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前刺史的召喚
「前任交州刺史楊扶大人要見我?」這天畢煒正帶人在城裡採購物資,就被張偉找到,後者通知了他這樣一條信息。
「你是不是搞錯了?前任刺史見我做什麼?」畢煒道。
張偉卻道:「確實是前任交州刺史楊扶,他的大兒子要去京城為官,因此他帶著兩個兒子剛剛從南海老家過來,住在我家。不知道怎麼得他就知道了你,去驛館拜訪你不獲,你那些大秦同伴告訴他們說你在城外有莊園。我爹是他的老部下,他也認識我,於是就找到我讓我幫忙找你。」
「另外,這個人你一定要見見,楊扶刺史能量很大,如果得到他的賞識,至少在交州你就得到他門生故吏的幫助,我爹就是他的門生。楊刺史的大兒子楊喬乃是嶺南有名的才子,這次又是被徵辟去尚書台為官的,將來很有前途,若是你結識了他,將來到洛陽后少說也有個照應不是。」
畢煒一呆,想不到這個五毒俱全的傢伙竟然能夠說出這麼有見識的話,便道:「這是一定要去的。」
張偉興奮道:「我這就領你去拜見他們吧。」
畢煒笑道:「哪有拜訪客人而不準備禮物的道理?今日事出倉促,什麼都沒有準備,兩手空空的。這樣去不符合禮節,給我三天時間準備禮物可好?又不急於一時,拜訪的事還是等幾天再說吧。」
張偉細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便點了點頭,和畢煒約好四天後見面,自己便上車離去了。
畢煒看著張偉的馬車遠去,又想到至今沒有買過武器,便吩咐手下的幾個幹部將採購來的物資背回去,自己和留下的幾個人來到武器鋪子,想替自己的莊院買些武器。
漢世去戰國不遠,尚武之風濃郁,朝廷在開國伊始就允許民間擁有除弩以外的各種武器:弓、長矛、長劍、短劍、盾牌、吳鉤、馬槊、大戟、斧鉞等等,而經過四百年的發展,百姓也都是尚武成風,家境富裕的人家都是全副武裝,而即便是家徒四壁的貧民也要佩劍出行。
畢煒撫摸自己腰際的任囂寶劍,又看看那些行人佩戴的長短武器,心中慨然,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秦漢第一帝國的精神!這就是大漢萬里天威的源泉!不知道從什麼時代開始,中國就禁止人民擁有武器,冠冕的理由是「保護人民安全」,可是卻從此閹割了民族的尚武精神,衰竭了天朝國運。
都說是人口眾多兵源豐富,可是你怎樣指望一雙遠離武器拿慣鋤頭或毛筆的手熟練的運用刀劍?你怎樣指望一個遠離武器的民族有能力保衛自己?
