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雙語寫作,刺激並快樂著
佚名
「在中文寫作中,我已人過中年;在英文寫作中,我只有17歲。雙語寫作讓我感到刺激和快樂。」近日,作家嚴歌苓在復旦大學演講,講述自己雙語寫作的實踐與快樂。嚴歌苓此次陪同自己當年的寫作老師、美國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教授貝蒂·史夫利特和約翰·舒爾茨一起來滬。
連日來,貝蒂·史夫利特和約翰·舒爾茨教授在復旦大學為中文系研究生講授了為期四周的寫作課,深受學生歡迎;而近年來創作頗豐,接連推出中文長篇小說《穗子物語》《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和首部英文長篇小說《TheBanquetBug》,並創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說的嚴歌苓的「現身說法」,更是吸引了大量復旦學子和文學愛好者。
「英文寫作讓我毛髮直豎」
此次嚴歌苓演講的題目《雙語創作的實踐與快樂》,然而一開口她就「否定」了英文創作的快樂,回憶起自己當年初學英語時的艱辛與痛苦。「雖然這次我想說的是快樂,聽起來很輕鬆,但其實學一門語言不可能是快樂的。我是從三十歲開始學英語、考托福的,那時,我一邊打著各種工,做保姆做招待員等,一邊學英語。在燙衣服的時候,甚至端盤子的時候,還拿著卡片背單詞。」
經過1年零7個月的努力,嚴歌苓通過了托福考試,她勇敢走進約翰·舒爾茨教授的辦公室,告訴他自己想要申請英文寫作專業的碩士學習。「當時我想,別的我不知道,但文學創作還是知道點的,至少知道什麼是創作。」幾個月後,她得到了哥倫比亞藝術學院全額獎學金的入學通知書,於是,「我覺得學英文的所有苦都得到了回報」。
然而,這僅僅還只是開始,接下來的學習過程讓嚴歌苓體會到的更是寫作的「痛苦」而不是快樂。「那時要求我們每天都必須英文寫作,從一個詞想到一個場景,從一個場景想到一個故事。而且為了省學費,我同時修了5門課,這讓我學得非常辛苦。不過我後來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掙錢的辦法。我把一些故事用中文寫出來,然後投去台灣的報紙,因為台灣報紙的文學獎獎金比較高。」
正是從這時開始,嚴歌苓在此後的十年裡幾乎得遍了台灣所有的文學大獎,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她開始英文寫作。不過,「一開始,我總是詞不達意,現在我也只是達意不傳神的作家。英文達意都不像中文那麼容易,何況傳神。只有別人告訴我,這個句子寫得太絕了,我才明白自己的那個句子寫得好。不過刺激正在此,快樂也在此。因為快樂總伴隨著一些恐懼和達不到,就像我的英文寫作,即便把所有的生命力都調動起來,但總有達不到的地方。英文寫作,讓我毛髮都豎起來。」
初到美國的嚴歌苓有一個心愿,就是有一天要用英文寫作。2005年,當她的首部英文長篇小說在非洲完成、寄給出版社后,她覺得自己的心愿完成了,幾乎沒有再想它。然而當收到出版社回信時,她突然意識到,「我的又一個通道打開了。這下我可以用英文寫作了,以後我每年要用英文寫一部,用中文寫一部。人就是這樣貪得無厭的……」
「雙語寫作讓我有具有雙重人格」
「用英文寫作的快樂還在於,它讓我有了另一重人格,另一個自我。」在講述完英文寫作的「痛苦」和刺激后,嚴歌苓向聽眾說起雙語寫作的體驗和快樂。
她說,我現在已經人過中年了,在中文寫作時,我已經失去了一個顯性的自我,有一個自我審查的意識;但在英文寫作時,我想像中文寫作那樣老謀深算都不行,在英文中,我的自我只有17歲,我是年輕的,自由的,我可以非常魯莽,語言可以非常大膽,我是在用一個沒有自我審視的英語寫一個中國故事,這非常具有戲劇性,就像一個分裂的人格。寫《TheBanquetBug》時,我正在非洲,那是一個非常洪荒的環境,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坐在電腦邊看自己前一天寫了什麼,這是一個40多歲的自我和一個17歲的自我在進行碰撞,非常刺激,這樣的刺激讓我體會到極端的快樂。
嚴歌苓表示,與英文寫作相比,自己的中文寫作可以說非常省力,幾乎兩個月就可以完成一部長篇,用鉛筆寫在稿紙上,一遍便可完成,只需要回頭修改一些字詞。而在英文寫作時,有時為了一個句子就得反覆修改很多遍。然而為什麼要堅持英文寫作、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對此,她說,因為我發現中英文寫作是可以互補的。在中文寫作的時候,我有時候就下意識地直譯了英文的一些表達方法。
如今,對於嚴歌苓來說,每天讀上一個小時的英文作品成了她的一種養身法;而每天早上起來寫一點東西,更成了她的必修功課。不過,無論是中文寫作還是英文寫作,她認為,簡練非常重要,「現在有一些作家寫東西不捨得刪除,不能夠做到惜墨如金,其實如果把當中的水分去掉,含金量提高些,他們的作品會更加傳神精妙。」同時,她也強調,知識分子更為重要的是要有獨立自由的精神,作家應該永遠處於邊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