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35章

第131-135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窮圖末路

李自成一路逃到此處,又見前後都是遼東軍,本來已是萬念俱焚,雖遇到了牛金星,心中一喜,卻也知道前途渺茫,可是既然沒有自利成功,一種為生命搏鬥的本能力量就奇迹般回到了他的身上。他揮動花馬劍,率頭突圍,雖然遼東軍不斷追擊,跟在李自成身邊的人馬不斷死傷、逃散、被俘,最後只剩下五六百人。不過李自成也終於借著夜色之功,成功突圍而出,不過他們卻不敢稍有停歇,又走了大約一天的路,在一個山村中停下來。李自成實在疲倦,就在這裡睡了一覺。不過遼東軍卻依舊未放棄對李自成的追擊,很快便已趕到李自成落腳的小山村。牛金星剛想請李自成繼續上路,深入江西境內,不想李自成卻道:「丞相,如今咱們身邊只有這幾百人,就算深入江西境內又能有何做為?咱們那麼多的將領,那麼多的弟兄,潰散成好幾股,如今大概都流落在通山、通城一帶,朕應該親自去將他們收集起來。還有皇后的大軍,正從川東往湖廣來,說不定現在已經進入湖廣境內。那裡有將近二十萬大軍。這裡朕倘能收集幾萬人馬,三五萬或五六萬,往西去迎接皇后的大軍,我們就能夠在湖廣一帶站住腳了。」「可是萬歲,如今興國、通山、通城、蒲析各地,情況都不清楚。萬一陛下從這裡進人通山往西。遇著遼東軍,如何是好?雖說我們地大軍潰散各地,可是誰曉得他們如今在哪裡?」

「一定是在通山、通城、蒲圻一帶。他們必然都在尋找朕的下落。朕去就可以將他們收集到一起。朕不去,他們各自為戰,必然一個一個被敵人消滅。雖然朕跟你一起,暫時沒有風險。但那麼多人馬無主,我心中何忍啊?丞相你便率這剩餘人馬繼續深入江西,如能在江西戰穩腳,我又能召集部下立足湖廣,到時江西湖廣連成一氣。我們就可以暫時在南方立國。」「陛下的心情臣何嘗不知。可是如今到處都在反對我大順朝。不要說是遼東軍,就是有些大姓的鄉勇也不可輕視。陛下帶多的人馬去,如今沒有;帶少的人馬去,叫臣如何能夠放心?請陛下干萬不要前去,由臣護衛陛下,暫在江西休息一些日子,暗中查訪那幾位大將的去處。知道了他們的下落,再聚到一起就不難了。如今到哪裡去找他們呢?萬一找不到就遇著了遼東軍或大隊鄉勇,陛下。到那時後悔無及。」

不管牛金星如何勸說,李自成只是搖頭,他知道。自己一旦隨牛金撤入了江西,僅憑五六百人還如何能東山再起,難道自己真的甘心就此堰旗息鼓,在擔驚受怕中渡過下半生嗎?「朕的主意已經拿定,你不要勸說了。朕明天早晨天不明就走。進人通山境內以後再打聽消息。」見李自成十分堅決,牛金星只好道:「如今此處只有這五六百人,若陛下執意前往通山,臣便跟在陛下身邊,也好保陛下平安無事,找到各營人馬後。咱們東山再起。」

李自成聽后卻搖頭道:「五六百人目標實在太大了,遼東軍一直跟在咱們身後,很難掩藏痕迹,不如這些人全留在你這裡,你虛張聲勢,打著朕地旗號,只說朕在你地軍中,你緩緩地向南退去,把敵人引向南方。朕只帶幾十名親衛不聲不響地潛入通山,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到我們的潰散人馬。此繫上策,你不要再說了。」牛金星不敢再勸下去,就將李自成身邊的幾十親衛,凡是武器不好的都換成好武器,並配齊了戰馬,在當天夜間親自送李自成出發。當李自成已經走出很遠后,牛金星仍然站在高處,望著李自成這一小隊人馬的影子,不禁大哭。牛金星知道,如今遼東勢大,緊跟在自己身後,不論是自己還是李自成此去都是凶多吉少,也許今日一別便已是永別了。待到天明時分,牛金星從手下軍卒中找出一名與李自成身材相近的士卒,換上了李自成的衣服,打出了李自成的旗號,繼續向江西深入行去。

李自成率人離開牛金星后,斷定遼東軍必然向江西境內追擊,所以率領著幾十親衛打算從九宮山的北麓穿過通山縣境,再穿過通城縣境,繼而進人蒲析縣境,就可以將追趕在後面地遼東軍拋在身後。此時皇后的大軍必已進入湖廣境內,只要自己到了蒲圻,就可嘆得到皇后的消息,到時統率二十萬兵馬,依舊大有可為。李自成滿懷著希望進人了通山縣境。不幸地是,通山縣境的老百姓同其他地方一樣,不是逃避,便是憑著山寨抗拒,使他這一支只有幾十人的飢餓疲憊的隊伍既得不到食物,也得不到一點消息。這天午後,李自成到了九宮山附近的一個山口,經過一座小山寨時,被幾百鄉勇攔住去路,李自成及身邊親衛不敢迎戰,只想撤退,繞過這此鄉勇,繼續前行,不料這些鄉勇竟不放過他們,竟尾隨李自成等人十幾里,最後無奈之下,僅有地幾十名親衛為了引開這些鄉勇,只能分散逃開,李自成在小路邊的樹林中躲了一個多時辰,直到這些鄉勇都不見了蹤跡才繼續上路。不過此時已只剩下李自成單人獨騎,沿著一條河谷向另外一個方向逃去。不知逃了幾里,他聽見背後有人呼喊「搜山」,還有遼東人的聲音。李自成看看已經疲憊不堪的戰馬,再回頭望望,雖然還看不清敵軍,可戰馬已無再走。正在無路可去之時,李自成忽然看見右邊山根處有一土洞,洞口外長滿荒草。洞口兩邊有一些灌木,枝葉扶疏,有一個大蜘蛛利用兩邊的樹枝,橫著洞口上部,結了一張網,所以看不清這土洞有多大多深。在土洞前是一條小河,李自成如今已無路可去,聽著後面聲音已是越來越近,他只好涉水來到對岸,趕快下馬,牽著馬走上河岸,扒開深草,躲進洞中。這才發現洞有兩丈多深,十分潮濕,靠後邊光線很暗,不過這也總算是個暫時容身之地。李自成靠著烏龍駒站著,傾聽遠處的動靜。

大概過了一刻鐘時間,李自成聽洞外敵軍的聲音漸漸弱了,想必是搜到其他地方去了,他輕輕嘆息了一聲:「真險啊!」他回頭望望他的戰馬,想著烏龍駒在敵人來近時沒有發出叫聲,沒有噴鼻子,沒有刨蹄子,他不能不生出感激的心情。他撫摸著瘦骨突起的馬背,在心中又嘆息說:「差不多二十年的老夥伴,你也知道咱們眼下的危險處境啊!」

敵軍走後,洞里洞外十分寂靜,李自成坐在洞中考慮著自己應該如何逃走。想自己一代開國皇帝,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場,身邊竟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李自成真是感慨萬千。想當年有那麼多誓死效忠於自己的文臣武將,而今沒有了:曾經有那麼多一眼望不到邊的步兵和騎兵,而今沒有了;從前在中原、陝西、山西,還有從襄陽到承天、荊州一帶,都曾有成群結隊的父老兄弟們,敲著鑼鼓,放著鞭炮,夾道歡迎,而今沒有了。為什麼轉眼之間,唉,轉眼之間哪,失敗到這步田地。如今只剩下烏龍駒陪伴著自己。李自成又望一眼跟隨自己多年地戰馬,那戰馬彷彿也懂得李自成的心思,舐舐他的手背,彷彿在安慰李自成,至少還有它陪著自己。李自成輕輕撫摸著烏龍駒,默然無語。此時洞外敵軍雖已沒了聲音,可想必也走不多遠,李自成不敢輕身冒險,而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遼東軍的追擊下。從未歇過片刻。此時也是又困又乏,乾脆靠在了石頭邊,朦朧人睡了,烏龍駒便一直站在李自成身邊,彷彿一名盡職的護衛,保護著熟睡的李自成。一陣好睡,等李自成醒來的時候,洞內一片漆黑。

李自成走到洞口外向天空望望,看到四周眾山。望不見月亮,不過李自成估計約摸有二更天了,想來這大半天未聽到敵軍動靜。想必他們已經走遠了。不過此時正是黑夜,不辨方向,路途不明,往哪兒逃走?萬一誤人山村,或者引起狗叫。或者被守夜的鄉勇發覺,豈不被捉?李自成想了一陣,打消了趁黑夜逃走的念頭,隨即將烏龍駒從洞中牽了出來,先將烏龍駒拉到河邊飲水,他自己也連續用雙手捧起河水解渴。飲了馬之後。他乘著星光,將馬牽到附近的小山腳下,那裡有一些林木掩蔽。他松一松馬肚帶,讓馬盡情吃草。他自己也十分飢餓,腸子里發出響聲,掏出隨身帶著地一點乾糧,一點一點送進嘴裡嚼爛,強咽下去。他一邊嚼豆料,一邊在心裡想,俗話說得好,虎落平陽被犬欺,龍游淺水遭蝦戲,今日地困境自己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假若自己不死,有朝一日重建大順江山,定要重回此處,特別是那個救了自己一命的小山洞,在此立上塊石碑,以紀念今日。想到此處,李自成不禁又想起劉堂和牛金星,不知他們此時如何了,劉堂是否能成功突圍,牛金星真的能在山西深處站住腳嗎?隨即他又想到自己唯一的希望,便是皇后高桂英,還有小張侯及二十萬大軍,不知他們目前到了何處,能否來得及救自己。當李自成想著皇后高桂英來救自己時,有一支人馬,大約有步騎兵六七萬人,帶著幾萬眷屬,從夔州巫山向東而來,在夜間到了巫山縣境內,到達縣城城下時,有人上前叫門。

巫山縣原本有幾百南明官兵駐守,可隨著遼東軍大敗張獻忠后,南明畏懼遼東軍,已於幾日前全部撤回湖廣,而遼東軍因急於率軍東進湖廣,整個四川僅有許立一團兵馬駐紮,兵馬不足,巫縣又與湖廣接壤,派的人少人,怕被南明偷襲,所以一時間也沒有派兵來接收巫山縣。所以此時的巫縣即沒有駐軍,也沒有縣官,就連城中百姓也多逃往他出,生怕被戰火波及,巫縣幾乎成了一座空城。城中百姓看見城外來了無數人馬,雖不知是何勢力,不過看來人勢強不敢有任何抵抗,聽到有人上前叫門,只能乖乖的將城門打開。來的這支人馬不是別人,正是大順的皇后高桂英及小張侯。大軍進人巫山城后,見到城中基本沒有百姓,大軍乾脆佔了民房進行歇息。主要將領駐紮在縣衙之中。皇后高桂英這一路上已是十分疲勞,恨不得趕快倒下去,痛快地睡三天三夜。但一想到皇上目前地情況,她又恨不得自己和將士們都長上翅膀,日夜不停地趕往湖廣,飛到皇上身邊。為著援救皇上,拯救大順朝,她遇到天大的艱險也敢闖,天大的辛苦也能忍受,豈肯在巫山耽擱行軍?只是手下將士這一路上不知走了多少路,翻過了多少高山深谷,過了多少艱險地棧道,已是頗多怨言,而那些家眷更是不堪路上的艱辛,病倒的已超過幹人,就連自己的女兒蘭芝也感了風寒,一直高燒頭昏,四肢無力,渾身困頓,可為了早已出四川,進入湖廣,會合李自成,大軍未曾停歇半刻,而蘭芝也只能被抬在滑竿上繼續行軍。

在四川境內,不斷地翻高山,下深谷,加上四川天氣忽陰忽晴,晴的時候天氣很熱,陰地時候天氣很冷;上到高山頭上,冷風吹著好像冬天一樣,下到低的地方,遇著天晴,又特別的熱,就在這種情況下,蘭芝的病勢一天一天地重了。高桂英心中痛苦,卻沒有別的辦法,趕路不能停止,崎嶇的山道不能不用滑竿。她多麼希望趕快走出四川,但是她知道現在地行軍已經夠快了,將士們都十分疲勞。而且她也明白,縱然走出四川,到了湖廣,也同樣還要走許多天的山路。到了夔州境內,高桂英看見女兒蘭芝的病已經十分沉重,曾想駐兵數日,為女兒治一治病。尚神仙同兩位太醫會診以後,也提出這個要求。但是一想到在漢中時候已經聽說李自成離開了襄陽,遼東軍一路追趕,如今皇上一定日夜盼望著她的救兵,她就不能為著女兒的病在四川境內停留了。她告訴小張侯及手下將士,此去湖廣救援皇上,萬分要緊,必須星夜趕路,不能停留!她明白大順軍失去關中以後便無處立足了。她擔心如今皇上身邊的士氣一定更加不振,要救皇上怕已經來不及了。她不禁在馬上暗暗地滾下辛酸的眼淚。

在縣衙安頓下來后,高桂英急著叫小張侯來商量軍情大事,特別要他派出一支騎兵小隊,火速進入湖廣境內,打探皇上及大順軍的真實消息。小張侯離開以後,高桂英又叫來尚炯來到蘭芝住的房中為公主看過病。尚炯開了藥方,並且命他的手下小官,照藥方將葯配齊,趕快交給公主身邊的宮女煎藥。看見尚炯臉色陰暗,高桂英不覺心頭一沉,問道:「你為公主看過病了?昨日服藥后可有點好轉嗎?」「啟稟皇后,公主雖說燒有點減退,不過看來公主的精神很不好。要是再這樣行軍,誰曉得能不能在路上……」若要公主徹底治癒,如今只有一個辦法。或可有一線之望。但是這個辦法,臣不敢亂說。」

「尚大哥,你我何等關係,且將君臣地界限拋在一邊,只要能治好公主的病,你不管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尚炯建議道:「在巫山縣城內,駐軍十日,至少七八日。雖然這事很難,因為大軍前去湖廣要緊。只是公主的病。也不能再有一日耽誤。像目前這樣行軍,不要說公主身患重病,就是平常人,坐在滑竿上,也會坐出病來。而醫治公主的病,吃藥固然要緊,休息也是刻不容緩!公主現在必須安靜地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時間,否則縱有神葯也難奏效。」高桂英聽了這話。沉吟一陣,叫尚炯退出。隨即她一人來到女兒房中,看著正昏睡的女兒。高桂英輕輕撫摸著蘭芝略顯蒼白臉,眼淚卻滴了下來。這時蘭芝因睡了片刻,好轉了一些,又感到有人輕撫自己,竟睜開了眼睛。看到母親又濕又紅的眼睛,心中全明白了,兩行熱淚靜靜地滾在她的焦黃的瘦臉頰上。

