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貨幣冷戰,拒絕美元就是拒絕和平(3)
但是,蘇聯的工業化成就是何等的驚人,其潛在的隱患也就同樣之可怕。
任何經濟發展的投資都必須由儲蓄來提供,蘇聯工業化之前既沒有足夠的國內儲蓄,也沒有可借用的外國儲蓄,唯一能夠提供資本積累的就是占國家經濟主要部分的農業。高速工業化向農民索取了勞動力和食物,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策略,卻導致輕工業無法向農民提供消費產品來交換他們的糧食。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業轉向工業和城市,使得農民必須提供更多的糧食,而自己能保留的部分卻更小。同時,還要養活日益龐大的紅軍,農民的境況日益惡化。
在正常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擁有土地的農民可以拒絕這樣的不平等交換,而要求合理的價格,情況也正是這樣發生的。1923—1927年,工業產品的價格大大高過農產品價格,導致農民不願向國家賣糧。1927年,農民賣出的糧食只佔收穫總量的13%,而在1913年,這一比例是26%。這樣,農民保持了較高的生活水平,但工業化的積累卻斷了來源。
在這樣的情況下,斯大林認定傳統的農業模式不足以支持工業化的積累需求,必須搞強制性的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土地、生產工具和牲畜公有化,迫使農民生產並忍受更低的生活水平。結果是農民寧願殺掉牲畜,也不願無償地交給集體農莊。從1928—1933年的集體農莊推行期,蘇聯的耕牛從3070萬頭,下降到1960萬頭,羊從1.46億隻劇減到5000萬隻,馬從3350萬匹降到1660萬匹,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從此之後,一直到蘇聯解體,農業成了蘇聯的心腹大患,在如此遼闊的領土上,蘇聯的糧食卻經常養不活自己的人口。一個沙俄時代的糧食主要出口國,在蘇聯的中後期卻日益變成了一個糧食進口國。到20世紀70年代后,蘇聯糧食進口的規模已嚴重威脅到蘇聯政治經濟的穩定。最終,糧食危機成為商品短缺、特權叢生、民眾不滿、貿易失衡和經濟崩潰的重要原因。
德國給力,蘇聯工業化加速
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除了巨大的資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複雜的生產技術、先進的組織管理、綜合的配套設備、各類專業的人才,工業革命對世界各國的滲透速度、深度和廣度,決定了這些國家在20世紀的命運。
僅僅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蘇聯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而且是被西方國家進行嚴密經濟封鎖的社會主義國家。在7年國際國內戰爭的嚴重摧殘之後,經濟剛剛才有了些起色,工業基礎僅有沙俄時代殘留的一些幾乎廢棄的工業設備和早已落伍的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在10年之內,居然要趕上西方發達的工業國,斯大林是不是瘋了?
20世紀20年代初,當哈默在蘇聯開始石棉礦承包冒險時,他不能想象俄國的工業技術和設備落後到什麼樣的程度。「我一生當中還從來沒有見過用這樣陳舊的辦法來採礦的。工人們用笨拙的手鑽開鑿礦石,通常大約需要三天才能鑽出一個足以安放炸藥的洞來。炸碎的礦石是裝在筐里用人背上高處台階的,在那裡工人們坐成一排一排的,用小錘將石頭敲碎。礦石經過清洗后,就由農民用小車把它們運到10裡外的火車站。」原始的手工開礦代表了當時蘇聯普遍的工業水平,這與現代工業相距何止千里之遙!哈默首先進行的就是設備更新,他帶來了發電機,從美國引進了氣動鑽,用搗碎機取代了小榔頭,機械化的操作成為當地轟動一時的新聞。他用電鋸取代傳統的木鋸,幾分鐘就完成了從前一整天才能完成的伐樹鋸板的工作,方圓50里的俄國人都來看熱鬧,他們拖來自家的木頭,就想親眼看看「餐刀切奶油」般的電鋸究竟藏著什麼古怪。
技術擴散首先是設備引進,其次是人才培養。哈默引進了福特公司生產的拖拉機,他找來福特公司的工程師對俄國人進行培訓,教他們如何使用拖拉機來抽水、鋸木、驅動發電機和耕地。當他們的50台拖拉機浩浩蕩蕩地從港口開向市中心時,引發了極大的恐慌,俄國人以為是美國和英國的坦克開始入侵了。後來,當得知是耕地用的拖拉機后,成千上萬的農民沿途圍觀這些從美國運來的新奇玩意兒。
難怪列寧說,俄國的工業比西方落後50~100年。
1927年的蘇聯經濟,大致相當於中國1953年的水平。中國20世紀50年代由蘇聯援建的156項大型工業項目,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化基礎。對於一個農業國而言,工業的技術和設備,以及它們帶來的巨大生產力是神奇而不可思議的,學習和使用這些技術設備就已經需要消化吸收相當長的時間,更不用說去生產製造這些複雜的工業設備。這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大規模生產的實踐經驗,以及組織管理生產的能力。如果沒有當時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提供的24億美元貸款,和蘇聯援華派出的18000多名專家,帶著全部工廠的所有機器設備的圖紙,歷時13年手把手地傳授中國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們,中國能在10年時間裡就奠定鋼鐵冶金、有色金屬、石油化工、機械加工、汽車造船、電子工業、飛機製造等重工業的基礎嗎?蘇聯這種工業技術擴散式的援助,其意義在於幫助中國形成了自己的工業造血功能,這遠比24億美元甚至100億美元的現金援助意義重大得多!
