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總長是首席總長
另外袁政府還有個特殊現象,雖只是個歷史性的承繼,與袁本人無關,然亦不妨略述始末。在前任孫文政府里的首席部長,原是陸軍總長。那是軍事第一,革命時期的革命內閣的組織。如今唐內閣則是國家恢復正常之後,依法(包括對外條約)行事的和平內閣。為贏得列強對民國的承認,則民國政府就不能做違反國際條約之事。在前清,中國中央政府的首席部長,原是外交部長。因為這是那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上明文規定的。那時列強由於不信任以任何方式組建的中國政府,為便於隨時可與中國政府交涉,他們要求把外務部提升為首要部門。外務部尚書等於是內閣中的第一副總理。在他們看來,只有這樣,那個風雨飄搖、變化無窮的中國政府,隨起隨伏,都無損於他們的利益。洋人既如此要求,中國官僚又何敢說一個不字呢?因此在民國初年的北京政府里,外交總長也是內閣里的首席總長。其後,北京政潮起伏,直如兒戲,而做外交總長的往往都做了署理閣揆,甚或實授閣揆了。像後來的陸徴祥、王寵惠、顧維鈞,都做過內閣總理,就是這個道理。再者,那時搞外交的職業官僚(technocrats)一般都各有其國際背景。他們平時以純技術本領,徘徊於中國各實力派政團的夾縫之間,干祿公卿,等候僱用。那些橫行中國的軍閥們,誰都不敢開罪他們,有時還要倚賴他們來尋找通洋之道呢!在那個時代,中國國內的任何政治派系都竭力尋找國際路線,以奪取政權,或鞏固政權,有的甚至為此不惜喪權辱國。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時代,知道這項內幕運作的專家,莫過於三朝元老的顧維鈞先生了。他腹笥之廣,筆者不知有第二人也。可是顧公本人也捲入其中,未便暢所欲言。然筆者每從旁代為點出,顧公亦微笑頷之,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嘛。筆者當年亦曾把他們的故事盡量加以發掘,並寫入《顧維鈞回憶錄》的英文原稿。不意這些故事後來竟被核稿人通統刪除,因為萬頁原文已嫌太長,容納不下題外之言,為之奈何哉?