皇伏羲的老師啊?神農忙拜倒:「神農見過老師。」

楊清問道:「你嘗盡百草身中劇毒,險些喪命這又是何苦呢?」

神農正色道:「老師是仙人自然不知凡人的苦楚,我人族體質孱弱,若是得病沒有藥物醫治就只有死亡一條路,今我嘗盡百草為族人尋得活路,縱使我身死也絕不後悔!」

楊清哈哈笑道:「好好好,如此心繫人族安危,確實可以為人皇。你終究是個凡人,沒有神通,今日我傳你神通你可願學?」

神農思忖:「我若學了老師必然可以嘗出更多的草藥。也不再懼怕毒物了,豈不甚好?」當下連忙拜倒:「弟子願在老師門下修行。」

楊清笑道:「今日為師送你一個見面禮。」言罷取出一根木鞭,這鞭名喚赭鞭,乃是用乙木之英所煉成的寶物,可辨識萬千草木,只要用此鞭打過便可知這種植物有毒無毒。

自此,楊清每日就在青丘山教神農日習玄清,夜習治國之策,神農也常常求教藥理,楊清自無不傾囊相授之理。

神農天資聰穎,數年之後已有所成,辭別楊清后回到部落,召集各部落頭領和官員詢問這數十年人族之事,聞聽人族並無什麼大事,只是那些老弱族人偶爾遇上頭痛、燒之事生時依然無法可想,有些族人就這樣死掉了,甚至一些壯年男女生這樣的狀況也就無法幹活了,只能躺在床上等著好轉,而且這些現象現在越來越多,再就是誤食毒物或被毒蟲、毒蛇所傷的族人越來越多,雖然有上次伏羲出去帶回來毒物的記錄,但是現在族人卻是越來越多,需要的土地也越來越多,族人需要到山林中燒山為林,遇上很多未曾見過的草木。

神農聞言一愣,「自己隨老師修鍊前雖也有這樣的事生可是卻沒有死人,現在怎麼有族人死了?早知應該問一下老師。」轉眼間神農又想到:「不能總是靠老師,我因該自己想辦法解決此事。而且也該繼續出去辨別草木的毒性了不然族人中毒的會越來越多,而且治療毒蟲毒蛇咬傷的東西也必須儘快找到。」神農卻是不知,萬事有一利則必有一弊,穀物雖然使族人得到了更多的食物,可是食用穀物之人卻是身體不如食肉之人,故以前對族人基本無害的一些病痛現在卻是可以要命。

神農聽到這些事便坐不住了,將部落之事安排好之後便出門向大山深處行去,一路之上但凡見到以前未曾見過的草木便用清虛所煉製的神鞭赭鞭打一下,看其有毒無毒,並將他們記錄下來,等到晚上的時候便將那些毒草服下,檢驗其毒性的強烈,慢慢的神農現各種毒藥都有都有五行屬性,有些厲害的毒藥更是混含了數種五行之力,所以才毒性劇烈,神農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慢慢的便可以用之解毒,還可以治病。一天神農在石縫中找到一支開小黃花的藤狀植物,神農用赭鞭打一下現其中蘊含劇毒,便把花和莖吃到肚子里以後,沒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鑽心地痛,好像腸子斷裂了一樣,連忙用功將毒性化解,一會神農起身擦了一下頭上的汗說道:「幸好我有老師傳下的道法護身,不然就會死在這裡了,一定要將這種草記下來告訴族民,以免族民誤食而喪命。這種草吃下去肚子鑽心地痛,好像腸子斷裂了一樣,就叫」斷腸草「吧。經過數十年的辯嘗現甘草可以治療咳嗽,大黃可以治療便秘,黃蓮可以消腫等等。

