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海因里希

第十四章 海因里希

在羅斯柴爾德集團的柏林戰役取得開門紅后,由於維也納崩盤所帶來的大量遊資加上部分空頭回補倉位,市場連續大漲了3天,總體漲幅超過10%。

威廉手上的股票從最初融券時的500萬馬克,此時已經累計上漲了20%,市值達到600萬馬克。明天就要開學了,雖然阿道夫手下的交易員們經驗豐富,但威廉還是只相信他自己。因為比那個時代的人多了100多年的見識,足以讓他在市場中成為上帝一般的存在。

沒有貪婪,沒有留戀,3月4日下午,在威廉的授意下,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的交易員們開始分批拋出全部股票。

威廉手上共有兩隻股票和一隻債券。分別是10萬股德累斯頓信託和10萬股西里西亞商業銀行股票,以及兩萬份明登鐵路公司的企業債。

當初威廉確定這樣一個投資組合主要是出於利潤最大化的考慮。本次資本市場的大牛市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普法戰爭的賠款使得德國人變得一夜暴富,繼而產生持續的通貨膨脹。在高通脹的背景下,銀行業的賺錢效應自然要優於一般的加工工業,也自然而然的成為市場的龍頭品種。

在所有的銀行股中,以德意志銀行和貼現公司為代表的4D銀行(四家最大銀行,其開頭字母均為D,另外兩家是達姆施塔特國民銀行和德累斯頓商業銀行),實力最為雄厚,屬於藍籌績優股票,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百里挑一的好股票但對威廉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垃圾股」。

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是空頭。

德累斯頓信託和西里西亞商業銀行都是戰前就成立的地區性銀行。因為生逢其時而發展迅速,短短三年時間資產飆升一倍以上。但高速擴張的背後卻隱藏著巨大風險,他們的準備金率是上市銀行中最低的幾家銀行之一。一旦經濟形勢變壞,出現大量壞賬,則這些銀行將是受衝擊最大的,輕則元氣大傷或被其他大銀行兼并,重則直接破產或被政府接管。

對威廉來說不管現在這些股票值多少錢,只要將來其價值歸零的股票就是好股票。

明登鐵路公司是德意志西部的一家私人鐵路公司,控制著科隆到法蘭克福這一段鐵路。選擇這家公司的債券一來是由於阿道夫的銀行的賬戶上已經沒有更好的股票適合做空,二來就是這家銀行的大股東是屬於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奧本海默家族——科隆最著名的猶太銀行家兼慈善家。

他相信市場一旦轉空,那麼莊家自己的票票一定不會表現得比其他股票差。

按照先德累斯頓信託,再西里西亞商業銀行,最後是明登鐵路公司的順序,阿道夫手下的交易員們分批出清了威廉賬戶下的所有股票。

巨大的拋盤之下,市場猛然下挫,不過收盤前威廉的股票已經全部出清。刨除5萬馬克的手續費,威廉的帳戶上此時已經有了560萬馬克。

不過到此為止賺到的還僅僅是紙面上的錢,只有等市場走弱,股價下跌后回補相同數量的股票並按合同完成交割才算結束,那時賺到的錢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如果萬一市場繼續上漲直到他的融券時間截止,或者漲幅超過20%,那麼他就徹底虧了,100萬的老本將會蕩然無存。不過他相信,蝴蝶效應或許會影響到市場的微觀走勢,但還不至於改變金融市場整體的趨勢。

現在,威廉所要做的就是安心上學,耐心等著市場下跌,回補倉位。當然如果那些公司一個個都破產了,那就連回補倉位的麻煩都省了。

阿道夫那邊,由於這兩天市場走勢良好,所以阿道夫沒有拋出手中的股票,他擔心一旦拋出市場會繼續上漲。威廉也覺得後面一定還會有更好的賣出時機,因為羅斯柴爾德集團要完成拉升出貨,必須讓市場屢創新高才能吸引到做多的人氣。

然而不幸的阿道夫因為恐懼的本能,使得他在主力第一次震倉的時候在最低點被震了下來,之後被迫忍受了一個多月的煎熬。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卻說3月5日的上午,威廉座上開往科隆的列車。那個時代火車的時速還比較低,加上沿途車站眾多,所以柏林到科隆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需要走20個小時。

不過這一路上並非毫無意義。這一次,威廉邀請了四位波恩大學的同學一起分享他的專用車廂。

除了席科勒爾外,剩下的三人年齡都比威廉要大得多,他們都出身於普魯士高級貴族家庭。早在威廉剛到波恩的時候便由他們三人中的大哥大海因里希牽頭組織了一次東部普魯士的貴族子弟聚會來歡迎威廉的到來。

