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聲、名望、名分與你的自身、你的身家性命相比較,究竟哪個更與你關係親密、不可須臾分離呢?你的自身、你的身家性命與你的財產、物質擁有相比較,究竟哪個更重要、更佔分量呢?有所收益與有所失去、有所損失相比較,究竟哪個會帶來後遺症、帶來麻煩呢?
所以說,喜好大發了,必然為之付出過多的代價。積攢得大發了,丟失損毀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
知道滿足的人少一點麻煩與污點,知道適可而止的人不容易馬失前蹄。這樣的知足知止的人,才能可持續地存在與發展下去。
這一章老子講得相當懇切,有點掬誠相告、良藥苦口、字字到位、但求有益世道人心的樣子。
春秋戰國是一個群雄並起、百姓塗炭、惡性競爭、機遇與兇險並存、以極端的兇險為主要特色的時代。老子所見所聞,為爭名奪利而傷身、而身敗名裂、而家破人亡、而被夷九族
的事例太多了。在這種情況下他特別注重與人們討論自我保護的問題,特別注意勸誡人們不要由於貪慾、淺薄與愚蠢,搞一套自找苦吃、自取滅亡的「自毀系統工程」。老子也只能從保住身家性命的常人容易被打動的角度展開論述,以便他的宏偉的道理能夠被俗人接受。
然而貪慾的力量是很大的,淺薄的習俗是難以打破的,愚蠢的腦筋是難以扭過來的。而人生又總是離不開慾望,離不開沖一衝、試一試、爭取一下的衝動。「文革」當中我在新疆農村,不論是說到「文革」初期一些「當權派」的霉頭,還是後來一些「紅人」的不良下場,農民紛紛發表感想:那人家也值了,榮華富貴,名譽地位,什麼好事都嘗過了,即使殺頭也是值當的啦。
上述的反應來自底層。而《老子》一書主要針對的是侯王、聖人、君子,大人物們精英們統治者圈子中人。對於他們,他的勸告應該說是誠懇的也是有教益的。甚愛大費,多藏厚亡,這都是經驗之談。用現在的話來說,不管你追求什麼,喜好什麼,收藏什麼,積攢什麼,都要自我控制,適可而止,不要失控,不要過分,不要使自己的所好變成自己的敵人。要考慮長久,而不是享受完了等著殺頭。這樣的道理應屬平實,甚至於可以說,卑之無甚高論。
對於老子來說,每個人本來可以過得舒舒服服、自自然然,偏偏由於貪慾,由於一心要「為」要「言」而毀了自己。可以說每個人都像一台電腦,而所有的電腦都有著大道定義的或無勞任何方面定義的而是電腦的「道」先驗地決定了的自毀潛程序。平常,這樣的程序是處於睡眠狀態的,而貪慾是一種木馬或蠕蟲病毒,這種病毒一侵入,而你又不進行防護掃描殺毒隔離處理,就必然會引起自毀程序的大大激活,會把這台電腦的硬碟軟體以及一切輔助設備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