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5)
登記完紅包,楊登科出了屋,要去打曾德平他們的招呼,只見馬路上又開過來幾輛小車。大家興奮起來,說:「又來貴客了。」慫恿鼓樂手做好出迎的準備。楊登科再也想不起還會有誰要來,還以為是過路車呢。豈料那幾部小車到得屋前,都停了下來。楊登科便迎上去,同時注意了一下那幾部小車的牌號,發現都是縣裡的號子。此時縣農業局的鄭局長跟了過來,告訴楊登科,那是縣委縣政府和鄉政府的車。楊登科也來不及細想,只得在鄭局長的介紹下,跟從車上下來的客人握手見面。原來除了書記縣長在市裡參加市委全會之外,其他七位縣委常委領導都到了場。鄉里是幾位書記和鄉長,其中兩位過去到市裡找楊登科辦過事,彼此認識。帶隊的是一位分管黨群的縣委副書記,屬於常委里的第三把手。他告訴楊登科,他們是受兩位老闆之託,特意來給楊母祝壽的。縣裡的兩位老闆當然就是書記縣長了。喊書記縣長太生硬,喊老闆顯得既親密又實在。縣裡領導也這麼捧場,楊登科自然也覺得風光無限。就有幾分陶醉,自己一個副科級幹部,何德何能,母親生日竟然將縣裡和鄉里的核心領導都驚動了。旋即楊登科就明白過來,他們一定是知道董志良就要進市委常委了,見自己跟董志良關係非同一般,提前在自己身上投資,今後想要投靠董志良了,也好有一條內線可以利用。這些人都是洞庭湖上的老麻雀了,見的世面大,深知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那佛腳是抱不住的。這麼一想,楊登科接他們遞上的紅包時,就理直氣壯多了。父老鄉親們當然不可能知道楊登科心裡這些想法,只知道楊登科出息大了,給他們也掙了面子。是呀,一個偏僻的鄉村,一位老人做生日,村前公路上長龍般齊整整停了十七八輛小轎車,市縣鄉有關領導都到了場,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么!大家一邊對這一溜照得見人影的小車指指點點著,一邊打心眼裡敬佩起楊登科來,還討論起了楊登科的官位。他們對當今那三六九等的官級不甚了了,有人說看這陣勢,楊登科的官跟縣長縣委書記應該是一個級別了。其他人不同意,縣裡領導都來了,沒來成的縣長和縣委書記都託了話,楊登科的官也許在縣長縣委書記之上呢。年級大的人還借題發揮,教育在場的晚輩,做人就要做楊登科這樣的人,做了官連父母和地方上的人都跟著沾了大光。縣委常委和鄉里領導給母親行過禮,被安置好之後,楊登科又連忙跑到後堂去跟老村長一起登記他們遞的紅包。縣裡兩個紅包,一個是以縣委政府名義送的,一萬元整;一個是包括書記縣長在內的九個常委領導的,共九千,也就是說人平一千。鄉里公家和私人的加在一起也上了三千。將前面市縣農業系統的三萬加在一起,已過了五萬。望著這厚厚幾疊鈔票,楊登科眼裡都要冒綠火了。他只是一個小小副科,給母親辦一回酒,光市縣鄉三撥人馬的禮金就上了五萬,那些位高權重的官員辦一回酒,豈不要數十萬上百萬地進?怪不得手中有權的人最喜歡的就是辦酒,喬遷要辦,生日要辦,娶兒媳嫁閨女要辦,兒孫出生和周歲要辦,死爹死媽更要辦,原來辦酒的奧妙就在這裡。對此有人說是**之風,有人說是人情世故,各有各的理由,政府也不好硬性規定不準辦酒。有意思的是前不久市紀檢會作出莊嚴而神聖的決定,定期給全市副科級以上幹部發送反腐倡廉短訊,楊登科提拔副科以來,已榮幸地收到好幾條了,其中一條說一個合格的領導幹部要能做到四不:用權不用計,過節不失節,進步不進錢,生日不生財。楊登科當時就笑起來,心想如今的人都放聰明了,對上面的精神尤善於正話反用,這不恰好提醒了大家,用權用計,過節失節,進步進錢,生日生財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不趁在台上好好用足自己手中的資源,加大力度加強「四項建設」,以後下了台,那就再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