停一停,她望著母親悲聲說道:「母后,女兒的病是好不了了。不能在母後身邊行孝,女兒心中十分難過!」

高桂英一聽此話。更是悲上心頭,哽咽道:「你只管治病,不要胡思亂想。倘若為著你的病,必須在這裡駐軍數日,娘就在這裡暫時駐紮,命大軍先行東下。」蘭芝緊緊抓住高桂英地手,原本就蒼白無力地纖纖細手,此時更是血色全無,道:「我懇求母后不要在此地停留,連一天也不要留。父皇有難,日夜盼望救兵。我們的大軍只要到了湖廣境內,縱然一時不能趕到武昌,也可以從西邊拖住敵人,分散敵人兵力。女兒虛度了十八歲,可惜不能為父皇戰死沙場,可是還沒有到湖廣境內就死,女兒死不瞑目!」說完蘭芝忍不住痛哭起來。只是她已經沒有力氣,哭聲十分微弱。第二日一早,派出的探馬傳回消息,遼東大軍已佔領了武昌。大順軍連戰不利,陣亡、潰散和投降的將士不計其數。李自成只率領不多的人馬向東逃走,而遼東軍從水陸繼續追趕,如今李自成已是不知所蹤。而當晚公主蘭芝因聽到大軍戰敗,父皇不知所蹤的消息后,急火攻心,竟是一命嗚呼。因為得不到李自成的確切消息,高桂英等人也只能停下繼續東進的腳步,停留在巫縣境內,暫作休整。十丹初七一早,天漸漸亮了,李自成覺得歇了一夜,體力和精神都有所恢復,戰馬的肚子也鼓了起來,此地危機重重,誰知道昨天搜索過地遼東軍會不會迴轉,李自成不敢在經地久留,看著東方初升的太陽,李自成辨清了方向,避開來路,準備從另外一個方向逃出這個地方,然後再向西逃走,希望能找到一部分潰散的人馬。單人獨騎,實在危險。只要有一部分人馬,就可繼續往西,尋找其他人馬,並迎接皇后地大軍。很快太陽已升起老高,李自成騎上烏龍駒,沿著一條荒僻的小路走去。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時還下馬向四周查看一番,以防遇到敵軍。走了很久幸而不曾遇到一個人,不過此處李自成卻未曾來過,一路上都是羊腸小道,岔路又多,他竟然迷路了。

正在困難之際,忽然聽見不遠處有伐木的聲音,李自成小心的將戰馬栓在一顆小樹上,自己卻提著寶劍向前尋去。轉過一個山坳,看見有一個人,正在砍一棵小樹。既然只有一個人,李自成便不怕他,走到近處,掏出來一些碎銀子,遞到樵夫手裡。樵夫看見銀子,頓時眉開眼笑,對李自成的疑問當然是知無不言,原來這地方叫葫蘆套。多年來李自成縱橫半個中國,遇到許多這樣地地方,山口進去比較寬大,像口袋一樣,都叫作葫蘆套樵夫為李自成指明了出山的道路,李自成說了幾聲感激的話,又向樵夫拱手施禮,這才轉身離去,牽了戰馬,順著崎嶇的山路向前趕路。一直走到日當正午,李自成也走得累了,在路邊尋了一個偏靜的地方,靠在一顆大樹上本想休息片刻,可吃了幾口乾糧,竟然朦朦朧朧地睡著了。這一睡竟一直睡到午後兩點多鐘,四周傳來一陣聲響,這才將李自成驚醒。聽到響聲,李自成猛然睜開雙眼,環顧附近,卻看見有不少黑影正從四面八方向自己逼近。

李自成心中一緊,迅速地從地上一躍而起,從胳膊上解下馬韁,拔出花馬劍,怒目向周圍的敵人看了一看。這一看卻更讓李自成心寒,本以為四周頂多是些鄉勇無意中發現自己,想掠奪些錢財罷了,可隨著四周人影越來越近,李自成才發現,四周這些黑影竟有不下百人,而且這些人竟都穿著遼東軍軍服,手中拿著長短火銃。自己眼下只有一人,如何能是這些手持火器的遼東軍的對手。不過李自成卻不甘如此就縛,躲在一棵樹之後,看著從四面逼近的遼東軍,準備迎戰。四周遼東軍卒也早已看到李自成有了防備,不過他們卻並不緊張,反而放開手腳,大步向李自成迫近。同時有一人吹響了號角,低沉的聲音在林中傳出老遠。這些遼東軍一直行到距李自成藏身處不足五十米時,才緩下腳少。

李自成雖說不甘心束手就降,可也知道今日必是凶多吉少,只覺得連心也要跳出來了,為了壓下恐懼之感,李自成睜開怒目,大喝一聲:「我看誰敢走近!」

被李自成這一聲大喝,四周遼東軍竟真的停下了腳步,既不撤走,也不上前,只是圍著李自成,不讓其走脫。不過片刻功夫李自成聽到不遠處的大路上傳來一陣馬蹄聲,李自成這才明白,原來這些遼東軍並不是攝於自己的威勢,而是在等著他們地將領過來。很快馬蹄聲停了下來。轉眼間又有幾十人走進密林當中,來到李自成身前。李自成與遼東軍從山海關開始接連大戰,至今也有大半年時間,對遼東軍的軍服也有了詳細的了解,僅從來人肩上的肩牌便知來人竟是遼東軍一名副團長。要知遼東軍雖有幾十萬,可此次入關的,總計也不過幾團人馬,副團長已是高職,若非要事,如何會棄軍來此。而自己本就是孤身一人。根本不可能泄密。難道遼東軍竟能未卜先知,料到自己要敗走此地,竟派了名副團長來抓捕自己?來人走到李自成面前,開口便道破了李自成的身份,道:「李自成,如今你已是走投無路,此時不降,更待何時?」李自成若不能問清其中緣由,恐怕死也不會甘心。問道:「你是何人?如何便知我是李自成?」

「哈哈哈,我姓吳名初,乃是大明懾政王吳三桂千歲手下親衛團副團長。奉我家王爺之命在九宮山等你已有一日功夫了,沒想到你竟到此時才到。」「這不可能,吳三桂如何會早料到我要來此地?還派你來此埋伏?他難道會什麼神仙之法不成?」

「我家王爺會不會神仙之法我是不知道,不過在我等心目中,我家王爺便是陸地神仙。不然遼東又豈會在短短十幾年當中掃平關外,又兵鋒直指中原?你若還有什麼疑問不妨親自去問我家王爺好了!」「哼,我堂堂大順國一代開國皇帝,豈會束手投降?」李自成也知道今日再難倖免,不過他卻從未想過要用投降來換得苟延殘喘。說完,一揮手中花馬劍。衝出了藏身的松樹,竟自向著吳初殺來。

吳初身邊親衛職責所在,剛想舉槍射擊,卻被吳初按下槍頭,隨即吳初也拔出隨身馬刀,迎上了疾衝過來的李自成,口中還叫道:「今日便叫你輸得心服口服!」

轉眼間兩人便衝到了一起,李自成的花馬劍雖是寶劍,可吳初手中馬刀更是千錘百練的寶刀,只聽噹啷一聲,刀劍相交,李自成一方面年紀大了,而且自在西安稱帝以來,再也未曾親自上過戰場撕殺,早已不復剛剛舉兵時地勇猛,加上這幾日來休息不好,連飯也吃不飽,如何是吳初地對手,竟只一回合便吃了大虧,手中寶劍差點脫手,雖然李自成強自握住了寶劍,可虎口還是被振得裂了一道口子,鮮血順著手腕流到寶劍上,又滴落到地下。李自成沒想到自己竟會如此不堪,心中暗道:「罷了,罷了,自己竟不是眼前這人一合之將,那裡還有突圍的機會,若是再托延下去,一旦寶劍也失手,自己恐怕連自盡的機會都沒有了,趁著與吳初還有些距離,其他遼東軍一時也未上前之際,李自成突然手腕一轉,寶劍架在了自己頸間,大喝道:「想我也是一代開國皇帝,縱橫大半個中國,豈能落入你等小人之手?只是這天要絕我,非戰之罪,若有來世,我再與吳三桂一決高下!」說完李自成不等四周遼東軍反應過來,手中寶劍已劃過頸間,鮮血濺出幾步之遠,可憐一代人傑,竟落得如此下場。吳初來不及阻止,眼看著李自成在自己面前自盡身亡,驚得目瞪口呆,過了半響,長嘆口氣道:「來人,收斂其屍體,送回武昌交由軍長處置。」十月二十,李自民在九宮山自盡身亡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巫縣境內,傳到了十幾萬大順軍之中,傳到了高桂英、小張侯等人耳中。高桂英本來正與營中眾將議事,剛聽到這一消息時,猛的站了起來,向那名前來報信的哨探追問道:「這消息可能確認?不會是遼東軍故意放出的消息,想要影響咱們的士氣吧?」

那名探哨也是大順軍的老人,對李自成自然也是有感情地,跪在地上,哭述道:「啟稟皇后,萬歲在九宮山遇難,隨後遺體被遼東軍押往武昌,他們這一路上並未封鎖消息,反而四處宣揚,甚至在幾個大城還邀請當地知名士紳見過萬歲遺體,想來萬歲遇難之事所言非虛。」「萬歲,都怪桂英來得遲了……」高桂英心中最後一點希望也終於破滅,大叫一聲后,暈倒在地。堂下眾將雖也正在悲忿當中,可眼見皇后竟也暈倒,更是急得不知所措。萬歲李自成剛剛遇難,若是連皇也倒下去了,那整個大順朝恐怕就真的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順降明

尚炯眼看高桂英昏倒,忙上前一步,為高桂英診治后,才對其餘眾將道:「皇后只是急火攻心,並無大礙,只要休息片刻便可無恙。」

堂中眾將這才放下心來,不過一想到萬歲已經遇難,對今後大軍該何去何從一時間也拿不出個主意,最後眾人只能在唉聲嘆氣中返回各自軍營,安撫軍中士卒。而此時的南明也得到李自成遇難的諧息,朝野一片嘩然。若非李自成兵進北京,朱由檢也不會在煤山自盡,大明也不會落到今天的地步,可再一想到為先帝報此大仇的卻是吳三桂,這又讓南明大小官員如同吃了一隻死蒼蠅般難受。按說吳三桂立此大功,無論如何也該對其有所獎勵,可眼下吳三桂自立之心已是越加明朗,張獻忠、李自成已先後命喪其手,再接下來,恐怕便輪到南明了,這更讓南明感到提心弔膽、寢食不安。南明兵部尚書呂大器因勸阻左良玉有功,更得宏光帝信任,同時馬、阮二人因左良玉曾警告過此二人,而且其二十萬大軍就在銅陵,這段時間二人已收斂了許多,所以現在的南明已不再象開始那般混亂,以呂大器為首的一眾對大明忠心之臣在朝堂上也有了一定的權威,說起話來,腰桿也直了不少。得知李自成死於遼東軍之手后。呂大器先是一驚,隨即大喜,他上一表章,慷慨陳詞,主張將剩餘地大軍招撫過來,利用他們的兵力和遼東軍作戰,同時呂大器還修書一封,命人送給左良玉,將其中緣由說得一清二楚,希望能得到左良玉的支持。

宏光帝對朝堂之事根本沒有興趣。只知信任馬、阮二人。看了表章后,便命馬阮二人全權處理。馬阮二人欠了呂大器一個天大的人情,若非呂大器出兵阻止了左良玉,此時二人恐怕屍骨已寒,而且眼看遼東軍步步逼近,二人早已心慌不已,所以便採納了呂大器的建議,下了聖旨,並將此事交由呂大器辦理。命其相機行事,進行招撫。而同時左良玉也派人傳回書信,贊同呂大器之策。願意大力支持。得到了皇帝的上諭和左良玉的支持,呂大器先派人趕到巫山傳達了招撫的意思,送去了許多慰勞的金銀綢緞,隨後又派人前去試探。這時大順軍老營中也在徘徊觀望。由於李自成突然戰死,大順軍不知今後的出路到底在何處。而且李自成又未留下一兒半女,無人能夠繼承皇位,不過全軍卻也都知道眼下最要緊地卻是為李自成報仇。忽然南明地使者來到,送來了慰勞的金銀綢緞,還有不少糧食,提出合併抗吳的主張。只是要共奉宏光帝為主,不能再用大順朝的名義。

得到這使者的傳言之後,老營中立刻開會商議。重要的將領都參加了,大家爭論得很兇。很多人堅決反對奉宏光帝為主,因為這樣必然要取消大順國號。經過十幾年的戰鬥,辛辛苦苦創建了大順國,如今光這一支就有二三十萬人馬,多是精兵,為什麼要取消大順國號呢?這樣做難道對得起先皇帝李自成嗎?難道對得起許多死去的將士嗎?討論中,皇后高桂英對於目前的困難處境十分清楚,要在長江以南建立大順國,站住腳步,很不容易。不去掉大順國號,既要同遼東軍為敵,又要同南明為敵,而百姓們對於明朝地正統觀念並沒有改變,對大順朝從來都視為流寇。所以如果不同南明合作,不要說不能對抗遼東大軍,為李自成報仇,連站穩腳步也很難。可是要取消大順國號,奉南明朝廷為主,又顯然違背眾多將士的心意。因此在大家爭吵的時候,高桂英只是靜靜聽著堂中眾人爭論,卻不做主張。爭論了一日,眾將也沒能拿出個主意,等到散會之後,高桂英將小張侯和尚炯叫到後堂,繼續商議。高桂英現在很明白,如今只能由她來拿出主張,而且要下狠心,越快越好。說不定什麼時候遼東軍就會打過來,而若是不能處理好與南明地關係,一旦打起來大順軍就會四面臨敵,困難更大。因此與南明合力抗吳幾乎是勢在必行。如今她別的都不愁,愁的是取消了大順國號,將士們心中會轉不過彎來。可是不下這根心,就無法與南明合併。自古道: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又是大順朝,又是南明宏光朝廷,如何共同抵禦遼東大軍?看到小張侯和尚炯半天沒有開口,她思前想後了一番,忽然望著二人道:「我看非下狠心不可了。如今咱們大順朝再想重新立國困難重重,而眼下最要緊的是為先帝報仇。我這個太后說話,你們聽也好,不聽也好,我說出來,你們再議論議論。」小張侯一向非常尊重高夫人,知道只有高夫人拿出主張,全營才會聽從,只是道:「太后只管吩咐,末將一定遵命行事。」

高桂英點頭道:「既然這樣,你們都不肯做主,我就做主了吧。」小張侯和尚炯齊聲道:「請太后做主吧。」

高桂英忽然兩行熱淚奪眶而出,以袖掩面,嗚咽了一陣,然後擦去眼淚,說道:「我們都曾跟著先皇帝打江山,出人戰場,並不害怕流血死亡。今日為大順數十萬人馬著想,我的主張是:可以忍痛取消大順國號,奉南明宏光帝為主。可是他必須對遼東抵抗,不能投降;我們大順軍只能同他合起手來共同打遼東,不能跟著他投降遼東,這一點必須說清楚,不能有絲毫含混。其次,我們雖然奉他為主,可是這大順軍三十萬人馬不能拆散,仍由咱們統率。以後糧秣軍餉,統由明朝按時間發來。倘若軍餉來不了,我們就自己在駐地籌劃,朝廷不能干涉。此外,我們雖然取消了大順國號,奉宏光帝為主,可是我們先皇帝在大順軍中仍是先皇帝。」小張侯聽了心中不由一陣難過,可還是插言道:「太后也仍是咱們的太后。」