經過數十年的辯嘗,神農終於幾乎將所有的草木都嘗遍了,還寫下了一本書《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闡述了藥物的三品分類及其性能意義,藥物的君臣佐使及在方劑配伍中的地位和作用,藥物的陰陽配合、七情合和、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甘酸苦咸)、有毒無毒,藥物的采造,藥物的煎煮法,藥物與病證的關係等等。當這本書寫完的時候天上降下功德落於神農身上,同時在青丘山也有一團功德降下落於楊清身上。神農回到陳地便開始教授族人醫藥之術,神農又現有些病起來很快,等葯煎好的時候病人已經快不行了,葯服下去也不管用了。所以神農想能不能找到一種方法,將藥物的精華全部存下來,在病人剛病的時候便將其服下,病人便可以乘早將其服下便可以保住性命,神農想了很久,都沒找到方法。突然有一天神農想起當年自己中蛇毒時老師給自己服下一丸丹藥,治好了自己中的毒,不由想到:「仙丹是仙人將仙草仙果去其糟粕煉製而成的,那麼人應該也可以將草藥煉成丹藥,可是老師沒有教我怎樣煉製丹藥。恩,向老師請教。」

神農架祥雲來到青丘山,上的山來,見著楊清,連忙拜道:「老師聖壽。」

楊清道:「起來吧,你之來意我已知曉,然而我卻不精通煉丹之術。」

神農大急道:「那如何是好?」

楊清道:「莫急,人教教主精通丹道,我且待你去尋他,他必與你。」

神農道:「全憑老師做主。」

楊清點點頭,把神農一拉,神農但覺眼前景色變幻,接著就見著一處仙宮,上書「八景宮」三個篆字,正是人教教主太上老君的道場,神農心道:「老師果然不可度量。」

玄都師早就等候多時了,忙上前拜道:「師叔聖壽,老師有請。」

楊清隨玄都師進了八景宮,見著太上老君稽道「師兄,貧道稽了。」

老子忙還禮道:「貧道還禮,師弟還請坐。」

楊清坐好,神農忙上前拜倒:「教主聖壽無疆。」

老子點頭道:「你也坐吧。」

神農起身立於楊清之後並不就坐,老子目露讚許之色。

老子道:「丹書和丹爐我已備好,但是不可輕傳。」

楊清臉色微微一變,心道:「好傢夥,夠奸詐,我得了教化功德他還要插上一腳讓自己在人族中聲望更上一層,不過於我也沒什麼損失,且就應了。」當下應道:「既然如此,貧道告辭。」

老子道:「卻是好走。」

楊清帶神農回到青丘山,神農問道:「老師,教主為何不與我丹書?」

楊清笑道:「誰說他不給你啊?只是他要拔高姿態,不可輕傳罷了。你且先回去。」

神農似有所悟,當下辭別回去了。神農到得陳地便召集眾人說道:「我師欲傳我煉丹之術,但此術為聖人所傳,不可輕授,你等可隨我沐浴戒,七天後隨我同拜太清聖人,以求聖人傳下丹術救我萬民。」說完便讓人開始修建祭壇,自己也在打坐片刻略恢復元氣后便帶領眾人沐浴戒。

七天後,神農讓人在祭壇上擺上混元無極太上人教教主太清聖人太上老君之靈位,靈位前供奉時令鮮果、豬牛羊三牲。神農率眾族民拜祭道:「下界弟子人皇神農氏率天下萬民叩頓拜,洪荒萬民不識草木丹石之術,病無所醫,今弟子率萬民在此頓拜,請聖人教主慈悲,傳下丹術救我洪荒萬民!」

神農生后眾人皆拜道:「請聖人慈悲,救我洪荒萬民。」可那靈位卻是無有絲毫反應,神農想起老師曾言此術不可輕傳,定是要誠心,便也不起身一直拜伏於地。眾人一直這樣從早跪到晚,又又由晚跪倒早,那靈位始終無有一絲反應,眾人直跪了三天三夜,除卻一些老弱無法持久暈倒之外,其他人皆一直跪於原地。

