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官員、官場與官場文學

代序 官員、官場與官場文學

王躍文

我寫了近二十年小說,引人注目的是我的所謂官場小說。有種說法,叫我"官場小說第一人"。我是不敢承認這個名號的。我不是中國第一個寫官場小說的人,也不是寫官場小說最多的人,更不是官場小說寫得最好的人。儘管熱心的讀者朋友給了我相當多的讚譽,我自己惟有惶恐而已。但有評論家認為,自從十年前我的《國畫》出版,引發了中國當代官場小說熱,這也許是個事實。可能所謂"官場小說第一人",就是從這件事上說起的。不過,這也不足以把這個名不符實的名頭掛在我身上。

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即使沒有《國畫》的出版,中國當代官場小說也會因某個機緣熱起來。也許會因別人的某部小說,引發這個熱潮。不管人們如何看待中國當代官場小說,它的橫空出世已經是不可忽視的文學事實。可以想象,百年以後研究這個階段的文學史,閉著眼睛也繞不開這個事實。有這麼多的作家寫官場小說,每年出版這麼多的官場小說,官場小說又這麼受讀者歡迎,這已容不得誰承認或不承認其存在。而某些官場小說出版后所面臨的尷尬境地,同樣會是今後人們研究這個時期文學、社會和政治問題極有價值的個案。

為什麼說官場小說熱必然會出現呢?或者說,為什麼近二十多年來文學會如此關注官場?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們考察民間語言的變化,就可發現某種奧秘。語言的春秋筆法,在讀書人這裡是門學問,有時還需專門教育才能夠掌握。但是,普通老百姓不經意就在使用這種表現手法。事實上,目前的官員與官場是兩個民間定義的概念,而與之相對應的正規概念則是幹部和黨政機關。

後來更加規範和細化,幹部細分為黨務工作者、國家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等等;黨政機關細分為黨委機關、政府機關、國家機關和軍警機關等等。但通常掛在人們嘴邊的卻是兩個民間概念:官員和官場。這不單純是民間語言習慣問題,而是傳達著複雜幽微的社會心理,即人們對官員人格以及官場生態的認識和判斷。有意無意間,老百姓運用的就是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也就是說,老百姓通過集體無意識的措詞選擇,不動聲色地表達了自己對官員和官場的感情傾向。

這種情感傾向是耐人尋味的。如果我們不迂腐到逢字必查字典,就應該注意到"官"這個字在中國從1949年開始已經轉入貶義,用三十年以前流行的話說,就是這個"官"字已進入了歷史的垃圾堆。"幹部"這個似乎帶有革命和進步意味的詞,取代了舊時代的"官"字。三十年前軍隊里也不講"官兵",而講"全體指戰員"。1949年以後部隊對"官"的新說法是"部隊指揮員",對兵的說法是"戰士"。人們只有在對上級表示憤怒時才使用"官"這個字:你們當官的如何如何!我們家鄉老百姓早在多年前罵那些做事懶懶洋洋的人,會說:你像個官!而現在的情況是老百姓把進入公權部門的人員都稱作"官"。

我們盡可以去批評民間情緒的盲目性,但民間情緒的產生不是沒有來由的。如果我們正視民意,就應該認真研究和對待民間情緒。因為它是社會動態的風向標。生活當中還有很多用詞的變化,從中都可窺見社會心理的微妙狀態。我記得大概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官場上開始叫領導為老闆。老闆也是一個自1949年就已經死亡的詞,因為它指的是私營企業的財產所有人,或舊時候有名望的戲班演員。1949年之後,私有企業主消亡了,而且其政治成分是剝削階級;演員也叫文藝工作者了。所以,老闆這個詞不用了。

最近四五年,官場開始叫領導為老大。老大是什麼?老大是黑社會頭子。老大做得很大了,也被叫做老闆。杜月笙被人稱作杜老闆。戴笠也被人稱作戴老闆。也就是說,1949年以後,老闆和老大的詞性色彩都是非常不好的,說白了就是貶義的,甚至是黑色的。目前的官場里老闆和老大這兩個詞,實際上是對官場"家長制"、"一言堂"、"江湖氣"和"幫派氣"等特徵的描述。令人遺憾的是,這些都被人們欣然接受了。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官和官場這兩個詞,反映出的是社會對官員及其活動範圍的鄙視或不滿;而老闆和老大這兩個詞則不同,不光老百姓喜歡把它們掛在嘴邊稱呼官員,官員自己也樂於別人這麼叫他。一方面反映的是百姓對官員的俯首帖耳和羨慕嚮往。下級叫上級老闆和老大,含有下級對上級的順從、臣服、諂媚的意思。

