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尖嶺山之戰(七)

第62章 尖嶺山之戰(七)

見時候不早了,李飛揚對護士長馬玲說道:「馬大姐,傷員們就拜託給你們了,坑道裡面要保持空氣流通,傷員的傷口要按時清洗。另外,傷員的心理撫慰也非常重要,讓護士們沒事的時候多陪陪傷員,跟他們聊聊天。。。」

「放心吧,我的大團長,這些事情我們方所長都對我們交代過的。」馬玲見李飛揚才20出頭,卻象個婆婆一樣嘮叨個沒完,不由得好笑。不過她也是非常佩服李飛揚的,團長的故事早就在先遣團傳遍了,單人劫火車解救戰俘、單挑8名鬼子、智取王家寨、勇奪彈藥庫、帶領500名戰士開著火車連闖敵人幾道封鎖線等。至於鬼子中將的首級和鬼子第16師團的軍旗更是一個迷,這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李飛揚從來沒說。救護所的護士們閑暇時,談論最多就是團長。而救護所獲取團長的資料也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些借看病為由找護士聊天的戰士,只要一談起團長,馬上就像竹筒倒豆般傾盤相告,因此救護所對李飛揚的資料是最全面的,而且她們還可以根據每一種版本互相印證。當然警衛班班長於濤更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以「講故事」為名,率先獲取了馬玲的芳心。

李飛揚跟馬玲打了招呼正要離開,就聽到救護所所長方士傑在後面喊他。戰地救護所能動手術刀的只有方士傑一人,自從尖嶺山開戰以來,方士傑就沒有休息過。望著方士傑疲憊的樣子,李飛揚有些歉疚,先遣團缺醫少葯,沒有任何外界的支援,所有物資全靠繳獲。部隊在發展,可是醫生和醫療物資供給是個大難題。

「方所長,辛苦你了,來,抽根煙吧,歇一會。」李飛揚一邊跟方士傑打招呼,一邊摸口袋掏煙,可是卻掏了個空,然來剩下的大半包香煙剛才已經全給了于濤。好在陳有根很機靈的從挎包里拿出一包「菊花」牌香煙遞給李飛揚。「菊花」牌香煙在李飛揚看來簡直一文不值,如果不是條件有限,再加上戰士們對香煙的偏好,李飛揚是不會讓這種「劣質」香煙「毒害」戰士們的身體健康的。李飛揚接過香煙后想也不想就甩給了方士傑,把陳有根看得心疼不已。

「團長出手就是大手筆,哈哈。。。團長也來一根?」方士傑拆開香煙,遞給李飛揚一根。

「不用了,謝謝!」李飛揚連忙伸手擋住。

「還是說說傷員的情況吧,這些傷員有多少會活下來?有多少會殘廢?救護所有什麼困難?」李飛揚一股腦的問道。

「270名輕重傷員送上來,已經有30名傷重不治犧牲了。剩下的都已經進行了處理,理論上如果後期有足夠的抗感染藥品,剩下的活下來應該沒問題。已經有41名傷員進行了截肢手術,有12名炸傷了眼睛,這些傷員殘廢是肯定的了。有些傷員如果後期感染嚴重,有可能會犧牲,也可能會截肢。」方士傑介紹道。

「青霉素。。。青霉素。。。」李飛揚喃喃的自語道。

「青霉素?青霉素是什麼?」方士傑問道。

「哦,青霉素又叫盤尼西林,抗生葯。」李飛揚這才想起「青霉素」是中國的名稱,於1948年由一位留美教授樊慶笙先生取名為「青霉素」,這時候應該稱「青霉素」為「盤尼西林」才對,李飛揚一不小心,剝奪了樊慶笙先生的命名權。樊慶笙先生1944年1月回國,和另一位留美教授湯飛凡先生一起合作,於1944年生產出中國第一批5萬單位的青霉素,使中國成為二戰時期第七個生產青霉素的國家。

「盤尼西林?團長連這也知道?」方士傑驚異的問道。

「嗯,知道一點,常用的抗生葯有青霉素、鏈黴素、四環素、氯黴素、土霉素等。不過目前青霉素還處在實驗中,西方國家批量生產還需幾年。但是,依中國現狀,再過幾年中國也不可能批量生產。」李飛揚回道。

「團長,俺以前在北平學過醫科,聽一位姓湯的教授提到過盤尼西林。。。也就是團長所說的青霉素,後來參軍打算利用學到的醫術報效國家,結果誰知差點誤入歧道,幸虧遇到了團長,哎,都是過去的事,不提也罷。要是有了青霉素,我敢保證剩下的傷員一個都不會死。」方士傑說道。

「你說的那位教授叫湯飛凡吧。」李飛揚淡淡的問道。

「團長,我發現沒有你不知道的事情,你是不是真的會法術,啥事都知道?」方士傑驚異的說道。

「滾,什麼法術,虧你還是學過醫科的,鼓吹迷信思想,小心我把你趕出先遣團。」李飛揚佯怒道。

鼎鼎大名的湖南人湯飛凡曾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細菌學,1929年任中央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如果能把湯飛凡弄來,可就逮到寶了,不過估計這位大人物已經去了重慶,不過能弄到他的學生也不錯啊!

