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月清(2)
好好的一個生日,眼看著攪得不成樣兒了,韓子奇心亂如麻!
「拿著,拿著!」姑媽比誰都著急,又比誰都善於圓場,她不等天星說話,就按住新月的手,笑呵呵地說,「聽見沒有?你哥盼著你萬事如意!好,好!這話頂是吉利了,你呀,就借你哥的那個皮實勁兒,瞧他,壯得跟頭牛似的!」又瞅著韓太太說,「新月她媽,你說是不是?」
「呃,我倒沒往這上頭想,」韓太太見姑媽已經說到這兒,就只好下台階兒,「新月,你就接著這個如意,趕明兒也長得像你哥這麼壯,媽才高興呢!」
陳淑彥聽著不禁笑起來,她弄不清楚那隻翠如意該屬於誰,也不便插嘴,只是覺得如果新月壯得像天星,簡直不可思議,可樂!這一樂,餐桌上的不愉快氣氛就被沖淡了,重新活躍起來。
韓子奇惟恐在今天敗興,就打起精神,說:「新月,拿著這隻翠如意!是你哥給你的,也是你爸、你媽給你的!按照我們玉器行里的說法,綠色,象徵著青春、和平、朝氣,這正是全家對你的心愿啊!」
新月捧著那隻翠如意,感激地看著爸爸,看著哥哥。
韓子奇欣慰地笑了:「來,點上生日蠟燭!」
「哦,等一等,」新月說,「楚老師還沒到呢……」
「噢?」韓子奇沉吟著,「老師那麼忙,不一定來了吧?」
「不會的,」新月執意要等,「他說來,就一定會來!」
「這……眼瞅著天就要黑了,面得等到多會兒才能煮哇?」姑媽急於顯示她的手藝,有些沉不住氣了,她甚至在心裡埋怨這個老師怎麼什麼事兒都來裹亂?當然,這話不能說,她可不打算在這個時候招新月不高興。
門響了,陳淑彥跑去開門,來的正是楚雁潮。
「楚老師!」新月快活極了。
「楚老師……」所有的人都叫他「楚老師」,好像他是大家的老師。
「韓伯伯,韓伯母……」楚雁潮彬彬有禮地和所有的人打招呼,沒有為人師表的架子,好像他只是新月的一名普通的同學。現在不是在英語課堂,也不是在他的小書齋,而是在新月的家,面對著新月的父母和親屬,他不像平時那樣自如,而有些拘謹,「新月同學,祝賀你的十八歲生日!同學們都……」
「謝謝楚老師,您請坐!」韓子奇對他十分客氣,陳淑彥趕緊把椅子往他跟前挪了挪。
這一讓座,就把楚雁潮說了一半的話給打斷了。他本來想說:同學們都在準備期末考試,不能來參加你的……,現在一想,不妥,考試的事兒最好不要提。他把手裡的東西放在旁邊的空椅子上,說:「我代表全班同學來看你,同學們還讓我帶給你一點心意……」
他拿出一個紙捲兒,新月實在想不出那是什麼。
楚雁潮把紙捲兒展開,那是一張從榮寶齋買來的灑金箋,上面用毛筆字工工整整地寫著:
既來之,則安之,自己完全不著急,讓體內慢慢生長抵抗力和它做鬥爭直至最後戰而勝之,這是對付慢性病的方法。
恭錄毛主席為王觀瀾同志題詞,贈韓新月同學。
下面是十五位同學的簽名,鄭曉京簽在第一個。一看那熟悉的字跡,新月就知道這是monitor的手筆,也只有她才會想出贈送這樣的生日禮物,不知從哪兒抄來了沒有收入《毛澤東選集》的這段話。
一家人都圍過來看,新月輕輕地讀著上面的字句,被同學們真誠的心意激動了。
「噢!」姑媽聽了,頗感到榮幸,「敢情毛主席也在惦記著我們新月呢,都捎信兒來了?瞧瞧!」
這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楚雁潮把一個大硬紙盒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新月同學,這是我給你的……」
「楚老師也給我帶來蛋糕了?」新月高興地問。
「這怎麼好意思?還讓您破費了……」韓太太連忙表示謝意。其實,如果這蛋糕不是清真的,還得請他拿回去,但客氣總是需要的。
「不,」楚雁潮靦腆地說,「我這東西,不是買來的……」
他打開那個大硬紙盒,是養在筆洗里的那棵巴西木。
「啊,太好了!老師把他最心愛的東西送給我了!」新月的興奮遠遠出乎韓太太的意料。
大家都來觀賞這株綠色植物。噢,是一盆花兒呀?是的,一盆並不嬌艷的「花兒」,而且不是用錢買來的,嚴教授送給了楚雁潮,楚雁潮又送給了韓新月。各人都可以憑自己的眼睛去估量它的價值,但要估量得準確,恐怕也很難。
紫色的瓷筆洗里一泓清澈的水,一段被齊齊地鋸斷的短木,沒有土壤,沒有肥料,它竟然神奇地活下來了,活得那樣好!柔嫩的幼芽,它的力量能夠穿破粗硬的樹皮,倔強地往上長,往上長,一股蓬蓬勃勃的朝氣,誰也不能阻擋。現在,新枝更茁壯了,綠葉更蔥蘢了,綴在細莖頂端的花苞,終於開放了,小小的白花像繁星點點,濃郁的清香飄散滿室,沁人心脾。巴西木,生命的神木;巴西木,青春和力量的化身。楚雁潮全部的心意,都在這裡面了,他不必做任何解釋了。
「謝謝,謝謝楚老師,」韓子奇說,他感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學者不愧為人師,給新月帶來了力量和希望,「韓退之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新月得遇這樣的良師,真是不勝有幸了!「
「不,韓伯伯,」楚雁潮謙遜地說,「是您的家教好,新月同學將來一定會做出成就的,她很自強,心中有遠大目標……」
新月撫著瓷筆洗,雙眼望著她的老師,在老師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明天!「老師,《鑄劍》的譯文帶來了嗎?」她突然問。
「哦,帶來了,昨天晚上才趕出來的!」楚雁潮從提包里取出一個牛皮紙大信封,遞給新月,「你是我的第一個讀者……」
新月迫不及待地就要抽出裡面的稿紙,楚雁潮微笑著攔住她:「以後再看吧,現在,先給你過生日啊!」
「好,快點蠟!」陳淑彥快活地嚷道,把火柴放在桌上。大家都圍坐在餐桌周圍,一片歡樂氣氛。
「嗯……」新月拿起火柴,「那就請……」她激動地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臉,最後,目光停住了,「楚老師是今天最尊貴的客人,請您給我點燃生日蠟燭,好嗎?」
「我?」楚雁潮猶豫了一下,但並沒有推辭,他伸出手去,接過了火柴,輕輕地划著了,一朵火焰在他眼前跳動,跳動,他的手微微有些顫抖,舉著這朵跳動的火焰,點燃了第一枝蠟燭,然後,再用它去點第二枝,第三枝……