民間禁武,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最有利不過的,他們滿以為這樣做會培養出牛羊一般的順民來,維護其統治萬世長存,但是他們沒有想到人民的真正力量,秦始皇收盡天下兵器鑄造出十二銅人,但是大澤鄉的九百徒卒削桿為旗斬木為兵一樣起義成功,傾覆了六百年的秦國。
統治者吸取了秦朝的教訓,不但從物質上杜絕武器,還從思想上灌輸,所謂的「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漢朝以後的千百年間,這個民族喪失了尚武精神和男子氣概,陰柔為美、婉約為尚,整個民族都失去了尚武精神,又怎麼能夠擁有尚武的軍隊呢?即便擁有過一兩隻精銳軍隊,也只是曇花一現,就迅速敗落下去。
長此以往,終於釀成大悲劇,數十個倭寇可以橫行江南,路經南京城下而城中數萬兵馬不敢出擊,數十萬漁獵民就能夠擊敗擁有一億人口的大帝國,以至於廣大的青年們呼籲用鮮血和**去阻滯敵人的刺刀,以至於四省官民面對敵軍襲來竟然不知道抵抗而是一味的逃跑。
歷史如此,那麼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又如何呢?畢煒已經不敢去想了,站在武器店前,他突然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風貌、這個時代的朝氣,自己簡直是來到鐵器時代的美國。
這就使我們古老漢族的少年時期啊,沒有那麼多的歷史,沒有那麼多的滄桑,漢朝人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裡面,這個帝國擁有已知世界的一切適宜農耕的地區,擁有以前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一切。漢朝人都是朝氣蓬勃、精神振奮的,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光彩的一個時代,這時代的精神從那些畫像石、從那些漢樂府里中一直傳到未來。
然而未來已經沒有人繼承漢朝的精神了:三教並立、五胡亂華、唐人有胡氣、宋后無中國。
要是這種偉大精神持續下去,要是漢朝的理念得到傳承,要是沒有那麼多的苦難,要是沒有那麼多的滄桑,要是在秦漢第一帝國得以保持千年,我們這個民族將是多麼的幸運,將是多麼的勇武。
在延熹六年交趾郡的軍火店裡,各種武器都有鐵和青銅兩種,這是因為交址自己不產鐵,用鐵都是從荊州耒陽官廠和益州卓氏冶鍊千里迢迢長途運回來的,運輸費用很高導致價格居高不下,很多邊遠地區的人都買不起。而在交址熱帶的氣候下,鐵鏽的又飛快,如果保養不得力,年初的新鐵到了年底就不能用了。青銅武器因為本地就有銅礦產出,來源充足,又不如鐵一樣容易腐蝕生鏽,故而大行其道,依舊牢牢佔領著大半的武器市場。
出於種種考慮,他只買下了二十隻青銅矛頭,想回去自己裝配上杆子。匠人搖搖頭惋惜到:「好的長矛,杆子都要用桐油浸泡,才能獲得韌性,用起來才方面。」
畢煒豈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眼下要求,何必一次到位?回去伐幾根竹竿接上矛頭,不就是好好的長矛了么?
他又想買環首刀,可惜市場上的刀都被人買空了,暫時沒有貨,只有有一批積壓多時的青銅劍。他仔細看看這些青銅劍,發現雖然長了銹跡,但是做工和質地都很好,上面竟然刻著兩道血槽,劍刃也十分鋒利。
店主說這批銅劍都是地方軍淘汰下來的破舊裝備,但是畢煒笑了:這麼優良的短劍,即便是常備的郡國兵也捨不得輕易淘汰呢。不過人家不肯說,也必然有人家的苦衷,畢煒一笑揭過。
想到羅馬兵的青銅西班牙劍和希臘兵的青銅鎧甲,畢煒不由的心有戚戚,便買下二十把兩尺長的青銅短劍。
「某大仙曰:希臘羅馬的鍛造青銅比我們的鑄造青銅要好,扯了一大堆金相組織之類的廢話,嘿嘿,敢情咱們的銅劍一砍就碎,殺不死人。要是他在這裡,正好拿他的脖子做實驗。」
盾牌么,來二十個吧。奇怪,怎麼老闆你這裡的盾牌有方有圓?
什麼?圓的是藤盾,方的是木盾?那麼那些啞鈴形狀的呢?原來是水牛皮的啊?
哪個最便宜?藤的是吧?那好,店家,就來十個藤的吧。
弓弩?弩這種大殺器在漢朝是禁止平民製造、販賣、擁有和使用的,所以市場上也沒有賣。強弓銷路緊俏,需要提前預訂,幾家店裡的存貨都是些單體的獵弓。
這些獵弓用桑木等普通木材做成,弓弦也沒不那麼講究,都是些麻繩而已,本來是用來給獵人打獵用的,也可以用來家庭防盜旅途防身,射程約五十步。桑木的弓體軟綿綿的沒多大力,婦女都可以拉開,但是正因為這一點,使用起來很方便。
畢煒買了六張這樣的單體獵弓,又買了二百隻箭,店家贈送了六個箕草編織成的箭袋。
頭盔這種東西,似乎可以不買,斗笠就足夠了,鎧甲似乎也可以不買,畢竟還是要相信朝廷,聖天子在世,沒有什麼大強盜來殺人越貨或者壯士們來劫富濟貧。要是幾個小蟊賊,看到長矛嚇都嚇跑了吧。
於是雇了一條小船,兩個幹部把這些東西運了回去。畢煒痛苦的發覺沒有馬車是多麼不便,憑什麼別人坐馬車,我就只能走路?