高夫人接著道:「我們的名義在大順軍中照舊,不許他們侮辱我們一句話,連一個字也不許侮辱。我們尊重他的朝廷,他也應該尊重我們原是大順朝的人。倘若在文字上還是什麼『寇』啊,『賊』啊,我們立刻分手,這一點也必須講清,不能有絲毫含混。你們意下如何?」小張侯點頭道:「太后的主張也就是臣的主張。這大順國號可以取消。儘管我們血戰了將近二十年,死去將士不知多少,如今為給先帝報仇,大敵當前,只好如此。可是太后說得對:我們的人馬不能拆散,仍由我們自己統率。如何行軍打仗,我們既要盡忠報國,又不能受別人掣肘,更不能投降遼東。」

尚炯也道:「正是這個道理。」經過一陣商議,主意就算決定了。以後南京幾次派人來,往返磋商。呂大器又上奏宏光帝,建議給高夫人下一道褒美的救書,封她為貞義夫人。而其剩餘的這支人馬便稱為忠貞營。這一切都準備好后,便由呂大器親自持著宏光皇帝的詔書前來巫縣。事前皇后高掛英及小張侯已向全體將士宣布,取消大順國號,奉南明宏光帝為主,共同反抗遼東。將士們因為知道這是皇后決定地。沒有人說別的話。但也有很多人因一時感情扭不過來,而在背後暗暗落淚或失聲痛哭。經過一段時間才漸漸平靜下去。

當南明使臣呂大器親捧著宏光皇帝的敢書來到營中時候,小張侯等大順一眾將領整軍相迎,部隊軍容整肅,十分壯觀。現在既然奉南明為主,一切迎接詔書的儀式自然都不能缺少。到了營中后,高桂英親自上前迎接,這也是事前商量定了的。高夫人對南明皇帝是臣,但在大順軍中仍是太後身份,呂大器雖是欽差。但來到大順營中。還是向高夫人行了跪拜大禮。當著呂大器的面,高夫人對小張侯等大順將領進行了訓誡,無非是以後如何免除畛域之見,一心一意奉南明宏光帝為主,矢忠矢勇,為國效勞。按照事前擬定的條款,高夫人受封為貞義夫人,小張侯被封為候爵。大順軍的這一支就稱為忠貞營,直接歸南明兵部節制。從此就轉戰在湖南廣西一帶。由於鄂西四川邊境一帶還有許多大順軍的余部,又派人聯繫各部。這也是高夫人的深謀遠慮,為著將來萬一在湖南江西一帶受了挫折。忠貞營好有一個退路。至此縱橫了大半個中國地大順朝算是徹底滅亡了,只能繼續存於高桂英等人心本來南明有了大順地投靠,實力有所提升,而遼東也因自山海關出兵以來,不過大半年時間。已先後佔了京城、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全境,及河南、湖廣、江西大部分池區,攤子鋪得太大,雖然軍隊損失並不多,就算一鼓作氣攻下全國也沒有問題,可治理地方的人才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需求。許多地方雖已攻了下來,卻面臨著無人可派的困境,若是繼續打下去,就算滅了南明的小朝庭,也無法接收,若是再讓那般降臣來治理,雖可應付一時,可將來若再想打破現有的制度,恐怕就更費力了。所以吳三桂下令各部就地駐紮,嚴防南明反撲,同時命遠在遼東的冰凌學院擴大招生,特別是加緊培訓治理地方的專業人才,為將來一統全國作好準備。

遼東大軍停止了南下的步伐,正是南明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地大好時機。可一部分南明臣子眼看遼東軍停了下來,竟天真的以為遼東不敢對自己用兵,畢竟自己也是大明的臣子,而自己所奉地萬歲還是當今萬歲的叔叔。在南明眾臣中雖有少數人依舊清醒,如兵部尚書呂大器、揚州知府史可法等人,可因有馬、阮二人弄權,宏光帝又只知玩樂,這少數幾人根本無法左右朝庭。不過一月時間,南明這些官員竟又恢復了往日的作風,依舊是門戶傾軋,大多數人不思南明的將來會如何,而是爭權奪利,紛爭不休。所以在遼東軍停戰的這段時間,南明竟未曾派出一兵一卒與遼東軍開戰。反而是剛剛投降了南明地大順殘部,因與遼東有著血海深仇,為了替死難的李自成報仇,幾次從巫山出兵,進入四川境內騷擾遼東軍。可惜四川百姓對大順軍卻並不領情,反而深惡痛絕。

四川本是天府之國,卻因張獻忠的到來,搞得天怒人怨,在張獻忠統治四川的短短几年間,四川戰亂不斷,人口已是十不存二三,僥倖活下來的這些四川百姓早已久亂思安,而遼東軍剿滅張獻忠的大西朝後,對四川百姓實行了寬鬆地政策,不但不向百姓徵稅,反而開展了土地改革。張獻忠本是流寇,根本不知生產,只知掠奪,略有財產的人早被大西軍掃蕩了一番,四川現在早已沒有了富商、大戶,所以四川境內出現了大量無主的土地。遼東軍了解這一情況后,馬上派來大批文官,將四川境內大量無主土地劃分給農民,又從遼東運來大批牛馬及品糧,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發放給四川百姓,讓其備耕生產,此舉救了無數百姓的性命。無論到了那朝那代,不分地域、不分種族,中國老百姓都是最善良、最容易滿足的,誰對他們好,他們便幫助誰,誰對他們不好,他們便會反對誰,所以在短短一月時間內,遼東軍便贏得四川幾百萬百姓之心。大順軍卻在這時率軍來攻,那裡還能什麼好果子吃,從出了巫山開始,他們便很難見到一名百姓。這一帶的百姓早就得到了遼東軍的通知,撤到了附近的城中。就算勉強看到幾人,這些人是寧死也不肯透漏一點遼東軍的倍息。

大順軍本就是農民軍,雖說建立了大順朝後一些將領、士卒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可此時還留在忠貞營的都是最早從陝西便跟隨李自成東征北討的老兵,他們大多都是窮苦出身,根本無法對這些與自己一樣出身的百姓動手。高桂英更是慈悲為懷,就連對待敵軍也不會斬盡殺絕,更別說這些百姓了。而且大順軍大小將領也都明白,自己之所以落到今天的地步,便是因為忽略了這些百姓,所以他們不敢為難他們,只得放了這些百姓。可大順軍一走,這些百姓馬上便抄近路,跑到附近的城中報信,如此以來,高桂英率領的忠貞營不但無法獲得有關遼東軍的半點消息,反而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家的掌握當中,那裡還能打得勝仗。

三次從巫縣出兵,三次大敗而歸,不但未能取得一點戰績,反而白白損失了三萬精軍,本就實力不算太強的大順殘部更是雪上加霜,全軍已只剩下不足十萬精軍,而老弱婦孺卻高達十五萬左右。好在南明並未食言,總能按時送來補給,不然這些人恐怕早已餓死大半。而駐守在四川的許立本就脾氣火爆,那裡肯吃這等大虧,派人連送三道急奏,向吳三桂請示,要求進攻巫山的大順殘軍,以求徹底解決這股頑敵。吳三桂為確保安全。已從武昌返回襄陽,接到吳立地急奏,沉思不語,暗中思考當前局勢。隨著大軍入關節節勝利,遼東各部也都有所調動。其中步兵五團中,祖大壽所率一團及部分水軍駐紮在武昌、九江一帶;二團在何可剛的率領下以營為單位,駐守在山東、山西、陝西等地;吳三輔的三團、吳安的五團和新成立的六團遠在台灣島;而四團卻在朝鮮。

騎兵各團也分散在各地,吳三桂的親衛團自在跟在吳三桂身邊;吳宇率領的騎兵一團和許有利率領的騎兵四團現在河南、湖廣一帶與南明相峙;祖澤遠所率二團駐守在徐州,正在徐徐向南壓進,先鋒部隊已到達淮安、鳳陽府;騎兵三團駐守四川;騎兵五團在阿桑團長的率領下守在南蒙。防止北蒙和西及其身後勢力的攻擊。海軍則分散在沿誨各地。吳徽、祖澤沛、鄭芝龍率領誨軍一團、二團、五團留在台灣,三團、四團留守遼吳三桂左思右想之下,卻實在是抽調不出一支人馬來支援許立,想從遼東調後備軍,可一時間遠水難解近渴,最後吳三桂決定由自己親自率近衛團支援許立爭取一舉剿滅大順殘軍,為將來與南明開戰鋪平道路。十一月二十四日,吳三桂率軍從襄陽直奔四川,許立得知吳三桂率軍親自來援時。也是吃了一驚,率人出了朝天關來迎接吳三桂。兩團除留守各處地兵馬外,共計三萬五干大軍一路南下。徑直殺向巫山。駐守在巫山地大順殘軍因消息閉塞,根本不知吳三桂率軍南下之事,不過這一切卻難逃南明的哨探,而南明深知留著大順軍尚可牽制遼東,所以急忙派人來通知高桂英等人。

高桂英等大順將領一聽遼東竟敢率軍南下。全軍忿怒不已,大順軍能有今日可以說全是拜遼東所賜,不久前李自成又被遼東軍所害,遺體至今尚未取回,可以說是大順軍全軍之辱。所以他們雖知遼東軍厲害,卻無人言退。全軍發誓,定要將遼東軍全部埋葬在莽莽大山之中。就在大順軍積極備戰之時,遼東軍已一路南下,過了保寧府,進入夔州境內,不過因有巫山相隔,想要抵達巫山縣至少還有近十日路程。高桂英為防止軍中老弱婦孺無辜受害,正組織百姓撤往湖廣興山,只留下十萬大軍,與遼東軍決一死戰。可高桂英等大順將領萬萬沒有想到,正在他們組織百姓撤退之際,遼東軍竟已到了他們的眼前。原來遼東軍也知大順雖然戰敗,甚至已經取消了國號,可實力卻依舊不容小視,還有十萬大軍,幾十萬百姓。更何況巫山縣四周都是高山峻岭,如果他們與自己在山中打擊游擊戰,遼東軍的騎兵在山中無法發揮出最大作用,就連火炮也無法顯威,想要殲滅這些大順殘軍可就難了。

所以吳三桂與許立商議后,便決定行那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命三團副團長張晃率一營兵馬打著兩團旗號,廣召當地百姓充入軍中,慢慢向巫山縣行進。此時四川百姓早已盼望著遼東軍能夠徹底消滅大順殘軍,讓自己能夠安穩度日,所以對遼東軍的要求,不但沒有任何抵抗情緒,反而積極配合。更有許多從巫縣逃出的百姓主動找到吳三桂,為其指明了一條通往巫山縣的小路,所以吳三桂和許立率領著其餘大軍從小路一直抵達了巫山縣,大順軍卻是毫不知情。吳三桂和許立及所率大軍經過五日奔迫,終於在十二月三日午夜到達了巫縣,只是這一路勞累,近三萬大軍也是疲憊不堪,就算大順軍絲毫沒有防備,想要戰勝他們們恐怕也只能是兩敗俱傷。吳三桂只得下令全軍在山中暫歇一夜,第二天一早再發起總攻。不過兩團隨軍炮兵卻早已選好了位置,不顧勞累,連夜將全團幾百門大小火炮安置妥當,只等明日一早便要炮轟連營。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未等用過早飯,大部分遼東軍便已整裝待發,經過一夜的休整,這些遼東的狼群早已恢復了往日地神彩,吳三桂知道這些將士求戰心切,可大順畢竟還有十萬兵馬,加上隨軍家屬,共計二十餘萬人,而且這些大順殘軍能在今時今日依舊不離不棄,可以說是個個意志堅定,恐怕很難像往日一般,剛一接戰便投降於遼東軍,要想將這些大順殘軍全部殲滅恐怕非是一時之功,一旦打起來,下頓飯還不知要等到何時。吳三桂當即下令,全軍先用過早飯,再發起總攻。

就在遼東軍用早飯之際,巫山縣內的大順軍民也開始活動起來,從得知遼東軍南下的消息至今不過四五天功夫,全軍十幾萬隨軍家屬不過剛剛撤走三分之一,尚有十萬百姓留在此地,高桂英也知形勢越來越急,外一有什麼意外,這些百姓不但毫無還手之力,反而會成為大軍的拖累。所以她一大早便起來,召來小張侯和尚炯等人,命大家加緊組織百姓撤退,爭取在這一兩天之內便將所有百姓撤走,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安下心來與遼東軍在這巫山之中決一勝負。可她那裡能想到近三萬遼東鐵騎早已埋伏在巫山縣城周圍,只等吳三桂一聲令下,便會將這裡變做血誨地獄。太陽漸漸升起,巫山縣城及其周圍燃起陣陣炊煙,大順軍及百姓打破了黎明的沉靜,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就在這時,突然聽到山林中傳來低沉的號角聲,開始只是西南方向,隨後聲音越來越大,眨眼間便已響便了巫山縣四周。

正在城中休息的高桂英聽到號角聲先是一愣,還以為是自己手下那部分軍卒正在集合,可隨後卻感到不對,聲音越來越大,已傳遍了巫山縣城的每個角落。高桂英叫來親衛,剛想讓其出去了解情況,卻發現小張侯已經慌慌張張的衝進府門,見到正堂的高桂英。忙道:「夫人,不好了,不知是那部分人馬埋伏在縣城四周地山林中……」

「什麼?不是咱們的人吹響的號角嗎?」高桂英問道。「不是,屬下決沒有命人吹響號角……」正在兩人疑惑之時,突然聽到一陣陣低沉的聲音從遠及近,響徹縣城內外。高桂英和小張侯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將,一聽這聲音便知必是有大股騎兵集體衝鋒的聲音,可自己手下的將士經過幾場大戰後,早已沒了戰馬,那裡還有騎兵。不用問也知道。來人恐怕是敵非友。高桂英面色一緊,急道:「快,快命人敲響警鐘,集結人馬,準備迎敵!」警鐘剛剛響起,縣城內外到處都是正待撤退的人群和維持秩序的軍卒,聽到警鐘響起,又聽到四周低沉馬蹄聲,知道有敵來襲。頓時人人驚惶失色,四散而逃。未等高桂英集結起大軍,遼東軍布置在山上的火炮已率先開火。幾百門火炮立於巫山縣四周地高山之上,無數炮彈如同暴雨一般落在巫山縣城內外,將正在向城中集結地大順軍卒炸得只知狼狽逃竄,那裡還能集結到一起。