第十八枝蠟燭也點燃了,十八朵火焰在跳動,在閃爍,十八顆金星映在新月黑亮的眼睛上。新月望著燃燒的蠟燭,望著向她祝福的親人,望著她的老師,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十八歲了,過去的十八年,就這樣送走了,她生命的第十九個年頭,又開始了。在她的面前,有黑暗,也有火光;有災難,也有希望。
服過了臨睡前的葯,陳淑彥就催著新月躺下了,她伯新月太累。本來她想把新月換下來的衣服趁晚上洗了,可是都被姑媽收走了,連她的一塊兒收的。姑媽對她們倆一樣地疼。陳淑彥無事可做,就熄了燈,躺在新月身邊。
淡淡的月光透過窗紗反射進西廂房,朦朦朧朧可以看見寫字檯上的那盆巴西木。新月把它擺在這個房間里最重要的位置上,還換了清水。現在,那綠葉,那繁花,在幽暗的房間里吐著清香,彷彿給七月的夜晚帶來了一縷涼風。
「這會兒,楚老師已經回到學校了吧?」新月像是問陳淑彥,又像是自言自語。
「早該到了,你就別替他著急了,一個男人家,怕什麼?」陳淑彥說,「哎,你們這位楚老師,對學生可真好!」
「那當然,他是我的老師嘛!」新月喃喃地說,心中充滿了欣慰與自豪。
「得了,老師跟老師也不一樣,瞧我們在中學時候的那個班主任,沒給過我一回好臉兒,也不知我哪輩子該了他的賬……」
新月沒說話。她想不起來過去的班主任對淑彥怎麼不好,也許是淑彥因為出身不好總在疑心別人歧視她?對這個問題,新月願意避開不談,她不想刺激淑彥再想過去的煩惱。
陳淑彥卻只顧說下去:「本事不大,架子不小,哪兒能跟楚老師比啊?瞧瞧人家,說出話來就顯得那麼有學問!」原來陳淑彥也並非和過去的老師有多大的仇,只不過是拉出來和楚雁潮做一番比較,同是班主任,這一比就差遠了,「人比人,氣死人!」
「不能這麼比,」新月笑笑說,「楚老師是北大的高材生,嚴教授的得意弟子,名師出高徒啊!」
「哦,看得出來,一定是個尖子!年歲不大,就那麼沉穩、成熟!他今年二十幾啊?」
「二十……」新月一口答不上來,想了想說,「他二十四畢業的嘛,今年二十六了,呀!」她突然大驚小怪地拍了陳淑彥的手一下,「他跟我哥同歲!」
「跟他同歲?」陳淑彥一愣,不覺又在心裡把天星拉來和楚雁潮比較,「這兩個人,可太不一樣了!」
「我不是跟你說了嘛,不能亂比!」新月不願意把哥哥和楚老師比較,這兩個人,都是可親、可敬的,都對她非常好,在她的心目中,有很多的共同之處,如果一定要找他們的不同……「其實他們只是氣質不同罷了,要是論長相,我哥也可以算是美男子!」
陳淑彥撲哧一笑:「瞧瞧向著他勁兒的,我又沒說你哥長得丑!急什麼?有這樣的妹妹護著,誰也不敢說韓天星半個『不』字!你倒是跟我說,這倆人氣質怎麼不一樣?」
「我哥樸實、憨厚、倔強;楚老師深沉、文靜,還有一股外柔內剛的韌勁兒!」新月說。她還是第一次對別人的氣質下評語,但對這兩個人,她自認為都很了解,因而評語也很得當。
「這氣質……」陳淑彥琢磨著她的話,樸實、憨厚之類雖然也都是褒義詞兒,但又總覺得不如深沉、文靜更令人神往,這在一個待嫁的姑娘心中引起的躁動,別人也許是難以覺察的,即使像新月這樣的知心女友,也未必完全知道她在想什麼,因為新月畢竟是天星的妹妹,而且兄妹之情是那麼深。陳淑彥自己也說不清楚心中是一種什麼情緒,竟說了一句無可奈何的話:「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氣質啊!」
「這恐怕是天生的,」新月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當然,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從小被遺棄的王子也會成為一個熟練的農夫。」
「楚老師家裡是幹什麼的?」
「他媽媽是個教師……」
「噢,怪不得,人家是教育世家、書香門第!」
「不過,他當老師倒不見得是受了家庭的影響,而是因為學校留他,我們這些學生需要他,」新月說,「他本來是要去從事專業的文學翻譯工作的!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照樣能成為一個出色的翻譯家,他有恆心,有毅力,又有那麼淵博的知識,深厚的文學修養!……」
「哦,剛才拿來的稿子,就是他翻譯的嗎?」
「是啊,他的書,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可以出來了。」
「啊,真了不起,」陳淑彥不禁讚歎,「我以前還從來沒有認識過著書立說的人!」
「你現在不就認識了嗎?」新月說,「等書出來,我請他送你一本兒,怎麼樣?」
「哦,不,」陳淑彥卻說,「我又不是……我不要,他送給你,我看看就行了。」
「你可真是的,」新月笑了笑,「用不著對他敬而遠之,他這個人挺隨和的!課上是老師,課下和同學們就像朋友,什麼都談,談他的老師,談他的學生時代,談戲劇、電影、音樂,當然,談得最多的是文學,他最愛的是文學,許多中外文學名著,他都熟悉極了,有的甚至能背下來!……」
「能背下來?」
「嗯,你不信?」
「信,我哪兒能不信呢,你說的,我都信……」
新月好像惟恐她不信,還是滔滔不絕地說起來,因為說起這些,她心中十分愉快,好像又回到了燕園……
「有一次,我的一本英文版《拜倫詩選》,被同學們傳來傳去,找不到了,我真是可惜死了,這本書是好不容易才買來的,書店裡都沒有了,那幾天心裡煩得很,正在湖邊轉悠,碰到了楚老師。他一聽我丟了書,惋惜地說:」我這兒也沒有了,不然就可以送給你了。怎麼辦呢?還是讓我想辦法給你補償吧!『……「
「補償?他怎麼補償?」
「背給我聽!」
「啊?」
「你不要覺得奇怪,他是完全做得到的。因為拜倫是他所偏愛的詩人,他太熟悉了。他說:拜倫的詩和拜倫本人一樣,是天地精靈的化合,是造物主對人類的特殊賜予,讀他的詩,就可以感到他胸中的激情,就像熾熱的熔岩從火山中噴發,像洶湧的波濤衝擊著海岸!他佩服拜倫的『才氣大,力氣大,口氣大』,說沒有這三『大』,就不可能成為大家!……」
陳淑彥聽傻了!
