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窮得就剩下錢了
開明的政策
明清時期,統治者調整生產關係,鼓勵生產,經濟繼續發展。明清時期一直到鴉片戰爭,184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是高於英國就是跟英國持平,反正絕不比它差。
乾隆50年的時候,就是1785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佔世界的32%,歐洲佔22%,中國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比歐洲11個主要國家,高十個百分點。乾隆50年,1785年,就是200年前,美國都已經有了,那時候中國就牛成這樣了。全世界人口超過50萬的城市,只有十個,六個在中國,八個在亞洲,除了中國的就是日本東京,當時叫江戶,印度的馬德拉斯,歐洲就倆:倫敦、巴黎,剩下的全在中國,北京、南京、揚州、廣州、蘇州、杭州。所以中國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世界之最,農民富裕程度也是世界最高的。這個原因就是因為統治者調整生產關係。
第一,明朝推行一條鞭法。這是內閣首輔張居正推行的。一般最早入閣的那哥們兒,就被稱為首輔。我進內閣十年了,你剛來,那當然你得聽我的。張居正就是入閣的時間非常長,等於是穆宗皇帝臨終的時候託孤給他。當時即位的神宗就是萬曆皇帝,又很小,他等於是太子太師輔政這樣的大臣,就是他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並為一條,折成銀兩,把從前按戶丁徵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兩稅法按人丁徵稅征的是個人所得稅,是你的財產,這個征的是役銀。就是說,你本來應該去服役,服徭役,現在你不去,按規定你可以納銀代役。服徭役是按人丁服,但是現在這個役銀也分攤在田畝上了,這表示人丁在稅收當中的作用就越來越下降。資產在其中的作用越來越上升。役銀按照人丁和田畝來分擔,這叫一條鞭法。它的作用是賦役征銀,適應了商品經濟,然後農產品的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你得把這個農產品給賣了,你地里長不出銀子來,你得賣了,賣了就有了銅錢,然後到銀庄兌換成白銀。這樣一來,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等於把農民推向市場,你必須跟市場發生聯繫,你不發生聯繫的話,除非地里能長出銀子來,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納銀代役,保證農民生產時間,減輕農民負擔。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有所鬆弛,這個跟前面講的兩稅法的意思其實是一樣的,你納銀代役,可以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其實它不減輕農民的負擔。因為真正收糧食,農民的負擔可能輕,你收銀子,他的負擔可能會加重。如果豐產了,糧價就降下來了,它跟市場發生關係。這個是在調整賦稅制度。
到康熙帝,開始調整生產關係的第二點,康熙帝宣布原來明朝藩王土地歸現在的耕種人所有,叫做更名田,這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農民失去土地是因為土地兼并。在明朝的藩王們最能兼并土地,朱元障本人就弄出25個兒子,這25個兒子,每個人再來上七八個兒子,這七八個兒子再弄上七八個兒子,你算算多少個。所以到了明朝末年,朱氏皇族有好幾十萬人,從朱元璋一家繁衍出來好幾十萬。明朝是只要皇子就封王,明朝得有多少個王爺?弄不好能趕上太平天國了,封王都封濫了。所以清朝除了開國的八家鐵帽子王之外,只有後來雍正爺封怡親王,是鐵帽子王。然後清末是恭王、醇王、慶王,三個鐵帽王。等於清朝一共就十二家王爺是不降爵的,別的王爺都是往下降,逐級下降,你是親王,你的兒子就是郡王,你孫子就是貝勒,曾孫就是貝子。親王降到鎮國公,郡王降到輔國公,就是一級一級地往下降,到輔國公就不再往下降了,往下世襲就是世襲輔國公,輔國公跟王爺的級別可就差得太遠了。你是王爺你住在王府,等你不是王爺的時候,你得從王府搬出來,自己找地兒住去。你們家四居室改筒子樓了,你就找地兒住去吧!所以清朝一般來講,一朝一個皇帝在位的時候,它王爺沒多少,十幾個了不起了,但是像明朝太多了,而且明朝又是把王爺封到別的地兒,清朝是弄到北京城裡不許出去,圈死在北京。