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智力工具--經濟學家的技能(3)
這就使得我們思考「無意的結果」這一觀念。每個司機都想到達各自的目的地,一路上都要不斷作決定,都在路上與他人進行協作。但是整體的交通運行,卻不是某個人有意設想的結果,要保證有序的交通,也不需要一個虛擬的中央交通調度員來指示每個人應該做什麼。複雜的交通形態是自發呈現的,來源於人們「僅僅是各自開好自己的車」所帶來的無意結果。很多時候,人們會問:「作為並非有意設(色色小說計,而只是人們各自逐利行為的副產品,這類有序的形態是如何產生的呢?」正是這類問題的提出,激發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專業化程度已經很高,人們的優化行為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專業化(或者按照亞當·斯密的提法叫做勞動分工)是增加產出的必要條件,而由此而來的產出增長,在幾個世紀以來極大地擴充了「國民財富」的積累。但是,缺乏協調的專業化帶來的則是混亂,而不是財富。人們只是按照自己的資源和能力,追逐各自感興趣的特定目標,與此同時對旁人的利益、資源和能力幾乎一無所知。但自己的計劃要想成功卻又依賴與別人的合作,這一切是如何成為可能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或是解釋亞當·斯密所謂的「商業社會」不可思議的運轉時,經濟學理論常顯得不同凡響。在《國富論》中,斯密早就觀察到:
分工一經完全確立,一個人自己勞動的生產物,便只能滿足自己慾望的極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慾望,須用自己消費不了的剩餘勞動生產物,交換自己所需要的別人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來滿足。於是,一切人都要依賴交換而生活,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為商人,而社會本身,嚴格地說,也成為商業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裡,每個人的生存都依賴於專業化和交換,成功的協作是一項特別複雜的任務。想想看,為了你今天吃好一頓早飯,有多少活動要進行精密的協作。你早上吃的麥片和麵包要經過生產、加工、運輸、分銷等若干環節,農民、卡車司機、建築工人、銀行經理、超市收銀員只是在這些環節中付出勞動的人當中的少數幾個。(繼續往下想,事情就更不可思議了:礦工採掘鐵礦石鍊鋼,鋼材製造卡車,卡車拉磚,用磚蓋廠房,工廠生產拖拉機,農民用拖拉機來收麥子。關於生產農民使用的拖拉機,我們就可以寫整整一本書來談論其中涉及的無數個人和組織,即便如此都無法將所有人員涵蓋。)這些人怎麼就會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正好做了適當的事呢?經濟學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源於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並從中逐漸成長起來。儘管近些年來經歷了「經濟學帝國主義」的擴張,經濟學的主旨仍然是解釋「商業社會」的運作;而大多數人談到「經濟」的時候,其實腦子裡想的也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