「我們就在湖岸上慢慢地走著,走著,他把那本書里的詩一首一首地背給我聽,」新月閉著眼睛,彷彿真的正在未名湖畔漫步,「他先用英語,然後再用漢語,是我們的嚴教授翻譯的。他已經不是背誦,那是詩句的泉水自然地涌流:
海黛沒有憂慮,也不要對天盟誓,因為她從未聽過誰會欺騙一個純情少女,或者結合還需要諾言的儀式;她像一隻小鳥真誠而無知,快樂地飛向自己的伴侶,從未曾夢想到中途變心,所以不必提忠貞二字。
……
天地和大氣是這樣舒適,海黛和唐程沒有想到死,不要抱怨時光,只怕時光流逝,他們是一對無可指責的情侶;相對而視,每人就是對方的鏡子,蘊藏在眼底的無限深情,化作閃閃發光的寶石。
「他就這樣給我輕輕地朗誦,把我心裡的煩惱沖走了,把遺憾彌補了,我甚至慶幸丟了那本書,才意外地得到了這麼豐厚的補償!……」
新月喃喃地訴說著,往日的情景,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不是夢,那是真真切切的現實,是她親身經歷過的,永遠也不會忘的。十七八歲少女的心,純凈得像一面鏡子,印在上面的影像,將會記一輩子……
陳淑彥聽得醉了!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這一對知心姐妹的娓娓夜談停止了。陳淑彥睡著了,她夢見了天星,她逼著天星給她背詩,兩人差點兒打起來……
深夜,韓子奇一覺醒來,發現西廂房窗口那早已熄滅的燈光現在竟然又在亮著,就走出上房,來到西廂廊下,輕輕地問裡邊:「新月,淑彥,你們怎麼還不睡?別熬夜,千萬別熬夜!」
裡邊燈光亮著,卻沒有人應聲。
韓子奇不安了,臉上冒出一層冷汗,擔心會出現不測!他的心怦怦地跳,推開門走進去……
新月在安然熟睡之中,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手靠在枕邊,拿著展開的譯文手稿《鑄劍》。
韓子奇舒心地笑了。他輕輕地把稿子從女兒手中抽出來,關上了檯燈,然後走出西廂房,回到自己的書房兼卧室,睡意全無,迫不及待地打開書桌上的檯燈,攤開那份手稿——那位青年學者的譯著,韓子奇繼女兒之後,極有興緻地做第二個讀者。
春華秋實,廊子前的石榴熟了。這棵石榴樹,今年結果特別密,長得特別大,霜降之後,青銅色的石榴皮脹得裂開了,露出一顆顆寶石似的籽兒。「榴開百子」是個大吉大利的好兆頭,天星和陳淑彥的喜期到了。
是日,曙光初露,姑媽已在洒掃庭除。她懷著滿心的喜悅,盡自己既是僕人又是主人的職責,自從她來到「博雅」宅,二十五年來,還是頭一次操持喜事兒。她不是為自己喜,這位六十歲的孤身老人,今生今世再也沒有喜事兒可辦了,她那親生兒子不知流落何方,如今也像天星這麼大了,也該娶媳婦了,當媽的卻沒有這個份兒。不,姑媽在這個大喜的日子,不去想海家的、馬家的傷心事兒,她把梁家、韓家當成自己的家了,把吃她的奶長大的天星當成自己的兒子了,這些日子她也深深地感到,陳淑彥把她和韓太太一樣都看成「婆婆」了,她為此激動不已。今天,她比往常起得還早,做完了晨禮,把廚房裡的肉案子、菜案子、刀、笊籬、鍋、碗、瓢、勺都歸置得利利索索,就去打掃院子了,其實,那也已在昨天就掃得乾乾淨淨了,再掃一遍,她心中就多一分愉快,她高興啊!
書房兼卧室里,韓子奇也已經穿戴齊整,一身藏青色呢制服,呢帽,穿慣了的布鞋也換上了皮鞋,還仔仔細細地颳了臉,顯得年輕了不少。他有意把呢帽戴得低一些,讓帽沿遮住額頭上那塊傷疤,在這大喜的日子裡,他不願意讓任何人想起不愉快的事,讓喜氣把晦氣沖得乾乾淨淨!