同樣的道理,以蘇聯20世紀20年代中期的基礎來看,斯大林的10年內趕超西方工業國家的目標,如果沒有外國技術的大規模擴散,根本不可能實現。那麼是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夠提供這樣的援助呢?
答案就是一戰後,無時無刻不在準備推翻《凡爾賽條約》的不公平待遇,一雪前恥的德國。
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德國軍方就對《凡爾賽條約》對德軍的種種限定視為奇恥大辱,德國不能發展空軍、海軍,不能擁有坦克、大口徑火炮和反坦克炮等重型裝備,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的規模。德意志民族與生俱來的傲慢在戰敗屈辱的不平等條約的煎熬下,必然形成強烈的反叛意志。而德國軍方和軍火工業巨頭們,正是這種反叛意志的直接體現。但是他們明白,英法的實力在當時佔有著壓倒性的優勢,明著對抗顯然行不通,但暗地裡,德國一刻也沒有停止嘗試「曲線救國」的辦法。這時,蘇聯就成了最好的夥伴。
1922年在熱那亞經濟會議上,英國主導的國際聯盟正在努力向世界各國央行推銷諾曼發明的金匯兌本位制,德國和蘇聯也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團參加了熱那亞會議。不過,戰敗的德國只有聽從發落的份兒,而蘇聯更是不入流的異類,這兩個國際社會的「孤兒」在會議上插不上嘴,備感「同是天涯淪落人」,惺惺相惜。蘇德在此次會議中,簽訂了蘇德《拉巴洛條約》(TreatyofRapallo),相互取消彼此的戰爭賠償要求,全面恢復兩國外交關係,建立緊密的貿易同盟。英法為之震驚。
德國很快就成為蘇聯最大的貿易夥伴。
德國備受英法的壓制,又面對波蘭強烈的敵意,與蘇聯交好不僅在貿易上可互蒙其利,而且在政治和軍事上,也有削弱波蘭、減輕英法壓力的重要作用。
被後人稱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塞克特將軍(HansvonSeeckt),就是堅持與蘇聯建立軍事與工業合作的首倡者。塞克特在一戰後,事實上成為了德國軍隊的靈魂,儘管德軍的參謀本部被英法強令廢除,但塞克特以兵務局的名義,將參謀本部這一德軍超強戰鬥力的精髓保留了下來。在國防軍10萬人數的限制下,他的應對之道是將每一名士兵都變成未來軍隊的種子,每一名軍官都具備未來將軍和元帥的能力,一旦開動戰爭機器,這10萬人立刻就能培訓和組建百萬大軍。二戰中的許多名將,如隆美爾、伯克、龍德斯泰特等元帥都出自塞克特的帳下。後來,他還曾到中國,成為了蔣介石的軍事顧問,提出了影響蔣介石一生的三大建軍思想:軍隊為統治權力的基礎,軍隊的威力在於素質的優良,軍隊的作戰潛能源自軍官團的培養。
事實上,在德國魏瑪共和國時代,塞克特的10萬精銳的國防軍,確實是政權能否鞏固的決定性因素。就連希特勒上台後想穩固納粹的權力,都不得不與國防軍合作,甚至剿滅自己一手扶植的衝鋒隊。正是因為希特勒不信任也無法最終控制國防軍,才組建了納粹自己的黨衛軍來制衡國防軍的勢力。
塞克特是這樣判斷蘇德《拉巴洛條約》的,「儘管(與蘇聯的貿易)對德國很有好處,但它(條約)的經濟價值並非主要方面,政治意義才是關鍵所在。蘇德關係的進展,是和平迄今為止,德國所取得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權力增長。這種關係的進展,在一般情況下從經濟合作開始是理所應當的,但是(蘇德)合作的力量在於,這種經濟互動將為未來的政治和軍事的合作鋪平道路。」
1921年初,塞克特在國防軍中組建了代號為「R小組」的部門,由親信馮·施萊歇爾(1932年任德國總理,並成為希特勒和納粹的領路人)負責,專門與蘇聯對外貿易人民委員會主席格拉辛對接,建立德國對蘇聯軍事工業的秘密援助。1921年9月,蘇德雙方代表在施萊歇爾的公寓中開始了秘密會談,雙方就德國對蘇聯軍事工業進行金融和技術的援助達成了實施細節的一致。當然,蘇聯方面也必須回報德國國防軍,這就是允許德國軍方在蘇聯境內建立軍事工業所需的兵工廠和訓練基地。
