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師表》看諸葛亮(轉帖)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中學時代里,這篇文章曾經很好的背誦過,今日竟然大多數的語句都模糊不清,不禁讓人感慨!
諸葛亮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或許談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實務管理上幾乎是第一流的,人格、擔當、技巧也的確無懈可擊,稱得上是中國史上傑出的政治人物。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傳人蜀中之後,曾因驕奢無度、被諸葛亮賽後主劉禪廢為庶民的前長水校尉廖立,正徙放於漢山,聽到噩耗,大為哀痛地表示:「諸葛丞相死,我一輩子都要老死在這兒了!」
因為偽造軍情被廢為庶民的前尚書令李平(李嚴),聽到諸葛亮去世的消息,更傷心得發病而死。李平被流放后,經常對友人表示,相信有一天諸葛亮一定會原諒他而再度重用他的。
原蜀中大老張高,本來對以空降部隊掌握蓋州大權的諸葛亮頗不服氣。但在出任丞相長史,和諸葛亮朝夕相處后,不禁感嘆道:「明公(諸葛亮)有賞時,遠方之人只要有功,絕不會被遺漏,懲罰時,只要有罪,再親近者也逃不掉;爵位絕不予無功之人,刑罪也不避尊貴大官,所以賢人、愚人均可感受他的大公無私而努力工作,不去計較個人利害。」
且不以成敗論英雄,諸葛亮光是這種讓政敵都感動的磊落政風,的確稱得上古今難得的大政治家《三國志》作者陳壽,在《諸葛亮傳》中的最後總評道:諸葛亮為相國,安撫百姓,倡導禮儀規範,裁減官員,尊崇制度,開誠心,布公道。做事盡忠而有益社會者,雖是仇人也必有獎賞;違犯法令而做事怠慢者,雖是親人也一定處罰。承認錯誤,努力改過向善,雖是重罪,也會加以原諒;巧辯脫罪,變本加厲,雖是輕罪,也必加以戮誅。善再小也必會受到獎賞,惡再小也必會遭到貶滴。處理行政工作以精練為主,重視事情的本質,要求事事確實,對虛構好表現者常公開責備。是以邦域之內,皆敬畏又熱愛之,刑法和政令雖嚴峻卻毫無怨恨者,以其用心公平面勸戒明確也。稱得上是懂得治理之道的長才,即使管仲和蕭何,也比不上他。
諸葛亮雖然對兵法和軍事學,有相當深刻的研究,但實戰方面的才氣的確不是太高,一生中敗戰多於勝戰,除了早年自己當「配角」的當陽之役,幾乎淪於潰敗外,其餘的情況倒還尚能掌握得住,戰敗以後的損失均不大。不過,諸葛亮的確是策略規劃長於戰術應用,陳壽批評他應變技巧不足,是相當有道理的。
由於小說的渲染,將諸葛亮塑造成「未卜先知」的「半仙」,讓人覺得他事無巨細,大小通吃(因為別人的智慧差他太多),甚至因而誤解諸葛亮獨斷獨行,不懂得用人和培養人才,所以最後才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實,諸葛亮無法達成恢復漢室的宿願,倒不是他治理蜀國效果不彰,除了蜀國本身的實力太弱外,應歸於對手太強(曹操、曹丕。司馬懿、孫權的確皆是一世之選)以及本身運氣不佳所致。歷史上的諸葛亮不但有陳壽所言「大公無私,令人欽佩」的人格和政風,而且他謙虛下人,廣納各方意見,對人才的培養更是不余遺力。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特彆強調「斟酌損益,進盡忠言,裨補缺漏,有所廣益」。《諸葛武侯集》的《便宜十六策》中他寫了一篇《納言》,表示:「納言之政,謂之諫凈,所以采眾下之謀也」。主張在上者應廣納部屬之言,才不至於「失政」.