西廂房廊下,走出了梳洗已畢的新月,她穿著咖啡色上衣,黑色長褲,都燙得筆挺,腳上的黑皮鞋擦得鋥亮。
「新月,天兒還早,你還不多睡會兒?」姑媽跟她說,滿臉的笑容。
「今天是什麼日子?我怎麼還能睡得著呢!」新月笑著說,伸手就去搶姑媽手中的掃帚。
「去,去,哪能讓你掃?」姑媽推開她的手,「累壞了你,可怎麼著?你歇著,好好兒地看喜就成了!」
「我不能袖手旁觀哪!」新月說著,就奔東廂房去,敲著窗戶喊,「哎,新郎官兒,快起來嘍!」
裡面傳出天星瓮聲瓮氣的聲音:「我還困著呢……」
新月快活地擂著窗欞,嚷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你還困?快起來吧,我給你賀喜了!」
天星慢騰騰地下了床,開開門,睡眼惺忪,嘟嘟囔囔:「大早起來,就折騰我……」
韓太太笑盈盈地從上房廊下走過來,伸手揪著兒子的耳朵:「新鮮!不折騰你,折騰誰呀?瞧你這個德性!兒啊,從今兒起,你可就真成了個男子漢了!還不快點兒漱口、洗臉,把新衣裳換上!」韓太太嘴裡毗兒著兒子,可每個字兒都是那麼甜!
「快點兒吧,」新月催著哥哥說,「待會兒我負責好好兒地打扮打扮你!」
這時,韓子奇從上房裡拿著一疊「喜」字出來,新月一看就迎上去:「爸爸,我來貼!」
「好!讓你姑媽打點兒糨子,咱把它貼到門上去!」韓子奇笑眯眯地對女兒說。
大紅「喜」字貼上去了,上房,東、西廂房,垂華門,倒座南房、廚房,所有的門上都貼上了,韓子奇要進門見喜,出門見喜,抬頭見喜,讓「博雅」宅滿院是喜。最後到了大門外,韓子奇不去覆蓋「玉魔」老人的遺墨,在大門兩旁的門臉兒貼上一對斗大的「喜」字,又踩著凳子,在門媚上貼上了一大排「喜」字,連成了一串。古往今來,沒有這樣的貼法兒,是韓子奇貼糊塗了嗎?不是,他就是希望喜上加喜,喜氣盈門;心中的悲太多了,願從今以後,都換成喜!
阿訇請來了,是韓家的「門頭師傅」——婚喪嫁娶時節固定前來的阿訇。
喜棚下,阿訇以抑揚頓挫的優美音韻,高誦「平安經」,這是婚禮的第一項儀式:為梁家提念亡人,祈求闔府平安,穆斯林永遠不忘祖先。
韓太太虔誠地跪在喜棚下,心中悲喜交集。她想起先父梁亦清,一輩子清苦,為玉而生,為玉而死;想起先母白氏,心地善良而又懦弱無能,在貧病中早早地結束了生命。他們在世的時候,沒有享過一天的榮華富貴,沒有料到奇珍齋會有日後的復興和鼎盛。如今,奇珍齋雖然不在了,但是「玉器梁」的後代還在,父母生前見都沒見過的滿室的藏玉還在,藏在這座父母沒有住過的「博雅」宅里。現在,「玉器梁」的子孫又長起來了,天星要成家立業了,子子孫孫將在這裡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是大喜啊,她要向父母、向祖輩亡人報喜!她想起三十六年前自己的婚禮,那是災難中的婚禮,一貧如洗的婚禮,沒有嫁妝、沒有宴席、沒有賓客的婚禮,那時她什麼都沒有,梁家的女兒,兩手空空地嫁給了韓子奇,韓子奇兩手空空地做了梁家的上門兒女婿!這些往事,韓太太從不向任何人提起,包括天星、新月和他們的姑媽,都不讓他們知道,但她自己卻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是她的傷痛,她的恥辱,她的遺憾。正因為如此,幾十年來她從不去參加任何人家男婚女嫁的喜事兒,「隨份子」,隨就隨吧;送禮,送就送吧,她打發別人去,自己不去,她不願意把自己那連要「乜帖」的都不如的婚禮和人家的相比!五十多歲的老太太想起終身大事的遺憾,還和年輕時候一樣動心,不禁潸然淚下!幾十年來,她一直懷著強烈的願望,要把這個遺憾補上,當然不是補在自己身上,而是補在兒子身上,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了!
