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後勤補給

第三十二章 後勤補給

「我們的槍支彈藥還是少得可憐,雖然說現在已經擁有包括森林兵工廠在內總共有八家軍火生產工廠,但我們現在一天通過各種方法得到的彈藥才能湊足一百多節火車皮,而在二戰中蘇聯在柏林戰役時補給充足的他們一天就要消耗二百二十八節火車皮的彈藥,同人家的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了大巫,日軍一但對中國禁運,我們的彈藥儲存量就會急劇下降,因為我們每天儲存的彈藥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是自己生產的,其它的彈藥全部都是從國外列強手中購買來的,即便如此,我們的彈藥還是跟不上將來的消耗,多則一年到一年半,少則三五個月,我們的彈藥就會消耗光的。如果任由這樣發展下去,到了抗戰時我們的彈藥還是不能滿足戰鬥所需的,所以,我們不但要大量購入軍火,還要加緊收購軍火生產工廠,同樣如何儲存軍火也非常令人頭痛,不然辛辛苦苦集攢了眾多的軍火確因為一個細小的疏忽而化為烏有,零六年俄羅斯就出過一起嚴重的軍火事故,堪察加半島一所彈藥庫由於管理不善發生了大爆炸,大爆炸引發的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十五個庫房全部被引爆,雖然沒有造成什麼人員傷亡,但是導致俄軍遠東堪察加地區超過六成的軍火灰飛煙滅!一九九七年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切爾托夫帕列茨,有一個佔地兩百公頃的彈藥庫,裡面存放有兩千五百車皮武器彈藥,這個貯存量可以供一個炮兵師打上整整一年的了!確被一個列兵的一支香煙給報銷了!」左光興說著,臉上泛出了一幅不甘心的表情,我們在被這些管理不負責和所嚴重違紀行為造成的災難震驚的同時,也對左光興不甘心的表情表示了理解,大多數兄弟同樣充滿了臆想:那麼多彈藥要是給我們該有多好啊!

「美國,是最清楚軍火補給的國家之一,當年獨立戰爭時,由於沒有彈藥保障的概念,相當一部分北美民兵的手中只有鐵鍬或鐮刀。美軍也沒有火炮,直到後來才擁有大炮,還是繳獲的,性能極不穩定,而且沒有多少炮彈可用,英軍要打上幾十發,美軍才能象徵性的回上一兩發,華盛頓總司令悲哀的發現,如果給士兵平均發上二十發子彈,美軍都供應不上。所以美國現在才會瘋狂的生產軍火併出售,雖然二十年代美國對群雄割據的中華民國倡導過軍火禁運,不過為了各國的利益,列強大多數都陰奉陽違。而在歐洲,拿破崙更是將後勤中的大多數用來運送彈藥,淮海戰役中,我軍的後勤全是由主動要求參加的民工完成的,戰爭中民夫的數量甚至比參戰的正規軍還多!共和國元帥陳毅動情的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句話可不假,一隻軍隊一天要多少彈藥?要多少糧草?這要多少人才能完成?人數眾多也就代表著消耗巨大,一些兵書中著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句,而孫武也說戰車衣甲兵器千里運輸這些是打仗最基本的準備工作,看看我們祖先,啊!多麼精闢!直到兩千多年後的現代還能根據時代的不同有不同的理解,但無論怎麼看問題,將問題看透后還是孫子兵法中的那些話,要讓孫子兵法落伍我看那是痴人說夢!」

「法國的軍事強人拿破崙非常重視後勤運輸,他認為炮兵是戰爭之神,但火炮沒有了彈藥,那就不是神而是累贅了。法軍的後勤單位每天總運輸量中的絕大多數被用來運送彈藥,侵俄戰爭的失敗除了天氣寒冷外,就是由於勞師遠征,漫長的補給線遭到致命的打擊,只要運輸能力允許,拿破崙大軍總要在出發時攜帶整個戰爭期間所需的大部分彈藥。通常光運送炮兵彈藥的馬拉大車就達兩千五百餘輛。一個八千人的法軍標準炮兵師,每門大炮帶炮彈三百餘發,步兵彈藥每人隨身攜帶六十至八十發。此外還有一定的集中儲備,為了保障彈藥的供應,拿破崙還在海爾布隆專門建立了一座軍械倉庫,每天有數萬發炮彈經此運往前線。」「槍彈,槍彈!有槍沒彈不行,有彈沒槍也不行,戰爭打的是消耗,安全的儲備和運輸才是關鍵,看來,得想個法子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聽完左光興的敘述,吳漢龍邊說邊摸著光滑的下巴開始低頭沉思起來。

彈藥補給是一件非常煩瑣的事情,時代的不同彈藥的質量也是不同的,初出茅廬的彈藥是沒有標準的,俄國彼得一世即位時,俄軍一粒子彈就重二十五克,射擊時初速度不但低於西歐國家標準,射程也非常的近,才兩百多米,殺傷力也很弱,後來,彼得一世找到了彈藥資料,發射三磅(1.36公斤)炮彈的炎炮通常需要備炮彈七十枚,八磅(3.36公斤)火炮七十枚,十二磅(5.56公斤)火炮一百三十八枚,三磅散彈炮五十枚,八磅散彈炮五十枚,以及十二磅散彈炮三十三枚的基本彈藥配置,那時的彈藥及附屬品包括散裝炸藥,炸藥包,導火索手榴彈等等。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的東西到時候可是士兵的命脈根子。

