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

導讀(5)

其次出現的大乘經典是《寶積經》,接著是《華嚴經》,最後以《維摩詰經》告終。《維摩詰經》描述的是偉大的在家居士維摩詰的成就,他的洞見與智慧凌駕所有僧眾之上,即使如舍利弗、富樓那(Purna)、大迦葉(Mahakashyapa)等佛陀諸大弟子的心靈成就,也無法與他相提並論。

《維摩詰經》雖有許多深刻、絕妙的教法,但它並非我最喜愛的經典,因它對於保守派的反動,以及對佛陀最初的弟子,尤其是最資深的弟子舍利弗的處理未免有點過火。此經中呈現的舍利弗相當幼稚,而維摩詰則相對地被描繪成聰明絕頂,是真正偉大的修行人。但當我們仔細研究此主題,看清出家僧團保守心態與僵化程度,就比較理解這部經和其他大乘經為何採取這種批判的立場。

這些批判性的大乘經,特別是《維摩詰經》是轟擊僧院組織的一門重型炮,當時的人需要心靈上的指引,以便將法義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但僧院卻不再滿足人們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法華經》則是第一部運用愛語的大乘經,也是首先接納佛教一切宗派與趨勢的經典。因此,《法華經》就如一陣清涼的微風、一場微雨,平息保守派與革新派之間令人窒息難耐的競爭氣氛。

上座部教導說菩薩只有一個,成佛的歷史人物喬達摩·悉達多過去生生世世的身份;根據小乘佛教,我們之中有些人能做到的頂多是成為阿羅漢,且只有經過許多世的修行后才能達到。在家佛教徒無法獻身於出家人被要求的那種嚴苛的修行,所以他們開始只著重護持出家僧團,以獲得有助他們來生幸福的功德。人們不相信自己能成佛,所以感受不到為了成佛有必要修行。

大乘思想家看出這種情況有很大的危險,在早期大乘哲學家中,有許多具有聰明才智的在家人與若干出家人,他們看到佛教面臨的一種危險,若出家僧團不開放面對世間,佛教就會死亡,不再是個有生命的傳統。他們注意到在早期經典中,佛陀提及其他諸佛的存在,因而推論:若有許多佛,必定也有許多菩薩。在大乘經典中,舍利弗被授記將會成佛,此授記的重要性是佛陀的每個弟子--最初的聲聞眾(shravakas,直接聽聞佛說法者)也能成佛。悉達多、舍利弗和其他聲聞弟子可能達到的,我們每個人也都能達到。

這是大乘偉大的洞見「人人皆可成佛」,每個人都能達到悉達多的成就,無論男或女,無論生於哪個社會階層或族群,也不管修行佛法的是出家人或在家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圓滿覺悟的佛陀,且在圓滿成佛之道上都是菩薩。大乘佛教的新發展為佛教重新注入活力,且四處洋溢著熱忱,但定義明確的大乘團體卻尚未成形。當時菩薩戒尚未發展出來,出家僧團有「正念五學處」13和《戒經》可供憑藉,但菩薩修行的指導方針則尚未制定。後來才在《梵網經》中列出菩薩戒,那是在家、出家菩薩共同修行的五十八戒。相即共修團(theOrderofInterbeing)14的「正念十四學處」是這些菩薩戒的現代版,其本質完全相同,且為僧、俗二眾共同持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的正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愛的正念
上一章下一章

導讀(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