但是,償還夙願卻也是不容易的。不是因為窮,韓太太這個「無產階級」有足夠的財力辦好兒子的喜事。是因為時代的改變。如果依照韓太太的願望,她要把自己多年沒辦到的全補上,給兒子置辦全新的、全套的「百年牢」硬木傢具,從兒媳婦的娘家浩浩蕩蕩地抬過來十二抬、二十四抬嫁妝,讓兒媳婦穿戴著鳳冠霞帔和大紅蓋頭,乘坐八抬大轎,鼓樂喧天地娶進門來……好好兒地體面一番,把兒子的終身大事辦了,也就把自己心中的遺憾彌補了,這樣,她才能安心。但是,中國已經進入20世紀60年代,要按照三十多年前的規格、習俗來辦這件事兒,不可能了。首先,要給兒子置辦全新的硬木傢具,已經沒地方買去了,即使能買到,兒子也不喜歡,家裡現在使用的硬木傢具,天星就早已「膩味」了,凡是在東廂房裡的,這次都讓他給「請」出去了,按照他的意思,買了新式的大衣櫃、五屜櫃、雙人床、床頭櫃,一律是米黃色的,水曲柳的骨架,三合板包鑲,刷清漆。這哪比得了榆木擦漆百年牢又結實、又是樣兒?可是兒子喜歡這樣兒,有什麼法子?在東廂房外間,過去擺著八仙桌的地方,也換上了米黃色的獨腿圓桌和蒙上燈芯絨靠背的椅子,比硬木雕花的「太師椅」便宜得多,可兒子偏要這樣兒的!其次是花轎、鳳冠霞帔、旗羅傘扇、笙蕭鼓樂,現在都沒地方賃去了,即使能賃來,兒子、媳婦也根本不要!再其次是女方的陪嫁,如今的風氣大變,娶媳婦花錢都是男方的事兒,光聽說誰家誰家送給了女方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甚至是多少多少現款,哪兒還能指望從女方「貼」進來多少多少「抬」的嫁妝?聯想都別想了!何況,韓太太愛的是陳淑彥模樣兒標緻、心眼兒厚道,愛的是她的「玉器世家」出身,明知她如今家境不佳,人口多,進項少,她爸爸頂著個「小業主」的成分兒,不敢鋪張,韓太太也就不忍心難為親家了。面臨著這種種不利因素,她不得不一樣兒一樣兒地退讓。按照時下很流行的說法:「新事新辦」,但「新」到什麼份上呢?總不能沒有邊兒,總不能讓淑彥從西屋搬到東屋就算成了親,總不能只買點兒糖塊兒散眾就算完了事兒。那樣兒,錢倒是省了,可是面子也沒了,面子得花錢買,花高價,「困難時期」樣樣都貴,面子也跟著貴了,韓太大不怕,該花的錢一定要花出去,她的退讓是有限度的,她只能允許某些形式做適當的變動,原則卻不可動搖。她還是在院子里搭了喜棚,老年成的棚匠早已洗手不幹,被她央告來了,重操舊業,興奮得什麼似的。她要在喜棚底下設宴請客、舉行婚禮儀式。幾十桌席面,單靠老姑媽的兩隻手是應付不了的,她請了南來順退休的兩位老師傅,韓子奇是南來順的常客,韓太太讓他出面去請,一句話的事兒,人家就答應了:「擎好兒吧您哪,您把牛、羊肉,雞、鴨,海味,青菜,佐料……都預備好了,我們當天十二點之前准到!」報酬是每個人二十塊錢,這是多大的面子!此外,她還請了懂禮儀、善言辭的好事者當「茶坊」,既像傭人又像司儀的角色。她要把迎親的儀仗搞得熱熱鬧鬧的,沒有花轎不礙事,用小汽車,除了借用特藝公司的,再花錢雇它幾輛,早早地都打好了招呼,保證到時候誤不了事兒。提前好幾天,韓太太就不讓陳淑彥住西廂房了,讓她回娘家去,梳妝打扮,等著迎娶。咱得正經八百地娶!……
念完了平安經,韓太太滿面春風地站起來,由她擔任總指揮的這場戰役,開始了。
喜氣溢滿「博雅」宅,賀喜的賓客紛紛來臨。特藝公司的,五四一廠的,文物商店的,韓子奇在玉器行里的知交故舊,還有一些遠房親戚。韓家在北京沒有任何親戚,都是梁家的,而且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久已不來往的。「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他們都樂於為「博雅」宅錦上添花。韓家敞開大門,歡迎所有的客人,這可不僅僅是花幾塊錢賀禮來「吃」的,是來「長臉」啊!
來賓中的穆斯林,進門便向主人道「唔吧哩克」,教外的人,說聲「恭喜」,這意思是一樣的,主人殷勤招待,各屋裡都坐滿了,說話兒,喝茶,吃喜糖。困難時期的「酸三色」高級糖,五塊錢一斤,韓太太買了一百斤,盡著客人連吃帶揣在兜兒里,毫不吝惜。惟獨不預備酒,待會兒的喜宴上沒有酒,穆斯林的規矩不能破,等客人走了,漢人用過的那碗啊筷子啊還都得使鹼水透透地煮呢。
天星穿著一身嶄新的中山裝,顯得反不如過去穿工作服自如。新月讓他把上衣脫了,只穿件駝色毛衣,上面露著白襯衫的硬領,倒顯得精神。天星紅著臉照應客人,話也不會說,吞吞吐吐地,連自己都覺得彆扭,是在受「折騰」。倒是新月文文靜靜,大大方方,招得那些女賓看不夠,拉著她的手說話兒。
這個說:「喲,這就是新月啊?我橫有十幾年沒見著了,都長成這麼大的姑娘了?瞅瞅,模樣兒這個俊,跟你媽當姑娘的時候一個樣兒!新月,你還記得嗎?你小時候對我說:最喜歡吃姨奶奶給的大冰糖葫蘆!」
那個說:「新月,你還記得嗎?我們小三兒來串門兒,你非要他的那個蟈蟈籠子,他呢,要聽你說一句洋文才肯給,你就說了……」
「不記得了……」新月微笑著回答這些弄不太清輩分又很少見面的老親戚。她為自己記不起那些童年的趣事而遺憾,似乎也對不起這些一直記著她的老人。
「她那會兒才不點兒大,哪兒還能記得?」韓太太笑著說,「吃糖,吃糖!」
「那可不……」客人嘴裡嚼著糖,還沒忘了繞著舌頭、吸溜著口水跟新月說話,「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聽說你前些日子……」
「噢,她頭年就考上大學了,」韓太太忙說,所答非所問,原是有意的,她聽得出來,客人問的是新月生病的事兒,她卻愣給打岔打過去了,「這不,因為她哥結婚,她還請了幾天假呢!」這麼一說,就把新月不願提的事兒全擋過去了,在這大喜的日子,韓太太可不願意讓任何人說到任何令人不愉快的話題,「咳,你們還沒見過我們那沒過門兒的新媳婦吧?等著吧,回頭娶過來,讓老親少眷都好好兒瞧瞧,淑彥哪,也跟她妹妹賽著地俊!」
議論中心就轉入今天的正題,客人們爭著誇韓太太的命好,一兒一女一枝花,這又要娶進來一個如花似玉的兒媳婦,就好上加好了!
