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史同心巫常驚
燕丹之答,將渠滿意,卻依然問道:「秦兵乃虎狼之師,人人慾戰,令各國聞風喪膽,如今燕國弱小,國力、軍力皆不敵,如何迎戰?」
這話問到了點子上,燕丹豈能不知雙方之實力?秦因商鞅變法建立了二十軍功制,使得秦人為取軍功而好戰,其兵卒也比各國要勇猛萬分,加上各國聞秦膽寒,未戰已露怯態,使得秦軍無往而不利,因此此戰確是難以預測。
只是,戰是死,不戰亦是死,還不如絕地一戰,或可贏得一線生機,何況史上秦燕已經開戰,雖然燕國大敗,但是現在又是不同,此燕丹已非彼燕丹,勝負已有變數。
燕丹答道:「秦兵雖強,卻非三頭六臂,乃血肉之軀也,亦可死;秦將雖猛,並非不可勝,廉頗、李牧等將軍屢屢敗之,可見一斑,如此,我燕國何言不敵?」
將渠頷首,燕丹接著道:「有道是天時、地利、人和,秦兵看似勢大,卻失三者,正所謂,三者不得,雖勝有殃,秦兵離敗不遠矣。」
將渠不由問道。「太子此話何解?」
燕丹講道:「天下諸侯並起,正是群雄爭鼎之時,強秦一再滅國,卻不思徐圖緩進,此為逆天而行,是失天時矣。秦燕相隔萬里,路途跋涉,為疲兵,是失地利矣。秦軍暴厲,殺人如麻,無視他國性命和民生,是失人和矣,有此三者,秦國難勝。」
將渠不由動容,燕丹又道:「而反觀燕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則戰必勝,勝必果,驅強秦在此一役。」
「吾兒可有把握?」燕王終於恢復膽氣,亦出言發問。
燕丹激情而道:「吾乃衛國之戰、生死之戰、絕地之戰,全民同心,內外同愾,以逸待勞,何懼一遠兵?」
此言信誓旦旦,直把燕王和群臣聽得心花怒放,不能自己。
燕丹講得激揚,卻深知其中之不易。秦兵挾滅趙之威前來,士卒士氣高漲,更有王翦親率大軍,無人可擋;燕國積弱數年,心力疲怠,加之與趙對恃,損兵折將無算,雙方對陣形勢立判。
只是此時他不能示弱,更不能動搖君臣之心,否則歷史悲劇將重演,因而只能咬牙說硬話。
燕丹信心滿滿,燕王昏庸糊塗,將渠卻不失清醒,再次挺身問道:「太子欲戰,可有良策?」
此話點明,只靠嘴上說說並不起作用,若想穩妥,須有謀策,否則定是胡扯大話,無人可信,亦會使燕國陷入萬劫不復。
聽聞這話,燕丹沉寂下來,他肅立無語,默然以對,似乎被詰問住。
見此情景,群臣哄亂,你太子丹不過是激憤之輩,說得慷慨,實則無用,如此如何讓人相信。
群臣哄嚷,卻急壞了一人,他急急上前道:「王上,太子,臣願領兵與秦決一死戰。」
燕丹望去,見一壯士出列,竟是上將軍秦幕。秦幕為秦開之子,秦舞陽之叔父,很有乃父秦開之名望,為燕國將,與將渠一同主持文武之政。
此人有血性,有謀略,倒是個可用之人,燕丹暗自頷首,卻攔住說道:「將軍之心表,卻非王翦對手,領兵之事再議。」
說完這句,他又面向眾臣道:「吾有三策可助燕國敗秦,只是此事事關重大,此時不便道出。」
此言倒也合情,不是什麼事都可以拿到朝堂上議的,特別是敗秦之重要策略,豈能是人人俱知?只是眾人還將信將疑,無法做出判斷。
眾人安靜下來,將渠果然問道:「太子之言屬實?」
燕丹苦笑道:「吾騙諸人何益?吾乃是太子,身負燕國大計,如此性命攸關,豈能拿來開玩笑?」
將渠聽聞,終於滿意說道:「渠明白了,定支持太子。」
將渠語閉,眾臣皆驚,栗曷不由問道:「太子並未道出謀策,相國何匆忙下決斷?」
將渠笑而答道:「正因太子未道出謀策,渠才深信不疑。若太子能輕易道出,只能為淺謀,尚不足以敗秦,其不道出,說明其中有機巧,不便示人,如此可信。」
將渠之言令眾人恍然,皆相信燕丹真有謀略。
有了將渠的支持,燕丹終於放下心來,其他各人無論成見還是影響力都相差太多,不足以動搖他的抗秦大計,如今只要在占卜中通過,整個抗秦機器便能運轉起來,那時,他將帶領眾人走上一條艱難的求生之路。
燕王看群臣無語,有些意外地又問了一句:「各位臣工還有何疑?」
半晌沒有反應,他終於失望地轉頭問向太史:「太史何意?」
這是要占卜了。戰國未期,燕國的官制比較健全,內政外交多以官員的意見為主,占卜的形式雖然要走,卻與先周時相差很大,就是儀式上也沒有那麼隆重。
不過,若因此認為巫和史的意見不重要那就錯了,他們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二者反對,決策一樣無效。
太史為安伯,起身說道:「此為燕國存亡之秋,不戰則亡,戰敗亦亡,唯有戰勝方可保全,臣下之意,畢其功一戰。」
這是支持太子了,有了這一票,只要燕王和巫任何一人支持,事態都會朝有利於燕丹的方向發展。
眾人不由得望向燕王,燕王高坐堂上,不動聲色,傳令道:「宣巫常覲見。」
很快,一名巫師進入大殿,他身穿巫袍,手持巫仗,目不斜視,蹣跚至殿前,口中念道:「巫常見過大王。」
燕王說道:「秦兵即將壓境,太子欲舉國抗秦,請問神意?」
巫常聽聞,未做遲疑,開始卜卦,卦開,巫常猛然變色,驚懼地說道:「未有之事。」
巫常的表現令眾人跟著大吃一驚,只是不知其何意,只能胡亂猜測,就是燕丹也莫名其妙,這不是巫師的正常表現!
巫常為巫師數十年,卜卦無出其右,而且他卜卦從未失態,這次定然是卦象特殊了,否則不會如此驚乍,燕王不禁問道:「可為大凶之兆?」
巫常答道:「不,此為大吉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