炮火轟轟響了一刻鐘,城內外大順軍民死傷不計其數。高桂英在親衛的保護下早已逃出臨時院府。躲在一個僻靜之處,總算逃過了這一劫。高桂英聽到炮火已經弱了,忙叫親衛出去傳令各部出城迎敵。那知那親衛出去不過片刻功夫,便又轉了回來,後面竟跟著小張侯。高桂英大喝道:「我讓你去傳令,你怎麼回來了?」

未等那名親衛出聲。小張侯已搶道:「夫人,如今城中已亂做一團,那裡還能找到各部將領?而炮火一停,想必遼東鐵騎定會馬上殺來,咱們如何抵擋?此時夫人安危才最為重要,亂軍之中屬下也難以照顧夫人,還請夫人趁敵軍尚未殺來之際,快快撤走,臣願率軍掩護夫人!」高桂英一聽不但不領情,反而怒道:「我的性命重要,難道這城內外二十萬軍民的性命便不重要嗎?就算我能僥倖逃脫,可沒有這些軍民,我一人還能有何作用?不必多說,快快整軍,我定要在此與遼東狗賊決一死戰!」

說罷,高桂英邁步就要走出去。小張侯撲通一聲跪倒在高桂英面前,拉著高桂英的褲角,哭述道:「夫人!臣等死不足惜,可夫人卻是我大順的主心骨,若是夫人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我大順上下必然散作一盤散沙,到那裡,大順恐怕就真的完了!再說前幾日已有幾萬百姓幾干軍卒撤往興山,那裡地勢險要,尚可一守。何況咱們此時還是南明的忠貞營,只要向南明請援,想來南明定不會見死不救,只要他們派來援軍,咱們就可保幾分元氣,總有一日可東山再起!夫人,望您以大局為重,撤吧!」這時跟在高桂英身邊的十幾名親衛也一齊跪倒在地,道:「夫人,為了我大順地將來,為了我大順百姓,撤吧!」

高桂英也知小張侯所言句句在理,可現在殺害自己丈夫的兇手就在城外,自己如果就這樣走了,那能對得起死去的丈夫?更何況大順軍僅剩地一點力量此時都在巫山縣城內外,撤往興山的大多只是普通百姓,就算自己能逃到興山,若是南明援軍不能及時派到,自己又憑什麼來抵抗遼東軍?到時還不是死路一條?正在高桂英心中難作決斷之時,突聽城外響起有若悶雷的馬蹄聲,並伴有呼喊聲、槍響聲,同時剛剛沉寂下來的火炮也再次響起,不過這次卻只打城內,而放棄了城外,應該是怕誤傷了城外的遼東鐵騎。

「夫人,走吧!」小張侯再次聲嘶力竭地喊道。說完見高桂英依舊不開口,而城外的喊殺聲已是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小張侯猛的站起來,對十幾名親衛道:「你們保護夫人快走,我出城去阻攔敵軍!」小張侯知道沒有任何組織的大順根本無法給遼東軍造成任何麻煩,只能像一群鴨子,被遼東這群惡狼趕得四散而逃,最後命喪敵手,為了能拖住遼東軍,給夫人爭取到時間,小張侯顧不得自己的安危,留在了巫山縣城,與遼東軍決一死戰。

那幾名親衛也知道此時容不得半點猶豫,不顧高桂英的反對,拉起高夫人便走。

第一百三十三章城前激戰

小張侯看著高夫人漸漸遠去背影,虎目中再次閃現出淚花。小張侯自幼便在高夫人身邊長大,早已將高夫人當作了自己的母親,可今日遼東幾萬大軍就在城外,若是自己早有準備,憑著堅城和十萬大軍也許還有一戰之力,可現在別說戰鬥,就是想要掩護高夫人逃命都難了。今日一別,恐怕便是永別了。不過為了夫人能夠安全撤退,小張侯死而無怨。他當即跨上戰馬,向城外衝去。當小張侯率領著幾十名親衛衝到城門時,卻遇到了困難,此時城外的遼東軍已經殺了上來,圍著巫山縣城不斷斬殺著大順軍民,那些毫無準備的大順軍民為了保命只得向城中跑來,可城中卻是炮聲不斷,清早還是好好的一座城池,此時已到處都是斷壁殘桓,城中的百姓只能向城外逃竄,以躲避這猛烈的炮火。如此以來城外的人想進來,而城中的百姓想要出去,巫山縣僅有的四座城門那裡容得下十幾萬人的擁擠,在城門附近早已是擠得水泄不通,別說是人,就是一隻老鼠也挪不動一步。在這裡擠死、踩死的百姓已是不計其數。

小張侯來到城門前的街上雖是大喝著:「讓路!」可根本無法通行。無奈之下,小張侯只得棄馬來到城牆上,命人用一根繩索將自己吊到城下。可這一折騰,又過了一刻鐘,城外遼東軍早已用他們犀利地火器和無敵的鐵騎將城外本就無力抵抗的大順軍打得哭爹喊娘。死傷慘重。小張侯好不容易才收攏了一支僅有不到百人的兵馬,將為首將領的戰馬要了過來,命這些人與自己的親衛合兵一處,打起自己的將旗,繞城而走,四處收攏亂軍。好在小張侯在大順軍中有一定的聲望,而遼東軍此來不過兩萬餘人,面對二十萬大順軍民,就算想要將他們殺絕也非一時之功,這才給了小張侯收攏敵軍的機會。小半個時辰后。跟在小張侯身後的軍卒已達萬餘人。雖然都是步兵,可也總算有了一戰之力。此時城外地幾萬大順軍民或是投降、或是戰死,剩下地都擠在城門口,恐懼的看著城外的遼東大軍。

吳三桂見城外已沒有了四散潰逃的大順敗軍,也命部下集結起來,將整座巫山縣城團團圍住。而高桂英也早已在千餘親衛的護送下逃出重圍,趕往興山,會合那裡的大順軍,同時派人向南明求救。小張侯看著不遠處隊列整齊、騎著高頭大馬、手執閃亮馬刀的遼東大軍。雖然明知不敵,可為了拖延時間,掩護高夫人撤退。他還是率領著萬餘殘軍打著旗號迎向了正步步向巫山縣城壓進的遼東大軍。待兩軍擺開陣形,在巫山縣城下相遇時,整個戰場上壓雀無聲,吳三桂親自率領著一萬鐵騎與小張侯陣前相對。小張侯雖然久聞遼東吳三桂的大名,可直至今日才有機會一見。看到不過二十餘歲地吳三桂。小張侯不禁感慨萬千。這個吳三桂看年紀與自己相仿,卻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看自己,如今已是自身難保,可這一切又怨得了誰呢?再回頭看看跟在自己身後的萬餘大順軍。面對人數與自己相同,可武器卻要先進百倍的遼東鐵騎,許多人已是面無人色,雙腿發軟。

就在這時,吳三桂猛地拔出腰間寶刀,高高舉過頭頂,大喝道:「遼東鐵騎……」身旁一萬遼東騎兵同樣拔出馬刀,頓時萬把銀光閃閃的馬刀在陽光下彷彿一片鋼鐵叢林。「天下無敵!遼東鐵騎,天下無敵!」聲音越來越大,氣勢越來越顯雄壯。小張侯再回頭看身後軍卒,心中長嘆一聲,在遼東軍如海潮般的齊聲大吼中,這些本就已被嚇破了膽的大順殘軍更加不堪,竟然有人顫抖之中,連手中兵器也扔到了地上。小張侯知道,自己已是未戰先敗,若憑由遼東軍再喊兩聲,恐怕不用遼東軍殺上來,自己身後這些軍卒就得逃走大半。不能再等下去了,小張侯拍馬在陣前來回奔走,大喝一聲:「先帝待我等不薄,卻死於遼東狗賊手中,咱們豈能忘記先帝的血海深仇?如今遼東狗賊就在咱們眼前,此時不報此仇,更待何時!」說著,小張侯將手中寶劍指向遼東大軍,叫道:「沖啊!殺啊!」

萬餘大順軍雖然已兩腿發軟,可他們都是自陝西便跟隨李自成闖蕩天下,想起先帝對自己地百般恩情,頓時只覺得血氣上涌,順著小張侯寶劍所指,沖了上去。看著萬餘大軍亂鬨哄沖向遼東鐵騎,小張侯雖然也知道,這些亂軍就算衝上去也不過是白給罷了,可他也是無計可施,只希望這些人能多撐一會兒。吳三桂看著沖向自己的大順亂,哈哈大笑,就算是當年最為精銳的女真鐵騎、蒙古鐵騎也不是自己遼東大軍的對手,更別說這些大順亂軍了。當下大手一揮,喝道:「全軍隨我迎敵!」說完一拍戰馬,已是率先向著大順亂軍沖了上來。

吳三桂身邊的一萬鐵騎都是吳三桂的近衛團官兵,眼看軍長已經沖了出去,生怕吳三桂在這戰場上有失,忙拍馬趕上,迎向大順亂軍。不過片刻功夫,兩軍便在巫山縣城外地空地上相遇。步兵對騎兵本就不是敵手,更別說此時這些士氣低沉的大順亂軍所要面對的卻是這個時代最為勇猛的遼東鐵騎,不過剛一接手,沖在最前面的大順步兵便已如同稻草一般,被遼東鐵騎這群死神不斷收割著性命。同時還有手雷不時在大順亂軍中爆炸,殘肢斷臂飛得到處都是,城前已是血流成河,這更將大順軍的士氣打到了最低點,開始他們還憑著一股血性沖向遼東軍,可不過一刻鐘左右,大順軍已有兩千餘人死在遼東軍手中。戰場上剩下的大順軍到此時才知道,眼前這些人可不是什麼天使,而是地獄來的惡魔,許多大順軍慌忙想要逃命,可此時兩軍交著在一起,不但遼東軍不會允許他們輕易撤出去,就連後面壓陣的小張侯也不會放過這些逃兵,負責督戰的一千精銳將手中長刀對準了這些敗軍。小張侯大喝一聲:「只有戰死的大順軍,沒有後退的大順軍!

何況夫人剛走不遠,你們若是如此敗退,夫人豈不危險?為了保夫人安全,為了我大順軍的唯一希望,寧死不退!」本想後退的大順軍此時左右為難,進是死,退也是死,在聽到小張侯的吼聲后,他們終於下了決心,先有李自成對自己的大恩大德尚未有機會報答,此時夫人又有危險,自己若在此時當了逃兵,還是爺們嗎?這些大順軍中大多參戰無數,難免受傷。而在受傷之時,高夫人多次親自為其包紮傷口,這些人本是窮苦百姓,而高夫人卻是貴為皇后,能為自己包紮傷口,這是多大的榮耀?為了夫人,自己難道還珍惜一條爛命嗎?「寧死不退!」「寧死不退!」一時間在大順軍各處都響起這種喊聲,本已降到谷低的士氣,竟奇迹的有所回升。許多大順軍不顧性命,迎上了遼東軍鋒利的馬刀,不求能一下殺死遼東騎兵,只求拖延其片刻,為其他戰友爭取機會。如此以來。遼東軍地前進速度有所下降。不過這一切在遼東軍的絕對實力面前,都不值一提。

一萬遼東鐵騎在屠殺了兩千大順軍后,自己的傷亡卻不過十幾人而已,真正死於敵手的不過兩三人,其餘大多只是馬失前蹄,馬上騎兵被甩落馬下,才受了些輕傷而已。這些不幸落馬的騎兵很快便被戰友救走,讓那些不惜性命將他們拉下馬來的大順軍算是白白犧牲了。巫山縣城外的戰鬥持繼的大半個時辰,結果自然是毫無懸念,遼東軍大獲全勝。不過自小張侯以下的萬餘大順軍竟沒有一人投降。盡數戰死沙場。巫山縣城頭上的大順軍民眼看著自己地親人戰死沙場。無不為之落淚,就連遼東軍也不得不佩服這些大順軍堅定地信念和無畏的勇氣。隨著城外戰鬥漸漸落下帷幕,城中倖存的大順軍民看著城外三萬遼東軍再次將縣城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他們自知不是敵手,可讓他們如此投降,卻又如何對得起先帝李自成和夫人高桂英。一些大順將領企圖死守城池,可當城外遼東軍將百餘門火炮架起時,他們知道,就算自己不要性命。死守在城中,一旦遼東軍火炮響起,自己也只能是被炸為一攤肉泥。根本無法給城外遼東軍造成任何傷害。

這時吳三桂親自在城下喊話道:「城中的百姓聽著,我是遼東吳三桂,如今巫山縣城已被我軍團團圍住,你們已是走投無路。並非我沒有破城的本事,不信你們看看這些火炮。相信只要一輪火炮齊射,你們這脆弱的城牆必將不保。只是念在爾等本也是普通百姓,只是受大明酷更壓迫,為了活命,才不得不造反,也是情有可原。因此我才網開一面。只要爾等肯打開城門,獻城投降,我可保證不殺一人,爾等造反大罪也一筆勾消,同時將你等就地安置在四川境內,分予田地,保你等暖飽。」說到此處,吳三桂話鋒一轉,面色一沉,接道:「如你等拒不投降,那就不要怪我無情!一旦城破,必將屠城!給你等一刻鐘時間考慮,一刻鐘后,我們便將攻城!」

城中這些大順軍民,也不全是意志堅強之輩,聽了吳三桂所言,心中也是猶豫不決,就在這大順軍民左右為難時,只聽得東城門處有人大喊:「城門被人打開了!遼東軍進城了,快跑吧!」原來東城下早有遼東密使暗自潛伏在那裡,見周圍百姓都已被城外遼東軍嚇破了膽,大多百姓有心投靠遼東,卻又怕城上的大順守軍不顧情義將自己斬殺。為了配合城外大軍攻城,這些穿著大順軍裝的密使從人群中衝到門前,故意與那些負責守城的軍卒爭執起來,後面地百姓開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見這些人在城下爭吵幾句,那些後來的大順軍突然拔出兵器揮向了守門的大順軍,就在城下軍民目瞪口呆中,這十幾名大順軍已將守在城門前地幾名守軍斬殺怠盡,隨後這些人衝到城門前要打開城門。直到此時,後面的大順軍民才醒悟過來,原來這些人竟是要開門獻城。一時間城門前的幾萬軍民頓時亂作一團,有人想要上前制止,可其他百姓為了保命,雖不敢上前打開城門,背負投降的罵名,卻也樂得見其他人打開城門,所以故意不肯讓路,拖延時間。

很快城門便已被打開,那十幾名開城門的大順軍卒立即向城外奔去,同時還大聲叫道:「快出城投降吧,不然等遼東軍殺進城來,必是死無葬身之地!」本來還有些猶豫地大順軍民一聽此話,又看到已有人出城投降,生怕自己出的晚了,被殺進城的遼東軍殺害,忙跟在後面一起湧出城門。守在東城門的正是許立,看到城門已被打開,無數大順軍民出城投降,當即命一營上前將這些降卒押到一邊,他自己卻率領著一營遼東鐵騎從東城門殺入城中。聽到東城門已經失守,遼東鐵騎已經殺入城中的消息,其餘三座城門的大順軍民這才慌了手腳,生怕遼東軍反悔,先後打開城門向城外遼東軍投降。再說高桂英在千餘近衛地護送下,衝出遼東軍的封鎖,向東逃去,隨行的還有無數從巫山縣逃出來的大順軍民。一路上這些人不敢停下片刻,生怕遼東軍從後面殺上來,直到逃入興山城境內,高桂英才因戰馬累斃,不得不停下來稍歇片刻,不過他們卻不必多作停留,當天夜裡便再次趕路.一直上了茅廬山才終於算是到了安全的地方。