所以你看清朝的王府全在北京,什麼鄭王府、豫王府全在北京。明朝王府全在外地,這朱氏子孫在外地待著置產業,兼并農民的土地。比如說,明神宗萬曆皇帝,他本身就貪財,沒事兒在皇宮裡挖一個大坑,埋銀子,他最寵愛他的兒子——福王朱常洵。他把朱常洵封到洛陽做福王,一次就賜給他四百萬畝土地,河南一共封給他四百萬畝。朱常洵跟他爸爸一樣,最後三百多斤一大胖子,結果李闖打洛陽的時候,洛陽的守將就跟朱常洵說,現在這個闖賊圍攻洛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您那麼多錢,估計他們家上億兩銀子的財產,您能不能拿出點錢來犒賞將士,將士們好跟闖賊玩命。朱常洵說我們家沒錢,我們家窮著呢!就有點舊傢具,我賣了犒賞將士吧!氣得那個守將說您拉倒吧!一開門投降李自成了。然後李自成一進來,朱常自你不是貪財嗎?行!這回讓你貪個夠,把金子燒化了,順嗓子眼兒往裡倒,
就給他燙死了,燙死了之後就把朱常溝給剁巴剁巴,他不三百多斤嘛,正好剁巴剁巴!然後和著鹿肉,他是福王,那兒是鹿肉往下分。剁完了一塊,他的肉和跟鹿肉一塊分給大家吃,叫福祿(鹿)宴。老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你弄得我們大家都沒活路了。所以這些王爺,全死了。尤其到了清朝,清朝表面上對明朝皇室很優待,給祟幀皇帝建陵什麼的,實際上逮著明朝王爺就得給弄死,朱氏子孫差不多都給殺光了,這些王爺占的地現在都在老百姓手裡,所以康熙爺宣布更名田,原來是福王的名,這個田,現在誰種是誰的,解決農民土地問題。所以為什麼農民擁護清朝,聖天子,太聖明了,同一個民族讓我們沒法活,還是異族讓我們活的不錯,那我們幹什麼不擁護異族?所以中國人沒有這種觀念,誰讓我活下去,我就擁護誰,老百姓都這樣。美國打薩達姆你急什麼勁,你為了保衛薩達姆拚命,你不短路了嗎?你的命那麼不值錢?薩達姆給你什麼了?所以老百姓就是非常實在的。
更名田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第三,康熙爺規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人頭稅。以康熙50年起作為固定人丁稅,康熙50年,你們家10口人,從康熙51年開始,你們家就交10口人的人丁稅,到康熙60年,你們家18口了,還交10口,我們家剩7口了怎麼辦?我要也再交10口不就虧了嗎?我們家人口越來越少就越來越虧,這兒看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第四,世宗雍正皇帝一上台,雍正推行攤丁入畝。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人頭稅就廢除了。人頭稅從世宗皇帝的時候就不要了。這個錢也沒多少,三百三十五萬兩,朝廷當時稅收入四千萬,占不到十分之一了,所以咱就不要了,就跟咱們現在農業稅不要了一個意思,一共兩千個億,還沒有公款吃喝的錢多呢!要它幹什麼?不要了。自由市場的錢不也不收了嗎?自由市場那個什麼管理費也不收了,150個億,一年才150個億,開場奧運會多少錢?你何必跟這些窮苦人收,所以這個錢也不要了。這個錢你不要了以後,大街上擺攤的就少了,我犯得著在大街上沐雨櫛風嗎?我進大棚了。
地丁銀不要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進一步鬆弛,隱
蔽人口現象減少。你原來藏著掖著不就是怕朝廷收稅嗎?現在不收稅了,所以這一下隱蔽人口的現象就減少了。哥們兒不要錢了,生吧!康熙即位的時候,全國的丁額是2100萬,不是說人口,有好多不懂行的寫中國是2100萬人口,不對!丁額是2100萬,那就是說還能算上老弱病殘,估計有個4000萬,康熙駕崩的時候已經過億了。乾隆20來年的時候,就2億了,到乾隆駕崩的時候,已經3億了,到道光那會兒4.1億,佔世界人口的40%多。全世界10億,中國4.1億,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更自豪,你現在不是佔20%嗎?那時候就已經佔40%。所以中國的巨大人口壓力,從那時候就開始形成了。攤丁入畝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不要錢了,沒必要藏著掖著。隋朝4600百萬人,到唐朝一下變成1200萬,相當多的人就是藏起來了,漢朝更是如此,5300百萬人,然後到曹操的時候,剩700萬,我的天!原子彈也沒有那麼大的殺傷力。我估計可能有好多是隱匿起來了,這段時期以後就又出來了。