「話說回來那我們的彈藥如何供應?」蔣雲龍提出了疑問,「******正規軍用的是七點九二這米的德式武器,我們儲存得最多的是七點六二毫米的蘇式武器,侵略者用的是六點三毫米的日本造,雖然現在廣州軍政府用的是蘇俄提供的莫辛—納甘步槍,但數量只有幾萬隻支,而且以後的抗日戰爭時中國用的主要裝備是德式武器,而我們擁有的大多是俄式武器,口徑不同,怎麼辦?」「還有,六點三毫米突擊步槍的研製怎麼樣了?」我提出了一個讓眾人不得不想的問題,「這個?由於沒有進行過槍械設計,對於這方面可以說是盲人摸象,我們對六點三毫米突擊步槍的研製完全摸不著門路,甚至於一年多了,到現在連圖紙都沒有設計出來。」左光興的回答令我們所有人如同泄了氣的皮球,左光興可以說是我們的槍械專家,連一個專家都搞不定的東西到我們手裡那就更是空想了。而對於左光興來說,新式突擊步槍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供彈方式非常好解決,但其它的部分就沒那麼簡單了,在這方面我們所有人都是新手,沒有人有設計經驗,所以到現在連圖紙都沒有定出來。「太難了,那能不能從我們知道的槍械中分一支出來,進行口徑設計?」吳漢龍摸著下額自言自語的說。「什麼,對槍械口徑進行設計?」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吳漢龍下意識說出的話傳入了左光興的耳朵里,猶如石頭投入水中激起千層浪一樣,打醒了左光興,令他的思維路線發生了偏轉。「你有辦法了?」眾人聽出了左光興的話里的意思,紛紛提出了問題。「其實也不是設計,就是製造一種六點三毫米口徑的槍管,這還不簡單?咹?」只造槍管??只造槍管有什麼用?所有人一臉的迷茫,「你們這幫獃子!非常簡單的啦,就是設計好六點三毫米口徑的槍管,安裝在另一種成型的機槍上不就成了?」跳出了傳統思維的左光興為之氣結,真不知道這幫傢伙在沒在考慮問題。

一干人興奮了,這可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口徑設計好了,選一支機槍把其它部分安上去就成了,由於qjy88式通用機槍射程達到了一千米,56式輕機槍射程達到了八百米,遠射程和它們能節省大量彈藥的較低射速是被選中進行修改的原因,而突擊步槍的研發藍本則理所當然的被九五式突擊步槍選中,經過反覆修改,為了能夠使用以後在戰爭中繳獲的日本友坂步槍彈,於是大家一直通過將這些槍支更改為六點三毫米口徑。修改過後的槍支在1925年九月中旬定型,並於月底完成了各項性能測試,精細的做工加上機械化的流水線作業所生產出來的新式槍械性能相當優異,令戰士們愛不釋手,這時已經接近十月一日共和國誕辰,出於對我們來說已經暫時遠去的十一國慶節的懷念,加上這幾種九五改型槍是在九月底完成的各項測試,大家都一致的將這些改型槍族定名為十一式槍族!按照更換口徑的三種槍支被統稱為十一式六點三毫米槍族,分別稱為十一式通用機槍(qjy88式通用機槍)十一式輕機槍(56式輕機槍)和十一式突擊步槍(95式突擊步槍)。正式決定了十一式槍械做為川軍的制式裝備,這種可謂是因為設計者偷懶而定型的槍族,成了川軍的速射武器的主力,在後來的抗戰中更是成了川軍的制式重火力點。

由於時間倉促,加上為了撈足抗戰損失而將復興黨的九成資金交到了在美國的師生手裡,導致復興黨沒有多少資金而無力進行大量換裝,於是大夥就決定將三種新槍只是小量生產一部分裝備到團一級,同時在長期使用中測試它的性能。等到資金到位后再進行換裝。

在解決了新式槍支的問題后,戰士們開始向德日蘇三國購買軍火了,由於川軍大多是七點六二毫米口徑的新中國第二代槍支,於是向蘇俄主要進口子彈;到德國主要進口選定了的幾種毛瑟槍彈;同時為了對川軍進行訓練,每個川軍士兵就必須要有一支步槍,於是適合新兵的三八式步槍成了川軍新訓步槍,為了達到將來抗戰時人手一支訓練槍,我們一口氣購買了一百餘萬支,每支附子彈五萬發,其實在購買時,日本軍方就好心提醒我們三八式步槍的射擊壽命沒法用完這麼多子彈,但我們執意要這樣做,見我們不聽,但購買量巨大,見獲得的利益豐厚,日本方面也就只好作罷,加上日本由於經濟不景氣,向中國銷售槍彈成了日本的主要經濟來源,到後來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和我們交易,但是日本只能提供每支步槍一萬五千發子彈,因為日本的生產力不足,一萬五千發子彈已經是上限了,見他們實在拿不出來,我們只好接受每支步槍一萬五千發子彈,其實我們訓練用不完這麼多,人均只需用兩三千發子彈就足以訓練出一支令人恐怖的勁旅,而擁有大量鈔票的復興黨一口氣購買了一百萬支訓練用槍,足以訓練出一支數百萬人的猛虎之師,除開訓練用彈外,這些多出來的彈藥就是川軍正式決定了速射武器採用日械彈藥,為十一式槍族專門準備的,復興黨的抗戰戰備之路,正式鋪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異時空――華夏的憤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異時空――華夏的憤怒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後勤補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