想到這裡,李飛揚急急的對方士傑問道:「你是湯飛凡的學生嗎?」

「不是,我只不過是聽過湯先生講過幾堂課而已。」方士傑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如果我告訴方所長青霉素的提取辦法,方所長能生產出青霉素嗎?」雖然李飛揚有些失望,仍然用挑戰的目光望著方士傑。

的確,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的課題,如果能夠比美國人率先生產出青霉素,必然會載入歷史的史冊。方士傑醫科出身,當然明白生產出青霉素所產生的歷史效應和對國民作出的貢獻。

「如果團長的提取辦法100%正確,而且有整套的實驗設備,我想應該可以做到。」方士傑肯定的說道。

「我所說的方法肯定100%正確,不過你要先找到青霉素的菌種,然後以這株菌種為基礎,才能進行生產,期間生產工藝還要進行摸索。」李飛揚肯定的說道。其實他也知道,生產青霉素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青霉素的提取原理在21世紀已不是什麼秘密,關鍵是菌種的提取,有了好的菌種才能生產出產量較高的藥品。其次是生產設備的問題,30年代的中國工業落後,何況是在這連電都沒有的太行山,要批量生產出青霉素,談何容易。

抱著「科普」下鄉的思想,李飛揚娓娓道來:「1928年英國人弗萊明從在被污染的葡萄球菌培養基中發現了「青黴菌」。到1939年,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得到了英國和美國的有關組織和基金會的支持,經過冷凍乾燥法提純出青霉素的結晶。」

「團長,現在是1938年,1939年的事情,你咋知道?」方士傑一邊記筆記一邊疑惑的問道。

「哦。。。。是這樣的,弗洛里和錢恩這兩個傢伙現在正在實驗室里提純青霉素的結晶,不過根據歐洲的條件和工業水平,他們1939年就會成功獲得青霉素的結晶。啰唆什麼,快記筆記!」李飛揚又說漏了嘴,趕緊支吾過去,看來當「神棍」就是麻煩啊!

李飛揚接著說道:「青霉素的提取原理:青霉素生產可分為菌種發酵和提取精製兩個步驟。①菌種發酵:將青黴菌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在25℃下培養7~10天,即可得青黴菌孢子培養物。用無菌水將孢子製成懸浮液接種到種子罐內已滅菌的培養基中,通入無菌空氣、攪拌,在27℃下培養24~28h,然後將種子培養液接種到發酵罐已滅菌的含有苯乙酸前體的培養基中,通入無菌空氣,攪拌,在27℃下培養7天。在發酵過程中需補入苯乙酸前體及適量的培養基。②提取精製:將青霉素發酵液冷卻,過濾。濾液在pH2~2.5的條件下,於萃取機內用醋酸丁酯進行多級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轉入pH7.0~7.2的緩衝液中,然後再轉入丁酯中,將此丁酯萃取液經活性炭脫色,加入成鹽劑,經共沸蒸餾即可得青霉素G鉀鹽。青霉素G鈉鹽是將青霉素G鉀鹽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鈉型)而製得。③種子培養基:玉米漿、蔗糖、氨基酸、硝酸鈣、豆油,PH6.2—6.5。」

說完這些,李飛揚拍拍聽得雲里霧裡的陳有根的肩膀,兩人一起往坑道口走去。

「團長,別走啊,我還有好多問題想問你啊!」方士傑收拾好筆記本追上兩步喊道。

「問個屁呀,實驗設備、製劑,啥都沒有,那些東西,老子有機會幫你弄來,到時候你慢慢整去。」李飛揚丟下話后,頭也不回的走了。開玩笑,青霉素是那麼好整的嗎?李飛揚也是偶然看過一篇關於抗戰時期「青霉素」的發展史的文章,才了解青霉素以及湯飛凡、樊慶笙兩位青霉素專家的。

「團長,怎樣才能找到青霉素的菌種呀?」方士傑不死心的喊道。

「找綠毛,發霉的皮鞋、食物、凡是發霉的東西,都有可能有長著綠毛的青黴菌,青黴菌能吞食別的細菌,這就是青黴菌特點,也是青霉素能治病的原因。」李飛揚的這番話,為方士傑打開了一扇窗戶,尖嶺山之戰以後,「找綠毛」成了戰地救護所的一項重要任務。事實上湯飛凡先生就是從一雙發霉的皮鞋上找到一株合格的青霉素菌種,並以這株菌種為基礎,生產出青霉素的。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戰之蕩寇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抗戰之蕩寇人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章 尖嶺山之戰(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