救國的玉米
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一,棉花的種植。棉花種植能解決穿衣服的問題。在明代,推向全國,由江南向江北,那不就是推向全國了嘛。魏晉南北朝,南朝、梁朝的時候,印度佛教禪宗第28代祖師達摩東來,建立少林寺。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東來的時候帶了一件木棉迦裟,禪宗的聖物代代相傳。木棉迦裟,就是棉布,特值錢。中國沒見過,中國有錢人穿綢,窮人穿麻,沒見過木棉迦裟。在北宋的時候,開始在福建那一代種植,南宋的時候,南方普遍種植,但是北方還沒有。所以到了南宋統治時代,南方可以普遍使用棉布了,北方還是得通過互市,北方給馬,南方給棉。到了明朝就全國都能種了,中國的棉花應該是從印度這邊引進過來的,經過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新疆過來,一條是從海南島過來。
最關鍵的是第二個:玉米甘薯。明代引進的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斷地推廣。祟幀年間,開始在中國推廣。這東西如果早來中國20年,明朝沒準就滅亡不了了,因為老百姓就夠吃了。陝北農民造反,就是因為沒得吃,你吃我兒子,我吃你兒子,只能是這樣,易子而食,換兒子吃。要不然就吃觀音土,吃土肚子脹,全脹死,那老百姓只能造反。要是玉米甘薯來了,就沒事兒了。這個東西原產於拉丁美洲、墨西哥。那裡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還在亞洲的菲律賓有殖民地,菲律賓有大量的華僑。所以這個東西是西班牙人把它帶到菲律賓,菲律賓華僑把它帶回到中國,最早開始在福建種植,然後逐漸開始向全國推廣。福建這個地方多山,地狹人稠,耕地面積很少,就種這個。所以這樣一來,它的特點就是使貧瘠土地得到利用,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當時水稻一畝地四五百斤,小麥二三百斤,玉米怎麼著也得六七百斤,甘薯是萬八千斤。就是不下雨,你也不用施肥,八干多斤,你再一下雨,風調雨順,再一施肥,一萬多斤高高的。這麼老粗的大白薯,你吃去吧!降血糖、降血脂,健康食品,那個玩意兒最好吃。甭管什麼樣的土地都可以種,不挑地方,都能生長,產量還那麼高。這種東西太適合咱們中國了。所以大清200多年沒有農民起義,玉米甘薯居功至偉,這個東西是最好的東西。所以它的作用,剛才說的第一點,土地得到利用,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
第二點,養活眾多人口,騰出更多土地種植經濟作物,然後是農產品的商品化。
第三個特點土地得到利用了,糧食總產量得到提高了,養活眾多人口了,緩解了人地矛盾,就穩定了社會秩序。清朝為什麼說將近200年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跟玉米甘薯的引種,玉米甘薯的貢獻大大的有關。沒有這玩意兒的話,一下子農作物產量上去了,老百姓能夠吃飽了,所以中國人口也就翻著來了。不要錢了,不生幹什麼?實際上在清朝的時候,人地矛盾大家都能看得非常明白了。康熙登基之初,人均耕地面積是25畝,到乾隆的時候就變成6畝了,到道光的時候就變成3畝了,今天連1畝都沒了。
所以那會兒就看得很明白,康熙就說這種話,本朝統一以來,六七十年,百姓俱享太平,戶口日益殷繁,分一家之產,供數家之用,豈能家給人足。但是他們當時沒有辦法,也不懂計劃生育,人口增加的結果就是巨大的矛盾,給中國造成的壓力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財富的增長跟人口的增長不成比例。而且更關鍵的是,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增長得特別多,北京、上海人口出生率,尤其是上海,比歐洲都低,負增長,北京也是負增長。但是北京人口卻年年增加這麼多。中國這塊土地,頂多是養活六億七干萬人,這是最合適的,現在已經多一倍了。
第三,清代前期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為什麼能種經濟作物呢?不是因為我們有土豆白薯了嗎?我們省出地方來了,所以我們能夠種植經濟作物了。面積增加,形成一些專業性的生產區。比如說丰台花鄉,我就產花,蜜蜂吃花,我這個花種出來是賣的,交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