他又想到奴隸們要有人教導才能使用這些武器,可是要哪裡去找教官,這又是頭疼的地方。他想到了希臘人的兩個傭兵達里和保羅,也許這兩個人願意替他訓練手下呢。
他趕往驛館,發現菲力胡林傑肯斯凱這三隻希臘狐狸還在舒舒服服的享受著大秦使者的全方位招待,而兩個傭兵的招待就沒這麼好了,這也許是大家都知道他們是使團侍衛的緣故吧。兩個人沒有公費嫖娼,吃得也差一些,還不能出去轉,整天都只能在驛館裡面,早就憋的半死。因此畢煒一說,兩人便答應了。
達里和保羅跟著畢煒一起來到河內山,見到畢煒的莊子,都道:「煒畢,你已經是地主了啊。」畢煒準備讓這些奴隸都接受軍事化管理,清早雞叫后準時起床出操繞莊園跑兩周半再回來吃早飯,然後下地幹活,飯前一定要唱歌,晚上又讓他們講述以前的悲慘日子,讓眾人牢牢記得是誰給了他們現在這種有房子住有飽飯吃的美好日子。
只從中抽出最忠心的十個成年人和十個小孩接受軍事訓練,前者可以速成用來對付可能的危險,後者也許就是未來的軍官種子了。
為了招待這兩個教官,畢煒專門從人市上買來了兩個天竺女人,順便也作廚娘,那對姐妹花已經轉職為畢煒侍女,給大家做飯的工作似乎不再適合她們了。女人的到來令大家都很眼紅,畢煒就對眾奴隸許諾:誰在這半年內表現得最好,等希臘人走後就賞給他一個女人做妻子。
第二天畢煒專門看了達里和保羅在圍牆內的空地上進行的訓練,希臘人規定的訓練內容是互相搏鬥和小團體配合戰術,畢煒決定加入隊列訓練,就在熱帶的陽光下面站軍姿吧。保羅和達利都認為不妥,他們認為畢煒需要的保安而不是軍隊。訓練隊列完全沒有必要,畢煒想想也是,於是就沒有堅持己見。
兩天的軍事化教練,畢煒手下的人們已經具備了一些諸如見到上級立正鞠躬,吃飯時候排隊不擁擠的基本軍人素質。但是令畢煒不滿的是希臘傭兵們使用希臘式的口令來操練。
向左轉這個口令被希臘人喊作Αριστερ。前進被稱呼為把旗幟向前,而後退叫做把旗幟向後。
據保羅介紹說,這些都是他在羅馬第三軍團的敘利亞輔助部隊服役時候學到的,這些軍語都是馬略改革時候訂製的標準羅馬式口令。畢煒建議他用漢語喊口令,保羅搖了搖頭,他認為只有拉丁語喊出來的羅馬口令才有效力。
畢煒哭笑不得,他記得拜占庭時代,說希臘語的東羅馬軍人還在是用一千年前馬略改革時候定下的拉丁軍語,軍隊中間總是有很多傳統一直傳承下來,想不到這個傭兵也繼承了這一點。他本想照搬後世口令,可後世口令的發源不也是毛里斯拿騷改革復活羅馬軍語么?自己對於未來的軍用口令知道的也不多,便也沒有去管。
奴隸們聽不懂,軍棍和示範會讓他們聽懂,再說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只要長期操演形成條件反射,又有什麼不明白的呢?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