突然從三十三天外降下一道清光罩在靈位之上,進而將所有跪拜之人包於其中,眾人只覺一股清涼之氣從頂上灌下,不但這三天三夜跪拜的睏乏一掃而空,而且多年的痼疾也是全部消失。

眾人待清光散去后皆拜謝道:「多謝教主聖人!」

青丘山方向一道光華飛來,在神農身前停下,化為一卷丹書和一個鼎爐,正是太清丹書和老子為神農煉製的神農鼎,神農接過神農鼎后又再次拜謝太上老君賜鼎。

神農自得到丹書之後便在陳地苦苦鑽研,以求早日學會煉製丹藥之術,以便傳於族人,早點解決困擾族人的病痛。

卻說神農自得到丹書之後便開始研習,卻不免冷落了家人,神農有個小女兒名叫女娃,最得神農喜愛,卻也是非常懂事,他見父親忙碌便也不去打擾,只和部落中的小孩一起玩耍,一日女娃出門玩耍,卻看見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

精衛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不知羞恥,欺負小孩子算什麼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精衛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精衛面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太子,你是什麼人?竟敢來管我!"精衛說:"龍王的兒子有什麼了不起,我還是炎帝神農的女兒呢,以後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晒乾。"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後少管小爺的閑事。"說著動手就打。

不料女娃卻是天生不凡,又曾得神農傳授上清,那龍王太子卻不是對手,龍王太子子見打不過精衛,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過些天,精衛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太子現了。他游過來,對精衛說:哪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精衛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麼錯。"龍王太子見精衛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精衛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了。

精衛死後,變成一隻紅爪白嘴的小鳥,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銜來石頭與樹枝投向大海,並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像是在激勵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那龍太子卻是不知此事已為他龍宮埋下了禍根,日後差點讓他龍族滅族。

神農聽說女娃掉到海里淹死了極為悲痛便做歌曰:精衛鳴兮,天地動容!

山木翠兮,人為魚蟲!

嬌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

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湧!

願子孫後代兮,勿入海中!

願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

神農傷心幼女之死無法視事,容顏也日漸憔悴,眾臣民極為著急,卻是無法可想。有人勸神農去求楊清,神農心道:「老師為聖人,有不可思量之神通,定可救得我女。」

於是就去了青丘山求救。

青丘山萬年不變的景象讓神農好生羨慕,但也顧不得欣賞,直接進了草堂拜倒:「老師聖壽,弟子還乞老師救弟子愛女一命。」言罷放聲大哭。

楊清嘆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只是吾雖為聖人但女娃之事乃是定數,日後自有解脫之時,你且寬心。你已多日無心理會政事,還不速速回去?」

神農驚醒,暗道:「慚愧!」又聽得女娃如后還有脫劫之日,甚是欣喜,便告辭離去。

神農回到陳地便繼續研習丹術,花費數年時間終於在煉丹之術上略有所得,煉製出了一些可以治病的丹藥,神農很高興,將所有自己領悟出來的東西都交給了願意學的族民。

卻說在軒轅丘有個人族部落叫——有熊,其部落領叫少典,少典有兩位夫人,其中一位叫附寶。有一天晚上,附寶見一道電光環繞著北斗樞星。隨即,那顆樞星就掉落了下來,附寶由此感應而孕。懷胎24個月後,生下一個小兒,少典為之起名叫軒轅。

軒轅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族人皆異之。這一日,少典家來了一個道人,正是青丘山紅連聖人,少典連忙接待,楊清道:「族長可否將愛子與貧道做個徒弟?」

少典一聽大喜:「紅蓮聖人收了兩個徒弟都是人皇,莫非我兒有人皇之命?」當下忙道:「聖人垂青那是小兒的福氣。」

附寶有些不舍,楊清豈不知其所想?但也不怎麼放在心上,道:「那貧道就將其帶走了,十五年後貧道便會放其歸來。」說完就帶軒轅回青丘山去了。

匆匆十多年時間便過去了,軒轅也長到十五歲了。楊清對他道:「我所該教你的都已教會你了,如今你已有十五歲,正是還家的時候。」軒轅辭別。

軒轅到達軒轅丘后便直接向族長住處行去,卻一時迫不及待的想見到父母,雖然軒轅已然達到天仙境界,但畢竟還是一十五歲少年。軒轅走到族長的屋前對守在門口的部落戰士說道:「請這位大哥進去通報一聲,就說十五年前離家之人回來了。」