另一篇《視聽》中更表示:「為政之道,務在多聞,是以聽察採納士下之言,謀及庶士則萬目當其目,眾音住其耳。故人君以多見為智,多聞為神。是以人君拒諫,則忠臣不敢進其謀,而邪臣專行其政,此為國之害也。」
雖然,《便宜十六策》有不少史學家以其文體認為可能非諸葛亮親筆作品,但身為丞相日理萬機,由「秘書」代筆,將其意思作完整表達,以見之於「公文」中,的確有可能。即使如此,文辭或許不『「真」,但精神仍是諸葛亮的。
諸葛亮不但說,而且也徹底地去做。出任宰相后,他特別在丞相府中,成立「參署」的機構,其目的在於「集思廣益」,以採納更多人的意見。《董和傳》記載諸葛亮敘述他和董和共事七年的感言中表示:「董幼宰(董和字)和我共事七年,碰到事情決策有不周到的地方,他一定會反覆表示他不同意的看法,因此我們常往返地討論再討論,有時甚至十餘次之多。如果大家都能象董幼宰一樣勤懇認真,不但對公事有好處,也可以使我在作決策時,不致造成太大錯誤。」
他談到早年和朋友相處的情形。徐庶是位頭腦清晰、絕不馬虎的益友;與崔州平交「屢聞得失」;後來的胡濟更是「數有諫止」.這些朋友都是以提供「諫言」,而讓諸葛亮深為感激、終生難忘。他更客氣地表示,自己「資性鄙暗」,所以有時無法完全理解和採用,但他和董和、徐庶、崔州平及胡濟四人的關係始終合好,因此鼓勵大家敢於直言的精神。
最令人感動的是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在漢中前線向北征軍團公布的(勸將上勤攻已缺教)之文,公開表示希望今後請將士能勤於攻擊諸葛亮的缺點,才算忠於國家的人。他曾聽從楊洪的建議,急速派兵馳援在漢中和曹操陷人苦戰的劉備,以穩定北方防務;徵求鄧芝和孫權的策略;遵從馬謖「攻心為上」戰略,作為南征蠻夷的主要精神指導。
或許這些也是他個人心中早作的決定,但他絕不居功,讓優秀的部屬不要被自己的光芒所掩蓋,使每個人才都能樂於發揮自己的智慧,用心於公事。三國鼎立中,蜀漢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屢次向曹魏攻擊。這些優異的人才,的確都是因諸葛亮「不居功、不情才;虛心納諫的作風,才能獲得。北宋大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諸葛亮詩》中便寫道:「區區庸蜀文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廣。明代大儒方孝孺也評論道:「諸葛孔明之為相,敏然虛己,以求問己之示,秦漢以下為相者皆不及也。」
諸葛亮的政治思想,是法儒混合體的。他重視制度,擬定管理條例時,必須以理性立場,現人人都可能為惡,嚴格執行所有的法令,陳壽便稱他刑法和政令都很嚴峻。但執行上他則重視領導,在上者必須為人君、為人師、正己才能教人。《便宜十六策》的《治國篇》:治國之政,其猶治家,治家者務立其本,本上則東正矣。本者,經常之法覦矩之要也。這段文字;明白顯示制度的重要性,國家有國家制度,家庭有家庭制度,這是治理的根本。
《君臣篇》則寫道:君以施下為六,臣以事上為義,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援臣,上下好利則民易使,上下和順,則君臣之見矣;君以禮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謀其政,臣謀其事……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和為安。這段文字則顯示諸葛亮之重視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領導者不可光說不練,做好榜樣,才能使政令貫徹,這便是他以身作則的儒學精神。
諸葛亮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本分,一絲不苟。赤壁之戰時,奉劉備之令到東吳,孫權愛其才,要諸葛亮之見諸葛謹設法留下諸葛亮。但『知弟莫如兄『的諸葛謹表示:「我弟弟諸葛亮委質於人,義無二心,弟之不留於東吳,猶如我諸葛謹不會投靠其他地方一樣。」後來,諸葛謹出使蜀漢,諸葛亮也只像接待他國使臣的禮節來對待多年不見的「老哥」。除公事會面交談外,兄弟倆從未私下接觸過。諸葛兄弟徹底遵守人臣之節,是中外古今難見的。身處戰亂之世,如果不懂得如此審慎,勢必會遭人猜疑,而影響任務的完成。
