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軍備
兵部那邊的制弩材料很快就被成批成批的調了過來……對此李易松當然不敢有什麼話說,要知道這些東西甚至整個敦煌國都是皇上的東西,其實也的確可以這麼說,因為敦煌國之所以還可以運作到現在而不崩潰,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曹議金的財力撐著,這也是李易松、蕭公敬等人一致擁立曹議金為皇上的原因之一。
所以現在,曹議金調動這些制弩材料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曹議金雖說是個沒有多少實力的皇帝,但這點權力還是有的。
至於制弩的人手和作坊,那就更不在話下了,這不過就是使些銀子的問題……這時候的歸義營,因為商路的開通而且組建商隊分到第一塊蛋糕,所以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不僅如此,秦風為了能夠使這種弩形成可持續性……所謂的可持續性,就是不僅能批量裝備部隊,在訓練或是戰時損耗后還能得到及時的補充不至於無弩可用。
很顯然,這就需要在倉庫中有一定的儲備,還需要一定量的材料。
而這些材料又正如衛煜城所說的,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準備得齊的,若不事先準備的話,一到戰時就很有可能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為此趙時行等人也頗為頭疼,他們還曾出主意說專門雇傭百姓去收集這些材料,可是制弩的材料十分繁多,這又是韌竹又是牛角、牛筋的,還要經過各種加工保存,一時也不知道該從何著手。
秦風只是輕鬆的笑了笑,說道:「明日便讓衛先生列上一張各種材質的成色及要求,以及加工製作方法等告示出去,我等只需定下銀兩收購便可。」
「定下銀兩收購?」聞言趙時行不由一愣:「若是無人收集,便是定下銀兩隻怕也買不到。」
「只要價格合理,能否買到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秦風對此很有信心。
這其實就是一種市場效應,也就是那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要有銀子放那擺著,民間自然會有有心人注意收集這些材質。
而對於秦風來說,那所有的什麼僱人、收集材料、加工等步驟就全省了,歸義營只需等著百姓將東西送來然後撿出合格的給出銀兩也就可以了。
果然,隔日便有百姓帶著竹片等材質到歸義營詢問價格。
雖然他們帶來的東西大多不合格,但秦風對此早有準備,他安排了幾名工匠帶著樣本專門為這些百姓做詳細的講解……這其實就是對百姓進行就業培訓,要知道敦煌國可是集中了太多的來自中原的難民,巴不得能有件事做賺幾個銀子糊口呢。
而且這些百姓為了能賺上糊口的銀子,自然也是十分認真的對這些知識進行學習,接下來的事就不用說了……在市場效應的驅使下這些知識很快就在敦煌國的百姓中擴散開去,於是沒過多久也沒有用多少成本,秦風就為歸義營打造了一條供應鏈。
有了材料供應鏈,又有制弩工匠和作坊,於是這符合秦風要求的四石鐵蹬蹶張弩很快就一批批的出來了。
秦風讓歸義軍的軍士們試用了下……射程三百步,比敦煌軍使用的強弩遠了近一百步。只是開弩還是有些困難,要知道這四石可是兩百多公斤,若以一個人有一百多斤重的話都差不多有四個人的重量了。由此也可知北宋時那神臂弓四石六斗的拉力有多誇張……除了北宋的神臂弓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單兵使用的弩其拉力能達到四石六斗,五石左右及以上的弩都是用機械助力或是多人合力才能開的床弩。
但是,秦風認為這一點問題並不是很大,因為這時的歸義軍才剛開始用弩不久,假以時日勤加訓練,往後開弩便會隨著相應肌肉的發達而變得越發容易。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這就像剛開始做俯卧撐的人,因為做這個動作的相應肌肉平時沒有得到煅煉所以只做幾個就會覺得疲憊不堪難以堅持,甚至還有各種酸痛。但是,當煅煉一段時間后,隨著相應肌肉的發達做起來就會越來越輕鬆次數也更多。
開弩其實也差不多,歸義軍欠缺的只是時間和煅煉而已。
當然,秦風絕不會滿足於此的。
隨後他很快又向衛煜城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改良計劃,甚至還完全創新出一些武器裝備。
當然,這些裝備都不是秦風憑空想像出來的……秦風很清楚一點,武器裝備這東西必須得有實用性,也就是要與部隊的戰術緊密結合在一起將人與裝備的長處充分的發揮出來。
所以,在設計這些裝備時,秦風是一次又一次的讓歸義軍分成「紅」、「藍」兩軍……這紅軍自然是扮演歸義軍,藍軍則扮演回鶻騎軍,讓兩軍往複按照即有的戰術模擬廝殺,由此發現裝備上的某些不足。
秦風本身是覺得沒什麼,因為他覺得部隊就應該這麼做。
但在衛煜城眼裡卻是越看越心驚,要說這四石鐵蹬蹶張弩只是一種改良的話……其實這種改良已經讓衛煜城吃驚了,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像秦風一樣敢於在軍隊中大比例的裝備重弩,而且還是讓騎兵用重弩,這兩者幾乎可以說是相斥的,但歸義軍卻偏偏將其融合在一起。
更讓衛煜城吃驚的,還是秦風那設計的一件件裝備都有其合理性,比如將床弩適當改小裝在馬車上以馬牽引,那便成了可快速移動的重裝備了,再比如那絆馬車、陷馬鑽等,雖然只是一些小改進但用起來卻是既簡單又快速,毫無疑問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部隊的戰鬥力。
為此衛煜城還問過秦風怎麼想到這些裝備設計的,秦風當然是不置一答。
衛煜城還道秦風這是不願透露師承何處,他哪裡又知道……這些裝備一部份是秦風自己根據戰場需要設計,還有一部份則是學自歷史的確就有過的裝備,只不過這些裝備卻是在宋朝、明朝等時期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