茅廬山地處湖廣興山境內,離興山城大約70里路。這一帶的地理形勢十分險要,望不盡的千山萬整,高峰插天。往西去接連著巴蜀,往北去接連著鄖襄地區。巫山山脈聳峙在西邊,荊山山脈橫貫在東邊。住南去便是種歸和香溪,瀕臨大江。這大江在這一段又叫作西陵峽。從茅廬山到西陵峽,道路險峻,林木茂密,易守難攻。從茅廬山往西北,群山重疊,接著神農架的原始森林,再往西北就是大巴山。

在茅廬山的最高處,有一片比較平坦的山坡,微微有點傾斜。這山坡有三里長,一里半寬。原來就有一座山寨,不知是哪個朝代前來逃避官府的流民修築的,後來荒廢了,寨牆倒塌了,房屋變成了廢墟。前段時間高桂英率軍趕到巫山縣時,便曾派人到湖廣打探李自成的消息,同時也尋找可以立足的地方。而茅廬山因其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便成了大順軍入湖廣的最佳去處,高桂英特地派來幾千軍民來此駐守。只是沒想到大軍未等進入湖廣,便先得到了李自成陣亡的消息,大順軍才在巫山縣停了下來。今日因遼東軍來攻,不得不撤到此地。這幾個月來,被派到此處的幾干軍民重新修復了寨牆,蓋了一些房屋。山上有泉水,可以供幾萬人飲用。只是這裡在軍事上是個絕地。倘若被敵人截斷了唯一一條下山地路,就得困死山上。這一點高桂英十分清楚,只是眼下自己除了此處四周都是遼東的大軍,還能去那裡?高桂英已經決心在此收攏殘軍,利用茅廬山的地形與遼東軍周旋到底,只要南明能夠及時派來援軍,自己便還有救,大順便還有一線希望。

原本荒蕪的茅廬山頂,如今有了不少平房,也搭起了許多軍帳。其中有一座比較高大的宅院。有圍牆圍繞。裡邊有一座三層高的鼓樓,因為高夫人在裡邊居住,人們按習慣稱之為慈慶宮。由於從山上到山下只有一條崎嶇的小路,過於險峻,上下運東西很不方便,所以有大部分軍民暫時安頓在山下邊的九蓮坪。凡是能夠戰鬥的將士們都留在九蓮坪和周圍一些地方,把守險要。從九蓮坪上來,大約十里地,沿山都是參天大樹。在山頂不容易望清九蓮坪的情況,但有時天氣晴朗,從杜樹地縫隙中也可望見九蓮坪上人馬如豆。隱隱約約有些灰色地瓦房、褐色的茅房、灰白色的帳篷。在離慈慶宮前邊不遠處有一座簡陋的石牌坊,上刻「貞義」二字。一則南明皇帝曾救封高夫人為「貞義夫人」,另則將士們也認為這兩個字最能寫出高夫人為人的風骨。她有堅貞不屈的性格,也有忠義的性格,合到一起就是貞義。換別的字就不能包含這麼具體貼切的內容。

自高桂英撤到此處已有三日功夫,每天都會有大順敗軍狼狽地逃到山上,尚炯也逃了回來。雖說增添了高桂英幾分實力,可他也帶回了許多不幸的消息。巫山縣城失守,沒來得及從城中逃出的軍民已盡數被遼東俘虜,小張侯也不幸戰死沙場。遼東軍在攻下巫山縣城后,已再次東進,著來是要徹底將自己殲滅在這茅廬山上。而派往南明地求援信使一直沒有動靜,也不知南明到底是何意思。如今在這茅廬山上原本的大順軍將領已所剩無幾,而高級將領已是一人也沒有了,大到排兵布陣,小到衣食住行,所有事情都得高桂英親力親為。而最今高桂英為難的卻是糧草,當日從巫山大敗,根本不曾帶出任何東西,只有原本蓄在此處的一些糧草。可隨著逃到此處的人越來越多,這些糧草恐怕已用不上一月,而此時又是冬天,讓高桂英到那裡去尋可供幾萬大軍每日消耗地糧草?高桂英自李自成戰死後,便因急火攻心大病了一場,接下來的日子裡,也一直沒有閑下來好好歇上一歇,身體已是一天不如一天。雖然有尚炯每日為高桂英調理身子,可高桂英還是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每天早上醒來,照照鏡子,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鏡中的老夫人就是自己,要知道自己現在才不才四十歲左右,可卻像個六十歲的花甲老人一般。高桂英撤到茅廬山不到半月,據手下來報,遼東大軍已行至巴東,距興山不過一日路程,距茅廬山也不過兩三日,可南明卻依舊沒有消息,大順軍民已是人心慌慌,每日都有人逃下山去,不知去向。就在高桂英愁容不展之際,突有一名哨兵奔上山來,見了高桂英已是喜得語無論次,嘴裡只是反覆的道:「丞相、丞相……」

「丞相?」高桂英不知何意,可如今大順朝的兩名丞相,左丞相徐就已投了遼東,右丞相牛金星早已隨李自成戰死在湖廣,那裡還有丞相。

過了好一會,來報信地哨兵才緩過氣來,道:「啟稟夫人,右丞相牛金星率兵馬已來到山下!」高桂英一聽,激動的站了起來,道:「什麼?你說什麼?牛丞相回來了?他不是已戰死在湖廣了嗎?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屬下也不知道,不過確實是牛丞相回來了,跟他一同回來的還有幾千兵馬。」「快,快召集眾將下山迎接丞相回山!」說完高桂英已是激動的熱淚盈眶,在這大順軍最艱難的時刻,牛金星的到來,不但為大順軍增添了幾分實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極大的穩定軍心。高桂英騎著戰馬,一路趕到九蓮坪,未等下馬,便已看到此處確實多了五六幹人馬,而且都是精壯,在其身後幾千車糧草堆在空地上,這可真是為自己解了燃眉之急啊站在大軍之前的不是別人正是右丞相牛金星。牛金星此時也看到了從山上下來一支隊伍,為首的正是高夫人。顧不得再與其他眾將敘舊,幾步來到高夫人面前,此時高桂英也已下了戰馬,牛金星撲通一聲跪倒在高桂英面前,激動的道:「臣、臣救駕來遲,請皇後娘娘恕罪!」說完「砰、砰、砰」在地上連磕了三個響頭。高桂英自投靠南明以來,再也沒有人稱他皇後娘娘,此時聽牛金星提起,彷彿又回到了大順軍兵強馬壯、橫掃**的日子,心中激動不已,淚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上前扶起牛金星,連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只要丞相回來了,咱們大順就還有希望!」

當下高桂英及牛金星又回到山上,在高夫的慈慶宮中,牛金星才將與李自成分別後的經過一一道出。

原來當日與李自成分手后,牛金星率著五百多軍卒一路向江西境內行去,因遼東步步壓進,此時的江西也早已亂作一團,官府只能保征各大城秩序,而出了城,便全是土匪、強盜的天下,四散各處的大家族也廣蓄私兵,以求自保。牛金星所率五百餘人都是精銳,那些土匪、強盜那裡是他們的對手,一路上破了不少山寨,攻下許多城堡,積攢下大量金銀和糧草,直到進入臨江府才在新喻停了下來,借著這一路的威勢和糧草,在這裡廣招兵馬。不過大半月時間。牛金星手下竟已抬集了三千精兵和幾萬百姓,而許多在湖廣等地被打散地大順軍卒也得到消息,紛紛來投,牛金星手下竟有了萬餘精兵,可牛金星卻不敢大張旗鼓,畢竟此時在南明境內,四周府城中的南明兵卒也有幾萬之眾,外一引得南明大軍來攻,自己恐怕自身難保。就在牛金星在新喻積蓄實力之時,竟得到李自成戰死的消息。聞聽此信。新喻的大順舊軍無不為之痛哭流淚,很多人見李自成也已戰死,知道大順恐怕是再無希望了,不過牛金星確實有些聲望,這些人還不至於棄他而去。就在牛金星已經心灰意冷之時,又得到消息,皇后高桂英竟在巫山縣境內,而且竟已與南明和談,投靠了南明。牛金星心中雖為大順就此消亡而痛心。可他也知道,這恐怕是大順殘軍的唯一出路了。聽說高夫人不但在巫山縣戰穩了腳,而且幾次出兵四川。要為李自成報仇,牛金星也不禁為之讚歎,誰說女子不如男!大順軍敗退到陝西時,高夫人便曾召自己商議軍政大事,對往後大順軍去向提出了許多建議。若是能早些力勸萬歲,大順軍恐怕也不至於落到今日的田地。

牛金星手下的大順軍得到夫人尚在的消息后,也為之歡欣鼓舞,紛紛建議牛金星北上會合皇後娘娘,力圖東山再起,最不濟也要為萬歲報仇血恨。牛金星也知自己孤軍留在新喻。難有大的作為,當下從手下軍卒中擇其精銳六千,攜帶了大批金銀糧草,北上尋找皇後娘娘。行到半路又聽說高桂英被遼東大敗,已逃往興山,牛金星擔心皇后安危,急率大軍趕往此處。好在大順已投了南明,所以這一路上的明軍並未為難牛金星地大軍,讓其順利地抵達了茅廬山。與此同時,牛金星還為大順軍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南明已經派左良玉率軍從銅陵西進,來援大順。

聽到這個消息,高桂英的心終於輕鬆了一些,左良玉手下有精兵二十餘萬,而自己此時也有兩萬大軍及三四萬百姓,再加上牛金星此來所率六千精兵,實力大增。而遼東滿打滿算也不到三萬兵馬,在四川因有百姓支持,糧草不需費力,可進入湖廣境內,僅是三萬兵馬的糧草便夠遼東軍為難的。只要再拖上十天半月,等左良玉大軍趕到,自己不但可以保全自身,若是一切順利,甚至可以大勝遼東軍,為李自成報仇。當天夜裡,高桂英設宴為遠來的牛金星及六千將士接風,愁悶了半個多月的大順軍營終於又聽到了久違的歡聲笑語。可隨後的日子裡,本以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地高桂英等人,卻再次失望了,隨著遼東大軍的步步逼近,已抵達了興山,可自己的援軍卻使終不見蹤跡,聽說左良玉出了銅陵,每日行軍不過二十里,至今竟還未到九江,何況九江還有遼東軍駐守,左良玉想要通過九江恐怕也非易事,聽說左良玉已準備率軍易道從湖廣南面繞道行軍,所以就算遼東軍攻陷了茅廬山,他們恐怕也趕不到了。高桂英知道南明地援軍也是有意拖慢行程,想要等自己與遼東軍兩敗俱傷再坐收漁翁之利。援軍一時半刻是指望不上了,一切還得靠自己,好在隨著牛金星的到來,為大順軍提供了大批糧草,就算被圍困在茅廬山上,也可借著這險要的地勢與遼東軍周旋一段時日。

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遼東大軍已趕至茅廬山下,不過他們卻並未急著進攻茅廬山主峰,而是派兵從四面包圍了茅廬山,封鎖了一切要道,穩紮穩打的一步步向茅廬山逼近,一路上大順軍所設山寨,根本徑不住遼東軍火炮的攻擊,很快便被遼東軍佔領。只是分守各寨地大順軍都抱著必死的決心,與遼東大軍苦戰,直至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沒有一人投降。遼東軍仗著火器強大,傷亡並不嚴重,只是彈藥消耗嚴重,待到二十九這天,除了九蓮坪及茅廬山主峰外,其餘各處險要位置已盡落入遼東軍手中。臘月三十,遼東軍終於停了下來,一方面是因為大年將至,全軍將士苦戰多日也該好好休息幾天,另一方面軍中彈藥已經不足,雖然勉強可以攻下茅廬山,可沒有充足的彈藥,遼東軍的傷亡必將成倍增加。同時,南明的大軍行進雖然緩慢,可若是自己久攻不下,在將士疲憊之際,難免被其撿了便宜。

第一百三十四章勸降大順

吳三桂早在左良玉剛剛從銅陵動身時,便已令駐守九江、武昌等地的祖大壽和駐守湖廣的吳宇、許立嚴防南明援軍來援大順。可左良玉手下畢竟有二十萬大軍,戰艦幾千艘,眼下又沒有到與南明決戰的時侯,若是與其開戰,雖然遼東軍可穩勝不敗,可必將會挑起與南明的全面戰爭,這卻不是吳三桂所希望的。所以吳三桂的命令是讓祖大壽等人拖延左良玉行軍速度,能不開戰,盡量減少磨擦,待自己徹底解決了大順殘部,再與南明計較。如今遼東軍雖停下了進攻步伐,可大順軍的日子依舊不好過,糧草有限,實力不足,援軍久等不至,大順軍民看不到一點希望,士氣低迷,而此時四周又已盡被包圍,就算想要撤退也是無路可去。茅廬山山頭,地方小,沒有活動餘地,一被圍困,待存糧用盡就會飢餓而死,想重新打下山來根本沒有可能。這種地方在兵法上就被稱為「絕地」。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大順軍決不上到茅廬山寨。高桂英命牛金星駐守在山下,而自己留守在山上,一旦九蓮坪失守,高桂英便會在這茅廬山上與敵軍決一死戰。

雖然戰事暫時停了下來,不過遼東軍卻也沒閑著,派了一名前些日子剛剛投靠遼東的高守義上山前來勸降。高守義原是高闖王部下的一名小校,又高夫人地娘家近門侄兒。所以彼此很熟。高迎樣死時,一部分部隊被打散,這個侄兒不知到哪裡去了,後來才知道他投降了明朝的官兵,最後又投降了遼東。高守義上山後,面見牛金星,牛金星早已決心殉國,不然也不會千里迢迢從新喻來到興山送死,所以見到高守義,問明其來意后。大怒不已。若高守義不是夫人侄兒,恐怕早就下令斬首,以絕敵人招降之心。雖是如此,牛金星還是命人將其捆綁結實,送到山上的慈慶宮,交由夫人親自發落。將高守義押走後,牛金星本想將此事壓下來,可誰曾想,未等牛金星出了營門。便有幾名總兵來見牛金星,問及此事。牛金星此時也知道此事怕是已傳遍全營,若是不作處理。只會更亂人心,只得命人召集眾將會商,同時派人上山將情況報與夫人知曉。