這麼樣兒雲山霧罩、熱熱鬧鬧地說著話兒,那邊兒廚房裡,特邀的「廚子」和姑媽則忙著大顯身手,不亦樂乎。中午時分,在喜棚底下大擺筵宴。嗬,你看吧!每桌上五個冷葷:金雞報曉大拼盤、酥腱子、醬口條、香菇腐竹、拌肚絲;四個大件:紅燉牛肉、扒羊肉條、糖醋魚、南煎丸子;四個炒菜:醋餾肉片、辣子雞丁、醬爆裡脊、鴛鴦卷果;兩個飯菜:二筋(麵筋、蹄筋)、砂鍋雞塊;一道點兒:炸羊尾;一個湯:西紅柿甩果湯……儘是南來順的拿手菜,吃吧!若不是憑藉昔日「玉王」的餘威,若不是韓太太拼了老命要擺一擺排場,在這「困難時期」,這頓飯你上哪兒吃去?至於韓太太是以怎樣的神通在貨源奇缺的情況下採購了這麼豐富的原料,比如再次動用姑媽在張家口的遠房親戚買了三隻整羊,通過外貿系統的種種關係買來了供應外賓和華僑的東西等等,吃的人也就不得而知並且無暇打聽了,反正是一般人根本難以辦到就是了!如果是貧寒之家,或依一般慣例,這頓午宴本來是可以免去的,只待「花轎」進門,吃一頓也就足矣。但是,事主是韓太太啊,她不為省錢,只求個熱鬧,求個竟日狂歡!院子里吃興濃郁,大門外小汽車、自行車擺成一片,這景象比當年的「覽玉盛會」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韓太太在日理萬機的繁忙之中,仍然抽出時間作了晌禮,下午三點鐘,就該「發轎」去迎親了。
按照規矩,男方前去迎娶的領頭人物是「娶親太太」,由新郎之母或女主婚人擔任,這一角色必是韓太太親自扮演無疑了,她盼了二十六年,就是盼的坐上「花轎」去迎娶兒媳婦。可是,事到臨頭,不料這個人選問題卻發生了爭執,有多嘴的來賓說:既然如今不興花轎了,好些人家兒也就不再去「娶親太太」了,派幾個大姑娘、小媳婦就把新媳婦接來了。這麼一說,新月就自告奮勇,要去接陳淑彥!
韓太太嗔怪道:「你?一個小姑娘家,哪兒能辦這麼件兒大事?」
新月卻笑著說:「我和淑彥最要好,我去接她,她才高興呢!按理說,我還算是他們的『古瓦西』呢!」
「聽聽,這丫頭多不知道客臊?哪兒有小姑子當媒人的?我們請了正經的『古瓦西』!」韓太太也笑了。
女賓們卻說新月去合適,模樣兒又體面,又是新郎的親妹妹,再好不過了。這麼一說,似乎顯得韓太太的資格倒差了點兒似的。
「媽,讓我去吧?」新月央求她。十八年來,新月還很少在媽面前這麼「撒嬌」。
女賓們當中也有老派的,堅持說,「娶親太太」還是不能免,至於誰跟著去,倒也隨便。這就使韓太太讓了一步,做出了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決定:「唉,那就咱們娘兒倆都去!」
「噢,太好了!」新月興奮得手舞足蹈。
韓太太率領著新月和迎親隊伍,出門上了「花轎」——以小汽車為代用品,車上扎著紅綢,貼著「喜」字,不用轎夫,開起來風馳電掣,倒也另有一番風味,未見得就不如花轎。韓太太和新月並排坐在車裡,車子「嘀,嘀,嘀」長鳴三聲,就開走了,一共好幾輛,長長的一串,倒是相當威風!
陳淑彥家門口,自然也貼著大紅「喜」字,站了一大片人,迎接車隊,領頭的人物是「送親太太」,便是陳淑彥她媽,韓太太的親家母。
親家母不等車子停穩,便急急地向韓太太見禮,韓太太接拜之後,走下車來,拜見親家母和眾位親友。新月不懂這些規矩,只紅著臉,跟在後頭,心裡偷偷地樂。
親家母引著客人進門。陳淑彥家住的是大雜院,根本不可能搭喜棚,客人就直接請進屋裡。陳家一共就住兩間房,進了外屋,就看見陳淑彥正坐在裡屋呢。
「淑彥!」新月迫不及待地叫了她一聲。
「哦……」陳淑彥抬起頭,臉上掛著笑容,眼裡卻含著淚。
「新月,悄不聲兒的,跟著我,別言語。」韓太太悄悄地囑咐女兒。在這種時刻,不比往常同學之間串門兒,現在該說什麼話,都有規定。新月就住了聲,隔門望著陳淑彥,陳淑彥此刻也依娘家媽的囑咐,正襟危坐,並不出來招呼客人。
親家母請韓太太一行坐定,取出緞鞋一雙獻上,韓太太雙雙接過。這雙緞鞋,自然不是供陳淑彥真穿的,古色古香的樣式,原是一種禮儀。這時,隨著來娶親的男客就該告辭了,只留下女賓。親家吩咐兩個小子上菜、上湯,招待親家,謂之「坐果子」。韓太太只是敷衍一番,並不拿起筷子真吃,這也是禮儀的規定。
然後,韓太太偕同新月,進了陳淑彥的「閨房」。陳淑彥穿著韓家贈送的一身新衣裳,低眉端坐,韓太太走上前去,捋起淑彥頭上的一綹頭髮,紮上一束五色絲線。若按舊規,這絲線的兩頭還要各系一枚銅錢,「娶親太太」還要為新娘梳纂兒、開臉兒,這些當然都只好免了,鳳冠霞帔、紅蓋頭也免了,韓太太紮好絲線,便取出一枚戒指,給陳淑彥戴在右手無名指上。
親家母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忍不住淚如雨下,此時,對女兒說:「淑彥,你有了好人家兒了,交待了『罕格兒』(有了歸宿),媽放心了!」
「媽!」陳淑彥眼淚汪汪,抬起頭來,望著即將分離的生身之母,悲從中來,不禁雙手摟著媽的脖子,娘兒倆抱頭痛哭。
新月原以為這大喜的日子到處都是歡笑,卻不料見到這種情形,那母女二人哭得哀哀切切,難分難捨,使她也感到一種難以抑制的感情,眼淚不知不覺地垂落下來,掏出手絹兒去擦,擦也擦不盡,卻不知為什麼。
「咳,你哭什麼?」韓太太輕輕地捏了女兒一把,心說:這個新月,不叫你來你偏來,還上這兒來哭!人家淑彥是捨不得離開親媽,你湊個什麼熱鬧呢?