隨後,施萊歇爾代表德國軍方成立了若干家殼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GEFU),這些公司負責德國軍方向蘇聯軍事工業提供的第一筆7500萬馬克的資金援助。1922年3月,第一批德國軍工專家來到蘇聯。一個月之後,德國容克飛機公司在莫斯科郊區的菲力地區,開始建設現代飛機製造廠;克虜伯軍火公司在蘇聯南部動工興建重型火炮生產企業。隨後,德國軍方的飛行訓練學校、坦克測試學院、化學武器生產廠、潛艇建設基地,陸續在蘇聯境內開始興建。
大批德國軍工技術專家被派往蘇聯,手把手地幫助蘇聯工程師們建立起飛機、坦克、大口徑火炮、化學製品等一系列製造工廠。這些工廠的建成投產,一方面使蘇聯獲得了極端寶貴的先進工業技術的擴散,培養了一大批軍事工業的工程師,同時學到了德國工業精細化的生產管理技能,大大縮短了蘇聯與工業化國家的技術水平差距;另一方面,這些工廠使德國得以在實踐中測試各種新的技術和發明,生產《凡爾賽條約》所禁止的各種重型裝備和軍用飛機,維持德國軍事技術的世界領先水準不至落伍。德國在蘇聯的掩護下,在長達5年的軍事工業合作中,逃避了英法巡視員對德國軍事工業是否符合《凡爾賽條約》要求的檢查。
在1922—1927年曆時5年多蘇德軍事工業合作的蜜月期里,也正是蘇聯國內爭論工業化道路的關鍵時期。正是在德國軍事工業的幫助下,蘇聯獲得了工業化所需的技術、設備、經驗和人才。當蘇聯在1928年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只需將這些寶貴的工業技術擴散加以幾十倍地放大,工業化的車輪就會隆隆地滾動起來。
盧布帝國的擴張
莫斯科對參與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和削減其控制之下地區的貿易壁壘的拒絕,不是冷戰的結果,而是其原因。
加迪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將蘇聯與東歐納入美元帝國版圖的夢想破滅了。敬酒不吃吃罰酒,美國決定將蘇聯和東歐地區判處「經濟流放」和政治軍事遏制的「無期徒刑」。當1947年美國開始對歐洲實施「美元化戰略」的時候,蘇聯與東歐被變相拒絕了。
「馬歇爾計劃」本質上就是通過該計劃替代德國的戰爭賠償,在實現以美國金融勢力集團主宰歐洲重建的同時,嚴重打擊蘇聯經濟的重建進程。《雅爾塔協議》和《波茨坦公告》中明確了蘇聯從德國獲得戰爭賠償,可以用德國的機器設備、工業企業、汽車、輪船、原材料等形式來支付,而當時蘇聯受到的戰爭損失極其嚴重,幾乎喪失了出口賺取外匯的能力,因此德國的戰爭賠償將成為蘇聯經濟重建過程中最重要的外部資源。「馬歇爾計劃」的核心就是變相廢除德國對蘇聯的戰爭賠償,代之以美國向歐洲提供金融援助。雖然表面上該援助同時也向蘇聯和東歐開放,但「馬歇爾計劃」所提出的經濟自由化等條件與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格格不入,從而「被迫」將蘇聯和東歐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
蘇聯則通過在德國大規模拆卸重工業設備,席捲一切值錢的東西,「搶回了」大約6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更為重要的是,蘇聯人沒有忘記工業技術擴散中最具創造力的財富——人才,雖然美國人搶先下手弄走了德國最優秀的120名火箭專家,但蘇聯仍然成功地截留住了剩下的3500名工程師和優秀技術工人,這些人正是蘇聯引以為豪的導彈事業的核心骨幹。
在沒有美元的援助下,蘇聯依靠自身的努力經過短短的5年時間,就實現了經濟的迅速復甦,1950年的工業產值就超過了戰前水平。隨著經濟實力的康復,面對美國的「經濟流放」政策,蘇聯開始了「挖牆腳」的反擊戰。從20世紀50年代初,蘇聯對一系列美元帝國版圖中最薄弱的地區展開了經濟攻勢。
對於美元帝國而言,蘇聯每次向另一個地區或國家擴張其經濟勢力,美國就會失去另外一個正常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