相同的,劉備不但稱讚諸葛亮對自己是「如魚得水」,還將身後大事完全委託諸葛亮,毫無猜疑,相信他對諸葛亮的人格必有相當深入的觀察。不過,諸葛亮雖大權在握,卻非常懂得自製,南征回來后,聲望達到空前,使另外一個輔佐大臣李嚴深為疑慮。故意寫信建議諸葛亮趁機進爵封王,接受九錫。對這件事,諸葛亮坦然地表示:我是位東方才能低下的上人,輔佐先帝,井不勝任,但卻承蒙錯愛,位居人臣之首,所得的祿賜也夠多了,如今討賊尚未奏效,知己之恩未報,便妄自尊大,乃與義不合,對我沒有好處的…
裴松之註解《三國志》時,認為諸葛亮擁有大權,卻不失節制,絕不跋扈欺上,代替皇帝行事,因此很少人會懷疑他有篡位自立的野心,的確做到「上不生疑心,下不興流言」,在蜀中這種好擺龍門陣好拉關係的社會環境里,實在是不簡單的事。
當然也有對他大權獨攬深為疑慮的人,廖立、李嚴、張裔雖頗不服諸葛亮,卻還相信其人格。但有位叫作李邈的官員,充分表現對諸葛亮的反感,常自作聰明的分析,諸葛亮這種權臣,功高震主,有天一定會和皇帝產生權力衝突。到時候不是篡位,便是身敗名裂。諸葛亮聽到了,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把李邈視為自己的監察人,暗自警惕,不可有越分的表現。及諸葛亮死後,李邈仍不放鬆,他上疏後主表示:「諸葛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野心勃勃,又長年鎮守邊疆,臣常擔心會發生意外。如今諸葛亮已死,劉氏政權從此得保,西戊也可以靜息,全國大小應為之慶祝才對啊!」劉禪和蜀漢大臣們正為諸葛亮的噩耗哀悼,見此疏文,自然大發脾氣,認為李邈惡意詆毀公忠體國的賢臣,立刻將他下獄治罪由於再也沒有像諸葛亮這種會保護自己政敵的人替他求情,李邈便被處以死刑。
諸葛亮生前為官清廉,清心寡欲,以身作則,力求改變東漢官員企圖享樂、浮華淫逸的官場風氣。他生活十分儉樸,並常以春秋楚相孫叔敖自比,從他在最後北伐前給劉禪的上疏中,公布自己的財產,便可看出這一代權臣、名相是如何的刻苦自持,以端正社會風氣。
為了反對東漢以來厚葬風氣,諸葛亮遺命將自己安葬於前線的定軍山下,不必運回成都舉行國葬,以免浪費鋪張。他還明確表示,殯儀從簡,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殮時穿平常衣物,必有隨葬器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能有此心胸,在人的最後階段仍堅持原則,力行儉樸風氣,實在難能可貴。
諸葛亮相信治國必先治家,所以對自己的子侄要求至為嚴格。他到四十六歲才得子,所以早年便將兄長諸葛謹的次子諸葛喬過繼自已名下。諸葛亮北伐時,諸葛喬也跟隨到前線,為加強其鍛煉,諸葛亮特別安排他擔任山區押解軍糧的工作,相當辛苦。要冒風雨。又有跋涉崇山峻岭的危險。在寫給諸葛謹的書函中,諸葛亮特別提到這件事:「喬兒依道理是可以留在成都的,但現在諸將的第二代子弟。都在前線運送物資,大家應該同甘苦才對,所以我特別令他率領五百多名兵士,和眾子弟們相同,擔任運糧工作。」很不幸地,諸葛喬在街亭之役時,為保護糧侏安全,在撤兵過程中,和敵人力戰而死。
到了晚年,對自己的嫡子諸葛瞻,管教上仍非常嚴格,在給諸葛謹的書信中,提到:「瞻兒現已八歲,聰慧可愛,但嫌早熟了些,恐怕成長過程中,會鍛煉太少,而難成大器」。他希望以更多的要求和磨鍊來教導成長中的孩子。
諸葛亮學識廣博,並有獨立思考的習慣,絕不使自己的思想拘於一家之言,因此他強調治學要博取眾家之長。不少後世儒家,認為諸葛亮「其事雜,其法賅,其道混」,認為他的思路不純,雜亂無章,其實是門派之見而已。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明白表示自己治學和修心的想法:「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治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他強調修心在於寡慾。多學才能長才,要立有遠大志向,不斷要求自己,治學和修心才能真正成功,這也是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基本精神。