此時在九蓮坪的總兵還有十幾個,有的總兵手下已經沒有兵,只是保留著職銜。但他們多是跟隨李自成多年的老臣,立過戰功,其中許多人甚至比牛金星資格還老,對他說來算是前輩了。至於副將、參將,那就很多了;還有些文職人員,地位很高的。如今也都住在九蓮坪寨中。開會之前,下邊就在紛紛議論,心不再像往日那麼齊了。特別是因為近來得到消息,南明援兵恐怕是到不了了,而山外李自成的舊部,幾乎都投降了遼東。所以會議開始后,起初許多人默默地不做聲,互相觀望,後來就有人不再沉默,畢竟眼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時侯,也不再害怕牛金星了。一個總兵說道:「如今萬歲已戰死幾個月,咱們在此又是為誰而戰?名不正言不順。全中國一大半都被遼東軍佔了,我們這一點點地方,如何能對抗遼東?今日再守下去,大家死到一起且不說,沒有正當的名義了,咱們就算是死,恐怕也難得個忠烈之名。再說山上還有幾萬老弱女孺,難道非得等遼東軍破了山寨,由遼東軍隨意斬殺嗎?」這話說出以後,許多人紛紛點頭,都說是如今戰死也沒有意思了,為了幾萬婦孺考慮,不如就投降吧。牛金星聽后非常憤怒,將案子一拍,突然站了起來,一手接著劍柄,說道:「決不能投降遼東。誰要投降遼東,他自己投降,我牛金星雖是文官,可也知為國盡忠,惟有以死殉國。你們誰願投降,請你們自便。」主張投降地人,見他殺氣騰騰,不好再說話,但眼中都露出不服氣地神色。這時又有人站起來,作和事佬,道:「投降不投降,這不是件小事。我看最好請各位都想一想,私下議論議論,然後再開會。反正遼東已停止了進攻,咱們還有些時間,現在先散了吧。」

一聽此話,有人不同意道:「用不著散,如今就商量下去。怕死的去投降,老子決不投降。」馬上又有人不服氣地答道:「投降的不一定怕死,大丈夫要識時務,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日咱們在這裡到底是為誰守土?誰能說得出?可憐軍中幾萬婦孺,他們從陝西一路相隨,與咱們不離不棄,你們可曾想過他們?今日便要因你等一言而死嗎?」

牛金星把案子一拍,道:「為大明守土,為我們的良民守土,為我們大順朝死去的先皇帝和文臣武將們守土!」牛金星此話一出,不但未能讓眾人心服,反而有人譏笑道:「得了吧,為大明守土?可遼東此時占著北京城,占著大半個中國,又立了朱由檢的幼子登基,你若說是為大明守土,那咱們不是更應該投降了?要知這北明才是大明的正統啊!若說是為良民守土,那我問你,咱們的良民在那兒?咱們從北京一路敗退至今,你口中的這些良民在幹什麼?他們在為遼東軍通風報信,在為遼東軍籌集糧草,在為遼東軍殺害咱們地兄弟,如今這些人不是咱們大順的良民,卻是他遼東的良民!他們那裡用咱們為他們守土?若是咱們去了他們地地境,他們恐怕才真的要守土與咱們一戰!咱們大順良民如今都在這山寨之中,就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你們卻一點不為他們考慮,還有何臉面說出守土一語。」

支持牛金星,忠於大順的的人馬上站起來罵道:「你胡說!他遼東軍不過是賊軍,他吳三桂也不過是盜國地奸賊我們決不做軟骨頭的人.寧死也要死得鐵骨錚錚爭執的雙方誰也說不服誰,而且這些日子以來,隨著局勢的變化,人人心中都是鬱悶無比,心中都有一股子邪火,口角不斷升級,大家都動起火來,怒目相視。有人忍不住用手去抓劍柄,看起來馬上就會發生火併。正鬧得不可收拾時,忽然有人跑進來稟報:「太後下山來了,立即就到。」一聽這話,大家都安靜下來。已經握劍在手的人,把劍插回鞘內,沒有人再想火併的事了。大家默默地等候高夫人來到。牛金星見大家已經冷靜下來,說道:「隨我迎接娘娘大駕。」說完大踏步向外走去,所有將領也都跟著他向外走去,迎接高夫人。高夫人在見到高守義時,便已經料到九蓮坪眾將士可能要出事情。她明白如今因為大敵壓境,而援軍又遲遲不見蹤影,人人都看到不能取勝,也不能突圍出去,軍心已漸漸有些不穩。真遇敵人誘降,必有一些人願意投降。而敵人似乎也看準了這個時機,所以按兵不動,派人招降,誘使自己內亂。所以高桂英顧不得身體不適,連忙命人帶上高守義,向九蓮坪趕來。她明白只要自己來到,一場廄殺的大禍就會暫時停歇。

果然,當高桂英來到九蓮坪眾將議事之處,牛金星已率領一大群持領和文臣出來迎接,肅然站成兩行,向她躬身插手。高桂英這才放下心來。來得恰是時候啊!

進人議事大廳,高桂英坐北面南坐好后,將領們跪下去向其請安。高桂英一擺手道:「如今不是講禮節地時候,你們起來吧,各就原位坐下,我們談大事要緊。」

等到眾文武就座以後,高夫人才問牛金星道:「牛丞相,剛才大家商議的如何?」牛金星把經過情形簡單地說一遍后,高夫人冷靜地點點頭,說道:「有人覺得應該死戰到底。有人覺得應該投降。誰是誰非,我現在且不去說。我今日下山來,只是為了替你們大家拿定主意,不是為了責備誰,更不主張處分誰。請你們各位都放心,平心靜氣地把降不降的事談個清楚。我的年紀一天比一天大,身體更是不同往日,可是我為大家操心的一片心什麼時候都沒有變。自從先皇帝死後,我們有兩次大關頭。第一次生死關頭是要不要取消大順國號。奉南明為主,共同跟遼東作戰。如今是第二次關頭,就是說要不要投降。保全我們幾萬軍民的性命。我說出主意來,你們願意聽從也好,不聽從也好。」

大家都恭敬地站起來,躬身說道:「請太后吩咐」高夫人說:「坐下吧。如今我看多數人都不願意投降胡人,這是很有骨頭的人。很有血氣的人,我對他們的心情最了解。剛才他們咬牙切齒,幾乎動起武來,這是很自然的,我明白。我想各位願意投降地將領也一定明白,不要記著這一時地翻臉。要想到我們多少年來在一起共患難共苦樂,多少人在我們周圍死去了。想著這一點,你們願意投降的各位將領就不會恨他們了。」

許多人聽了點頭,有人感動得噙著眼淚,有人低下頭去。高夫人繼續說下去:「如今有人願意出去投降,我也絕不責備。情況不一樣了,先帝死了,咱們也只能困死在這彈丸之地,山高林密,人煙稀少,還在寧死不屈,為大順保存這一片土地。所以我不責備那些想投降的人。因為即使不投降,留在這裡對我們茅廬山的存亡也沒有大的幫助。我不能忘記這些年來你們也流過血,出過力,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看不到一點希望,所以縱然我自己不投降,我對願意投降的也不深加責備。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好合好散,只要你們投降之後,不要再領著敵人殺回來,就算你們對得起我,對得起先皇帝,對得起我們大順軍中上千上萬死去的將領和文臣。」說到這裡,高桂英想起死去的李自成,己忍不住哽咽起來,熱淚簌簌地滾落臉頰。當年先帝還在時,就算情況再難,那怕是當年僅剩十八騎敗入商洛山時,自己也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絕望過,因為只要李自成還在一天,就會有希望。可今天這一切都交到了自己一個婦道人家手中,自己還能如何?還能帶著這些將士逃過此劫嗎?不管是心中願意投降地,還是反對投降的,也都滾出了眼淚。高桂英當即吩咐牛金星將高守義送出寨,通知遼東軍,要他們後日一早再派人前來詳談,讓寨中的老少爺們團團圓圓地過好這個年。將高守義送走後,高夫人又向眾人說道:「不管我們有幾個將領願意出降,在出降之前,你們還是我忠貞營的將領。如何出降,由我來安排,你們不用操心。現在你們各人要認真防守九蓮坪大寨,千萬小心,不要讓遼東趁這時候突然劫營,使我們吃了大虧。我並不怕死,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我想許多將領、許多弟兄都有同心。如果大家怕死,不會支持到今日。可是我們不能在最後的關頭疏忽大意。只要我們小心,縱然戰死,也會使敵人比我們死傷更多。如果我們疏忽大意,被遼東劫了營,那就太不划算了。所以你們沒有出降之前,一切令行禁止都要聽從牛丞相的將令,不得有誤。現在你們早點休息去吧。有的願意同我私下談談,可以隨時前來找我。

眾將領留戀不走。縱然是願意投降地將領也留戀著不肯離開她。許多人感動得嗚咽起來,有些人不住地擦鼻涕,抹眼淚。高夫人又說道:「我很明白你們的心情縱然是主張出去投降的人.對我也是多年共患難。堂中眾將聞言只得肅然退出。高夫人又望著牛金星道:「你吩咐中軍,馬上準備酒菜,明天中午大擺建席,過這最後一個新年!我今明兩天就坐鎮九蓮坪,幫你主持大計。牛金星忙勸道:「請娘娘回山上去吧。萬一遼東勸降是假,偷襲是真,怕是難免一場大戰,太后安全我等怕是難以照顧周全。」

有些沒有退走的將領也勸高夫人回到山上去。高夫人搖搖頭道:「無妨,遼東從起兵至今,還從未聽說他有過任何違約之事,在和談破裂之前,他們決不會來攻的。」一個將領說道:「打仗的事情很難說,遼東連番勝利,奪取了許多山寨。如今他們知道我們內無大軍,外無救兵,軍心也開始散了,萬一來攻,太后何必在此地受驚呢?」

高夫人微微一笑,道:「你追隨我多年,把我看成了什麼樣人?倘若今天明天胡兵來攻,我要親自上寨,為你們擂鼓督戰,決不後退一步!不要再說多餘的話了。」當天夜裡,高桂英把一些重要將領召到一起,說道:「究竟哪些人已經決定投降,不妨都說明白,有的還沒有拿定主意的,也要在今天夜間拿定主意。我想我要給來人提出三個條款。第一,投降的人,不管池位高低,不許殺戮;第二,隨身帶的財物,不許沒收搶走;第三。出去地人,上至老翁,下至幼童,一律保護。倘若遼東不能照此三條來辦,我們就要同他們血戰到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任何人都不要再說出降的話。」

大家佩服高夫人想得周到。牛金星卻道:「娘娘定要出去。倘若遼東不能保娘娘平安,我們寧願戰死也不會投降。」堂中眾將大多都曾受過高夫人大恩,聞聽此言。就算是最想投降之人也道:「不錯。若是遼東敢對娘娘不敬,我等寧死不降!」高夫人擺擺手,道:「聽我的話。目前這危急時刻,我決不能走;走了,遼東也絕不會讓我活下去。從明朝崇賴年間開始,大家都說我多麼懂得打仗,多麼有辦法。如今他遼東又怎肯對我放心呢?他怕我活在人世,大順的舊部還會暗中找我,他們的日子就會不得安寧。

所以他們是不會放過我的。我自己也不會偷生人世,對不起先皇帝,對不起大順朝的陣亡將士。你們不要糊塗了。下去安排去吧。什麼人願意走,該帶什麼東西,如何把眷屬帶出去,這都得安排一下。出去吧,讓我清靜一陣。」

過了一陣。牛金星帶著一群年老的將領,又來懇求高夫人答應出去。他們說,一定要同遼東講好,不準暗害高夫人,要不然就一個也不投降,同遼東血戰到底。高夫人又一次拒絕他們。並且責備他們不該作此胡想。眾將無奈之下,只得退出去。第二天正是大年三十,停晚時分,九蓮坪上攏起無數篝火,擺了許多建席,不但大順軍中大小將領和所有的文臣都被請來赴宴,就連普通軍卒和百姓也被邀來一同過年。高夫人坐在上席,大家恭恭敬敬地向高夫人行了禮。然後牛金星站起來說道:「我們是大年三十,今日之宴,雖然沒有多的菜,酒也不多,但這可能是我們在一起舉行地最後一次酒宴。吃過這一頓后,該走地就要走了,留下的一心一意固守九蓮坪,同敵人血戰到底。不管走或不走的,我們都是親人,不要以仇人的眼光相看。

今日我奉娘娘之命準備酒宴,現在就請娘娘訓話。」一聽高夫人要訓話,坪上幾萬人都站了起來,肅立無聲。高夫人望望大家,慢慢說道:「往年酒宴,都是在勝利的時候,慶祝大捷。今日這樣的酒宴,我起義這些年,還是第一次碰見。可是我心中並不難過。自從跟隨先皇帝起義,我隨時都準備死在沙場上,死在敵人手中,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今日我們還有幾萬人馬,還可以廝殺些日子。縱然死在這茅廬山上,也決不會後悔。凡是留下的將領,我們還有見面的日子,我就不多說什麼了。對於要走的將領們,我想囑咐幾句話。現在你們離開我,出去投降,我不責備你們。但願你們出去之後,不要做遼東地官,更不要做遼東的鷹犬,回過頭來殺自己的兄弟。你們倘若能夠早早地回到各自地家鄉,做一個安分的老百姓,平安無事地過完這一生,這就是我的心愿。回到家鄉,你們可以拿出一些銀子周濟同村的窮人,做一些好事。好在你們起義之後,都沒有在家鄉做過壞事,一直跟著闖王打仗,在家鄉無冤無仇,回去以後稍微做點好事,就容易同左鄰右舍處得很好。我說的是幾句實實在在地話,你們要好好記在心上。明天你們就要出去了,以後我們永遠不再見面了,我會時時想著你們,直到我戰死。你們看來也不會忘記我,不會忘記我們茅廬山這一帶的土地、百姓和往日的弟兄。「說到這裡,她自己禁不住落下淚來,全場不由得一片號陶。雖然酒宴繼續進行,可是不斷地有低聲抽泣之聲。席面上籠罩著悲壯的氣氛,這最後一頓年夜飯,沒有人露出半點笑容。正月初一一大早,遼東的談判代表吳苟率一連軍卒來到寨門外求見高夫人,商議投降事宜。雙方交戰近一年時間,大順軍死在遼東手中的軍民達幾十萬之多,守在寨門口地大順軍見到遼東軍無不怒目相向,不過卻不敢有什麼過激行為,畢竟此次商議關係到山寨中幾萬老弱婦孺的生死,就算他們自己決心死戰到底,可也得為這些老弱婦孺尋條活路。大順守軍打開寨門,一名大順軍將領上前一步阻住吳苟等人,道:「夫人有令,遼東入寨談判之人不得超過二十人,不得攜帶任何武器!其他人等只能在寨外相侯!」

