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百年一鳴?(1)
第一節武漢成為全國中心城市還需10年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時勢二字,關乎成敗。而對於一個區域來說,所謂時勢,既有國家乃至全球時空條件變化的因素,亦有制度和文化變遷的因素。有時候,時勢的影響,要遠遠超過人力之所為,武漢的興衰,即是時勢變化所致。
漢口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大名鎮之一,乃是因為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步轉移到長江流域,同時農業社會的經濟是內向型經濟,內陸交通因此顯得尤為重要。武漢扼長江中流,憑藉「九省通衢」的地利,首次躍上全國經濟版圖。高峰時,漢口的茶葉出口量佔全球茶葉貿易量的60%。武漢的發展,幾乎是中國經濟中心南移的產物。
洋務運動時期,是武漢在全國聲望最高的時期。當時,武漢不僅是國內的商業中心,更由於《南京條約》的被迫開放通商,從此向國際性大都市轉型,成為僅次於上海的國內第二大經濟中心,人稱「東方芝加哥」。漢陽槍炮廠和盧漢鐵路(現京漢鐵路),使武漢成為當時全國的工業和商業中心。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是全國第四大工業城市。由於當時中國正在努力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型,同時,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時勢,迫使中國從戰略安全形度考慮,將中國的經濟中心重新從沿海轉到內陸,作為內陸中心的武漢,自然成為重要的工業重鎮。武鋼、武漢重型機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武重」)等武字頭的大型國有企業迅速崛起。而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則打通了中國南北交通動脈,使武漢在原有的水路樞紐之上,更添陸路樞紐。
武漢今日之相對衰落,乃是國家戰略的大勢使然,並非人力而為。
無論國家還是城市,其崛起均有賴於特殊時勢。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崛起,其本質是藉助全球產業大轉移,從而成為全球製造業的中心;而珠三角、長三角的崛起,乃在於引領國內改革的先聲,成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樞紐。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崛起,乃是全球大陸型大國崛起的異數。無論是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還是巴西,均是內生性大國,即都以內需為主導,國家的繁榮,主要靠工業、商業等實業生產,以及國內消費的拉動,而中國不然。由於處於後發劣勢,中國的崛起,從一開始就是外向型經濟,內需從來沒有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奉行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優先發展沿海地區,先是20世紀70年代末開發珠三角,其次是80年代開發長三角,然後是90年代開發環渤海經濟圈,最後才是西部開發和東北振興。
@
在此情況下,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在中國目前的中心城市中,除重慶得益於西部開發戰略地處內陸外,其他如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絕大多數城市都位於沿海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