此時的官員卻是還沒有後世那許多規矩,那戰士雖看軒轅一身道袍有些奇怪,但還是讓軒轅稍待,自己進去向族長通告。一會只見從大屋中跑出一群人,有老又少、有男有女。一婦人跑出便將軒轅抱住說道:「我的兒你可回來了,為娘還以為以後再見不到你了。」說完便一陣哭聲。軒轅見狀便知乃是自己的生母附寶夫人,忙輕聲安慰。這時就聽見有人說:「好了,軒轅都回來了,附寶你就不要哭了。」軒轅知道這應該就是自己的父親少典,忙上前拜見。

父子一頓敘話后,少典現兒子才能遠勝自己,於是就將自己的族長之位傳給了軒轅。

軒轅接任族長的位置之後便照楊清所傳授的方法,開始教授族人更好的農耕之法。神農教人們將山林焚毀,然後在焚毀的山地上種田,軒轅現這種方法有時很不好。當人們燒山之時有可能遇上逆風,那樣不但山燒不成,而且還會將放火燒山的族人燒死。而且這樣的田地耕種數年之後肥力會下降,田裡收穫的糧食會越來越少,人們就會放其原有的田地,轉而繼續燒山為田,將山林慢慢的毀去。軒轅現將人或動物的大小便埋在土中可以提高田地的肥力,這樣土地便可以繼續使用而不用繼續冒著被燒死的危險去燒山為田。軒轅還用楊清所教授的方法來訓練部落的勇士,使他們的戰鬥力增長了很多。周圍的部落聞聽有熊部落強大且其為帝師紅蓮聖人的弟子,便紛紛率部落歸順,先後有熊、羆、貅、貙、虎、雕、鶡、鷹、鳶九個大部落歸順,使得有熊部落的實力越來越大。軒轅的名聲慢慢的傳遍了整個洪荒人族部落,神農聽說這位師弟的所作所為後非常高興,常對人說:「有熊部落的公孫軒轅乃是賢,日後我將效仿伏羲氏將天下共主之位傳於軒轅。」但是卻惹得神農的兒子榆罔的不滿,榆罔也是十分的有才能,能征善戰,曾有東夷部落之人不服神農管教進犯神農氏東部邊境,十七歲的姜榆罔奉命駐守舊都伊川,並且在那裡籌建軍隊,與東夷人作戰,多次擊敗敵人,受到了神農的誇獎和族人的崇拜,自然是不服軒轅,這且不提。

數年後,神農終於將丹藥之術研習完畢,給族民留下了煉製藥丸的方法和一些藥方,而他的《神農本草經》也終於完成了。於是神農得到太上老君的符詔,說他功德已滿,讓他將人皇之位傳於他人,自己隨伏羲去火雲洞清修。

神農在接到符詔之後便著手準備傳位所需的一些事物,最終神農還是將人皇之位傳於公孫軒轅,在傳位的這天,太上老君和伏羲兩位聖人都前來觀禮,只見在神農將人皇之位傳於軒轅之時,天降功德籠罩在神農身上,霞光散去,神農也依然證了地皇之位。伏羲上前稽道:「恭喜皇弟證得地皇之位。」說完便讓童兒牽來龍馬與神農同乘,在萬民的恭送下向三十三天外火雲洞飛去。

我是分割線

這一卷人家都寫爛的了,我實在是不想寫,但不寫又不行,寫又寫不出新意,只好儘快過了。大家有票的就投我吧,稽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鴻蒙之眾生之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鴻蒙之眾生之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神農繼位嘗百草 地皇歸位火雲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