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蠱惑」,並未真心響應朝廷(袁斌)的旨意,朝廷令他牽制孫權,怕他做出什麼「不法」的事來。而劉備卻以簡雍為使,求娶孫權之妹這妻,兩家聯姻,共抗強敵。
劉備對簡雍道:「憲和,此番前去江東,與孫權聯姻,憲和任重道遠啊,千萬要小心應付,但亦不可墜了我荊州威望。」
簡雍道:「主公放心,雍去了。」
簡雍來到江東,求見孫權,說明了來意。
孫權得知劉備想要與自己聯姻,心想:「自己正感到勢單力孤,更是巴不得有一個像劉備這樣的一方諸候做為自己的強援。至於自己妹妹(孫仁,字尚香)的幸福,那還在其次,如果孫家的勢力滅亡了,小妹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只要孫家一日不亡,小妹還可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機會(這個連孫權自己也不相信)。」
孫權想通了這一點,對簡雍道:「簡先生,請你回去告訴皇叔,就說孤同意了皇叔的提親,但是國太(孫權的母親)難捨小妹,煩請皇叔親到江東,來與小妹成親。」
簡雍得到了准信兒,告辭離去。
簡雍回到荊州后,向劉備做了報告。劉備一聽要親自到江東去成親,這下犯了難。諸葛亮勸劉備不要緊,對劉備說道:「主公放心,如今孫、劉兩家勢弱,需告結盟、聯姻以自保,孫權必不會為難主公,而致使聯盟破裂,這樣做,對大家都沒有好處。主公只管放心大膽的去江東成親,不但可以抱得美人歸,說不定還有意外的驚喜。」
劉備聽了軍師的勸告,親到江東成親。
孫權見劉備真的孤身一人,來到江東,對劉備的膽量非常佩服,在迎接劉備的宴會上,孫權對劉備道:「皇叔真英雄也。」
劉備投桃報李,回敬道:「吳王稟承父兄基業,將其發揚光大,亦英雄也。」
雙方是你拍我馬屁,我拍你馬屁,最後宴會是雙方盡歡而散。
劉備怕夜長夢多,孫權何嘗不怕。兩家挑了一個良辰吉日,迅速舉辦了婚禮。婚禮上,劉備成了孫尚香的合法丈夫,孫尚香成了劉備的合法妻子,禮成。
這樣一來,不但劉備和孫權鬆了一口氣,雙方的文武眾臣也鬆了一口氣。兩家結盟,這就是實力的代表,合大漢兩個最大的州―――荊、揚二州的實力,再加上長江天險,就是袁斌想要南犯,也要掂量掂量。
孫權自作主張,將妹妹孫仁嫁與劉備為妻,與劉備約為婚姻。並將周瑜打下的江夏郡當做嫁妝,還給劉備,劉備即娶得美人歸,又兵不血刃得得到了江夏郡,果真是一舉兩得,完全與諸葛亮事先預料的一樣。
孫權帶著眾文武,高高興興地送劉備離開江東;劉備也高高興興地離開江東,返回荊州,諸葛亮也高高興興地在荊州準備迎接自己的主公劉備的歸來。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只有一個人不高興。
這人是誰啊?就是江東的水軍大都督,孫權已故兄長孫策的結義兄弟―――周瑜。
周瑜見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疆土,被自己的主公拱手讓與他人,當然心中不痛快。回到江東之後,託病不出,在家中生悶氣,還是魯肅到周瑜家中,勸其以大局為重。
魯肅道:「公瑾啊,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又有英雄劉玄德守之,更兼諸葛亮多智,關、張梟勇,此可為援,而不可為敵也。主公因劉備據我上游,如與之爭鬥,必會兩敗俱傷,白白便宜他人。故此,主公與劉備約為姻親,兩家暫以和為上。公瑾不需焦急,一但北方有變,主公英明,必會有所行動。這和亦可戰也,盟亦可散也,這婚嗎,亦可退也。」
周瑜也是個聰明人,只是不願自己親手打下來的疆土,在自己的手上失去,故爾有點鑽牛角尖,如今聽了魯肅的勸解,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周瑜一躍而起,對魯肅長揖道:「唉呀,子敬,多謝子敬金玉之言,昔日瑜為居巢長,向子敬求糧,子敬家有兩囷(qun2,音群)糧,各三千斛,子敬當即以一囷相贈,如此慷慨,這贈糧之恩,令瑜感念至今,如今子敬又以良言相勸,子敬的大恩,瑜今生報答不完啊。」
魯肅笑道:「誒,公瑾說哪裡話?你我同為主公的臣子,為主公出力,乃是份內之事,公瑾乃是主公的心腹大將,我江東的擎天柱,不容有失。我勸解與你,也是為了主公的基業,我與公瑾之間,哪有什麼恩情不恩情的。」
周瑜見魯肅施恩不望報,如此胸懷,能有幾人?周瑜對魯肅更是敬佩,心中默默立下了要厚報魯肅的念頭,自己最貴重的東西就是這「水軍大都督」的官職,日後一定要讓給魯肅,讓他來做。
周瑜雖然是一番好意,但對魯肅來說,恐怕就不是什麼好事了。日後魯肅感念周瑜臨終托以大事,不敢稍有懈怠,最後竟病逝在都督的任上,英年早逝,這是后話。
孫、劉兩家結盟的消息,迅速傳過長江,到了趙雲的耳中,趙雲又快馬報到許縣袁斌和鄴郡朝廷處。
袁斌得到消息,怒道:「豈有此理,劉備竟敢目無朝廷,朝廷令其牽制孫權,彼竟敢與賊聯姻,真是膽大妄為!」
許攸勸道:「主公請息怒,主公仁者無敵,劉備、孫權這些跳樑小丑,可容他們自生自滅。」^_^
袁斌道:「日後必將他們一一剷除!」
許攸道:「是,是,是,一一剷除,鏟完了再除!」^_^
郭嘉勸道:「主公,當務之急,乃是剿除國賊曹操。此賊公然篡漢,自立為帝,不伐不足以平民憤,不伐不足以慰民心啊。」
袁斌一拍桌子,道:「好,先攻下并州,斷其羽翼,然後再將其一擊斃命。」
郭嘉等人道:「主公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