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文化傾銷,司馬光
事情也的確好像是黃濤說的那樣,大秦國從大宋的手裡敲詐了一塊被大宋認為是不毛之地的地方,那裡距離雷州並不遠,相當於是海南島又一次的輻射出了大片的領地。這個讓趙興邦感覺到很沮喪——
大宋的臣子難道就不知道這樣做的危害性嗎?
不過,有時候思想的局限性就是這麼的可怕。趙興邦能夠看明白,是因為他現在跳出了那個圈子,再用一種超然的眼光看問題,但是他的臣子卻依舊還在泥淖之中,根本看不透這其中的玄機。
而大秦國要的,顯然也就是一種點,線,面的輻射——其實領土對於大秦國來說已經不怎麼重要了。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傾銷自己的文化,朝著一個擁有四千年文明的古國,傾銷自己的文化——
為什麼不可以?
又有什麼不可以?
大秦國不過是先行一步罷了!
反正趙興邦在回去以後,也是會這麼做的。
但凡是國家,總有這樣的動作——先進的科學技術要敝帚自珍,先進的文化卻要傾銷到所有的文明當中去。因為這種軟實力,那是敵人和自己站在一樣的高度的好,方便與交流,而那種硬實力,則是自己橫行世界的保障!
大國,離不開教化二字。
古之華夏,今之歐美,亦如是——
君不見西學東漸?君不見那一點點的西化之變?這些就是文化的傾銷,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見封鎖,對於科技的封鎖。那麼,這個可以怎麼來形容呢?
一個大猩猩的腦袋裡,卻擁有人的思維?
而今之大秦,則是在進行另外一場變革——一場由一部分人研究了長達將近七年的時間,引起的一場變革。這一場變革,就是關於拼音的使用規範的一場變革。參與了這個研究的人,有音樂家,有科學家,有社會學家,也有語言科學家……
簡單概括,改革的方案有以下幾點:
一:在原拼音文字基礎之上,輔助以表情符號,以及語速等。
二:規範書寫的大小寫格式,明確意義。
三:……
大體上來說,就是這麼兩點,至於第三點,如果非要說的話,那麼就是請參考以上兩點的內容了。而其中那個增加表情符號,以及語速表達,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性的意見。
拼音,本身就是一種記錄聲音的方式——
記錄發音。
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語言——拼音——語言的一種轉化。
聲音——磁帶——聲音。
這是一個相同的意思。
但是這其中卻也還是有所差別的,拼音畢竟不是磁帶,所以增加了表情符號,以及語速等標註之後,那些拼音也會更加的準確。而規範了大小寫之後,一些專有名詞也可以更加的生動,活潑,準確。
這些,豈非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而在這一段時間之內,獲得了大秦國援助的倭國則是以一種閃電般的速度攻克了高麗半島的海岸,三個軍事基地在大秦國的工程機械之下快速形成,互相之間形成了一種犄角。倭國的武士們在勇武的衝鋒!
大秦國笑嘻嘻的接收佔領地區。
而倭國的武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就是自己家的主人的財富,還有地位。很多的倭國貴族,都是通過了這種方式而獲得了大秦國的准入證,甚至於有可能成為大秦國的公民,這個可是無上的榮譽——
大秦國啊。
在無數倭國人的心目中,作為大秦國的一個最最普通的百姓,最最普通的公民,那身份也要比在倭國做貴族金貴的多。
而在曾經,他們也有這樣的思想!
所以唐朝的時候,皇宮裡有很多的太監,官員都是日本人,並且還有的擔任了很為重要的職位。這個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是一種強者崇拜——
甚至於可以說,帶著那麼一點點的病態的瘋狂和變態。
但是,一個島國。
他們能夠生存下來,豈非已經非常的不易?
前線在死人,高麗人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一片一片的倒下去,鮮血染紅了大地,殘陽之下,已經空空的無人的街道,房舍,充滿了凄涼。
甚至於,你可看到,城外的一個大坑裡,還有未死透的人掙扎著伸出了滿是血跡,沾染了泥土的手,然後又無力的垂下。
弱國,這個就是弱國。
面對一群虎狼,他們無能為力。
在大宋的朝堂之上,這一份高麗求援的信件被壓了下來,王相公這個時候更加的消瘦,黝黑了。
他很努力。
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如果他是在為一件本身就錯誤的事情而堅持,即便是廢寢忘食,又能如何?
很多人認為值得讚揚,畢竟是在堅持。
但是這種人的破壞力也是史無前例的強大的——不過現在神宗不在,老太后的威壓之下,王相公也收斂了許多。保守派重新的站在了朝堂之上,逐漸的開始和王安石的新派抗爭,兩股政治勢力,幾乎每一天都在交鋒!
司馬光欣賞王安石的人,卻並不欣賞王安石的事!
他至少還是能夠明白自己的心意——至少在老太后問他的時候,他還能說王安石這個人除了執拗之外,本心不壞,就是變法的問題上有那麼一點點欠妥。沒有真正的在民間行走,所出來的法,怎麼能是好法?
司馬光是迂腐的人嗎?
不是——他如果迂腐,還能幹出砸缸的事情來?單單是從這一點上來說,他並不迂腐。他有的緊緊就是嚴謹和沉穩罷了。
這,並不是墨守陳規。
司馬光是一個可以出新的人。
老太后問他,這一次高麗的事情應該怎麼辦?如果他迂腐,完全可以說是出兵,但是司馬光沒有,他認為應該壓下來。畢竟現在的大宋,不是談論那些的時候,而他,更是不能夠在這個時候冒險!
但是,現在要怎麼辦呢?
司馬光的建議,是聯合西夏,共同抗遼。
遼,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太后聽了,感覺這個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