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比武

第六章 比武

通過武藝組頭場的測試,說明安東藩鎮兵的個人素質不差,體能充沛。不過正戲還是要看第二場,因為下面是團體賽,著重考較士兵的實際作戰能力。

進入第二場較量的三千二百人分成八十個組,每組四十人,自行組隊,由安東軍中兵馬使排好對陣表,一共進行三輪,也就是說最後剩下的十組為優勝。兩隊對陣時只能使用木刀,木棍,在刀尖和棍頭處都塗有黑炭,所有參賽的士兵對陣時被點到要害部位就算犧牲,由軍中押衙負責監督。交戰雙方可以隨意比拼,沒有任何戰術限制。

為了節省時間,分成兩個區,同時進行四場對陣,每個區先決出十個組,然後進行兩個區的交叉比拼,來選出最後的優勝組。因為今天是操演對外公開的最後一天,也是武藝組最後的比賽,來觀看的人特別多,人頭攢動,議論紛紛,沒有下場的軍兵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在和隊友商量對策,也有的在幫著搖旗吶喊。

因為沒有限制,剛開始較量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有的組比賽剛開始齊聲大喊,然後站成一派向對面衝去;有的組更是誇張,全組的人都選棍子,當押衙剛宣布開始,這些人齊刷刷的以後世標準的擲標槍方式向對面投去;有的組和對方兜圈子,對面的攻過來,他們就繞著場子跑,然後再冷不防的回身砍上幾刀,對方不追,他們也不跑,彼此就站著面面相覷,最後沒辦法重智下令,每回合對抗必須在半個時辰內結束,超過時間的兩組都被淘汰。

大都督下嚴令即下,官兵們也不敢再投機取巧,紛紛拿出真本事。遼東民風尚武,茫茫林海,皚皚雪原造就了遼東人健壯魁偉的體魄,堅強的毅力。(誇張的說,東北人沒有不會打仗的。)這些官兵里有很多還是獵戶,成天面對著豺狼虎豹。真打起來,也煞是好看。不過行兵打仗除了衝殺勇猛,還要懂得保護自己,象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蠻幹,往往你砍對方一刀的同時,自己也中了招。有些場對抗最後就剩下一兩人,真是讓我失望。讓我驚訝的是李彝超那組居然也矇混過關了。

不過有一組卻卓爾不群,明顯是經過詳細的戰術安排,全隊選刀和選棍的各一半,對陣時使刀的站前,使棍子站后。敵隊接近時,使刀的自動退後,使棍的迅速上前一步,直拿著棍子,整齊的橫掃了個半圓,然後馬上收棍退後,使刀的疾上,砍殺剩餘的對手。這個組一場比拼下來,四十人能剩下三十人左右,不僅觀眾齊呼精彩,就連我都佩服想出這個戰術的人。我低聲叫趙無憂去吩咐那組士兵比賽結束后都留下。

所有比賽結束時已經是戌時,百姓們早就回家吃飯去了,重智簡單的安排幾句,交代謀略組和武藝組所有的勝出者,明日巳時在大都督府外的小校場集合,餘下的半日時光就陪著安東府軍官和其他都督府來觀摩的人吃喝玩樂去了。

打發王建等人帶著童生們回了營地之後,我特意叫趙無憂和朴在憲陪我留下,操演場內的兵丁漸漸散去,唯有受命留下的那組人還在莫名其妙地交頭接耳。

「你們表現的不錯,明天校場點兵后,每人去大都督府領十貫賞錢。」

眾人早就知道我是大都督的弟弟,說話一定算數,十貫,可不是小數目啊,立時歡聲雀躍。

「那,我問你們,你們的計策是誰交的?」

「是楊再海出的主意。」「是楊再海說的。」……「是楊再海。」眾人紛紛回答到。

「楊再海是哪個,出來答話。」

我剛說完,隊伍里站出一位,看他的樣子,也就十七,八歲,和赫連易年紀差不多,體格健壯,皮膚黝黑,個子不矮,兩隻眼睛炯炯有神。

他躬身施禮說道:「公子,小人就是楊再海。」

「你年紀沒他們大,他們怎麼會聽你的調遣?」

「只因我是從中原來的老兵,打過仗。」哦,原來是這樣,難怪。雖然現在安東軍兵員膨脹,卻是新兵多,老兵少,實際作戰經驗不足。軍中將士向來是新兵聽從老兵,所以這些年紀大的能聽得他的調派也不為奇。

「你入伍幾年了,以前在中原哪裡當兵?」

「回公子,小人從前在雲州當兵,後來因為沙陀兵欺負漢兵,當官的也都是沙陀人,不僅不管,還故意剋扣我們漢兵的軍餉,小人被避無奈才來到這裡,正趕上募兵,兼之小人又沒有別的營生,所以就重新入伍,至今已有三年。」

楊再海年紀不大,卻能說話有度,定是聰敏好學之人,留在身邊日後或可派上用場,故此我吩咐道:「好了,你們其他人可以走了,不要忘記明天的校場點兵,楊再海,你跟著我。」

其他人應和一聲后便自行散去,我則帶著趙無憂他們三人折返童文館。看了一天的比武,孩子們都很累,王建等人已經安排童生們早早的睡下了。

這麼晚了,尹玉姬也不方便出來見禮,所以只有王建,李彝超,赫連易和李政在等我,因為昨天見過趙無憂和朴在憲,少了許多繁文縟節。吩咐廚房再做一桌酒席,七個人邊吃邊聊。

赫連易舉杯贊道:「楊兄的計策真是高啊,既傷亡少又可速戰速決,小弟真是佩服。」其他人跟著迎合,紛紛為楊再海敬酒。

「雕蟲小技而已,不值一提。」看他樣子,很是志得意滿。

「楊兄的計策固然是好,但只適合今天的競技,要真是在戰場上,就不一定奏效了。」趙無憂分析說。

「呵呵,小弟明白,這個計策確實只能用在操演中,所以說不值一提。」也算有自知之明,象他們組的這種打法,要是用在戰場上,絕對是找死。

註:根據《唐代藩鎮軍將職級考略》(1969年)分析,藩鎮兵的軍職主要有都頭(都知兵馬使)、兵馬使、同兵馬使-散兵馬使-同散兵馬使、十將、散將-同十將(同正將)-同副將-同散將、押衙(牙)、虞候、教練使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後唐幻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後唐幻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比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