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伏擊(一)
蓋州東部有一些丘陵,是分水嶺(今千山)的一部分,畢里河和鷹納河都發源於此。埋伏的地方就在蓋州東南一百九十里,畢里河和鷹納河之間的一處山谷,名曰:帽山。山如其名,整個山圓圓的,極象普通百姓頭戴的小布帽。
在這個地方埋伏,並不是很理想,山谷兩邊的山坡很緩,騎兵可以馳騁而上。之所以選這個地方,一來,蓋州大多是平原,即便有山也不險峻,山勢都比較平緩;二是因為此處離金州較近,不過兩百里左右的路程,便於調動兵馬;還有就是,這山谷兩邊的山坡都有密林,便於埋伏兵馬。
曹文詔與黃得功約定,由黃得功帶著清兵在蓋州繞圈子,四日後,再把清兵帶回來。接著,他連夜派士兵送信與岳東,給士兵的命令是,不到金州不許下馬。
岳東的回應也是一樣迅速,過了兩天,曹文詔就得到了岳東的命令。傳令的士兵一樣是日夜兼程,扒了兩口飯,就在飯桌上睡著了。岳東同意他的計劃,已經親率兩千騎兵和一千弓箭手前來,同時要他先在山坡上挖一道壕溝,寬五尺深三尺。
第三天,岳東和左良玉帶著騎軍到了。這時曹文詔的壕溝已經初具規模,岳東命曹文詔找些樹枝把壕溝遮掩起來,上面蓋上浮土。岳東四處查探地形后,又叫左良玉在山谷東南一處小山上準備大量的滾木。岳東又帶著五百親兵在這小山前挖了無數的陷馬坑。
晚上,在樹林中,在明亮的火把下,岳東把曹文詔和左良玉叫到跟前,和他們商議埋伏的具體事項。
岳東道:「清軍大概三千人馬,我方加上路上的一千弓箭手,加上黃得功一千餘人,是五千餘人……最重要一點,你們要盡量逼迫清兵向西南方向逃竄,我會帶親兵在西南那座小山埋伏……」曹文詔聽得非常服氣,岳參軍比自己想得細緻多了,更周密了,如此布置,清軍傷亡的軍馬將更多。看著岳東勝券在握的樣子,曹文詔也是信心百倍,先前的一絲疑慮早就消散得一乾二淨。
左良玉開口詢問道:「恐怕光憑那些陷馬坑和滾木,是不能阻攔清兵的?」
岳東點點頭,對左良玉打仗能動腦子,心裡很滿意。他笑著回答道:「這點,我已有考慮,這些布置不過是延緩清兵逃跑的速度,還有就是擾亂清兵的隊形。嘿嘿,如果他們的隊形亂了,就慘了。再有就是加重其恐慌的心理,讓其感到陷入四面埋伏。
第四天上午,一千弓箭手趕到時,哨馬來報,黃將軍正在四十裡外。於是,所有人馬立刻散入兩邊山坡的密林埋伏。
中午時分,馬蹄聲越來越近,從最初的小如鼓聲,漸大,直如雷聲。開始是黃得功的部隊。出了谷口,黃得功急忙掉轉馬頭,列好陣勢,靜等清軍的到來。黃得功一雙大手緊握鐵鞭,被清兵追了幾天,讓他憋了一肚子氣,就尋思著要拿清狗的腦袋下酒。片刻之後,隨著急遽的蹄聲,清兵的隊伍開始在谷中出現。
岳東見清軍快出谷口,令發炮。炮聲一響,山谷右邊的山上一千弓箭手現身,瞬間就有黑壓壓的箭雨帶著恐怖的哨聲撲向清軍大隊,帶起一聲聲慘叫,掠奪一條條生命。
圖爾格本是征戰沙場的老將,隨太祖東征西討,立下不朽功勛。這回,追黃得功追了四天,有兩次給他追上,接戰後,卻無法把黃得功攔下來。追了四天,圖爾格謹慎之心也就去了一大半,冒冒然隨黃得功進了谷。當他轉過山崖,見黃得功列陣谷外,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又見兩邊山勢平緩,又把一絲疑慮壓在心底。待他聽到炮響,見到支支利箭迅捷地射到,才知道今日遭了伏擊。
一支支利箭在清軍密集的行軍隊伍中,帶起一簇簇血花,射的清兵人仰馬翻。這一段正是清軍的中軍主力,無數的清兵在還沒搞清楚狀況,就魂歸西天。
這時,黃得功發了一聲喊,帶軍沖了下去。圖爾格氣急敗壞,臉都青了,先令身邊一牙將領一千人馬去衝擊弓箭手陣勢,然後大吼一聲,領著兵迎向黃得功。
就在這時,又是一聲炮響。右邊山上,兩隻明軍殺出,一隻撲向清兵的尾部,一隻直衝清兵的腰部,似乎要把清兵這條長蛇斬為兩段。明軍從山上衝下來,勢頭非常之猛烈。圖爾格明知中伏,卻不肯認輸,依清軍對明軍的戰史,那一次不是以少勝多,以寡敵眾。圖爾格和黃得功的部隊狠狠地撞在一起,發出一聲悶響。
清軍戰士個個蠻橫,打仗不要命,身體又結實強壯,戰鬥力極強。而黃得功的部隊經過這些日子的燒殺搶掠,已經變得殘忍好殺,血氣衝天。一名清兵中了數刀,依然狂叫著砍斷一名明軍的胳膊。這明軍斷了胳膊慘叫一聲,奮力一躍,把那清兵撲下馬。巡刻間,兩人被踩作肉泥。
曹文詔從山上衝下來,馬的速度催到極至,勢頭之猛,清兵無人能擋,這樣的衝擊把騎兵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至,象一柄長劍穿過清軍的隊伍,給了清軍最致命的一擊。左良玉對清軍尾部的打擊也是非常有效,無數的士兵成了刀下鬼,後面的清兵很快潰散了。
沖向弓箭手的騎兵,因為是從山下往上沖,無法把速度提起來,付出了慘重的傷亡。等他們快要衝近弓箭手時,前面的戰馬紛紛倒地,原來是踏入了浮土遮蓋的壕溝。因為是密集隊伍衝擊,前面的馬匹倒地,後面的馬又撞上來,於是壕溝一線的清兵很混亂。弓箭手離壕溝不過三丈遠,這樣的距離,不用瞄準,閉著眼睛也能射中;這樣的距離弓箭的殺傷力更大,支支利箭搜刮著清兵的生命。一些清兵被馬摔下去,站起來就沖向明軍,沒走兩步就邊成刺蝟;一些清兵騎著馬跳過壕溝,沖向明軍,卻被陣前的長矛手刺翻。
圖爾格萬萬沒想到,眼前區區一千餘明軍竟然能抵住自己的衝擊,而在後面,那兩隊明軍給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