另一方面反映的是,官員因認同自己的身份而產生的種種優越情緒,如高高在上、沾沾自喜、心安理得、躊躇滿志,甚至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和飛揚跋扈。有位省級領導住在長沙某個有名的公務員小區,他告訴我說,從住在裡面的官員看,他們的職務越高,則覺悟越低,脾氣越大,修養越差,形象越糟。

我們透過官員、官場、老闆、老大這四個詞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心理,可以印證一個事實,即中國人對官和官場的心態是相當複雜的。一方面是對官和官場的不滿,另一方面是對官和官場的艷羨。我這種表述其實是過於簡單的,中國人對官和官場的心態複雜得幾句話難以說清楚。

一方面,中國自古就有蔑視權貴、不畏強權的傳統,而現代生活中有些官員的不良表現以及司空見慣的官場醜聞更讓老百姓產生仇官情緒。另一方面,做官是尊貴的,官場利益是巨大的。官場對社會資源的控制甚至壟斷,決定了它是這個社會裡利益最大的所在。為什麼公務員考試這麼熱?以至於被人稱為"國考"?根本的原因是利益驅動。

三十年改革開放,社會群體的利益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有反覆、有整合,但現在我們回頭看看,只有公務員的利益是最穩固的。也就是說,官和官場的利益是最穩固的。所以,社會上又把公務員考試叫做"考碗"。這個碗不光是鐵飯碗,而且很可能是金飯碗。

利益向官場的集團化聚集,使得這個行當越來越具有誘惑力。社會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法制化,公權利益私人化,灰色利益正常化,腐敗利益日常化,這是個普遍趨勢和現象。老百姓如果有意見,人家可以翻出國家政策、法律,證明他的利益是合法的。可以這麼說,搬出堂而皇之的理由,為部門或自己個人謀取利益,這是近幾十年來最常見的官場套路。

就拿改革來說,這是近三十年中國的時代最強音。中國三十年,就是改革三十年。但是,有很多鬧劇、醜劇、悲劇,都是假借改革的名義上演的。一個國有企業的總經理,僅僅因為頭上戴著一頂官帽子,一夜之間成為私人持股的大股東,搖身而為千萬富翁(是否有億萬富翁我不知道),這是"改革"。一個好好的國有企業,因為上級政府或上級領導一句話,就違背企業職工的意志而讓民營企業來控股改制,導致流血事件,這也是"改革"。私營老闆靠打點和鑽營,獲取國有資源開採權,隨之而來的是對資源的掠奪和浪費,對自然環境進行破壞,這也是"改革"。有些國有企業老總把所謂的企業自主權同官場不良習氣神奇地結合起來,合法地腐敗而置底層員工利益於不顧,這也是"改革"。

前幾天《三湘都市報》報道,2003年三一重工10位高管以1782萬元的價格買入公司的挖掘機業務(即現在的三一重機),六年後的今天,又把這些資產以19.8億元的巨價賣回給公司。巨大的溢價差,引發巨大的爭議。有人說是當年蓄意低價買走,上市圈錢之後又以巨額價格賣回給公司。如此倒騰六年,平均每人178.2萬元的投入,回報卻是人均1.98億。這也是改革。壟斷行業的高管們,憑藉國家給予的所有優厚條件,按照所謂的"績效工資制"獲取巨額薪酬,這也是改革。最近國家出台政策,準備調整壟斷行業高管人員的薪酬制度,打破所謂分配法寶的"績效工資制"。

