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浮的神靈(3)
其實,即使在《三國志》里關羽也並不是一個"完人"。但是,中國農民不讀"史",他們只看戲聽書。唐代以前,中國詩歌涉及三國人物時,常見的是劉備和諸葛,關羽很少被提及。宋代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甚至命令把關羽從歷代名將的名單中剔除出去。關羽的發跡在北宋末年,因為那時關於三國故事的通俗小說初步形成。《三國志評話》以及民間的戲曲已經把歷史上的關羽變成了文學上的關羽,對其的頌揚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張耒《明道雜誌》中記有這樣一個故事:開封城裡的一群市井無賴們想要白吃白喝,辦法是慫恿一個"大款"花錢:京師有富家子,少孤專財,群無賴百方誘導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戲,每弄至斬關羽輒為之泣下,囑弄者且緩之。一日,弄者曰:"雲長古猛將,今斬之,其鬼或能祟,請既斬而祭之。"此子聞甚喜,弄者乃求酒肉之費,此子出銀器數十,至日斬罷,大陳飲食如祭者,群無賴聚而享之,乃白此子,請遂散此器,此子不敢逆,於是共分焉。張耒:《明道雜誌》。轉引自《文史知識》2000年第9期,總字231期,中華書局,第43頁。故事有趣--一個有錢的公子喜歡看皮影戲,每看到關羽被殺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為之泣下"。於是無賴們想出一個主意,慫恿這個公子每看關羽被殺的時候,擺上酒食祭祀。無賴們的理由是:關羽是個武藝高強的猛將,即使變成鬼,這個鬼說不定也有某種神奇的法術,不可不祭。其實,無賴們就是想趁機吃一頓而已,吃完了居然還把公子拿來祭祀的銀器給分了。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公子對關羽的感情,這至少證明在北宋時期,關羽已經被"神"化了。宣和五年,即1123年,關羽被封為"義勇武安王",這時的關羽不是"侯"而成為"王"了。元代的中華帝國是蒙族統治的,但是關羽依舊被崇拜著,並且被蒙上了可以"鎮伏妖魔"的功力,民間祭祀關羽的廟宇因此"遍地開花"。元代的統治者把關羽請上了皇帝做"法事"的儀式中,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京城裡就會有轎子抬著關羽的神像周遊整個皇城。關羽的角色是"監壇者",除了佛之外,他是皇家"法事"中惟一的一個"人"。明代修筑北京城時,城內的九座城門,除了安定門建的是真武廟之外,其餘八座城門全部建的是關帝廟。清代是崇拜關羽的鼎盛時期。順治九年,關羽被封為"忠義神武大帝",於是關羽從"王"而"帝"了。太宗皇太極命令把《三國演義》翻譯成滿文,於是這本小說成為皇親大臣和八旗官兵們的必讀書籍。對關羽的神化,是中國人供奉"神"的功利主義的典型體現。關羽身上集中了中國帝王最需要的"忠"和"義",這是歷朝統治者鞏固政權所必要的道德規範。在統治者眼裡,無論封關羽為什麼樣的"帝",他都是一個傑出的"人臣",帝國和帝王需要這樣的"人臣"。明代的皇帝朱元璋貶過關羽的封號,即所謂"復侯原封",原因是剛剛建立政權的朱元璋迫切需要社會的安定而不希望他的臣民再"尚武"。清帝之所以開國就崇尚關羽,除了滿人採取了容納漢文化的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滿人入關之前,順治帝就用"桃園三結義"的辦法解決了滿族與蒙古族之間的糾紛,仿照劉備,順治帝自稱"劉先生",稱呼蒙古可汗為"二弟"。滿人取得政權之後,認為這是受到了關羽的保佑。而在中國的民間,尤其是最下層的百姓中,對關羽崇拜的原因與統治者完全不同,甚至相反--關羽是"遊民的帝王"。中國是世界上遊民階層最龐大的國家。自然災害、戰爭、官吏欺壓經常降臨在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貧困農民身上,降臨在由破產農民轉化而來的小手工業者身上,背井離鄉和到處流浪最終是他們惟一的出路。浪跡江湖和四處謀生的遊民階層是一群畏縮、軟弱和極易衝動的人,他們最需要的是果腹,是生命的保護,他們選擇了關羽,因為關羽這個人物和他們的經歷相仿--"亡命奔涿郡"。同樣是農民的關羽殺了當地的官吏而逃亡,這讓流浪的農民們感到關羽是"自己人"。"千里走單騎"、"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這些無不迎合著帝國遊民們的生活特色和性格特徵。關羽最後的人生結局是客死他鄉,這又引起了漂泊不定的遊民們極大的共鳴,讓他們世代難以忘懷。神化了的關羽在中國人心中是萬能的:祈福消災,保家護身,求財源,謀生路,拜把子,甚至希望子孫旺盛,都可以求求這位"關老爺"。直到千百年後的今天,這位"神"依舊被中國大小商鋪甚至巨型財團供奉著,說他是"招財進寶"的象徵。關羽,永遠是一身戲劇裝束:武巾,長髯,紅面,立眉,戰袍,大刀,站在中國人供奉的香火面前怒目圓睜了至少一千年。1900年,在一個巨大災難即將來臨的時刻,整個中華帝國的精神與力量,就這樣被一個神鬼化、戲劇化了的刀客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