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會議
趙王宮,龍台。
所謂的龍台並不是一個檯子,而是一座宮殿的名稱,這裡就是身為趙國國君趙丹平日里和大臣們商議國事的所在。
不得不說,這座龍台宮殿建造得相當的大氣而磅礴,單單是台階就有整整一百零八級,台階頂端的高度距離地面足足有一十九米之高,相當於四五層樓的高度。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摩天大樓,百分之九十九的建築都是平房,倚著龍台的朱漆欄杆往北看去不但整個宮城盡在眼中,就連大半個邯鄲城都能夠收入視線,讓人情不自禁的產生一種凌駕眾生之上的優越感。
在草草洗漱完畢之後,趙丹就來到了龍台之中。
作為一個春秋戰國的歷史愛好者,趙丹當然不可能對長平之戰這一場可以說是決定了整個戰國局勢的大戰一無所知。
事實上趙丹是十分仔細的研究過這一戰的,而且還把自己放在了趙孝成王的立場上思考過趙國應該如何打贏這一戰,甚至還因此在網路各大論壇貼吧上和眾多網友爭執過很多次。
當然了,這種網路嘴炮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所以最後也沒爭出個結果。
但趙丹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此刻自己竟然真的就穿越到了戰國,真的成為了那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趙孝成王,成為了趙國真正的掌舵者!
都說歷史沒有如果,而這一次的穿越,恰恰就讓趙丹有了這麼一次「如果」的機會。
而他,誓要改變歷史!
趙丹並沒有等待太久,太陽才剛剛升起,諸多趙國大臣就已經齊聚龍台之中。
戰國之時還沒有流行坐椅子,大家都是跪坐,所以趙丹的「王位」就是一張席子···
趙丹跪坐在最上首,從右到左依次看著在場的諸位大臣。
這並不是一次大朝議,所以在場的大臣就只有五個人。
右側最靠近趙丹的是趙丹的叔父、此時的趙國相邦、「戰國四君子」中的平原君趙勝。
就是這個趙勝,在趙丹之前猶豫要不要接收上黨的時候說了一番話,堅定了趙丹接收上黨的決心,導致了長平之戰的爆發。
在趙勝的身邊則是趙丹的另外一個叔父平陽君趙豹。趙豹是反對接收上黨的,但意見並沒有被採納。
藺相如,趙國上卿。「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兩個故事傳頌千古,可以說是在場諸人之中最為後世所熟悉的一個了。
如今的藺相如已經是滿頭白髮一臉病容,雖然強打精神,但是跪在那裡仍舊顯得病怏怏的。
事實上如今的藺相如確實是重病在身,但為了國家大事仍舊抱病上朝,讓趙丹也不由得心生敬佩,朝著這名老臣點了點頭。
藺相如身邊的是虞信,另外一位趙國上卿。虞信是趙丹親手提拔上來的親信,戰國名士,擅長戰略謀划。
虞信下去就是趙國上大夫樓昌,這是另外一個需要背鍋的傢伙。
正是因為樓昌力主遣使入秦和談而導致了趙國外交上的失敗,因此原本已經準備發兵助趙的楚、魏兩國心生遲疑沒有發兵,導致了到長平之戰結束趙國也沒有得到援軍。
而且這個樓昌還有一個「趙奸」兄弟樓緩,所以趙丹心裡對這個樓昌是比較沒有好感的。
相邦趙勝、司寇趙豹、內史藺相如、御史樓昌、中尉虞信,這五個人再加上如今領軍在外的大將軍廉頗,就是整個趙國領導集團之中最為重要的六位大臣了。
看著這些在歷史中都留下過名字的人物一個個出現在自己面前,趙丹的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動,但好在有著兩世的經歷記憶融合,因此趙丹咳嗽一聲,自然而然的露出了趙王應有的威嚴,道:「今召諸卿,實為換將一事也。」
此言一出,在場五人並沒有任何的驚訝,反而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趙丹坐在王位上一眼掃去,發現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以及上大夫樓昌的臉上紛紛露出了喜色,而藺相如和虞信的臉色則相當的凝重。
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就要先說一說趙國內部存在的派系問題。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矛盾,有了矛盾之後就會形成抱團,有了抱團自然也就有了派系。
除此之外,帝王們為了方便玩弄制衡之術,也都會有意無意的讓自己麾下的大臣形成兩派。
趙國當然也一樣,在趙丹的爺爺趙武靈王執政的時候趙國的派別還不明顯,但是到了趙丹的父親趙惠文王的時候這種派系的區別就相當明顯了。
此時的趙國政壇中主要活躍著兩派,其中的一派是「公族」,另外一派則是「布衣」。
公族是戰國時期對王族的一種稱呼,這裡公族派指的就是趙國的皇親國戚、高門貴族,屬於天生就是權貴,天生就是高人一等的人。
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以及上大夫樓昌就是公族派的代表。
另外一派「布衣」則完全不同,這些布衣派的大臣們出身都是平民百姓,都是白手起家、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贏得君王的信任,一步步打拚上來的。
兩位趙國上卿藺相如以及虞信,還有正領兵在外的大將軍廉頗都是布衣派的頭腦人物。
這樣一來,公族和布衣兩派就正好在六人集團之中打成了三比三的平手,方便了國君在其中左右逢源,進行制衡和調解,從而牢牢的把最高權力掌握在國君自己的手中。
在長平之戰剛開始爆發的時候,由於公族派內部的分裂(平陽君趙豹不同意接手長平,平原君趙勝卻同意),以及布衣派的廉頗本就是此時趙國最出色最優秀最有名氣的大將,所以布衣派的廉頗得以率軍前往長平,和秦國左庶長王齕率領的秦軍對抗。
也就是說,一開始這布衣派是佔得先機的。
但隨著廉頗在長平方向的戰事不利,幾個月來不但損兵折將而且還丟了兩道防線,此消彼長之下公族派這邊的聲音自然就大了起來,並且強烈請求趙丹換將!
換誰?當然就是換上此刻公族派之中最負盛名的一員大將,馬服君之子——趙括!
其實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有著相邦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以及上大夫樓昌這些趙國大人物的鼎力支持,歷史上的那位趙孝成王縱使心中再有不滿,又怎可能在長平之戰的關鍵時刻,因為區區幾句謠言而撤下廉頗這種名滿天下的大將呢?
要知道此刻廉頗的職位可是趙國的大將軍,這個大將軍可不僅僅是一個稱號而已,它是一個官職,用後世的話來稱呼就是「趙國陸軍總司令」。
一個陸軍總司令,這是能說換就換的嗎?
更何況廉頗也不是朝中無人的,在「負荊請罪」那個著名的典故之後,廉頗和趙國上卿藺相如就結成了政治上的同盟,而且是牢不可破、直到藺相如死去都沒有絲毫改變的那種鐵杆同盟!
後世之人大部分都將目光聚焦在了趙孝成王趙丹、廉頗以及趙括這三位主角身上,卻往往忽略在這換將之事的背後,整個趙國高層所有大人物都捲入其中的、關於公族和布衣兩派之間的政治博弈。
而今天,正是兩派的這一場關於換將的政治博弈來到最高潮的那一刻。
布衣派的領袖人物,趙國上卿藺相如咳嗽一聲,心知此刻己方正處劣勢,必須主動出擊,於是便強撐病體先行開口了。
「大王,換將之事,萬不可行!若行之,則我軍必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