雖然在官位和權力上一路順風,但在事業上,可謂歷盡坎坷。為實現早年「清流派」的理念,他選擇劉備做為自己終生效奉的老闆,剛步入社會,便遭到「一代軍事奇才」曹操的大軍壓境。真正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但不管如何挫折,這位年輕的軍師,拒絕孫權的引誘,仍堅持在劉備集團中,奮戰到底。在最艱國的時段里,這位企劃部最高主管,卻做好了『三分鼎立『,建立『國際級大企業『的規劃,並且-一付諸實行,不但反敗為勝,而且讓劉備集團完全脫離『危亡『的困境,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的功勞。
但緊接而來的「失荊州」、「敗亭」『、「白帝託孤」「南中叛變」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和挫折,使新生的「蜀漢」政權又有夭折之慮,因而諸葛亮不得不挺身而起,單肩獨挑大任以求力挽狂瀾。劉禪年紀輕,又無經驗,加上劉備有遺命在先,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但他卻能做到心無二志,全心輔佐劉禪,在當時三國中的輔佐大臣里,諸葛亮的權力最大,擔子最重,困難也多。為克服所有的困難,打開蜀國發展的契機,以報答劉備知遇之恩,諸葛亮日夜思索,戰戰兢兢地工作著,他不但承擔了全**政大計的決策和推動,並親自監督興修水利、橋樑、道路,驛舍等工程;組織養蠶、織錦、煮鹽、冶鐵、鑄錢等重要事業;還親自規劃設計木牛、流馬等新式作戰工具及武器。每樣工作都是開創性的,無前例可循,不可能交代他人,必須自己摸索,所以他大小事並抓,「躬自校簿書,流汗竟日」.丞相府有人,擔心他的健康,曾勸他不要太辛苦,並以丙吉、陳平的故事,強調丞相只要負責決策便可以了。諸葛亮自然非常清楚這層道理,但問題是一切未步入軌道,他不但要決策,而且要徹底監督執行。何況不自己參與,決策可能會閉門造車,所以只好辛苦地翻閱所有的資料,以求確實地貫徹政策的精神。
或許由自己監督小事,會影響大事的決策,但諸葛亮絕不是個輕重緩急不分、無事忙碌的人,他做事認真而有條理,效率極高。只是本身的確是個工作狂,一事完成立刻又忙著下一件事,要治國、要治軍、要治學、要修心、要發明、又要寫作,一天48小時也不夠用。他早已看出生命的無奈,而且也是個樂觀主義者,深知自己的理想,定能終其一生也無法達成。但他也不是個悲觀論者,將宿命化為積極無止境地工作,能做多少算多少,儘力總會有成果。這或許才是他在深度兵法素養下,對這個世界及個人生命,經過冷靜透徹的了解,所建立出來的人生哲學。和神佛一樣,以無盡的關心,來面對這個無奈又荒謬的人世,不企求任何代價,努力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不正是地藏王「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佛學普渡眾生的最高境界嗎?雖然我們無法從諸葛亮的作品及行為中,看出他有什麼宗教信仰,但他得以從兵法中的理性思辨,以最冷靜的態度,最溫暖的心情,來面對有限生命及無限工作的挑戰。
或許是諸葛亮的努力,使他在廣大的中國百姓中,成為三國時代最受尊敬和懷念的人物,祭祀他的廟宇最為普遍,有關他的故事也流傳最廣。一代名君唐太宗在評論陶侃時,表示:「機神明鑒似魏武(曹操),忠順勤勞如孔明(諸葛亮這四個字『忠順勤勞』,可以說是最明確的諸葛亮形象。
清朝一代名君康熙皇帝,更直接表示:「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這是同屬政治人物對他的評價。至於民眾百姓方面,反應上則更熱情,諸葛亮去世后,蜀中人民非常懷念,『「百姓巷家,戎夷野家」。雖然蜀漢當局以不合禮法,拒絕為諸葛亮立廟,但蜀中百姓、南中蠻夷、西方惑人,幾乎是全*動,盛況空前,政府也禁止不了。據說這種情形,曆數十年不衰。
唐代的孫樵表示:「諸葛武侯去世已五百年,迄今梁、漢一帶人民,仍然歌頌其事迹,立廟和祭祖者大有人在,他給人的懷念是如此地久遠而深刻。」