新月就忍住淚,她也不願意在這兒哭,是讓淑彥給引的。
淑彥她媽摟著女兒,話說得叫人感嘆:「淑彥!媽對不起你啊,在娘家這二十一年,你又顧老的,又顧小的,沒享過一天福,把你的兄弟都拉扯大了,你又該走了,媽什麼嫁妝都沒給你準備,不是媽不疼你,是媽沒這個力量啊!淑彥,別怨媽……媽盼著你到那邊兒,好好兒地過……」
「媽,您別說了,什麼都別說了……」陳淑彥伸手給媽擦著淚,自己的淚卻又滴在媽的脖子上。
「得,娘兒倆說話兒沒個夠,往後常來常往,不在這一時,」韓太太笑吟吟地說,「親家,您把淑彥交給我,就什麼心都甭操了,我把她呀,就當成自個兒的女兒,跟新月一個樣!」
「為主的祥助!托靠主,我們淑彥遇著了這麼好的婆婆!」淑彥她媽擦著淚說,「淑彥,從今往後,你就把婆婆當成親媽!來,叫聲『媽』吧!」
「媽……」陳淑彥深情地叫了一聲,撲到韓太太的懷裡。
站在一旁的新月,熱淚不覺又滾落下來。從今以後,她有了一個知心的嫂子,也等於添了個親姐妹,這個家,決不會對不起淑彥!
新人「上轎」的時刻到了。按照習俗,此時要傳花轎到閨房門口,由新娘的父兄「抱轎」,或是以紅氈鋪地,由雙雙對對的少婦或女郎攙扶新娘,踏著紅氈上轎,足不沾塵,紅氈不夠則兩三步一倒換,謂之「倒氈」。奈何小汽車進不了院門,這些只好作罷,由新月和女賓攙扶著陳淑彥,走出「閨房」,走出院門。淑彥她媽理當是「送親太太」,陪同女兒上了小汽車。
自從迎親隊伍進門,淑彥她爸一直沒有上前,只像個隨從似的站在眾人後頭。他並非不懂禮儀,並非不登大雅之堂,女兒的婚事,他比誰都高興,何況親家又是韓子奇,同行中的使使者,這為他增添了極大光彩。但這位前半生不曾發達、後半生又不走運的琢玉藝人、「小業主」,又深深感到與親家相比,自愧弗如,相形見絀。由於自身的種種局限,他對女兒出嫁,只能盡心,難以儘力,心中隱隱作痛。依他本意,就悄悄後退,不去韓家了。但是,韓子奇和韓太太早就請「吉瓦西」遞過了話兒來:既然結了姻親,就不分彼此了,不用兩處破費,到了那天,都過來,一處熱鬧熱鬧就是了!況且,在婚禮之上,他作為「女親太爺」,也是必須到場的。難拂盛意,難卻己責,他懷著感激而又不安的心情,也跟著上了小汽車。
車隊鳴笛啟動,魚貫駛出衚衕,駛上大街。天朗氣清,金風送爽,紅綢飄拂,歡聲笑語,引得兩旁世人都投以欣慕、驚嘆的目光。
車窗的玻璃落著,秋風拂面,使新月感到一股涼意,但她心裡卻覺得非常愉快,看看坐在身旁的陳淑彥,那臉上的淚痕,也被風兒吹乾了。
陳家、韓家,相隔並不遠,韓太太卻囑咐司機,不抄近,偏繞遠兒,沿著清真寺周圍,足足兜了一個大圈子,讓認得的、不認得的,都看個夠,這才打道回府,緩緩地駛向「博雅」宅。快到家門口,韓太太又吩咐司機,別的車子慢慢兒地開,她坐的這一輛得快點兒,先到家,她好指揮迎娶進門的儀式。
車隊來臨,「博雅」宅前,觀者如堵。
「茶坊」高叫迎接,先行到家的韓太太率眾迎出,朝「送親太太」奉拜,淑彥她媽回拜之後,下車,由韓太太導引,進了院子,男方的眾女賓在大門內拜迎,然後簇擁著「送親太太」到喜棚下的拜氈前落座。新娘陳淑彥即由新月和眾女賓攙扶,進了新房。這本來要稍候一會兒,「花轎」直接抬到新房門口,既然以車代轎,就免了,由大家簇擁著,早早地得其所哉。
喜棚底下,男女來賓依次向「送親太大」見禮,請新郎見禮,禮畢,「送親太太」入席「坐果子」,喚菜上湯,開付「總賞」之後,「送親太太」便到新人房去。
這時,女方送親的賓朋均已告辭,但又並不真的離去,而是暫借鄰家小坐,謂之「會齊兒」,等待男家來請。接到三次請帖之後,方整衣冠,來到「博雅」宅前,由男家來賓揖拜延入,女方「茶坊」交份子,謂之「總拜見」。
這繁繁複復的迎送之禮,卻還只是婚禮的序幕而已,下面,請阿匐,寫「意札布」(婚書),穆斯林的婚禮才算真正開始。
老阿訇頭纏「泰斯台」,身穿長袍,胸前銀須飄拂,由韓子奇延請,步入喜棚,坐「你喀」席首座,由「古瓦西」和新親賓朋陪坐,男方親友皆入余座。第一桌上列爐屏三色,爐內燃起芸香、檀香,前面擺著大紅全帖、文房四寶、盛「喀賓」(聘禮)的木匣和果盤,盤內盛著桂圓、紅棗、花生、白果,謂之「喜果」,放「你喀花」(迎賓花)數束。喜棚下金碧輝煌,莊嚴肅穆。
諸事齊備,婚禮開始!