說起來,在波恩大學讀書的柏林老鄉並不多,一方面柏林有比波恩大學更好的學府;另一方面,由於語言的差異,柏林人大多聽不習慣科隆地區的低地薩克森語。於是造成了波恩大學上千名學生中來自柏林附近的不過十來個人而已。

由於威廉有著遠超其年齡的沉穩持重,所以彼此之間根本顯不出年齡上落差。反倒是威廉因為是王子的關係顯得更有號召力一些。

一路上火車要行走十幾個小時,更兼漫漫長夜,於是打牌和聊天成了主要的娛樂活動。

海因里希是一群人中最活潑的一個,博學、浪漫、口才好是他的最大特點。平日里無論他座到哪個桌子上,那裡就會成為他的地盤。不過此刻他卻安靜的在一旁讀書,一副如痴如醉的樣子。

海因里希的家族世襲普魯士侯爵,父親是一位卓有聲譽的將軍,母親則是來自黑森王室的公主。他從小喜歡音樂,中學畢業后出於對偉大樂聖的仰慕,不顧家人的反對就讀了波恩大學的音樂系。

儘管他有著極高的藝術天賦,但卻並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之人,他博覽群書,愛好廣泛,頭腦聰明。以他中學畢業時候的成績,柏林大學幾乎所有專業可以任其挑選。

用現在的話說海因里希就是一個專業課很強,文化課同樣很強的超級強人。更為難得的是他還有著一流的口才,這樣一個人不論放到哪裡都是才華橫溢、熠熠生輝。

「海因里希,瞧你一副投入的樣子,在看什麼書呢?」威廉饒有興趣地問了一句。

「哦,是一本新出的語文學方面的書,書名叫《悲劇的誕生》。」海因里希抬起頭微笑著回答道。

「好看嗎?」

「這書是我的老師瓦格納先生的朋友寫的,雖然作者是當作論文來寫的,內容有些深奧,不過對於我來說還馬馬虎虎能看得懂。」海因里希豪不謙虛的說道。

要說海因里希確實有驕傲的資格。《悲劇的誕生》是尼採在擔任瑞士巴塞爾大學教授其間的第一篇論文——當時尼采是被當作一位年輕而卓越的語文學家而得到人們的認可。

「哦,那本書確實很有趣,我在報紙上看過書的內容介紹以及瓦格納先生的書評后也從作者那裡索取了一本。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本書的作者叫尼采吧,真是非常了不起的年輕學者。」威廉若無其事的說道。

面對威廉如此輕描淡寫的「乾隆式」炫耀,海因里希徹底被雷倒了。

連這樣的極其專業,甚至沒有公開出版的書都讀過,而且一副不過爾爾的樣子,這還是人不是人啊!海因里希的心裡嘀咕著。

不過他還是認為以威廉的情況無論如何都看不懂這本書,很可能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看到了自己老師的書評而已。於是狡猾的笑了笑,故作虔誠的向威廉問道:「殿下同意尼采先生的觀點嗎?」

「嗯……」威廉考慮了一下后說道:「這雖然是一本語文學的專著,但尼采先生所要表達的核心意思卻在於形而上學的層面。他提出了悲劇是美的最高形式,並試圖以此來解決人生的終極焦慮,這是一個很新穎的學術進路,不過他的論述還有待完善。」

當威廉認真而連續的說完這句話時,海因里希徹底的無語了。雖然嘴上沒有說,但心裡深深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要知道海因里希作為音樂系的學生本身對語文學這種接近考古和文獻學的學科並不了解,他和他的老師瓦格納一樣都是從美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只不過天才而博學的海因里希比他的老師看的更遠,已經接近於讀懂尼采了。

威廉對於這本書的看法來自後世的《尼采評傳》,他其實根本就沒有看過這本書,只不過依靠後世專家學者們的研究結論,搞清了這本書的主題和精華所在。

《悲劇的誕生》這本書的主題在於表達尼採的美學思想,精華在於尼采試圖用美學的一般規律來解決哲學的普遍問題。百年後的人們從不把這本書當作語文學論文,而是當作研究美學的必讀書籍,並成為劍橋人類學派的兩本奠基性著作之一。

「殿下,您真是太神奇了!」海因里希睜大眼睛看著威廉,他當真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只有14歲的少年能看懂這麼生僻而艱深的書,而且理解得如此透徹。

「不必大驚小怪,以後你還會見到更神奇的事情。」威廉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畢竟,人人都有虛榮心,被人仰望的感覺真的好極了。

看著海因里希依然沒回過神的樣子,威廉心中暗暗得意:又一個鐵杆小弟到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一戰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新一戰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章 海因里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