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蒙古開始攻城
經過一天一夜的休整和準備,南宋天慶元年(1258年)九月二十五,蒙古四王爺親忽必烈親自率兵來到了南宋長江中游軍事重鎮鄂州城(武昌)下,準備攻取鄂州,蒙古自進入宋境以來,除陽邏堡之外從來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陽邏堡雖然遭到了宋軍頑強的抵抗,但是蒙古也很快就拿下了陽邏堡,所以忽必烈很有信心一鼓作氣拿下鄂州。
「嗚——」蒙古長長的軍號聲響起,忽必烈本人親自鼓起了戰鼓,蒙古大軍在漢軍萬戶張柔指揮下向鄂州衝去,張柔本人本次所帶來的部隊大部分已經在陽邏堡之戰和前天晚上的偷襲中損失殆盡,但是此次攻城仍然由張柔指揮,蒙古將領擅長野戰奔襲,迂迴包抄,但卻不擅於攻城,蒙古大軍中擅於攻城的只有漢軍萬戶張柔,忽必烈只好把攻城的任務交給了張柔,雖然其它蒙古將領雖然微詞,卻不敢向忽必烈的決定提出異議。
「沖阿,殺死這些南蠻子,侵略他們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財富,然後聽他們妻子兒女的痛哭聲。」蒙古首批攻城的部隊,在騎兵的掩護下帶著知各種攻城器械向鄂州衝去。
「阿——阿」就在蒙古軍隊距離鄂州城外差不多一里的地方,鄂州城上的的宋軍發動的攻擊,床子弩射出的弩箭最大射程可以超過了六百步,只是射擊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放倒的幾個蒙古騎兵並沒有影響蒙古前進的速度,當鄂州城上的的宋軍用床子弩射出第三波弩箭時,蒙古軍隊已經在三百步開外,這時鄂州城上,已經站滿了手持神臂弓的宋軍弓箭手。
神臂弓的射擊速度可比床子弩快多了,而且手持神臂弓的宋軍弓箭手也比剛才發射床子弩弓箭手多多了,五千名弓箭手一起放箭,沖在最前面的蒙古騎兵很快就倒下了一大片,可是前面的騎兵倒下,後面的騎兵依舊繼續向前沖了上來。
宋軍用神臂弓連續射了幾波之後,蒙古軍隊開始進入了宋軍普通弓箭和投石機的攻擊範圍,鄂州城上的宋軍紛紛換上普通的弓箭或弩箭,鄂州城上的投石機也開始運作了起來,一個個點燃的大型震天雷拋下了城。小理
弓箭像雨點般落下,威力巨大的震天雷把城下蒙古軍隊炸的人仰馬翻,一時間蒙古軍隊損失慘重,就在這時,張柔果斷的派出了第二隻攻城部隊增援。
第二隻攻城部隊一衝入戰局,形式很快就開始發生了變化,城下的蒙古軍隊開始有效的用弓箭開始對城上進行反擊,城上的的弓箭的攻擊速度一下了就慢了下來,蒙古軍隊也趁機衝到了鄂州城下。
「碰——碰」一個個點然的震天雷被城上的宋軍扔下,來到城下的蒙古軍隊還來不急攻城,就被這些威力巨大的震天雷炸的人仰馬翻,就在這時,蒙古的第三批攻城部隊也趕到了,並帶來了大批攻城器械。
城門,是古代每一座城市最脆弱的地方,也是每一支攻城部隊進攻最多和守城部隊防最多的地方,蒙古的第三批攻城部隊直接向鄂州的城門沖了過來,城門口是宋軍布置兵力最多的地方,無數的弓箭和震天雷向城下的蒙古撒去,城下的的蒙古軍隊也紛紛拿起弓箭向城上還擊,蒙古拋石機也不斷的向城牆和城上拋射巨石,一大隊人馬拚命的推著巨型攻城車向城門攻來。
巨型攻城車衝上城門的時候,無數的震天雷拋了下來,攻城車為木製,總體結構為木屋形,裝有六輪,外蒙牛皮防備守軍的矢石破壞,同時蒙古為了防止宋軍火攻,蒙古軍隊還在攻城車上澆上了泥漿,攻城車可能防矢石,防火攻,可是防不了會爆炸的熱兵器震天雷,無數震天雷爆炸的衝擊力把攻城車炸的粉碎。
巨型攻城車被毀,城門上宋軍守衛森林,沒有了撞開城門的攻城車,蒙古軍隊只好在放棄攻打城門,打算從城牆上攻入鄂州,拋石機不斷把巨石拋向鄂州城牆,企圖砸倒鄂州城牆,可是鄂州城牆可是條石用糯米汁拌粘土加固而成,寬達三丈,異常堅固,蒙古拋石機拋上來的石塊,能砸出個坑就算不錯的了。
蒙古攻城攻的越來越猛,蒙古的第四攻城部隊已經到達,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搭起了雲梯,但很快就被守城的宋兵澆上火油,一把火燒了,宋軍有了震天雷這樣類似於現代手雷的守城利器,殺的城下蒙古大軍隊亡慘重,城下的蒙古軍隊好多寧願到遠處接受宋軍弓箭的攻擊,也不想到城下,宋軍人手扔的到的地方被震天雷炸。
「第五,第六隊出發。」張柔見四隊人馬都無法攻下鄂州城,為兒子報仇心切的他毅然派出了第五和第六隊攻城部隊,兩隊人馬一進入戰場,鄂州城下變的更加的熱鬧。
隨著兩隊人馬的加入,不斷射向城牆的弓箭,蒙古開始壓制城上宋軍弓箭手的射箭速度和宋軍向城下拋震天雷的速度,越來越多的雲梯搭建了起來,城下的蒙古軍隊開始往上爬,而城上的宋軍已經有點忙不過來給這些雲梯澆油再燒毀,只能把點然的火油或滾燙的金汁向雲梯上向上爬的蒙古士兵澆去,有時點然的火油也會把雲梯燒毀。
蒙古冒著著城上宋軍的箭雨和震天雷架起雲梯攻城傷亡是巨大的,雖然已經開始有蒙古士兵順著雲梯爬到了雲梯的最高處,但這小部分人還沒來的級爬上牆頭,就被宋軍砍了,沒過多久,鄂州城上被蒙古暫時壓制下去宋軍弓箭手的射箭速度和宋軍向城下拋震天雷的速度又開始慢慢的提了起來。
「第七,第八隊出。。。」
「王爺,不能再派兵前去攻城了,這樣攻城傷亡實在是太大了。」就在張柔準備派第七和第八隊前去攻城時,站在他旁邊的一個蒙古將領對同樣站在張柔身邊的忽必烈進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