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七回 請帖
利老爺得了封號,利姨媽心情非常好,每天都喜笑顏開。眼下她只憂心一件事,就是宛若的婚事。可還不等她再找封氏,一個好消息就來了。
封氏說李夫人下了帖子來,請府上幾位姑娘和利家兩姐妹去賞菊花。這位李夫人跟封氏很熟悉,她的夫君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參議,跟大老爺同一級別常常在一起交際。而且她家的姑奶奶是睿親王的小妾,這睿親王又是皇上的親哥哥,真正的皇親國戚。所以雖說是同一品級,老大爺卻多有奉承,封氏對李夫人自然是百般巴結。平日里好用的,好吃的,沒少往李府搬,總算是拉近了距離。
上次李夫人過壽,封氏巴巴的去了,李家姑奶奶卻有事沒能回來。可她送來的賀禮卻是獨一份,李氏當著眾人的面打開了,著實風光極了。
這次李氏打發人來送帖子,來人是李氏身邊常貼身侍候的嬤嬤。封氏的賞錢自然是不薄,臨走的時候那個嬤嬤透露了一個消息給她。正是這個消息,讓封氏和利姨媽都覺得欣喜。
原來,李家姑奶奶本是庶出,嫁進王府做小妾本沒什麼自由而言,要是沒有王妃下令連王府的二門都出不來。可她偏生肚子爭氣,生下了漂亮可愛的小郡主。睿親王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就盼著能有個貼心的小棉襖,這下可隨心了。而且小郡主生下來粉雕玉琢,又白又胖透著機靈勁,誰見了都想要親上一口。
小郡主兩歲就什麼話都會說了,還專門能哄人開心。連宮裡面的皇后和太後娘娘幾天不見都念叨,見了面總有好東西賞賜。小郡主今年十二,正是天真爛漫的好時候。
她最喜歡菊花,每年到了這時候宮裡的貢菊總要賞十幾盆下來。可今年皖南那邊下凍雨,運送貢菊的車經過那裡被截住,菊花還被凍死了。倒是李府在鄉下的田莊上種了幾盆,一股腦都送過來。李氏原本想要送到王府,又怕郡主看不中,便請她過來賞菊,若是還能入眼再命人抬過去。
所以這次小郡主會去李府,還帶了幾位閨中密友。能跟小郡主做朋友的能是尋常人?封氏想想就覺得激動,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絕好機會。若是玉儀幾個能跟小郡主交好,就可以順利進入到上層圈子中,只有好處絕對沒有半點壞處!
利姨媽心中也在竊喜,特意把兩個姑娘喊到近前細細叮囑了一番。
「你們這次前去賞菊肯定要遇見小郡主,或許還會有其他世家的小姐。」宛柔聽見這話面露喜色,眼睛亮晶晶的閃爍著,利姨媽見狀趕忙說道,「這裡不比滄州那樣的小地方,地方大規矩多,凡事你們都要看玉儀行事。那送帖子的人特意說了,要你們姐妹同往,可見人家知道你們姐妹。咱們來都城才多久,又不曾出去應酬交際,應該是你父親的緣故。你父親雖然人不在,可剛剛得了皇上的冊封,給整個利家爭了光。你們這一趟,千萬不要丟利家的臉!」
宛柔哪裡還聽得進去母親的說教,滿心思都是該穿什麼衣裳,戴什麼首飾。看見她心不在焉的樣子,利姨媽又囑咐宛若道:「你是姐姐,一定要看好妹妹,別讓她出什麼錯。尤其是在小郡主面前,萬萬不能鬧出笑話來。雖說咱們是滄州來的,可你父親好歹有封號,比一般的官宦人家還是金貴的。你們儘管大大方方,讓她們瞧瞧利家姑娘的風采!」利姨媽一邊教訓她們一邊給她們鼓士氣。
小郡主是什麼人物?那可是整日出入皇宮專門跟皇后、太后她們打交道的人。別說是宛若兩姐妹,便是利姨媽自己想想心裡都有些打怵。她可不希望自己姑娘到了李府見了郡主,嚇得連走路都走不好。
「母親您就別擔心了,我們在姨母府中有一段日子,整天跟表妹們在一起耍,對她們這裡的規矩多少知道些。況且人家主要是請姨母和表妹她們,我們姐妹不過是跟著逛逛見識見識罷了。」宛柔心裡有算計,又慣會察言觀色,「況且我們姐妹長相普通,打扮得也不出彩,沒準還會被小郡主當成丫頭呢。」
「自輕自賤的丫頭,到了外面可不能說這樣的話,會被人笑話了去!」利姨媽罵著,「你們只管拿出大小姐的款來,衣服、首飾自不用你們操心。」
利姨媽早就想好了,把壓箱底的銀子先拿出來給她們姐妹做衣裳,打首飾,等利老爺的俸祿撥下來再添回去。現在不比當初,只出不進,每個月有固定的進項,還不是小數目,她自然是敢花錢。
宛柔聽了十分高興,忙說道:「我聽玉儀錶妹提起過,都城的錦繡坊和萃華閣最好。都城的貴婦人、小姐,一般都去這兩個地方做衣裳和首飾。」
利姨媽差婆子出去打聽了一下,不由得嚇了一跳。什麼金貴的料子就要五十文一尺,什麼寶貝頭面一套要上千兩?天子腳下,朗朗乾坤,這不是明著搶錢嗎?莫非是那個婆子想要從中撈一筆?利姨媽可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入,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貴婦人。她決定親自去瞧瞧,可不能讓人給唬了去。
轉過天,她興沖衝去找封氏,可巧封氏有事忙,她便帶著婆子自個去了。她住的小院子在金府的西北角,臨街開了一個小門,她從那裡出入也方便。金府離鬧市區不遠,稍微走一陣就到了,她也沒麻煩封氏叫馬車。
大禹民風開化,隨處可見小媳婦兒、夫人滿街逛游,偶爾還能看見戴著面紗的小姐姑娘們。那婆子引著她徑直奔錦繡坊,旁邊就是萃華閣,倒是不用來回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