負責保護吳苟安全的連長高尚一聽大順守軍的話,頓時火冒三丈,如今你大順已到了走投無路的程度,我們此來可是為了救你們一條性命的,你們竟敢如此對待我們,當真是不知死話,剛要上前與那大順守軍理論,卻被吳苟攔住。吳苟來前便已得吳三桂囑咐,此來切不可意氣用事,一切以大局為重,那怕此次招降只能召些老弱婦孺也是不枉此行,這些人畢竟都是咱們中國人,婦女兒童才是中國未來的希望。吳苟跟隨吳三桂多年,見多識廣,也知道這世界並非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在蒙古之北還有羅剎國,大海的另一面還有著無數黃頭髮、白皮膚的英格蘭人,以軍長的才智,若是不知道也還罷了,如今知道了,那軍長又皆會僅僅滿足於一個中國?若是不能讓遼東的旗號傳遍全世界,讓全世界都知道東方的遼東鐵騎,那還能算是咱遼東的爺們?吳苟上前一步道:「好,就二十人,高尚帶一班隨我入寨,將武器交給戰友,其他人在寨外等侯,不可惹事!」遼東軍卒雖心生不滿,怕吳苟此行有失,可遼東軍紀嚴明,不容置疑,無人敢反駁,只能依令行事。

大順守將見吳苟只帶了一班十幾人,也不再多話,命人上前簡單的搜了搜身,便讓開道路,請吳苟入寨。當吳苟等人進入九蓮坪寨中時。從寨門到寨內站了很多兵將,十分威武。牛金星在堂中坐著,並沒有出來迎接,由他地中軍總兵帶著吳苟進堂見他。吳苟還不覺得如何,可同來連長高尚卻感到屈辱,吳苟是軍長親衛團副團長,已是大明朝三品大員,而牛金星等一眾賊軍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居然還這樣傲慢。可吳苟不說,他也不敢開口。只是狠狠的瞪著堂上坐著的牛金星。雙方見過禮后。牛金星才道:「今日我等被困在九蓮坪一帶,雖是無路可去,卻只會與你等決一死戰,決不投降,你們不必開口勸我……」跟著吳苟一同前來的連長高尚一聽此言,終於忍不住了,大罵道:「你他娘的,既然不想投降還讓我們還幹什麼?把爺爺當猴耍?」說著從后腰間取出一枚手雷,手指拉在引線上。怒視著堂上的牛金星。其他遼東軍卒一見也紛紛取出自己私藏的武器,圍在吳苟身帝,有的手拿一把匕首。有的是一枚手雷,有的是一支火銑,都對準了堂上地牛金星。牛金星一見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遼東軍僅僅十幾人,面對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地大順軍卻還敢動手。

而堂內外的大順軍一見遼東軍竟還有武器,也是亂作一團,擋在牛金星身前。吳苟卻是冷靜無比,大聲喝了一聲:「都給我住手,將武器放下!咱們是來和談的,不是來打仗。牛丞相又豈是那等言而無信、趁人之危的小人!」遼東軍聽到吳苟的命令,不敢有違,雖都將手中武器放下了,卻依舊圍在其身邊。

牛金星也是一擺手,命護在身前的大順軍退出堂中,嘆口氣道:「遼東軍確是不凡,在我大順軍營中,明知不敵卻無人畏懼,著實令人佩服。也怪我話沒說完,我等雖不會投降,可我部下有願意出降的,我不會阻止。至於有多少人願意出降,什麼時候出寨到你們兵營中,以後應該怎麼辦,我手下人會同你們詳談,訂出妥當辦法。我的事忙,恕不相陪了。」

他拱拱手,站起來走了出去。隨即有一位武將將吳苟帶到別處,同大順軍的一名將軍進行談判。吳苟本也沒有指望大順軍能全部出降,只是沒想到牛金星卻如此決絕,只派一名普通將軍與自己相談。談了近半個時辰后,想要投降地都是一些不怎麼能夠打仗的,或手下已經沒有什麼兵的將領。不過這也很好,既然有一部分人願意出降,就可以減少九蓮坪守寨地力量。對於大順這邊所提出的條件,吳苟都答應了,即:不許殺戮投降的人;不許劫掠他們隨身帶走的財物;不許欺侮婦女。這些都很容易辦到,就算大順軍不提出這些條件,吳三桂作的也只會比這更好。

吳苟來前便已得到吳三桂授權,只要條件不是過於苛刻,吳苟即可以當場簽訂和約。雙方約定,願意出降地人於明日午時整出去,前邊一人手執白旗,遼東軍方面便會派人接收。談完協議,牛金星才再次出現,仔細看了看雙方草擬的和約,最後才莊重的簽上了自己名字。吳苟卻又道:「牛丞相,你們所提各款,都容易辦到。只是來前,我家軍長特意吩咐我等,讓我面見高夫人,有幾句話當面說清。」牛金星搖搖頭道:「夫人居住在山上,不在九蓮坪寨中,恐怕不能相見了。」

吳苟略有失望,只好道:「即是如此,我等便要告辭了,我家大人有幾句話請丞相代為傳告高夫人。」「請講!」牛金星不知遼東又打的什麼主意,不過此時也不怕他們再搞鬼。「我家大人對夫人十分欽佩,倘若她肯出去,我家大人可當眾立誓,決不使她受害,並保她一生平安富貴」

「此事不要再提,娘娘曾說過,她寧死也不會出降。」「不,夫人倘若願意出去,可以不算是出降。如今我遼東軍中也有許多大順軍將領,就連夫人的侄兒也在軍中,由夫人的侄兒為其養老送終,這樣難道不行么?」

牛金星雖然也不想讓夫人留在山上,可是他知道夫人地脾氣,道:「你大概也聽說過我們娘娘的立身行事。

如今她絕不會落一個貪生怕死的名,讓自己在敵軍營中養老。你這番好意,我看見她時定會向她稟報,你就不必再提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決戰前夕

吳苟話說到此處也算是仁之義盡,也就不再勸了,率人出寨返回遼東軍營。第二天一早,九蓮坪上出降的人準備動身了。高夫人這兩天也沒有回到山上去,許多要出降的人前來向她辭行。高夫人沒有說什麼話,那些跪在地下的人又一次痛哭起來,其中有些人再次改變了主意,表示不走了,要與夫人一同守在這九蓮坪上。高夫人卻搖搖頭,將這些人勸了下去,畢竟若是只有些老弱病殘、婦女孩童出寨投降,誰知道遼東軍會如何對待他們,有了這些軍卒在其中,總算也能照顧一二。待太陽升起,九蓮坪寨門大開,幾萬百姓及軍卒走出寨門,為首之人手執白旗,來到遼東軍前投降。吳三桂親自站在軍前,接受這些降軍的投降。其身旁許立看到來投降要麼是些五六十歲的老頭子,要麼是弱不禁風的弱女子,再不就是十歲以下的小孩,就是那些投降的軍卒也是個個帶傷,許多人身上的傷口已經流膿,昏迷不醒,僅有三兩干強壯士卒。這些人那裡是來投降,分別是把遼東當作了避難所。許立氣憤的道:「軍長,這些人要之何用?就算咱們好心收容他們,將他們治好,他們恐怕也不會念咱們的好,日後若是不防,恐怕還得遭其反噬一口。不如將其押到遼東礦場,讓其自生自滅,臨死前也算為咱們作些貢獻。」

「不要胡說!」吳三桂小聲罵道:「你許立也就是個楞頭青。打仗還行,在這政事方面你還得拾我好好學學,不然日後我如何放心讓你獨領一方?別看這些人眼下看似沒什麼大用,可畢竟還是咱們中國百姓,關外地大物博,煤鐵豐富,可咱們缺什麼?就是缺人啊!沒有人一切都是白扯!何況將來咱們還要繼續向北、向西進兵,若是俘獲了那些黃毛鬼你敢信任他們嗎?相比之下還不如這些大順降軍可靠。而且這些年關內連年征戰,不說別地地方,就你駐守的四川眼下怕也是地多人少吧。沒有人行嗎?」許立終於不再說話。吳三桂所說的那些黃毛鬼自己也曾見過,僅是看他們的模樣自己便倒足了胃口,那裡還談得上重用他們?不將他們全族滅絕便已是好事了。九蓮坪上,待出降之人全部出寨后,高夫人叫來牛金星,問道:「這些人出去后,看來遼東馬上就要進攻了,你打算如何對敵?」

牛金星堅決的道:「請娘娘放心,這九蓮坪要守到最後一個人。」高夫人說:「死戰到底倒是容易。可如何才能多消滅遼東軍你卻要想清楚。要隨時想著困難,想著意外的變故。你可以在九蓮坪留下一些軍糧。還有些軍糧,一時用不上。從現在起就派人往山上運去。遼東勢大,茅廬山怕也不能久守,我們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守一日就要殺死許多敵人。你準備搬運糧食吧,我先回山上去「娘娘放心。我等自然遵命,定叫那般遼東狗賊知道我大順軍的厲害!」

高夫人最後又說了一句:「此次上山我不打算再下來了。我要讓他們知道,想要攻上茅廬山是要用人命來填的!」遼東軍雖知道大順軍還有一些糧食,士氣也沒有完全衰敗,進攻九蓮坪,必然要遇到擠命抵抗。可吳三桂已得祖大壽急報,南明左良玉竟然已撓路江西,避開了遼東軍的阻截,此時已進入湖廣長沙境內,若是急行軍,距興山不過幾日路程。

吳三桂得信后,命祖大壽、吳宇等人不必再阻擊左良玉,讓他們各守其境,不得亂動。吳三桂相信自己可以在左良玉到來之前徹底將山上的大順軍殘部剿滅。當下吳三桂命全軍集合,準備發起總攻。九蓮坪前邊面對遼東軍主攻地道路,有一道關口,地勢較高,大順軍在這裡修了炮台、箭樓,挖了壕溝,設置了鹿角。遼東軍在攻佔這道關口時,費了不少力氣。雙方都使用了炮火,大炮地聲音震動了大地,在群山中發出回聲。大順軍雖有火炮防守,可遼東軍的輕重火炮多達幾百門,又是士氣高漲,從清晨開始進攻,不到下午,便已將整座關口被削平了近一尺,守在這裡的兩干大順守軍卻無一後退,待遼東軍開始攻山時,倖存的百餘大順軍竟又沖了上來,與遼東軍開始了白刀戰。關口過於狹窄,遼東軍的人數優勢也無法發揮,每次只能以連排為單位發起衝鋒。雙方在小小的關口前死傷慘重,死屍和重傷的將士在高坡前面堆積起來,遼東軍踏著死屍和半死的人繼續進攻,守關的大順軍也憑藉著屍體放箭、投擲石頭,將剛剛越過屍體地遼東軍打了回去。雙方的將士不斷地倒下去,熱血順著不平的山坡向下奔流。半個時辰后,遼東軍才終於將關口上地大順軍盡數殲滅。這些大順將士悍不畏死,也給遼東軍帶來了較大的傷亡,在攻佔此關時,遼東軍死傷竟多達五十餘人,要知道,就是在攻佔巫山縣,面對幾十萬大順軍民時,遼東軍傷亡也不過幾百人而已,由此也可知道此戰的激烈。大順軍失了關口退守寨樓。遼東軍也休息了一天,將疲憊不堪的將士撤下去,換上生力軍,第二天又開始了第二階段的進攻。這次遼東軍除主攻方向外,還派出許多人通過密林和艱險地道路從幾個方面對九蓮坪大寨作牽制性的進攻。

有了火炮相助,九蓮坪寨門並未阻住遼東軍多久,不到傍晚,便已攻破了大寨。不過遼東軍雖攻進了大寨,可寨中的三萬多大順軍和幾千不願投降的老弱婦孺卻與遼東軍在坪上展開了殊死搏芊,他們有的幾百人一群,有的幾十人一群,與遼東軍廝殺。也有地單個逃進密林,或躲在石頭後面,向遼東軍放箭、投擲石塊。坪上處處都有戰鬥,每個人都戰至最後一口氣,很少有人投降。大順軍最後約有近千人在遼東軍的驅趕下退到了坪上的一個大院子里,院子四周有堅固的圍牆和高大的房子,這些大順殘軍據險死守,遼東軍幾次攻擊未果,最後還是調上火炮,將整個院子全部夷為平地,遼東軍才終於衝進了大院。可就在遼東軍以為戰鬥已經結束時,院中的瓦礫下竟還會衝出混身是血的大順軍,他們手中雖無武器,可衝到遼東軍身邊時,他們的手、他們的牙齒卻全成了最鋒利的武器,幾名遼東軍一時不防,竟死在這些人手中,只氣得遼東軍憤怒不已,遠遠看到大順軍的屍體都會先補上一槍后再接近。僅是這麼一個小小的院子,打掃完竟用了近半天的功夫。當整個九蓮坪大寨平定以後,寨中到處都是大順軍的屍體,遼東軍檢點俘虜,才發現抓到的人很少,只有千餘人,而且大多數是身帶重傷之人。遼東軍又來到寨外四周搜索大順殘軍,發現有許多婦女在樹林里自縊死了。有一處懸崖,從崖上跳下去自盡的婦女就有幾十人。還有一些十來歲的男孩,也是戰鬥到最後,隨著母親、嫂子一起跳下崖去。這種不屈的精神連見慣了生死的遼東兵將見了也不由得十分吃驚,心生敬佩。

當九蓮坪將被突破的時候,牛金星帶著少數將士退上茅廬山。因為上山的道路只有一條,十分艱險。退去地人多了,一則路沒法走,二則山上的糧食也維持不了幾天。這情形大順將領們全都清楚。所以除牛金星本人和少數親兵親將外,大家都決心死在九蓮坪寨中。遼東軍佔了九蓮坪后,休息了一天,才開始向茅廬山進攻。大順軍對守茅廬山這最後陣地也做了些準備。在山坡上戰鬥,不可能有密集的敵人,自己也沒法密集在一起。基本上是人自為戰,各人在最險峻的地方,找一個能夠存身之處。阻擋敵人上山。唯一的山路並不難守。因為隨時都可挖斷。有許多地方,只要有一兩個人防守,敵人就很難攻上來。為了守茅廬山,大順軍特別製作了一批小弓小箭,箭只有普通箭一半那麼長,箭頭帶有毒藥。他們還準備了許多彈弓,在短距離作戰中,彈弓十分方便,而且身上掛一個布袋。裡面可裝一二百泥丸。這些泥丸都是事先用粘土捏就,曬得綳干,專門用來打面孔、打眼睛。打敵人的兩手。

有些士兵平時就用慣彈弓,二十步嘆內幾乎是百發百中。還有一些士兵善於投石,二十步以內幾乎也是百發百中。最後他們還準備了一些小型火器,如鳥槍、短銃之類,裡邊裝著鐵砂。打出去便是一片。因山路崎嶇,遼東軍的鐵騎無法發揮作用,只能下馬步戰。可作為先鋒的一個連卻在攻山中吃了大虧。進攻中,往往還沒有看見大順軍卒,突然一塊石頭飛來就被打落懸崖。有時是突然中箭。還有些時候是剛剛在一處站穩,準備再往上爬。突然手上中了泥丸,手一松便跌落山下。有時個別遼東軍與守軍碰到一起,那些大順軍不顧生死,硬是抓住了遼東軍,一起滾下懸崖,同歸於盡。所以儘管一路上大順軍人數不多,卻使遼東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先鋒連不但未能攻上山頂,全連五百餘人死傷竟然過半。吳三桂得知此事大怒,為了減少傷亡,不再顧及大順軍的性命,命令以火炮開路,將路上所有險要的會方全部轟平后,大軍再隨後壓上。遼東軍火炮射程達幾百米,射程比守山地大順軍那些土武器遠了幾百米,大順軍所有地辦法全部沒了作用。如此以來,遼東軍傷亡減少了許多,除只有幾名將士被山上滾下的巨石壓傷外,再無人中傷亡。不過此時也已天黑,遼東軍看不清道路,無法繼續進攻,山上的大順軍將士也看不清敵人在哪裡,雙方就這樣相持在離山頭不遠的地方,等待著天明。

