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史》(5)
對於今天的我們,他們是無聲的。但是,從某種程度來說,農民響應了精英們的自然觀,精耕細作,精心蒔弄他們的土地。農民們所處的環境,常常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發現仁慈的自然力的另一面。他們一般認為,與農民自身或整個人類相比較,自然力是更強大、更值得崇拜和更值得討好的。精英們在風光勝地建造亭閣以觀賞自然,農民則用田裡出產的泥土和稻草建造供奉土地爺的村廟,廟裡的神像不時@都會換上嶄新的紙衣;人們會在時令佳節奉上佳肴、鮮花等貢品,祈求土地爺保佑有個豐收年。中國人、朝鮮人和日本人的繪畫和詩作,以對自然充滿摯愛的描繪而聞名於世。當然,這又是精英的貢獻。他們的作品穿越時間隧道,向我們訴說和展示獨特的東亞風格。唐朝詩人李白(701年-762年)的七言絕句《山中問答》寫道: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北宋畫家郭熙(約1020年-1090年)寫道:
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聖,此人情所常願而不得見也。
繪畫和詩歌可以是同一種自然觀的不同表達。實際上,自宋朝(10世紀)以來,大部分詩人都是畫家,反之亦然。作為受過教育的精英分子,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擔任政府官員。詩人和畫家勸導讀者(觀賞者)在更廣闊的自然世界中忘卻自我,將瑣碎雜事逐出頭腦並努力擺脫人世的喧囂。山脈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最小,基本上處於自然狀態。因此,深山老林是獲取智慧、思考宇宙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重大問題的良好場所。在畫作中,山裡住著聖人。他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其形象或者是小個子的樵夫,或者是漁夫,或者是牽著耕牛的孤獨農夫,或者是隱居在山腳小河旁的小村屋中的隱士。內中含義十分清楚:大自然比人類更高貴、更重要,人類社會要從對自然的沉思中獲取和平與智慧。帝國行政力量絕大部分直接或間接地被用於農業經營。農業成為古代中國國家和社會的支撐力量,其重要程度為古埃及以來世界文明社會所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