公元263年,即蜀漢滅亡的那年年初,步兵校財習隆、中書郎向克等上書劉禪,建議為諸葛亮立廟,他們表示:「咱漢代以來,有小善德之人,很多都能被繪圖在廟作為紀念。而諸葛丞相的品德,是可為四海之楷模,功勛更是舉世無雙。漢今能倖存,丞相之力最大。目前即使政府不作,百姓仍作私人祭祖,這絕不是紀念先賢的方法。所以我等建議,應立刻修建武侯廟宇,使其親可以按時追還祭祖,百姓願意者也可到廟中祭奠,才是正當的禮儀」。劉禪批准此奏議,下令在兩陽(陝西勉縣),鄰近諸葛亮的墓地旁,修建廟宇,即最早的武侯廟。
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漢政權。又在成都的少城建有孔明廟。公元347年,東晉大將軍桓溫平滅成漢政權時,燒毀了少城,但孔明廟卻被刻意地保存下來,顯示後代人對諸葛亮的敬重,已超越了地域觀念……
後來在成都南郊原來劉備廟的後堂,修建了紀念諸葛亮的專設。到了唐代,諸葛亮的聲望超越劉備,此廟竟被稱為武侯樹,並且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成都重要的名勝古迹。這個武侯祠,名詩人杜甫、李商隱、陸遊都曾來此地贈游,並且寫下不少懷念諸葛亮的詩詞。杜甫的《蜀相》流傳最廣,尤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詞句,更是流傳千古的不朽名言。成都武侯祠,存有大量紀念諸葛亮的文物,其中以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押最有價值。這是唐代著名政治家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執筆的。碑中稱讚諸葛亮有「開國之才、資人之術」並和歷史名臣姜尚(太公望)、伊尹、管仲、蕭何等人相比。更認同他的軍事成就,「北伐中原,曹魏震恐」。特別是讚揚諸葛亮權傾一國,卻能功高不震主的高貴品德及情操,充分顯示後代政治人物,對諸葛亮的敬仰和懷念。
在保存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稱為「諸葛鼓」的三面銅鼓,其中一個是唐代以前鑄造的,另二個較小的則是明清的產物。銅鼓早在春秋時代,便流行於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中,起初是用作炊具的,日後才逐漸演變成樂器,在祭祖、集會或戰爭時使用。後世將銅鼓稱為諸葛鼓。主要基於一個傳說:諸葛亮遠征南中時,製作了這種銅鼓,白天作飯用,晚上若有情況使用以示意。這個傳說,一直在雲南、四川一帶廣為流傳,很多人相信諸葛鼓為諸葛亮所發明。
如同我們把很多的發明歸功於傳說中的黃帝一樣。酉南地區對諸葛亮的傳說,充分顯示當地人對諸葛亮事功的無限懷念。武侯祠中也有不少後代名人留下來的對聯,如清人趙想所寫:「產攻心則反側目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近代人馮玉祥所寫:「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流風於遺迹,萬古清高。」充分顯示出,經過數千年的後代子孫,對諸葛亮的評價。
除了成都外,白帝城的武侯祠、南陽武侯祠及襄陽武侯祠也都享有盛名。
白帝城的武侯廟,最有名的仍是詩聖杜甫的作品: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飛,在瞻仰武侯祠后,對諸葛亮的忠誠為國感慨萬千。據傳他在當晚親筆書寫《出師表》,留於箱中,表達自己的心志和對諸葛亮的懷念。
對於歷史人物,由於立場的不同,後代的評價有高有低、有好有壞、有正有邪,但數千年來,人們對諸葛亮的評價卻都是正面的,或許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場則是清一色的讚揚、欽敬及懷念。
*******************************************
文中對諸葛讚譽過高,但鐵杆粉絲對諸葛亮的熱愛之情拳拳,不過比起歷史上那些名人對諸葛亮的好評差不止一個檔次。文章例證基本參照史書,與演義不同。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