首先,兩親家見禮。韓子奇和淑彥她爸行「拿手」禮,念清真言。當這兩位遭際不同的玉業同行的手握在一起時,淑彥她爸爸感慨萬千,老淚縱橫,親家的「不棄」之情使他深深地感動了。韓子奇雙手取過桌上的「喀賓」,交給親家,那是《古蘭經》中明文規定、必不可少的聘禮。淑彥她爸恭恭敬敬地接過,轉交「茶坊」,又傳遞進新房,交與新人。「茶坊」高叫:「男親太爺韓子奇,謝女親太爺陳玉章!」又指揮幫忙的人往女家送「回菜」,喊道:「本宅有寒席一桌,請女親太爺,謝謝!」
兩親家見禮畢,女方來賓依次向韓子奇見禮,這工夫,阿訇已將「意札布」從容寫就,即高聲用韻語念誦,新郎韓天星跪在拜氈上聽經。經日:男女結婚是天命,是聖行;這個成年的女人,是俊美的,是賢惠的,你要接納她,要善待她,你們的婚姻是合法的……東廂房裡,韓太太、新月和眾位女賓陪著陳淑彥,聽得外面「茶坊」高叫:「請姑爺!」韓太太便知道該宣讀婚書了,便指揮著把陳淑彥攙起,再安置到座椅上靜聽。阿匐朗誦的祝詞和婚書上的八個條款,全系阿拉伯文,在場的人雖未必都能聽得懂,但那氣氛卻是莊嚴的,表明這美滿姻緣是由真主決定的,雙方家長通過,夫婦情願,有聘禮,有證人,有親友祝賀,真主將賜給他們幸福!
阿訇莊嚴地問新娘新郎是否願娶、願嫁,此亦系阿拉伯語,年輕人和未經過這種場面的人也不知該怎樣回答,東廂房裡,韓太太便提醒陳淑彥:「說呀,說『達旦』!」喜棚下,也有人提醒天星:「說呀,說『蓋畢爾圖』!」於是,這一對新人便紅著臉,學說「達旦」和「蓋畢爾圖」,表示他們一個願嫁、一個願娶,神聖的婚書,便由此而生效了。在此之前,天星和陳淑彥已經雙雙在街道辦事處領取了「結婚證書」,但對穆斯林來說,「意札布」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的婚姻,既要受政府的法律保護,又要為真主認可。
阿訇宣讀婚書已畢,眾人接「堵阿以」,韓子奇和淑彥她爸再次「拿手」,以示姻親已經圓滿締結,牢不可破。候在新郎旁邊的「茶坊」將跪在拜氈上的天星攙起,向來賓道謝,「茶坊」高唱:「今日躬兩揖,明日到府成大禮!」這是說給女家聽的,表示婚禮到此結束,明天一早,新郎新娘要去女家「回門」。這時,各桌上的賓客,紛紛抓起「喜果」,向新郎頭上亂擲,天星抱頭而逃,喜慶氣氛達到高潮!韓太太備下的珍饈美味,依次上席,眾人早已餓得發狂,饞涎欲滴,遂大吃特吃,風捲殘雲,好不快活!
夜闌人散盡,新人入洞房。
韓太太累了一天,筋疲力盡,內心卻得到了極大的享受,極大的滿足。今晚的宵禮,她跪拜在真主的面前,喜淚縱橫,如醉如痴:「主啊!……」
老姑媽勞苦功高,人困馬乏,收拾了桌椅碗碟之後,全身的骨頭架子都快散了,倒在南房的床上就爬不起來,鼾聲如雷。
韓子奇也在書房的沙發上躺下了。他欠下的兒女的又一樁債務也已經償還了,他累了,該歇一歇了。這一天,比當年「覽玉盛會」的三天還累人,也許是因為老了,年歲不饒人!
西廂房裡,新月卻還沒有入睡。這一天,她太興奮了。她還是平生第一次身臨其境地參加別人的婚禮,在這之前,只是在小說里、電影中、舞台上見到過,卻完全不同。《祝福》里,賀老六和祥林嫂的婚禮是那樣的:坐花轎,吹喇叭,一個長袍馬褂,一個蒙著紅蓋頭,「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簡。愛》里,羅徹斯特和簡。愛的婚禮是那樣的:坐著馬車去教堂,一個穿著黑禮服,一個披著白色的婚紗,穿著聖袍的牧師站在聖壇前的欄杆旁,用低沉而神聖的語調發問:「你願意娶這個女人為妻嗎?……」《巴黎聖母院》里,在「乞丐王國」中舉行的那場婚禮則荒誕離奇得近乎鬧劇:差點兒被弔死的詩人格蘭古瓦從絞架上放下來,乞丐王把兩隻手分別放在詩人和吉卜賽姑娘埃絲美拉達的額頭上:「兄弟,她就是你的妻子;妹妹,他就是你的丈夫。定期四年。去吧!」今天的婚禮又是另一種樣子……分佈在地球上各個角落的、不同種族的人們,為婚禮想出了多少花樣兒啊!
今天的婚禮,使她感到新奇,又感到欣慰,因為她也參與締結了這美滿姻緣。一對新人,一個是她的哥哥,另一個是她親如姐妹的朋友——如今該稱「嫂子」了,他們本來並不是一家人,從今以後,便牢牢地連在一起了,彼此相愛,共同生活,在人生道路上,再也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這是天意,造物主造就了男人和女人,也賜給了他們神聖的情感:愛。愛使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依靠、互相支持,愛使人有了雙倍的血肉、智慧和力量,愛是神聖的;但她也感到困惑。她太年輕了,沒有經歷過愛,也就說不清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那動人心弦的旋律嗎?是拜倫筆下那純凈如清泉的詩句嗎?
海黛沒有憂慮,也不要對天盟誓,因為她從未聽過,誰會欺騙一個純情少女,或者結合還需要諾言的儀式;她像一隻小鳥真誠而無知,快樂地飛向自己的伴侶,從未曾夢想到中途變心,所以不必提忠貞二字。
……
她又似乎明白了,愛是純情,是真誠,是永不變心、生死不渝,本來也不必「對天盟誓」、「諾言的儀式」,更不必「提忠貞二字」,愛就是愛,愛萌生在人的心裡,永駐在人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