整個夜晚,牛金星和高夫人都在寨牆上,他們這些天關因關心戰局很少有空休息,而自從遼東軍開始攻山後,他們便一直在寨牆上靠前指揮,累了至多在寨上靠著一塊石頭朦朧片刻。他們明白,如今要使茅廬山多守一些時日,多殺傷一些敵人,不能光靠體力,因為將士已經十分疲累了,身體很衰弱。現在要靠他們同將士在一起,憑著一股氣勢、一顆忠心,同敵人死戰到底。所以他們都不願回寨中去休息。牛金星多次勸高夫人回去,可是她不肯。她知道將士們看見她在寨上。縱然她不說話,他們也會勇氣百倍。這天早晨,趁著戰事稍微沉寂,高夫人派人將牛金星叫到身邊。當牛金星來到時,正著到高夫人仰頭看著無際的天空,心也不知飛到那裡。牛金星不敢打擾高夫人,只是老老實實的在一邊侯著。過了片刻,高夫人才低下頭,看到牛金星,道:「奉相到大順軍也有幾年光景了吧!」

「回娘娘,臣自開封城下得遇先帝,至今已有三年「三年,僅僅三年時間啊!我大順軍從弱到強,從在商洛山中的區區幾千人到下轄幾十萬大軍,橫掃大半個中國,再從強到弱,幾十萬大軍被遼東軍從山海關一路追迸逃到此處僅余幾千人,丞相可以說是見證了大順軍的發展和衰敗。如今遼東軍幾萬大軍圍在山下,仗著火炮犀利,不斷攻山,咱們的將士雖然都有一顆必死之心,可怎奈遼東軍太過強大,這茅廬山恐怕今日便要被破,我一個老太婆死便死了,也沒有什麼好遺憾地,可先帝一生心血卻要就此斷送,我不甘心啊!」說著高夫人已是淚水漣漣。牛金星也是滿心悲憤,卻不知該如何勸高夫人,只是諾諾的道:「娘娘,咱們大順軍還沒有完,在湖廣、在江西等地還有許多咱們的人馬,臣在新喻不過短短一月時間便收攏了幾萬人,只要咱們能撐過這幾日,待南明援軍趕到,咱們便還有希望!」高桂英不聽還罷了,一聽牛金星提起南明,更是氣憤不已,大聲罵道:「休要再提南明那般無用的狗賊!當初要咱們投降時,說得天花亂墜,什麼攻守同盟,都是胡說八道,事到如今他們在那裡?這些人指不上啊!你看看如今守在這茅廬山上,與遼東軍死戰的,還得是咱們大順軍,若想大順不亡,還得靠自己!」

牛金星不知高夫人此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今遼東軍已是兵圍山下,如果沒有南明的援軍,恐怕破寨就在這一兩日了,大順軍還有什麼希望嗎?不過他也看出高夫人此時情緒不佳,不敢再說什麼喪氣的話,只能順著高夫人,道:「是,無論什麼時侯靠人都不如靠自己!」「你也許覺得我今天的話有些不對,如今咱們茅廬山守不守得住都是問題,那裡還有什麼以後。你且隨我來,我帶你看一件事物你便明白了。」說完高夫人轉身向慈慶宮走去,牛金星自然是緊緊跟在後邊,同行還有高夫人的兩名親衛。很快幾人便來到了慈慶宮後邊,看著眼前的密林荒草,牛金星不知高夫人到底是何意圖。

高夫人指著眼前的荒草對身邊親衛道:「你們去把荒草撥開。」兩名親衛依言上前,撥開荒草,荒草後面竟現出一個黑漆漆的山洞。高夫人指著山洞道:「我來山上不久。便有人發現了這條山洞,山洞很深,不知通向那裡,我偷偷地派石匠進去察看,有些地方路斷了,我便命石匠重新鑿通。這樣,有時在山洞裡頭,有時在山洞外頭,從石頭縫中開出了一條小路。外面看去,全是密林荒草。這條路一直通下山去。在山洞另一邊地密林中我派了心腹之人扮作獵戶。以打獵為生。住在那裡,並備有金銀,埋在地下。如今終於派上了用場,丞相一會兒便帶人協帶著全軍的金銀細軟從此下山去吧,也為咱們大順軍保留一點火種,如有機會還望禾相不要望了先帝的血海深仇!」

牛金星早就抱了必死之心,可沒想到山上竟還有這樣一條小路,可逃出生天。不過聽高夫人的意思,竟只是叫自己下山。他忙道:「娘娘,那您呢?你不同我一同下山嗎?」高夫人輕輕搖頭道:「先帝死後,我聽到這天塌地陷的消息。當時就哭昏過去了。後來我幾次想自盡,終於沒有自盡。我這個未亡人活在世上,為的什麼呢?只為當時咱們大順軍已沒有將領,僅有小張侯一人怕是無法統率大軍,我如果自盡。大順軍很快也就完了,先帝的仇又如何去報?所以我沒有自盡。在巫山縣遼東軍圍城時,我本想與遼東軍決一死戰,可小張侯卻以死相勸,為了大順軍,我只能苟且偷生。率領著大軍退到歸州、興山一帶。可遼東軍卻要趕盡殺絕,不給咱們一條活路,在一起多年的的將士如今已是死的死、降地降,我堅持到今日也算對得起先帝了。現在你叫我一個人活下去,又有什麼意思?若是真地被遼東軍俘虜了,恐怕是想死也難,到時我就是死後有何面目見先帝?有何面目見大順朝死去的文臣武將?而且這一年來,我也實在是累了,實在是不想再繼續逃下去了,一切便交給丞相了!」

牛金星此時已是淚流滿面,哭述道:「臣等戰死,將士們戰死,都是應該的,我大順軍就應該死得頂天立地,不能投降。可是將士們都不願娘娘同我們一起戰死。你年紀大了,半生戎馬,立過大功,如今用不著同我們一起戰死。這不是臣一個人的心,而是將士們都有此心。如今有了這條密道,臣又豈會一人偷生,還是請娘娘率人從密道走吧,臣願留在山上與遼東狗賊決一死戰!」「丞相不要說了,我是萬萬不會下山的,如果丞相還念著咱們大順,還念著先帝,還念著我這個娘娘,就趕快下山吧,為咱們大順留一點希望!我在這裡拜託丞相了!」說完高夫人竟不顧身體虛弱,便要跪倒在牛金星面前。牛金星那裡敢受高夫人如此大禮,搶先跪倒,道:「娘娘!臣……臣遵旨!」

高夫人這才嘆道:「我知道禾相對我大順忠心耿耿,想要與我們一同死在這茅廬山上,死固然容易,可想要活下去卻更加困難,算我老婆子偷懶了,一切便交給丞相了!」說完又對身邊兩名親衛道:「一會兒你二人便隨丞相一同去宮中寶庫,就說是我的命令,讓守庫之人將值錢的東西都取出來,交給丞相!」兩名親衛點頭稱是。高夫人又對牛金星道:「禾相可在軍中再挑些人手,不過定要密秘行事,雖說如今能留在山上的都是咱們大順軍中的忠心之臣,本不應該瞞著他們,可到了這最後關頭,誰知道會不會有人改變主意,一旦有人在其中煽風點火,恐怕就會大亂。」牛金星應道:「娘娘考慮周全,臣定依計行事。」

高夫人又囑咐道:「苯相下山後恐怕前途多險,不僅要面對遼東軍,恐怕南明得知咱們全軍覆沒地消息也會落井下石,可咱們如今勢弱,又免不了與他們打交道,丞相與他們交往時定要小心,萬不可大意之下,白白送了性命。丞相收拾好后直接下山便是,我便不來相送了。」說完高夫人自己一人向宮中行去,她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與敵軍決戰的戰場上,而不是像普通婦人一般死於無人的宮牛金星望著高夫人地背影,痛哭不已,不過他也知道眼下還不是悲痛的時侯,大順的未來便在自己一人手中,當下率領著高夫人的兩名親衛,密秘叫上心腹,收拾金銀細軟,下山去了。高夫人得知牛金星已走後,命人用炸藥將山後的密道炸毀,一方面防止自己手下人知道此處,沒了決死地信念,另一方面也防止遼東軍順道追擊牛金星等人。

高桂英剛剛處理完這些鎖事,遼東軍也已用過早飯,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寨牆上和寨外邊一片喊殺聲和火器的響聲。高夫人聽到撕殺聲,對身邊親衛道:「現在到了最後的關頭,只要不是重傷的、重病的,都出戰吧。」

那親衛忙應道:「宮樓上紅燈已經掛了三個,請太後娘娘不用操心,全營將士都已決心與遼東軍死戰到底。」高夫人抬頭望望鐘樓,果然在樓頂上懸挂著三盞紅燈籠。這原是事先約定好的標記,敵人進攻山寨近處時,懸挂一個燈籠,休息的和正在干別的事的都要上寨;懸挂兩個燈籠,輕傷的也要上寨;懸挂三個燈籠,婦女、兒童、老人,凡是能拿武器的全都上寨。這第三個燈籠是到不得已的時候才懸挂的。高夫人又到慈慶宮院中默默地察看,看見鐘樓下邊和慈慶宮主要房屋下邊都按照她的吩咐堆了乾草和乾的樹枝,放下心來,對身邊親衛道:「我們上寨去吧。」

幾名親衛勸道:「清太后不必上寨,由我等上寨就好高夫人卻道:「不,雖然我是女流之輩,可是有我在寨牆上,縱然戰死,也不枉將士們一片忠心。走吧,不要耽誤了時間。」慈慶官所有的男男女女,除幾個留守宮中的之外,都隨著高夫人走了出去。臨出大門地時候。高夫人回頭望望宮院,暗道:也許我會戰死在寨牆上,這宮院回不來這時候天已大明,慈慶宮的宮樓上,三盞紅燈仍然亮著。雲彩很濃,常常有很低的濃雲奔流一般從面前過去,從半山腰過去,從石頭寨牆上掃過去。而濃雲裡邊,響著炮火的聲音,喊殺的聲音。在高夫人奔往寨牆之後。從慈慶宮的後院中出來了一個老人。正是在大順軍中資格最老的尚炯尚神仙。高桂英本以為尚炯年歲已大,並未通知其上寨,雖然山上眾將最後也難逃一個死字,可她還是希望尚神仙能多歇一會。尚神仙看著高夫人的背影,拔出寶劍,自言自語道:「大家都走了,我又豈能落後?活了這麼大歲數也算夠本了,能死在戰場上,我也不算是枉死了。」這時寨牆上的喊殺聲更緊密了。尚炯朝著喊殺聲響起的地方奔去。

此時地大寨上到處人頭晃動,刀槍閃著銀光,僅有地一些火器也全部被派上了寨牆。阻擊著瘋狂攻擊的遼東大軍。遼東軍先是清除了寨前所有障礙后,將幾十門火炮在寨前百餘米的地方排開,一枚枚炮彈落在木製的寨牆上,大順軍根本無法匹敵。不過小半個時辰,正面的百餘米寨牆便已全部倒塌。燃著熊熊烈火。寨牆上的大順守軍未能與遼東軍正式交上手,便已死傷了幾千人之多。清險了障礙,遼東軍如潮水般湧向了大寨。儘管寨中的大順軍早已是又累又乏,可是誰都不願投降,更不願白白地就被遼東軍殺死。遼東軍雖在吳三桂的命令下,進寨之後就到處傳呼:「投降的一律不殺!」

可是大順軍軍沒有人理會。到處都有零星地抵抗。在十宇路口混戰得更厲害。那是通往高夫人住宅的必經之路。許多大順軍為了保護高夫人和她的慈慶宮,都往十字路口奔去。沒有人出來指揮,也沒有人發出號召,大家完全是自發地向那裡奔跑,所以人愈聚愈多,在那裡發生了出乎遼東軍意料地猛烈廝殺。最開始一個排的遼東軍已佔領了路口,可誰知竟從四周衝出幾百名大順軍,這些人彷彿不知死為何物,直到遼東軍將彈藥已全部耗盡,四周的大順軍卻是越來越多,這支遼東軍只得無奈敗退。高夫人在遼東軍進寨后便已退了下來,由幾百名親兵親保護著退向了慈慶官。退到離慈慶宮十幾丈遠的地方停住,高夫人回頭觀看十字路口的混戰,只見雙方不斷向這裡彙集,這裡已經成了一個巨大地人肉攪拌機,尚炯本來隨在高夫人身後一起退下,看到十字路口的激戰,他轉頭看了一眼高夫人,高喝了一句:「夫人保重!」說完,又返身奔回十字路口,投人混戰。高夫人眼看尚炯剛剛衝到混戰之處,便被不知那裡射來的子彈取了性命,不由得為之感嘆。

這時,又有一百多遼東軍殺到十字路口,這些人彈藥充足,一下子便將此處的大順軍打死打傷幾十人,其餘大順軍雖然依舊悍不畏死的向前衝去,可卻全部了倒在了遼東軍的長槍、手雷之下,這些遼東軍殺退了這幾百大順軍,繼續向慈慶宮殺來,他們一面奔跑,一面大聲呼喊:「活捉賊婦高氏!高桂英快快投降!」高夫人望了一眼不遠處地遼東軍,嘴角露出輕蔑的冷笑。輕聲道:「箭法好的留下阻擊敵軍,其餘人隨我退進宮院。留下的人要沉著,不要驚慌,不到三十步以內,不許放箭。我們的箭不多了。」

幾十個留下的男女親兵都屏息靜氣,小心的躲在宮牆之下,將箭搭在弦上,引滿待發。他們一個個注視著敵人,儘管整夜沒有休息,也沒有吃什麼東西,但從臉上看不出一絲頹喪的神色。為首的正是高夫人的親衛隊長李月輝。李月輝自小便被高夫人收養,就連姓氏也是隨著李自成,所以對高夫人可是忠心耿耿,此時她臉上已被炮火的硝煙熏得黑一塊白一塊,臂上還有一處槍傷,可是她的眼睛還是那麼有神。儘管白眼球網滿了血絲,但那一臉憤怒和冷靜的神氣卻沒有被疲倦和勞累所掩蓋。她的頭髮又濃又密,只是有一處被炮火燒去了一絡。綿甲也破了,兩隻袖子沾滿了血跡。這時她向背後瞟一眼,看見高夫人已經退後了十來步,她放下心去。又望望正在接近的遼東軍,等他們來到近處.她的箭「嗖」一聲射了出去.正射在走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1-135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