我覺得目前的世相是混亂的、曖昧的、動蕩的、難以定義的。當今中國最大的病相,我以為是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真與假之間辨析。說的和做的不一樣,標榜的和真實的不一樣。比如,依照某種標榜,國家幹部或公務員,他們是人民的公僕,可我們看到的往往是高高在上的老爺,老百姓得看他們的臉色,而不是他們看老百姓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哪怕我們自己是國家幹部或公務員,我們也沒有體會到自己是在做公僕,而是在行使大大小小權力的官員。當然他們中間也確實存在著孔繁森,但絕對不會太多。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社會圖景眼花繚亂,混沌模糊,難以辨析。全社會在進行誠信教育的時候,詐騙之風卻愈演愈烈。就拿手機簡訊詐騙來說,可謂猖獗至極,危害極大。相信每個手機用戶都收到過各種詐騙簡訊,我每年至少收到100條以上,我光今年就中百萬大獎三次,中本田奧德賽轎車兩次,筆記本電腦一次,讓我把錢打到什麼銀行的不知道多少次。

中國目前有手機用戶7億多,也就是說每年至少700多億條詐騙簡訊在中國大地上橫行。這麼大海量的詐騙簡訊,對中國人心理的負面衝擊會有多大?我們能不人人自危嗎?我們還會輕易相信別人嗎?當然,發這麼多的信息,對電話公司是很大的收益。還說句題外話。我發現網上有各種算命法,有算手機號的,有算姓名的,有算星座的,都是通過發簡訊獲取答案。我懷疑這是某些公司開發出的消費陷阱產品。這是極不道德的,既賺了黑心錢,又宣揚愚昧的迷信。

中國近幾十年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國家經濟實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種公益事業也有很大的發展。

如果要問,目前種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總根源在哪裡?我說在官場(權且把這個詞當中性詞來用)。理由簡單說來是兩條:一是官場是負責社會治理的,治理不好,難辭其咎;二是官場種種不良表現包括腐敗現象,直接導致不良影響和後果。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官場風氣不好,必然影響社會風氣。做企業如果必須通過行賄才能辦事,最輕的後果是把賄賂費用打入成本,進而抬高產品價格;官員如果貪污腐敗,企業幹嗎要講誠信呢?官員如果索拿卡要,商人為什麼不坑蒙拐騙呢?老百姓看到官員是貪官,自己為什麼要做模範公民呢?如果天天在電視新聞里表演親民、表演廉潔、表演勤勉的官員,你突然發現他原來是個偽君子和腐敗分子,我們怎麼會再相信唾沫橫飛的政治許諾?

回顧歷史,官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位置是逐步滑坡的。童話是人類遠古的記憶。我們在古老童話中,通常看到國王、王子的形象多是正面的,普通百姓會讚美王子同公主的愛情故事,也會嚮往這種理想的愛情;歷史發展到後來,官員在百姓心目中仍然是知書達理、道德高尚的形象;但現在官員在人們心目中不是這種形象了,儘管公務員考試越來越規範,可是入行之後的發達,大家都知道是"功夫在詩外"。

冷靜地講,德才兼備的幹部還是很多的。可在生活當中,你官做得再大,人們都在猜測你到底是怎麼上去的。所以說,目前中國社會道德水平低下,官場要負主要責任。我這麼說絕不是危言聳聽,不少地方政府平時最擅長的所謂闢謠,說白了就是騙人。我們稍稍留意一下新聞就會發現,只要哪裡出問題,政府馬上出面作一番解釋,通常就是闢謠。但隨著事件調查的深入,最後往往證明政府最初的闢謠是在說謊。

比如周老虎事件、躲貓貓事件、70碼事件,政府最初是說了謊。這豈不是在直接教唆人們不誠信嗎?有時候官員講假話到了不自覺的地步,而聽者也視其為正常。我們聽得最多的假話,就是"我代表什麼什麼"。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是被過度代表的社會,有的甚至是被惡意代表。口口聲聲代表我們的人,我們並沒有授權給他們。他們代表了我們的權力和利益,事實上是剝奪我們的權力,侵佔我們的利益。這是最大的騙局,這是體制性騙局。所以說,目前中國騙子多、騙術多,空前的多,官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到底,人們對官員和官場的意見,歸結到本質和根源上就是對權力公正的意見。人們對權力的公正有懷疑,進而對社會的公正有懷疑,對財富的公正有懷疑,對一切機會的公正都有懷疑。權力的不公正,引發道德大混戰。權力公正是起始公正,起始公正有偏差,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官人官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官人官事
上一章下一章

代序 官員、官場與官場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